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沒有辦法與同事相處、每到開會總是容易緊張、常常加班,主管與同仁總是看不見你的努力…… 這些在職場上很常見的問題、狀況,並不是離職、換一間公司就能夠解決,問題的根本原因,來自於你的原生家庭!
文 / 洪雪珍
他績效最佳,卻想辭職?
最近有個讀者想換工作,可是 38 歲是個「高齡轉職者」,擔心貿然離職,不見得找得到理想工作,反而兩頭落空,於是來找我做諮詢。我們深談之後,才知道他目前任職一個全球性的大品牌精品,而他的績效表現也很好,薪資待遇也高於一般上班族甚多,實在是沒有道理丟掉這個飯碗,於是問他離職原因,他說:「老問題,還是受到排擠。」
根據他的說法,其他店員都是高職畢業,只有他的學歷最高﹑語文最好﹑業績最優,而且客戶信賴他﹑對他很忠誠,理由是他的服務最佳。問題來了,其他同事聯合起來對他集體霸凌,後來連新上任的主管也加入行列,在群組公然辱罵他﹑直接開口逼他離職。我就問原因,他的解釋是:「我不像他們會說粗鄙的話。」
髒話讓他想起痛苦的童年
像這樣的案例,如果停留在職場現況去做剖析,像一般職場專家規勸他們要重視人際技巧,只會激怒他們,因為顯然的,專家已經做了價值判斷,判定一切是他不諳人際技巧所致。這時候,我通常會跳開職場這個框架,回溯到更久以前,看看他們在原生家庭是怎麼成長的,常常可以找到關鍵的線索。
像是這位讀者的父母感情不佳,父親長期有外遇,還有私生子,而在家裡時,兩人就是為錢吵架,經常會牽怒孩子,不是責罵,就是毆打。特別是父親暴怒時,會罵髒話,這造成他不僅與父母疏離,害怕他們,長大後聽到有人罵髒話,情緒就變得很糟,既憤怒又悲傷。
當他在目前這家複製「家暴」的公司時,對於言語暴力是非常敏感,立即籠罩在童年的陰影裡,像個無助的小孩,無法反擊,也無法逃跑,只能呆立不動,憤怒不已卻說不出任何話。而且這是他的「家」,再恐怖也不想離開。而這樣內心深處的情結,從表面是看不出來,去學人際或溝通技巧也無濟於事。
工作時總是很緊張…
再來看另一位讀者,才畢業 1 年,對於工作總是很焦慮,有一點小變動就會失眠好幾天,而且事情還沒來,他就開始擔憂會犯錯。即使例行會議,報告自己的工作,都會緊張不已。假使他來求助,職場專家就會說,這是經驗不足的關係,多多練習,時間久了就不緊張。
這樣的建議也沒錯,但是幫助不大,因為這位讀者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他是家裡四個孩子中最不受寵的,只要出一點小錯,例如沒幫媽媽把衣服掛好,都會挨一頓打,常常挨揍得莫名奇妙。想想看,一個小孩處於這種動輒被打罵的情況下,是不是充滿恐懼?這些點點滴滴,才是他不具自信的根本原因。
工作最認真,卻不被重視
還有,在職場也會經常看到這些現象,教人唏噓不已…學歷不錯﹑能力優良﹑工作認真﹑遇事負責,對公司一片赤誠,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他們好像不存在的空氣。大家都知道他們的重要性,卻又視而不見,輕忽他們的付出與貢獻,因此這些人經常會遇見以下三個情況:1.能見度低、2.容易被欺負、3.問題特別多
為什麼說他們問題多﹖亦即別人不會成為問題的,到了他們身上全是問題,比如說工作出了錯誤,別人四兩撥千金就閃過,最後他們就是那個無辜的待罪羔羊;或是部門臨時分派工作,別人輕鬆下班走人了,留下來加班與關燈的也總是他們…
其實他們自己也不懂:「為什麼老是我﹖」遺憾的是,升遷與加薪卻不是他們。可是這些人都很上進,就去上各種課程,包括激勵課﹑或技巧課,學人際關係﹑溝通表達﹑上台演講﹑形象塑造等等,結果仍然改善不大。後來我仔細觀察,做了歸納,發現這些人有以下共同特徵:1.自我價值低落、2.不擅長表達、3.不敢表現自己
再一聊,進一步發現他們出身的原生家庭普遍都有些問題,像是貧窮﹑文化弱勢﹑父母教養不當﹑家庭關係緊張或疏離等。相反的,在職場容易出頭的人未必學歷佳﹑能力強,不過多半是熟諳社交﹑能言善道﹑自信心高,一站出來,氣場十足,再細究他們的家庭,的確大大不一樣。
工作與家庭關係的三個核心觀念
為此,我特別邀請心理師吳浩平,來幫大家拆解這個迷團。我和吳老師相識,是在他的課堂上,那是我平生第一次接觸「家族系統排列」,大為震憾,打破過去我看問題的既有框架。因此邀他來上直播,跟大家用一個全然不同的角度去了解自己,嘗試找到你的工作表現與原生家庭的關係,認識三個核心觀念:
1.小時候未完成的渴望與需求,長大後會重現
比如在童年時,渴望父母的愛,而拼命地努力做,長大了會變得熱心助人,卻又有助人者情結,沒有獲得回報會抱怨;或是其他手足非常優秀,被父母忽略或比較,為了渴望父母的肯定,一直想被看見,到了職場會傾向與別人競爭。
2.比起父親,母親對子女的影響更深遠。
沒有一個真實的世界,所有都是過去經驗的投射。也就是說我們以為的關係,是原生家庭的關係,像是跟父母的關係,反映在跟主管的關係;跟手足的關係,反映在跟同事的關係。
3.重複父母親的行為,來表達對父母親的愛
比方說小時候看父親常加班,自己長大後也會常加班;或是有人累到或氣到中風,很可能父親也有這方面的問題…這不只是有樣學樣,而是痛苦的愛。
透過原生家庭,找到職場問題
用「家族系統排列」的觀點來解釋,解決之道是回到家族系統,改變過去的經驗,站到自己本來的位置,成為一個擁有愛與被照顧的孩子。因為很多受害的孩子,是因為當年父母不成熟所致,以致失去自己的位置,而過度擔憂與恐懼。很奇妙的,一旦在原生家庭的位置對了,在職場的問題不少都可以迎刃而解。
看更多好文,提升你的職場競爭力:
- 職場上,不要期待會有人教你! 你不是學生,也沒有老師,不要再等別人 幫你「畫重點」!
- 先保護好自己,再去相信別人! 職場生存法則:別傻傻的 把每個同事都當成「好朋友」...
- 說話,暴露一個人的層次!涵養高的人,字句都圍繞這 3 點
- 月薪5萬的條件,你符合幾個?超過8項月薪就該破10萬...
- 【職場必備】請把這 9 句話寫在你的辦公桌上! 對你的好處,會嚇死人...
(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責任編輯:An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