股價除了上漲與下跌之外,剩下的期間幾乎都是多空頭交戰的情況,如果多頭勝利,就會突破賣壓往上漲;如果空頭勝利,就會跌破買盤往下跌。但是在這之間,股價會在一個區間內震盪,我們稱之為盤整。從 K 線圖來看,股價這時候就好像被關在一個箱子內,我們稱之為箱型整理。
本文大綱:
股價通常只有三種情況,上漲、盤整與下跌,而盤整的時候 K 線會在壓力線與支撐線之間變動,但不會超過這兩條線,因此看起來困在一個箱子裡,所以稱為箱型整理。
箱型整理的判斷關鍵在於:「高不過高,低不過低」,股價一直在某段區間內震盪,壓力線與支撐線就像一個箱子一樣把股價都框在這裡面。
首先要先找出箱子的範圍,就必須先畫出股價的壓力與支撐線,可以參考之前介紹的如何看支撐與壓力這篇文,當找出了箱子的範圍之後,就可以用「高不過高,低不過低」去檢查之後的 K 線有沒有在這範圍之間,如果有,就代表股價還在箱型整理,還在盤整階段,如果超過了,就可以採取下面兩種做法來操作。
這種方式相對風險較高,因為股價突破後壓力後的支撐線沒有經過測試,所以有可能馬上就跌回去繼續箱型整理,但是很多標的突破之後並不會回測支撐線,而是直接漲到天上去,所以如果沒有突破就買,想等回測的話,就會錯過某些「飆股」
以做電池產業的 AES-KY(6781) 為例,當時正好電動車產業很夯,於是突破後就沒有回測,直接飆漲。
股價突破壓力線後,又回來原本的壓力線附近,但沒有跌回去,而是繼續往上,確認壓力轉為支撐線,這種股票的風險會比較小,因為當回測過一次之後大家就會知道這個趨勢已經形成了,所以會吸引更多買家來買。
本文由 CMoney 團隊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Andy / 更新:2022.1.27;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