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是什麼?
股票就是擁有一間公司部分的所有權,
這個解答對股票新手們可能有點抽象,
讓我來舉個例子給你聽聽吧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讓我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解釋,
「你持有一張股票」的原始意義。
假設今天,
小 A、小 B、小 C、小 D、小 E
5 個人合開一家「一定賺股份有限公司」,
每人出 200 萬,
所以公司「資本額」,總共是 1000 萬。
這 5 個人就是「股東」,
分別擁有這家公司,百分之 20 的股權,
但是口說無憑。
所以公司法規定,股份有限公司設立後,
必須印製股票交給投資人持有。
代表這 5 人擁有,
「一定賺股份有限公司」的證明。
在台灣,證管會規定
股票發行時一股 10 元(也就是面額),
所以「一定賺股份有限公司」,
一共有 100 萬股
(資本額 1000 萬 / 每股 10 元)。
一張股票有 1000 股,
所以公司總共有1000 張股票
(100 萬股 / 每張股票 1000 股) ,
也就是說 ...這 5 個人
各自擁有 200 張股票。
股票的意義:
日後公司的資產,
將按照股份比例分配
「一定賺股份有限公司」的
所有權被分成 1000 份,
每個人各擁有 200 份。
以後公司的資產,
不管賺錢或賠錢,
甚至是公司倒閉後的清算,
都要按照這個比例去分配。
這樣講 ,或許你們沒什麼感覺,
以下我們舉一個真實例子。
>> 鴻海(2317)
資料日期:2020/09/01
這是鴻海內部管理階層的
股權分配圖,我們可以看到
郭台銘董事長
擁有 1,341,678 張股票佔了 9.7%
(備註:如果鴻海股價 75 元,
一張股票就是 7.5 萬,
那郭董的身價 ...就高達上千億)。
各位其實可以發現,
就算加總所有董事的持股率
數字仍湊不到 100%。
為什麼呢?
那是因為 ...這只是
內部管理階層的股權表,
大部分的股票,
都分散在市場上,
被廣大的投資人所持有。
好!問題來了 ...
如果今天鴻海的股東
想要賣掉他的股票,或者
有投資人想要買鴻海的股票,
他們是透過什麼樣的方法去買賣股票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
就要談到 ...所謂的「股市」了
所謂股市,
就是投資人交易的平台
股票市場就是提供投資人
做股票買賣的公開場所,
讓想買賣股票的人,
可以有一個資訊和價格,
公開透明的平台來交易股票。
依據股票種類的不同,
還可分成不同的股票市場!
根據不同交易市場、掛牌標準,
可以區分成以下幾種
申請上市的標準最為嚴謹,
不論是資本額、設立年限、還是獲利能力的條件,
都要比其他種類的股票嚴格,
因此公司規模通常較大,
像是大家熟知的 2317 鴻海、2330 台積電、 3008 大立光等,
都是上市股票。
而符合上市標準的股票
統一會在證券交易所進行買賣。
資料日期:2020/09/01
申請上櫃的門檻較上巿股票寛鬆,
上櫃股票通常以中小型企業或新興產業為主。
統一在店頭市場(OTC)進行買賣。
資料日期:2020/09/01
任何股票上市上櫃前,
必須先登錄成為興櫃股票,
並掛牌交易至少6個月。
只要不是上市、上櫃或興櫃的股票,
都可稱作「未上市股票」,
並未受到法規的限制與保護,
也就是人們口中的黑市。
延伸閱讀:上市、上櫃、興櫃、未上市、全額交割,
一般市場上流通的股票多數為普通股,
而特別股顧名思義有幾個比普通股特別的點:
1.公司分派股利時,有優先分派權
2.公司遭到清算時,有優先取得清算的錢
就是股票初次發行的市場,
公司為了籌資而上市股票。
在初級市場買到股票的投資人,
可在次級市場賣出。
一般投資人買賣股票都是在次級市場進行,
因此也被稱作為流通市場。
對股票種類與市場有了初步的概念後,
接著我們就要來談談
股價怎麼決定的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