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文壇多年的鄭如晴,
2 個寶貝女兒張瀛、張鈞甯
各自在廣告界、演藝圈成績出色,
母女 3 人出了名的感情好,
但談到金錢價值觀,媽媽可是不妥協。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 / Money錢
「張鈞甯」珍惜父母
為她取的名字
名字是父母給的第一個珍貴禮物,
氣質女星張鈞甯演出
《武媚娘傳奇》在中國竄紅,
卻因為中國粉絲不會念「甯」字,
日前在微博上出現了
「求張鈞甯改名字」的聯署,
而這事傳到媽媽鄭如晴的耳裡,
她直率回應:
「膽敢要我們改名!
這是千挑萬選的名字,不改!」
霸氣捍衛「鈞甯」這份禮物。
張鈞甯和姊姊
個性大不相同
星媽,是女兒張鈞甯進入演藝圈後,
加注在鄭如晴身上的角色;
作家,則是鄭如晴長期投入的職業。
她,活躍文壇多年,
曾榮獲多項小說創作獎,
同時也是大學副教授,
講授「小說賞析與創作」、「兒童文學」。
論起知名度,鄭如晴可是比女兒竄紅得更早。
鄭如晴有 2 個寶貝女兒,
分別是大女兒張瀛、二女兒張鈞甯,
2 人年紀只差 1 歲,性格卻大不相同,
姊姊張瀛感性,連看鬼片都會感動掉淚,
目前於上海任職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
妹妹張鈞甯理性,小時候生性內向,
一直到被發掘進入演藝圈,
才蛻變成如今高人氣的自信女星。
張瀛、張鈞甯各擁舞台
鄭如晴是背後大功臣
「我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
2 個女兒各自擁有揮灑的舞台,
過得很開心,而且活出自我、有自信。」
鄭如晴欣慰說。
談起教養經,鄭如晴認為,
台灣父母經常一味
將自己的想法加諸在孩子身上,
最大問題是看不到孩子的優點,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優點,
即便是愛現,那也是他的優點!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找到表演的舞台啊!」
眾所周知,張鈞甯是演藝圈中
少數高學歷的新生代女星,
擁有中央大學產業經濟
研究所法律組碩士學位,
「大家看到的都是鈞甯,
她是循著教育體制發展的孩子,
但我常以姊姊張瀛為例,
她從小數理不好,只愛畫畫,
當年決定要去念復興美工時,
老師還打電話關切
真的要讓女兒念高職嗎?」
鄭如晴表示,
張瀛讀高職那 3 年過得很開心,
奠定了自信心,
去年張瀛獲得坎城網路廣告獎,
更加讓她慶幸當年沒逼女兒念一般高中。
幾年前,鄭如晴將母女間的親密互動
寫成散文書《和女兒談戀愛》,
這才披露她獨力扶養 2 姊妹的單親生活。
令人好奇的是,鄭如晴
如何教養女兒的金錢價值觀?
母女 3 人誰最會存錢?
「應該是我吧!」鄭如晴笑說。
鄭如晴透露,姊姊張瀛愛吃,
錢花在飲食上比較多,
而且在上海工作會擔心食安問題,
要想吃得有保障些,通常花費也較貴。
妹妹張鈞甯雖然忙到連花錢的時間都沒有,
但是她愛旅行,錢都花在旅費上。
「我自己在家簡單煮,不愛外食,
旅行次數也沒鈞甯多,
又不愛逛街,其實不花什麼錢。」
張瀛也說:
「剛開始工作時,我是有錢就花的人,
理財觀念薄弱,媽媽比較厲害,懂得存錢和投資,
我一直到工作 3 年後,才去買理財產品。」
為了一個電動玩具
張鈞甯曾苦存1年
「從小我就跟女兒說,
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想要獲得一定要付出。」鄭如晴透露,
女兒小時候除了民生必需開銷,
她不會給多餘的零用錢,
假設女兒想買某樣東西,
就必須有所表現才能實現,
例如努力讀書、贏得獎賞,
或自己存錢買。
女兒張瀛回憶兒時也笑談:
「小學時,印象中都是
幫忙做家務才有零用錢,
但是過年的紅包錢是自己管,不必上繳,
領到紅包都會開心,覺得自己很有錢;
上了國中,每周零用錢是 350 元,
包含中餐、點心跟公車錢,
那時還曾經為了買偶像卡片,
省錢走路去上課;
等到升高中,
零用錢增加至每周 600 元,
沒花完就會存下來。」
鄭如晴說:
「像她們看到表哥、表弟有電動玩具,
也會想要,別的小孩想買什麼都能得到,
兩姊妹不免會來跟我抱怨。」她透露,
小時候張鈞甯為了要買一個電動玩具,
曾經足足存了 1 年多的零用錢。
「現在偶爾我們聊天時,
鈞甯還會苦笑說
『小時候存錢好辛苦耶!』。」
而這也養成張鈞甯愛存錢的好習慣,
即使現在戲約、代言不斷,
收入豐渥的她依舊會「養撲滿」,
最鍾愛 50 元硬幣,每當撲滿餵飽了,
就能累積一筆 1、2 萬元的積蓄,
足以兌換一張日本來回機票,讓她很有成就感。
女人一定要經濟獨立
精神才會滿足
幾年前,姊姊張瀛到英國攻讀
平面設計與傳播碩士學位時,
台幣兌英鎊匯率一路
從 55 元飆升至最高 67 元,
在英國念書開銷龐大,
鄭如晴還曾精算過,
加總生活費和學費,
張瀛待在英國的每 1 分鐘,
平均要花上台幣 3 塊錢,
因而常提醒女兒要把握時間念書,
她笑說,「其實張瀛自己也很緊張。」
「我每個月匯固定的生活費給張瀛,
如果她額外要用錢,就必須去打工,
有一次她在印度餐廳畫壁畫打工,
花了很多時間(在英國,時間就是金錢),
還掏腰包買作畫顏料,
最後卻落得做白工的下場。」
但鄭如晴並沒有替女兒抱屈,
反而認為是學到社會經驗,
受點教訓都是將來成長的養分。
「鈞甯念大學時,
也曾經到補習班打工接電話,
去發過傳單。」
話鋒一轉,鄭如晴談到,
現在有些年輕人的金錢價值觀偏差,
想滿足自己的慾望卻不願付出努力,
甚至女生可以在網路上
大言不慚希望有人買某樣東西給她,
那是不正確的,
「不勞而獲的東西,不會長久!」
更多理財人物精彩故事,推薦給你》
- 演藝圈最摳門 》只花 800 萬就買下信義區好房 梁赫群:坐大眾運輸上班 每年省下 5 萬塊!
- 培養有錢人的招財體質....「讓錢找到你」!吳淡如的理財是這麼做的...
- 她是演藝圈的「扛霸子」女強人的典範,從存款 6 萬到身價 15 億...她叫藍心湄
- 1杯豆漿過一天!苦熬 7年靠借貸維生,李千那:「賺錢是為了讓家人享受生活」...
- 從童工變老闆娘! 27歲吳巧瀅 畢業 3 年還清 20 萬學貸,還幫自己在台北買房!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首圖截取自MONEY錢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