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錢只能壓縮生活品質傻傻存?
Moly夫婦的理財方法,
不僅在扶養2個小孩的同時,還能旅行玩樂,
並且還在7年內還清400萬元房貸,
37歲開始存退休金,
比同年齡上班族提早10年展開退休財務規劃。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坐在搖櫓船上,隨著悠悠流水搖搖晃晃,
Moly靜靜地欣賞柳川如夢似幻的渡河美景。
每年她都會帶著 2個小孩、先生、婆婆一家5口
來日本自助旅行,用緩慢悠閒的步調,
細細品味各大景點,讓全家人留下美好回憶。
出國玩得盡興、花得開心,
但結束行程返家後卻不吃土,這是 Moly的旅遊鐵律。
她攤開日本九州 8天 7夜各項支出,
包含機票、食宿、租車、雜費等,
一家 5口旅費不到台幣 10萬元。
她說:「我可以不買衣服,少吃大餐,
但不能不出國旅行,
因為旅行是滋潤生活的養分與情趣,
也是我存錢的動力之一。」
理財方法很簡單:
花一半存一半
與其他年輕人一樣,Moly也很愛玩,
每年都會攜家帶眷出國放空、充電;
不同的是,大多數年輕人,有錢出國看世界,
沒錢養小孩、買房,
Moly夫婦卻在旅行玩樂的同時,
不僅養 2個小孩,
而且還在 7年內還清 400萬元房貸,
37歲開始存退休金,
比同年齡上班族提早 10年展開退休財務規劃。
「你們夫妻收入一定很高,
或公婆贊助頭期款,才能養2個小孩,
還年年出國、又還房貸吧?」
面對這些疑慮,Moly聽了不禁大笑,
並大方秀出報稅資料,
上面顯示家庭年收入140萬元,
她說:「這個數字在新竹竹北地區,
算是『邊緣家庭』,
很多竹科工程師家庭年收入
都超過 200萬、300萬元。」
以 2017年台灣家庭每戶平均年所得 129萬元來看,
Moly夫婦的收入只能算是普通;
但比較令人驚訝的是,
Moly家庭年儲蓄金額
竟高達 60萬至 70萬元,
比全台家庭平均儲蓄率高出 2.9∼3.4倍。
也就是說,Moly夫婦賺 2份薪水,
卻只用 1份收入生活、養小孩、繳保費、出國旅行,
另 1份則全部存下來繳房貸。
他們夫妻倆之所以能將收入做如此高效率的運用,
主要歸功於 Moly的斷捨離理財法,
以及先生的配合,
因為有著共同的夢想,
讓兩人甘之如飴一起過著精簡生活、聰明消費、
紀律存錢,朝目標邁進。
「存錢,就是給自己壓力,
也給自己一個希望,預留退路。」
Moly幽幽吐出這句超齡之語,
彷彿這個年輕的軀體裡住著一個老靈魂。
而她成熟內斂的金錢觀,來自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
小時候,Moly常常聽見父母為錢爭吵;
看到弟弟吵著買零食,
媽媽掏光口袋,卻連 10元都湊不齊;
國中念私校,學費 4萬多元,
是父母當粗工留著汗水,風吹雨淋換來的辛苦錢。
大學被二一退學、再重考,輾轉念了 3間學校,
像無根的浮萍飄來盪去。
20歲辦了人生第 1張信用卡,
很快地,就染上刷卡癮,成為小卡奴,
最後索性擺爛不繳費,
結果卡債像雪球般滾到 10萬元。
直到銀行打電話到老家催款,
父母二話不說幫她收拾爛攤子,卻一句責怪的話也沒有。
從那時起,她才驚覺自己居然變得和媽媽一樣,
不善於管理金錢,被金錢控制、綁架。
於是,她決定改變命運,拒當金錢的奴隸。
而她駕馭金錢的第一步,就是練習做收支管理,
「那時半工半讀,每月薪資25K,扣掉房租 5,000元,
預存學費 3,000∼5,000元,生活費 6,000元,
1個月可以存 9,000元,再加上年終、三節獎金,
我 27歲就存到 100萬元。」
Moly說的一派輕鬆,其實,為了存下 100萬元,
她不僅生活刻苦,經常與欲望拔河,
還要忍受旁人的異樣眼光。
29 歲圓買屋夢
家徒四壁也甘願
28歲結婚時,
婆婆說:「我們沒有要和你們住喔。」
意思很清楚,就是結婚後不能住家裡。
於是,夫妻兩人開始盤算買房這件事。
Moly先利用反推法,
抓出負擔得起的貸款金額:
當時夫妻月薪 9萬元,
每月房貸不能超過 1/3、也就是3萬元;
若以 20年房貸、利率 2%計算,
每借 100萬元,每月連本帶利要還 5,000元,
每月還 3萬元房貸等於借款總額為 600萬元。
再加上夫妻倆手上的存款 150萬元,
代表他們能負擔得起的房價總額是 750萬元。
在抓出預算後,夫妻倆開始看屋,
最後買下一間位於竹北地區,屋齡 10年的中古屋,
總價 500多萬元,貸款 400萬元。
「剛搬進去的時候,沒錢做裝潢,
只夠買1台冰箱、1台洗衣機、1張床。」
Moly回憶當時家徒四壁的清苦模樣。
為了讓手頭寬裕些,
他們向銀行申請 1年只繳息不還本的寬限期,
每個月扣除必要支出後,
剩下的錢分兩部分,
一部分存起來買家具、家電,
一部分還房貸,用這樣的方式,
一點一點拼湊出機能完整又溫馨的家。
啟動「斷捨離理財法」
憑空多賺 2 萬元
夫妻一起賺錢還房貸,日子還算過得去,
但如果又要養小孩,勢必會很辛苦。
Moly就歷經過這樣的雙重壓力。
在結婚第 3年,大兒子出生,
她選擇離職當全職媽媽,家庭收入銳減,
讓她焦慮萬分,她說:
「每個月一張開眼就要繳房貸、車貸、保險費、
奶粉尿布、生活開銷,
光靠先生當警察每月 6萬元薪水,錢真的不夠用。」
正愁著錢不夠用的時候,二兒子又來報到。
當二兒子 8個月大時,
Moly決定重返職場,找到一份助理工程師工作,
也因此家庭月收入提高到 10萬元。
Moly每個月都會做收支預算表,
先抓出必要支出,
包括小孩幼稚園學費、房貸、保險費、基本生活費,
而每月結餘、年終獎金,則全部拿來還房貸。
「即使這個月結餘只有 2萬、3萬元,
我都會打電話給銀行說要還房貸,
一點都不會不好意思。」Moly堅定地說。
近幾年,
Moly看了一部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
再加上有一次先生無意間說了一句刺痛她的話:
「家裡那麼多東西,怎麼都不整理?」
她負氣地想:「空空的不就不用整理!」
也因此開啟「斷捨離」生活。
每半年, Moly就會把家裡不需要的東西
或小孩童書拿去網拍,
零零星星累積下來也多賺了 1∼2萬元。
在執行斷捨離簡樸生活、做好收支管理,
以及有計劃的儲蓄下,
今(2019)年3月,
Moly終於拿到銀行房貸清償證明,
不僅無債一身輕,
這間原價 500多萬的房子,
隨著新竹房價攀升,現在增值到 800多萬元,
夫妻淨資產朝千萬元邁進。
做好理財,存錢就是存未來
保障自己有錢又有自由
事實上,
自去(2018)年政府進行年金改革後,
許多警察延後退休計劃,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房貸還沒繳清。
Moly的先生則是在老婆的精明理財協助下,
不到 40歲就擁有一間沒有貸款的房子,
接著兩人又擬定新的理財目標開始存股,
為退休做準備。
有些朋友問 Moly:
「妳先生是警察,好歹也是公務人員,
應該不需要這麼擔心未來吧?」
Moly笑而不答,因為她 20幾歲就知道,
不管是不是公務人員,
都應該趁年輕就開始存錢,
才能讓自己的未來更有保障。
「我看過金融海嘯時期,竹科無薪假的慘況,
看到同事被裁員飽受中年失業的痛苦,
我很年輕就知道:
沒有一份工作可以穩穩地做到退休,
即使是像我先生擔任警察公職,
也遭逢年金改革、退休金縮水的命運。」
Moly很慶幸,
他們夫妻倆從很年輕就開始存錢、保障自己的未來。
多年來,
儘管夫妻兩人薪水沒有增加太多,
但他們同心協力、充分運用斷捨離理財法,
用 2份「呆薪」滾出一間房、每年旅行、
養2個小孩,預計再 7年滾出數百萬元退休金。
「收入不是重點,重點是怎麼運用,
你的存款就是你的生活樣貌,
也是未來離開職場的勇氣。」
Moly用這句話勉勵自己與先生,
期盼用2份呆薪,共創屬於兩人的財務自由境界。
做好理財,生活更自由:
- 6個NG小習慣,讓你一年失去 20萬!這也是為何 父母輩33歲能多存 200萬,買房買車生小孩...
- 房貸繳完 100 萬,老婆卻想再增貸買車!夫妻月入 8 萬,卻每月花光... 沒有理財共識,怎麼辦?
- 買房,往往是年輕人的第一個負債!陳重銘:別急!每月存兩張 0056,十年後每月 4萬現金流輕鬆購屋!
- 拒當月光族!專家:存錢三字訣「省、存、配」,月薪 5 萬 也能買下 70 坪大房子!
- 美女主播 年存 20萬,目標5年完成買房夢!存錢心訣:「3322分帳戶法,管理支出 不馬虎!」
本文及內文圖 出於 Momey錢
由 Money 錢 143 期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 編輯 / 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