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文 / 白映俞 醫師
糖尿病代表身體血糖過高,
這可能是起因於進食後,
身體無法製造足量的胰島素,
或是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夠敏感,
身體無法降下血糖也無法利用血糖。
這些過量血糖堆積在血流裡,
體內的器官就等於泡在糖水中,
因此糖尿病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高血糖會造成許多併發症,
除了為人所熟知的中風、
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病變之外,
腎病變、視力變化、及神經病變也很常見,
因此沒有好好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
可能在罹病幾年之後,開始遇上洗腎、眼睛失明、
以及糖尿病足嚴重到需要截肢等等後遺症。
接下來討論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糖尿病昏迷,
這可能是血糖太高或血糖太低影響造成的,
不管是哪一種,
若沒有緊急治療,患者很可能會致命!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在糖尿病患者意識不清之前,
他們可能會先經歷血糖過或過低帶來的症狀。
像是當患者血糖過高的時候,
可能會表現非常渴,不斷解尿,口乾舌燥,
覺得餓,口氣不好,視力迷糊,
噁心嘔吐,心跳加速。
而血糖過低的患者,可能會疲累、無力、
顫抖、冒冷汗、飢餓、頭重腳輕、難以說話。
如果糖尿病患者有這些症狀的話,
最好趕快自己驗個血糖,
讓身邊的人知道自己不舒服需要幫忙,
並趕緊尋求醫療協助。
以下我們來看看會造成糖尿病昏迷的幾個原因:
● 糖尿病高滲透壓症候群(Diabetic hyperosmolar syndrome)
可以發作在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身上,
患者體內血糖超過 600mg/dL,因為血糖過高,
身體會試著藉「排尿」把多餘的糖分排出體外,
因此會排很多很多的尿,排到身體嚴重脫水,
誘發幻覺、癲癇、昏迷、死亡,
這種糖尿病昏迷最常發生於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中年人及老年人身上。
這種併發症容易在患者遇上其他疾病、
感染、外傷時而被誘發。
● 糖尿病酮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當糖尿病患者身體難以利用糖做為能量來源時,
會因此燃燒脂肪。
當身體分解脂肪作為能量來源後
會產生酸性的酮體,累積過多後會造成酸血症,
我們稱為「糖尿病酮酸中毒」,
這種意識不清的狀況
通常比較常發生於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身上,
但第二型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患者
身上仍有機會遇上這種狀況。
酮體累積通常是緩慢進行著,
患者感覺口乾舌燥、頻頻解尿,身體逐漸脫水,
但酮酸累積的患者如果開始表現嘔吐的話,
可能在幾個小時內就會危及性命。
● 低血糖
無論是打了太多胰島素,
缺乏正常進食、運動太激烈、或喝酒過多
都可能讓腦部血糖過低而無法正常作用,
患者因而昏倒。
什麼時候更容易發生糖尿病昏迷
這樣嚴重的併發症呢?
以下是常見的危險因子:
1. 缺乏控制的糖尿病:
若缺乏按時服用藥物控制血糖及在家監控血糖的習慣,
血糖值就可能飆高到失控的程度
2. 最近生病、受傷、或接受手術:
這些時間點都是血糖更容易爬升的時候,
有機會造成高血糖而引發昏迷。
3. 胰島素過量或不足:
若沒有按時施打胰島素,
造成體內胰島素極度缺乏,會引發酮酸中毒。
若是打了太多胰島素,或施打胰島素後沒有進食,
可能造成低血糖昏迷。
4. 喝酒及吸毒:
可能讓血糖的波動更難以預測及更難以控制。
記住,若沒有及時處理糖尿病昏迷,
會對患者造成腦部的永久性傷害,甚至死亡。
若有及時送到醫院處理的話,
醫師會先找出患者的問題在於血糖過高或過低。
對於血糖過高的人而言,
身體都是嚴重缺水的狀態,
因此要趕緊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降低血糖,並治療潛在疾病。
面對低血糖的患者,
則要趕快補充糖分讓血糖不至於落在危險值。
如果能做到以下的事項,
較能避免糖尿病昏迷這種併發症:
1. 定期監控血糖:
與醫師討論自己在家時要多頻繁地檢測血糖值,
並記得把測到的血糖值記錄下來,
這些都是之後調整藥物時的重要資產。
假使感到身體微恙(有個小感冒或特別疲憊)、
或是較激烈運動後,也要記得測量血糖了解血糖狀況。
2. 按時服藥:
如果在家監控血糖時
發現自己的血糖過高或過低的狀況很頻繁,
記得要告訴醫師,讓醫師有辦法調整藥物的劑量
及施打/服用的時間點,避免血糖波動過大。
3. 自我檢測酮體:
如果自我監測發現血糖值超過 240mg/dl 時,
用尿液試紙檢測是否有酮體累積!
尤其當患者測到有酮體累積且已經開始嘔吐時,請務必就醫!
4. 讓身邊的人對糖尿病有更多認識:
告訴家人、朋友、及上班同事高血糖及低血糖的徵兆,
並讓他們知道糖尿病昏迷的危險性,
讓他們知道何時需要幫助患者就醫。
了解危險,面對危險,避免危險,
希望大家閱讀這篇懶人包後,能遠離糖尿病昏迷!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ㄆㄆ)
【想看更多,歡迎追蹤我們】
- 照護線上網站:https://www.careonline.com.tw/
- 照護線上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areonlinetw/
- 照護線上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me/R/ti/p/%40careonline
【猜你還想看這些】
- 親身經驗 1 年甩掉 25 公斤!糖尿病醫師大推 減醣便當,記住 5 秘訣一定瘦
- 久坐、抽菸,還有這5種人,都是糖尿病高危險群...外科醫師:八張圖帶你快速認識糖尿病!
- 最簡單的長壽法!名醫建議:只要每天 __ 杯咖啡,一個月後糖尿病風險降一半、還能預防失智!
- 口乾又頻尿、動不動就喊累...出現4大症狀,可能早就被被糖尿病盯上了(身體的求救訊號,要聽!
- 得了脂肪肝,小心糖尿病也跟著來...營養師警告:這 3 種「白色食物」千萬要少吃!
- 喝「四物」會不會長子宮肌瘤? 婦產科、家醫科、中醫師得共識:盡量別喝!原因是...
- 月經失調又經痛 4階段吃對保養子宮
- 防子宮肌瘤增生 多吃海帶木耳菠菜
- 月經有血塊正常嗎?恐是子宮肌瘤、內膜增生作祟
- 名中醫掛保證:教你 4 件事,天天幫保養 子宮 ,一個禮拜後氣色真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