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a,今年 30 歲,工作是行政人員,她與高中同學感情很要好,畢業之後每年都會舉辦同學會,大家一起吃飯、也聊聊生活的點點滴滴。
這一天話題忽然帶到了「第 1 桶金」(100萬),其中有 1 位同學「麥可」是竹科工程師,年薪 + 股票分紅每年破百萬,對他來說要存到第 1 桶金似乎不難...但令人訝異的是,平均月薪只有 30 K 左右的 Linda ,居然也存下 100 萬了!
到底 Linda 是怎麼辦到的呢?對起薪不高的年輕人來說,存下 「100 萬」這個數字乍看之下很難,但我們如果把存第 1 桶金,拆成以下 5 個步驟執行,其實就能在不知不覺中達成喔!
要存到 1 筆大額的錢,最好把它分拆為短、中、長程計畫。例如說 Linda 大學畢業時大約是 22 歲,從 22 歲到 30 歲總共有 8 年的時間,以用 8 年的時間存 100 萬來說,相當於每年要存 12 萬 5000 元,也就是每個月至少要存 1 萬元,剩下的 5000 元可以等發三節獎金、年終的時候再補足。
因為每個人的情形都不一樣的,所以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做調整,例如男生可能要當兵 1 年多,但當兵期間吃、住、用都有國家支付,每個月可省下 5000 元 ~ 10,000 元。而同學麥可則多花了 2 年時間讀研究所,但出社會後薪水也比一般大學畢業生還多!
Linda 自當行政人員以來的平均薪水是 30 K 左右,要怎麼把 30 K 妥善分配在「食、衣、住、行、育、樂」上,就是一門學問!因此 Linda 養成記帳的習慣,並經由每個月的統計看出自己各項花費的比例是否正常,也節省不必要的花費。等了解自己的每月金錢花費狀況後,Linda 為自己訂了以下規劃:
項目 |
金額(元) |
備註 |
食 |
6,000 |
早餐40+中餐70+晚餐50 |
衣 |
2,000 |
每季買一次共6,000元 |
住 |
4,000 |
和朋友合租1間大雅房(含水電) |
行 |
1,500 |
走路去上班 |
育、樂 |
1,000 |
多參加免費活動 |
孝親費 |
4,000 |
雖然父母比我有錢… |
儲蓄 |
10,000 |
|
總計 |
28,500 |
剩下1,500元 做備用金 |
訂定了用錢規畫之後,有一個很重要的重點是:要先支付給自己!一般人總是「收入 - 支出 = 儲蓄」,但這樣的方法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之間把錢花掉!所以 Linda 把方式改為「收入 - 儲蓄 = 支出」,每個月領到的薪水,設定自動轉存 1 萬元到另一個「儲蓄帳戶」,剩下來的錢才用做生活費,而且為了徹底執行「只入不出」,Linda 甚至把「儲蓄帳戶」的提款卡給剪掉了!
存錢的基本是「開源」、「節流」,「開源」的方法有很多,例如:Linda下班後和假日,會去接一些「英文家教」的兼職工作,每個月大約會再多 8000 元以上。另外,若達成公司績效,通常也還會加發獎金和年終獎金,這些錢可以先保留下來,用來支付額外的支出。
其實要「開源」也不一定要兼職,有些職業種類的薪資上限非常寬廣(EX:工程師、會計師),這個時候下班有時間,不如再多進修本業的知識與技能,技能升級後,收入可能會三級跳喔!
再來說到「節流」部分,以下提供 2 種實用招式:
生活中,如果我們可以善用資源,存錢時不但不用縮衣節食,反而可以過得很豐富!例如說:到電影院看電影,每個人要 280 元 ~ 320 元,要省一點,也可以趁 5 折促銷的購買票券;或是租片邀三五好友一起到家中看電影,每個人只要支出 20 ~ 30 元;而有些公司甚至在員工福利中,有每個月免費看電影這個項目,一樣是享受電影,但我們可以找各種方法節省開銷!
(延伸閱讀:薪水 25K 也能輕鬆做到的存錢法!)
雖然很多信用卡,都會強調「折扣」或「回饋現金」功能,但大部分的人使用信用卡,卻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之中養成「先享受」的習慣,結果沒省到,反而多很多意外支出,剪掉信用卡!只用現金支出,習慣之後,就會發現不用付帳單有多麼的輕省!
如果在存錢的過程中,能搭配投資,存到第 1 桶金的速度會更快,不過就算沒有也沒關係,光是有計畫的存錢,多數人都能在 30 歲之前都能擁有第 1 桶金!那存到第 1 桶金能做什麼呢?我們可以做「創業」、「結婚」、「買房」的預備金,也可以用來做一些風險很低的投資,就像上一篇文章所說的,只要在 30 歲時投入這一筆 100 萬元,經過時間的複利,退休時會有 1000 萬 ~ 1 億元以上的退休金!
PS:超過 30 歲還沒有第 1 桶金的人也不要氣餒,只要有心,隨時都不嫌晚!
(延伸閱讀:投資超過 10 年了,還在賠錢嗎?你一定是沒打好基本功!)
選好價、買好股,就靠艾蜜莉定存股:https://emilyfixedstock.page.link/wTZD
本文摘自《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Ting / 更新:2022.1.3;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