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 明晟
(MSCI)

  • 股價
    546.89
  • 漲跌
    4.33
  • 漲幅
    0.8%
  • 成交量
    50.8萬
中美貿易戰持續,高盛估計,在中美資本脫鈎的「極端情況」下,美國投資人可能被迫拋售約 8000 億美元的中國股票。高盛分析師表示,上述拋售是假設:美國投資人將受到美國法規的限制,無法進行此類投資。報告指出,目前約有 7% 中資企業美國存託憑證(ADR)的市值由美國機構持有,這些機構可能無法在香港交易。這意味著,如果阿里巴巴集團(9988)等公司面臨非自願從美國退市,投資人將無法前往亞洲金融中心買入阿里股票。目前在香港及美國雙重上市公司,包括阿里巴巴 (BABA-US)(09988-HK) 、網易 (09999-HK) (NTES-US) 、京東集團 (JD-US) (09618-HK) 、攜程
    包括瑞銀 (UBS-US) 、高盛 (GS-US) 、摩根士丹利 (MS-US) 等外資機構在美國對等關稅生效前夕紛紛對中國市場發佈最新觀點,普遍認為儘管外部風險升溫引發短期波動,但中國 A 股當前估值處於歷史低位,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強化,長期配置價值凸顯。瑞銀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周二 (8 日) 指出,參照 2018 年貿易戰經驗,A 股在關稅消息公佈首周回檔約 3%,顯示市場對負面因素的反應已趨理性。本次美國加稅幅度雖超過以往,但 4 月初為止的市場調整幅度基本完成計價。他還強調,當前滬深 300(CSI300) 與全部 A 股本益比分別達 11.7 倍和 13.8 倍,較五年均值低 0
      華爾街投行高盛 (GS-US) 與摩根士丹利 (下稱大摩)(MS-US) 近日同步發布研究報告,高調唱多中國股市,引發全球資本市場高度關注。高盛預測,中國 AI 技術將成為未來十年的「遊戲規則改變者」,有望推動企業獲利持續增長,並吸引超 2000 億美元資金流入,大摩則上調恒生指數、MSCI 中國指數等多個中國股指,年內有望上漲高達 9%。高盛與大摩的樂觀預期,既源自中國經濟的韌性復甦,也離不開政策紅利與技術創新的雙重驅動。高盛表示,多數機構認為中國對美出口依賴度降低、產業鏈競爭力提升及人民幣匯率穩定等因素,已大幅削弱關稅衝擊的負面影響。同時,中國持續推動的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尤其是 AI 
        高盛 (GS-US) 周三 (26 日) 發佈《中國市場觀察》指出,過去一個月該投行與歐美跟亞洲的投資者討論對中國股票的看法和觀點,客戶們對中國股票的興趣和參與度創 2021 初以來最高。自今年農曆新年假期以來,中國、香港及海外市場的投資人對中國資產的關注度顯著提升,MSCI China 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分別上漲 16% 和 23%,遠超同期已開發市場和新興市場的漲幅。這一漲勢不僅令投資人感到意外,也讓市場重新評估中國股市的潛力和風險。高盛在與亞洲、歐美投資者的交流中發現,市場興趣回升主要源自於四大因素。首先,年初至今的強勁漲幅打破了市場先前悲觀的預期,尤其是科技股的亮眼表現成為焦點。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