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選股法】10 分鐘 搞懂重要 10 技巧,不想賠錢 第一件事:先剔除 這兩種股票!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 2017-10-17 14:17
  • 更新:2021-09-13 17:03

【懶人選股法】10 分鐘 搞懂重要 10 技巧,不想賠錢 第一件事:先剔除 這兩種股票!

(圖/shutterstock)

 

對於任何投資人來說,市場上有數以千計的企業可供考慮,若想透過某種方法找到那些真正值得做詳細分析的股票,這恐怕是個嚴峻的挑戰。

現在,各位已經掌握了如何深入基本分析的工具,接著我要揭開這個竅門,教你篩除不適當的對象。對於值得考慮的股票,各位只要運用等會兒介紹的檢定法,應該能在 10 分鐘之內判斷該股票是否值得進一步投資。

 

 

越快剔除不具潛力的股票,有更多時間評估值得考慮的對象

事實上我相信,當各位開始思考本章所提出的問題後,即可立刻篩除至少半數以上的標的股票。當你越快剔除不具潛力的股票,就可騰出更多時間來評估那些真正值得考慮的對象。

 

首先,提出 2 點注意事項:

第一,這些準則只代表最初步的程序

當然,本章介紹的每個準則,一定包含 例外。這些簡單心法不可能顧及到各種情況,但各位只要適當運用它們,通常就能篩除掉不適當的對象。

 

第二,使用晨星網站提供的 10 年財務資料

下列問題乍看之下似乎都頗為棘手,但只要運用晨星網站( Morningstar.com )所提供的 10 年財務資料,就能完全回答。

 

第 1 分鐘:企業是否得以通過門檻的最低標?

首先剔除:資本市值小的股票

股票市場充斥著許多垃圾,10 分鐘檢定的第 1 步驟,就是清除這些垃圾。那些資本市值很小,只在網路佈告欄或粉單市場從事交易的股票,首先就要被剔除。

另外,凡是沒有定期向美國證管會申報財務報表的外國企業,也應該避免。(即使是國外的大型企業,往往也是每季只提供簡短的新聞稿,每年只申報一次完整的財務報表。)

 

剛掛牌上市的股票,不值得浪費時間

最後,最近才掛牌上市的股票(IPOs),通常也不值得浪費時間。企業申請公開掛牌,通常是認為股票可以賣得好價格,所以新上市股票一般都不便宜。另外,多數新上市股票,成立時間不久,營運紀錄相對有限。

 

可是,這項準則有個重大例外:從大企業拆分的上市股票。

這些從大企業拆分出來的公司,通常都有悠久的營運歷史,只是母公司基於某些理由而不想繼續管理,這類股票經常具備不錯的價值。

 

第 2 分鐘:

企業是否曾經創造營業利潤?

這項檢定看似簡單,卻能夠讓你避開許多麻煩。那些仍然處於燒錢階段的企業,未來展望聽起來往往令人血脈噴張 —例如正在研究某種罕見疾病的治療藥物,或即將推出世人前所未見的嶄新產品與服務。

 

放掉尚未證明自己能賺錢的事業

不幸地,這方面投資經常都會帶來重大損失。這些企業通常只準備推出單一產品與服務,其成功與否也將決定企業的成敗(綜觀這種初成立企業倒閉的統計資料,將發現「敗」的可能性遠超過「成」)。除非是抱著買彩券的賭博心理,否則還是放掉這些還沒能證明自己能夠賺錢的事業。

 

第 3 分鐘:企業營運是否能夠穩定創造現金流量?

成長快速的企業,有時候雖然能夠賺錢,卻不能真正創造現金流量,但任何企業遲早都必須創造現金。營業現金流量為負數的事業,遲早都需要藉由債券或股票發行而取得額外資金,前者會增加財務風險,後者會造成股權稀釋。

 

第 4 分鐘:

股東權益報酬率是否穩定超過 10 %?財務槓桿是否合理?

請設定股東權益報酬率 10% 為最低門檻。舉個例,對於非金融業者而言,ROEs 每 5 年之中如果有 4 年無法超過 10%,通常就不值得浪費時間。

 

對於金融業者,ROE 門檻應該調升到 12%。

另外,不要忘了檢視財務槓桿是否符合產業標準;財務槓桿高或低,若同樣創造出 15% 的 ROE,其素質將截然不同。

 

這項準則,景氣循環業者是例外

關於這個準則,景氣循環業者是例外,因為其逐年的績效會因為整體經濟狀況而產生顯著起伏。可是,真正頂尖的業者,即使碰到艱困的經濟大環境,還是能夠創造合理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第 5 分鐘:盈餘成長穩定或波動劇烈?

頂尖企業可以在合理程度內,展現穩定的盈餘成長。企業盈餘如果劇烈波動,如果不是所處產業本身的問題,否則就是經常被同業競爭者排擠。前者未必是壞事,前提是產業前景必須夠樂觀,而且股價必須夠便宜;至於後者,問題恐怕很大。

 

第 6 分鐘:資產負債表的健全程度如何?

債務多的企業,因為其資本結構往往相當複雜,所以需要特別留意。非銀行業者的財務槓桿比率如果超過 4 倍,或是債務權益比率超過 1.0,就應該思考下列問題:

 

✓ 業者是否處於狀況穩定的產業?

相較於對經濟景氣狀況敏感而盈餘收益波動劇烈的業者,經營消費者產品或食物等相關企業,比較承受得起偏高的財務槓桿。

 

✓ 債務佔總資產的比率趨於增加或減少?

財務槓桿高的企業,我們絕對不希望看到其債務繼續增加。

✓ 投資人是否了解相關債務?

瀏覽10–K 資料,如果發現債務或準債務工具令人摸不著頭緒,這時就可以立即放過。市場上不乏許多資本結構更單純的好事業。

 

第 7 分鐘:

企業是否創造自由現金流量?

眾所皆知地,自由現金流量就是聖杯 —企業扣除資本支出之後所創造的現金流量,也是真正能夠創造企業價值的資產。一般來說,能夠創造自由現金流量的企業,勝過不能創造者;創造較多自由現金流量者,又勝過創造較少者。如同第 6 章說明的,(詳閱見本書)運用 5 %的自由現金流量 ∕ 銷貨比率做為概略的比較基準。

 

現金運用得宜、投資展望樂觀,現金流量為負 也可接受

這個準則有個例外( 而且重要 ),只要企業的現金運用得宜,投資於未來獲利展望樂觀的計畫,自由現金流量即使是負數也可以接受。舉例來說,2001 年之前,不論是星巴克或家得寶,兩者都沒有創造真正的自由現金流量,但它們毫無疑問地已經幫公司股東創造了經濟價值,因為它們把企業營運創造的所有現金,全部都再投資於事業,因為其經營團隊業仍然存在高報酬的投資機會。

 

不可因現金流量為負 就抹煞其機會

所以,如果企業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 表現傑出,而且通過本章提到的其他檢定,千萬不要只因為自由現金流量為負數,就完全抹煞其機會。可是,你必須相信公司的現金再投資確實為明智之舉。

 

第 8 分鐘:究竟有多少被掩飾的「特殊費用」?

企業的許多錯誤決策,往往埋藏在單次性費用之中,所以業者的某些層面如果已經值得懷疑,再加上經常提列單次性費用,不妨放掉這類的對象。這類樂於提列特殊費用的企業,不僅顯示其財務狀況特別複雜,通常也意味著經營者喜歡裝飾門面,藉以遮掩不彰績效。

 

第 9 分鐘:過去幾年來,公司在外流通股數是否顯著增加?

若是如此,業者可能是藉由發行新股票併購其他企業,或者是發行大量股票選擇權給予公司員工或主管。前者代表警訊,因為大部分的併購都是以失敗收場,後者則不是既有股東樂意見到的,因為股權會因為股票選擇權執行而稀釋。在外流通股票如果持續每年增加 2%以上,而且沒有進行重大併購,你在實際投資之前,千萬要先想清楚。

 

留意公司是否太過樂衷買回自家股票

可是,如果在外流通股票數量縮減,意味著你可能找到了大金礦。企業大量買回自家股票,等於是把現金退還給股東,而且這通常是一種負責任的作法。不過,還是要留意公司是否太過樂衷於買回自家股票,而不理會股價持續上漲,因為唯有當股價居於合理價位,買回庫藏股才算得上善用資本。你不希望自家公司買回高價的股票,就如同你自己也不想買進高價的股票一樣。

 

 

 

第 10 分鐘:檢定完後的工作

相關股票如果通過前述檢定,看起來值得做更進一步的深入分析,進行程序如下。這部分程序需耗費的時間,應該不只 10 分鐘,但對於通過初步檢定的股票來說,多花點工夫是值得的:

 

✓ 運用晨星網站或其他網站

瀏覽相關業者最近 10 年的資產負債表摘要、損益表與現金流量表。觀察其中的趨勢發展,留意任何不尋常或值得研究的事項。這個步驟可以提供初步的導覽。

 

✓ 詳細閱讀最近的 10–K 申報資料

特別留意有關公司本身與所屬產業的發展狀況,還有關於風險與競爭的內容部分,也要注意任何法律訴訟方面的議題(可能標視為「承諾與或有事」,

以及「管理階層討論與分析」)。後面這部分通常會用大家聽得懂的說明,講解公司最近營運的財務結果,並記錄任何有疑問的內容,以及需要進一步研究的部分。

 

必知:公司未來欠誰大筆款項

當然,各位不必閱讀 10–K 文件的每一頁 —公司有時候會提供一大堆令人看了厭煩的細節,譬如租賃契約等,但每一頁起碼都要稍微瀏覽,確保不會錯過某些夾雜其中的重要資訊。尤其要特別留意有關貸款、擔保、契約義務方面的相關資料。公司如果要在未來幾年內,積欠某人大筆款項,你就需要知道。

✓ 閱讀最近 2 份代理委託說明書

(證管會的術語稱為 DEF–14A 格式)。留意企業主管薪酬是否是根據最近的財務績效進行調整,還有選擇權發放政策是否合理。檢視董事會成員是否有「皇親國戚」。

✓ 閱讀最近的年度報告

如果可能的話也閱讀最近兩年的報告,感受公司的整體概況。「致股東信函」的內容是否誠懇、坦白,經營者是否試圖藉由術語遮掩問題?忽略問題畢竟不能解決問題。另外,公司是否提供產業的相關資訊,利於股東做評估?編輯是否太過花俏?年度報告的花費是否太高?

✓ 閱讀最近兩季的盈餘報告,   以及 10–Q 申報文件

了解最近的變化。留意相關徵兆,觀察最近的營運狀況是趨於好轉或惡化,還有最近 10–K 資料申報以來的各種變動。如果還找得到資料的話,也應該聽聽最近這季的電話會議(公司的網站通常會保留這方面資料一陣子)。當專業分析師提出尖銳的問題時,管理團隊是傾向於自我防衛、逃避閃躲或直接老實回答。

✓ 開始評估股票價值

觀察股票的各項價值評估比率,分別與整體市場、產業、本身的歷史數據等基準做比較。企業如果沒有顯著的再投資需求,承擔的風險偏低,資本報酬高,盈餘成長快速,我們就很難期待股價本益比會偏低。另外,最起碼也要運用現金流量折現模型概略評估股票價值 —估計相關企業隔年會創造多少自由現金流量,其成長速度如何,把這些現金流量的折現值,加總到企業永續價值的現值。

 

沒有顯示賣出訊號,表示找到值得投資的對象

所估計的內含價值,如果與股票市場價格差異頗大,就應該檢視評估程序採用的假設。你的假設是否太樂觀或太悲觀?重新查核假設之後,如果股票看起來仍然價值低估,而且各種價值評估比率(倍數)沒有顯示「賣出」訊號,

你可能就找到值得投資的對象了。

簡短 10 分鐘檢定

讓你投資更安心

 

本文摘自:股市真規則

作者:  派特‧多爾西   出版社:寰宇 

 

本文由 寰宇出版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侵權!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TSAI)

 

更多買賣股心法,這些好文推薦你>>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