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百萬富翁,同時意味著獨立自主」,猶太裔的股神安德烈.科斯托蘭尼這樣說。所以「過分吝嗇」以及「過分揮霍」的人,都沒有辦法獨立自主,因為他們的想法總是被金錢以及慾望掌控。像是我的一個同學,每次大家一起出外聚餐,總是斤斤計較,少給一分不行,要他多給一分像要他的命,畢業了兩三年後,他還是在一樣在那家公司乾領死薪水...太過省錢則會失去讓生活進步的動力,太過揮霍則根本存不到任何錢,對此,暢銷書作者艾爾文建議我們這樣做…
利用「50、20、30」的收支分配法
(編按:如果覺得50、20、30太饒舌,那就記得,5 2 3 這個口訣!)也就是說 50% 支付「生活類別支出」,20% 作為「享樂以及緩衝基金」,30% 用來「投資理財」。
50% → 生活支出
在生活支出中包含平常所有日常所需的費用,如房租、水電費、貸款、保險等,這個部份一定要控制在 50% 裡面,有人會覺得房地產應該也算是一種投資,為何會記在生活支出中?假如是自用性住宅就歸於此類,但若是出租型的房屋貸款,便可歸類於投資理財。
20% → 享樂及緩衝金
這個部分可以拆成 10% 的緩衝基金與 10% 的享樂金,10% 的緩衝基金有許多用途,例如剛開始記帳管理收支時,難免會有透支的情形,此時就可以使用緩衝預備金,而當預算不再透支後,緩衝基金就可以轉為其他用途,例如紅包禮金或補習上課等費用。
而 10% 享樂金就像我們字面上所提到的那樣,是讓我們拿來盡情享受人生的,這部分的預算我們可以拿去聚餐、旅遊,買些不是必需品的東西來犒賞自己,如果沒有這部分的享樂基金,久而久之也許你會開始懷疑自己那麼努力存錢的意義。或者是壓抑許久的物慾大反撲,甚至可一次花掉存下許久的錢。
30% → 投資與儲蓄
同樣也將 30% 的投資與儲蓄相關部分,分為 10% 的財務自由基金以及 20% 長遠儲蓄基金,所謂的財務自由基金意味著一筆能讓自己早日退休,達到真正的「財務自由」的一筆錢,所以這個戶頭的錢必須全部用來做投資相關的理財,禁止用在消費以及其他用途上,而如果投資有獲利,也必須滾回這一個帳戶,繼續用錢滾錢,直到達到真正的「財務自由」目標才能轉作其他花費。
而 20% 長遠儲蓄基金是用來做較長遠的投資規劃,例如想出國讀書的費用、出國旅遊的經費、結婚基金、房屋頭期款等等,像這樣類型的需求,通常會需要存比較長久的時間來完成,而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若目標為 5 年內須完成的計畫,建議腳踏實地用存的,而若離目標時間還有 5 至 10 年,則可考慮風險較低的投資來降低投資報酬率。
善用理財分配表,創造最大效益
在現代這個社會,有許多人是「月光族」,大家薪資普遍不高,賺錢不易,因此對於每一份辛勤賺來的薪水都應該格外重視,透過這樣的收入分配法,讓自己對於財務的分配更加得心應手,把握這幾個原則,你也能夠用第一桶金成就不一樣的自己。
想好好準備退休金,這些文章推薦給你:
- 【台人必看】退休存款不到 500 萬竟高達 7 成... 簡單 4 步遠離老窮族,別再指望勞退啦!
- 什麼樣的理財方式最適合退休規畫? 聽聽華爾街投資人 闕又上 怎麼說!
- 「享退休」快想瘋了!可是老媽一直說存款不到 1500 萬,我連生病的權利都沒有...究竟怎麼安穩退休
- 退休金5百萬就夠?這「8大誤解」是造成晚年悲劇的最大兇手.....
- 退休後,到底要準備多少錢? 1分鐘算給你看!
本文由 CMoney 團隊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撰文者:summ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