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投資人有賺有賠!從 80/20 法則來看,這個市場有 80 % 的人是輸錢的,那麼這些人是怎麼看待這個市場的呢?要跟著大眾走嗎?只要了解「正逆價差」,就能知道這個市場上大家是看多還看空...
本文目錄:
選擇權與其他衍伸性金融商品一樣,都是「零和遊戲」,當你賺到 1000 元,一定有一個人(或很多人)賠的總和剛好是 1000 元。這裡不考慮券商的手續費,如果加上手續費,那就是「負和遊戲」了,因為你賺的 1000 元還要扣掉券商的手續費,所以整體資金會越來越小。
選擇權的特性比較複雜,看懂價格變動比一般投資工具還要重要很多。正、逆價差代表市場投資人對選擇權價格的預期。
假設當買方提出的一個買價,是賣方能接受的,或是賣方提出的買價,是買方可以接受的,這就是市場的均衡價格!
當市場上不只一個買方想購買某一個履約價的契約時,買方們都會想得到這個履約價的買權,因此這些買方就會願意提高買價,直到成交。
當市場上不只一個買方買單賣方提出的買價,賣家就會設法降低買價,提高這些買方的意願,讓契約成交。
買賣都是需要有人賣,你才能買,因此當你是買方或賣方時,對你來說的市價都不同。
買方的市價看的就是委賣價的最低價,賣方的市價就是委買價的最低價。
選擇權的交易內容,就是「權利」,為了取得權利而支付的價金,就稱為「權利金」。當買賣雙方出價相同的時候,契約便成交!而市場上最新的「成交價格」就是「即時價格」。
每日結算價的概念,就類似股市的收盤價,可以讓我們計算手中持有選擇權的損益。而期交所就會依據每日結算價跟賣方收取「保證金」,目前期交所每日結算價的計算方式就是以收盤前 30 分鐘內的成交價,再加上最後一筆搓合成交價後的平均價格,作為當日的結算價格。
我們前面有說過「履約價」是契約的組成要件之一,代表雙方未來結算時應該執行契約的價格。每個到期的契約,都會提供好幾個不同的執行價格,提供我們選擇買賣。我們可以根據自己投資的各種考量,選擇未來適合的履約價格,這也是不同於其他投資工具的特色。
正逆價差是掌握選擇權價格的重要議題,也是進入選擇權市場的基本課題,想要操作選擇權一定要學會!
本文由 CMoney 團隊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首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Andy / 更新:2022.05.03;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