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證履約價在不同價格,有不同的稱呼,價內、價外、價平,3 種履約價和操作之間存在著什麼關係?
本文目錄:
當認購權證 A 的股票標的為鴻海 ( 2317 ) ,履約價為 100 元。假設目前鴻海股價為 105 元,我們稱此權證為價內權證。
當認售權證 B 的股票標的為台積電 ( 2330 ) ,履約價為 600 元,假設如果目前台積電股價為 600 元時,我們稱此權證為價平權證。
當認購權證 C 的股票標的為宏達電 ( 2498 ) ,履約價為 70 元,假設目前宏達電股價為 65 元,我們稱此權證為價外權證。
標的股價 > 權證履約價 | 標的股價 = 權證履約價 | 標的股價 < 權證履約價 | |
認購權證 |
價內(獲利!) |
價平 | 價外 |
認售權證 | 價外 | 價平 | 價內(獲利!) |
權證價值包含「時間價值」與「內含價值」,因此到期時權證的時間價值為 0 ,僅有價內權證才有內含價值。
以認購權證為例,價外權證在到期日前不含內含價值,權證價格比較便宜,當股票價格上漲,權證變成價內時,權證會反映其內含價值,價格會翻倍上漲。
當認購權證 E 的股票標的為台積電 ( 2330 ),權證資訊如下:
假設目前台積電價格為 550 元,權證 E 屬於「價外」權證。
若是現在台積電價格漲到 620 元,權證 E 就會變為「價內」權證。
券商會依標的股價與權證履約價的價差,計算履約價值,扣除交易稅與手續費之後,結算現金至投資人帳戶。若權證到期時具履約價值,而持有人未及時申請履約,則採自動現金結算方式。
投資人先依履約價格支付價金給券商,券商再將對應張數的股票付給權證投資人。不過,認購權證的發行人可以選擇以現金結算。
權證市場上進行履約的投資人比例很低,投資人投資權證,大多以價差交易為主,權證的時間價值越接近到期日減少越快,因此很少人會實際進行履約的動作。
本文由 CMoney 團隊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首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chou / 更新:2022.03.07;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