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工作要死要活,卻賺不到 40K?你不是沒能力,而是被「窮人式思維」拖垮:只懂補魚,不懂織漁網!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 2019-07-09 18:09
  • 更新:2021-03-02 17:07

每天工作要死要活,卻賺不到 40K?你不是沒能力,而是被「窮人式思維」拖垮:只懂補魚,不懂織漁網!

【我們想讓你知道】

「難道我的日子就這樣了嗎?」低新時代,人們忙得昏天暗地就是為了追著錢跑,突然有天抬頭看著天空,一時不解自己為何而活...看完以下故事,你會明白,人最該擺脫的,只是「窮人思維」,當你快樂便會感到活著真好!

作者:彼得‧希夫, 安德魯‧希夫

從前從前,有三個人—艾伯、貝克和查理,他們住在一座島上。這座小島地處熱帶,卻不是天堂;這裡的人們生活艱苦,沒有任何奢侈品,而且食物的種類極少,他們的菜單上只有一道菜:魚。

每天工作要死要活,卻賺不到 40K?你不是沒能力,而是被「窮人式思維」拖垮:只懂補魚,不懂織漁網!

幸運的是,小島周圍有數量可觀的魚,但這些魚全部屬於同一品種,每條魚都很大,足夠一個人吃一天。然而,這個地方遺世獨立,人類先進的捕魚技術這裡一種都沒有。他們能做的只有跳進水裡,用手去抓住那些又黏又滑的傢伙。

 

每天工作要死要活,卻賺不到 40K?你不是沒能力,而是被「窮人式思維」拖垮:只懂補魚,不懂織漁網!

 

運用這種低效率的技術,每人每天只能捕到一條魚,只能幫他們挨到第二天。捕魚成了小島經濟的全部,他們每天的活動就是醒來、捕魚、吃魚、睡覺。雖然生活不算愜意,但總好過忍饑挨餓。

 

每天工作要死要活,卻賺不到 40K?你不是沒能力,而是被「窮人式思維」拖垮:只懂補魚,不懂織漁網!

 

因此,在這座生活超級簡單、只有生魚片可吃的小島上——沒有存款!沒有借貸!沒有投資!所有的產出全都消費掉了!沒有未雨綢繆,沒有多餘的財物可以借出。雖然這座小島上的居民過著一種原始的生活,但這並不表示他們愚笨遲鈍或者沒有追求。與所有人一樣,艾伯、貝克和查理也想提高自己的生活水準,但是要實現這個夢想,他們每人每天捕魚的數量就必須超過一條。

不幸的是,由於他們只能徒手捕魚,而那些魚又很機敏狡猾,三個人只能勉強糊口。一天夜裡,仰望著繁星點點的夜空,艾伯開始思索自己生活的意義⋯⋯「難道我的日子就這樣了嗎?肯定有比現在更舒心的日子。」除了捕魚,艾伯還想做點兒別的事情。

他想做幾件更好、更時尚的棕櫚葉衣服,他想要一個遮風擋雨的住所,當然他還想執導幾部劇情片。但他每天忙於捕魚糊口,這些夢想如何成真呢?他的大腦飛快運轉著⋯⋯

突然他想到了捕魚器,這個物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人手可觸及的範圍,並且使魚溜掉的機率大大縮小,只要一捉到,魚就很難逃脫;有了這個新裝置,他就能在較短的時間裡捕到更多的魚了!而那些閒置時間,他就可以用來做更好的衣服、建個住所,最後再拍部影片。

 

每天工作要死要活,卻賺不到 40K?你不是沒能力,而是被「窮人式思維」拖垮:只懂補魚,不懂織漁網!

每天工作要死要活,卻賺不到 40K?你不是沒能力,而是被「窮人式思維」拖垮:只懂補魚,不懂織漁網!

 

艾伯在頭腦中勾勒著捕魚器的輪廓,想著想著就激情澎湃。他構想出一個不再受捕魚之累的未來。他決定給自己的捕魚器取個名字,叫作「漁網」,然後開始找材料織這張網。第二天,貝克和查理注意到艾伯沒有捕魚,而是坐在沙灘上將棕櫚樹皮搓成繩子。「你在幹什麼呢?」貝克問,「難道在減肥嗎?你要是老坐在那兒弄那些繩子,會挨餓的啊。」

 

每天工作要死要活,卻賺不到 40K?你不是沒能力,而是被「窮人式思維」拖垮:只懂補魚,不懂織漁網!

 

艾伯解釋說:「我突然有個靈感,想做個捕魚器,這樣就可以嘗試捕魚的新方法了。有了這個捕魚器,捕魚的時間就能縮短,再也不會挨餓了。」查理嚇得眼珠直轉,他想自己的朋友肯定是瘋了。「你瘋了,這樣做,我告訴你⋯⋯瘋了。要是你這捕魚器不好用,可別哭著來跟我要魚吃,一片也別想。

我頭腦清醒,但這並不表示我會為你的瘋狂做法買單。」

艾伯沒有被查理的話嚇倒,仍然繼續織網。到這一天結束時,艾伯終於織完了自己的漁網。藉由自我犧牲(挨餓),他創造了資本。

 

故事引申

在這個簡單的任務中,艾伯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基本的經濟原則,這個原則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水準:消費不足,敢於冒險!

消費不足:

為了織網,艾伯就不能去捕魚。他必須放棄當天的所得,放棄那條本來可以捕到、吃到的魚。他這樣做並不是因為他不需要魚,事實上,他愛吃魚,而且如果那天沒有捕到魚,他就會餓肚子。他對魚的需求與他的兩個朋友沒有什麼不同。他選擇暫時延遲消費(吃魚),是為了將來消費更多的產品(捕到更多的魚)。

冒險:

除了消費不足,艾伯還需要冒險,因為他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捕魚器到底好不好用。自己花費了一天的時間餓著肚子辛苦勞動,卻不知道這東西究竟能不能補償所失。最後的結果很可能只剩一把繩子和一個餓扁的胃。如果這個想法失敗了,艾伯不能指望貝克和查理給自己任何補償,因為他倆早就警告過他這樣做很傻。

在經濟學術語中,資本指的是一種設備,這種設備的建造和使用本身沒有什麼意義,其意義在於利用設備建設和製造其他被需要的東西。艾伯想要的不是那張網,而是魚。這張網或許可以給他帶來更多的魚。因此,這張網就是一種資本,是有價值的。

那天晚上,當貝克和查理吃飽睡大覺時,艾伯卻只能在腦海中想像著美味的魚肉來對抗難忍的饑餓。然而,饑餓帶來的痛苦並不能澆滅他對未來的希望。他希望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希望自己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希望那時有吃不完的魚。

 

每天工作要死要活,卻賺不到 40K?你不是沒能力,而是被「窮人式思維」拖垮:只懂補魚,不懂織漁網!

 

第二天,貝克和查理對艾伯的發明嘲笑了一頓。貝克說:「嘿,這頂帽子看上去不賴啊。」查理說:「就是戴著打網球有點兒熱,你說呢?」「你們就笑吧!」艾伯回應道,「等著瞧吧,等我的魚多得沒處放時,看看那時笑的是誰。」

艾伯拿著漁網朝海浪衝去。他對如何使用這個奇怪的漁網還不得要領,因此不斷遭到兩個朋友的嘲笑。但是幾分鐘後,他找到了竅門,很快就捕到一條魚。貝克和查理不再笑了。在接下來的一小時裡,艾伯又捕到了第二條魚。兩個夥伴驚嘆不已,畢竟,他們通常一整天才能抓住一條魚!

從這樣一個簡單的行動開始,這座小島上的經濟開始發生巨大的變化。艾伯提高了生產力,這對每個人而言都是好事。

 

每天工作要死要活,卻賺不到 40K?你不是沒能力,而是被「窮人式思維」拖垮:只懂補魚,不懂織漁網!

艾伯現在還在考慮他突然間得到的恩惠:「既然我一天捕到的魚可以吃兩天,那麼我可以利用隔天休息的時間做點兒別的事情,可做的事情太多啦!」

故事引申

艾伯的生產力提高了一倍,現在他生產的東西多於自己需要消費的東西。生產力的提高帶來了許多益處。在艾伯孤注一擲去編織漁網之前,小島上還沒有什麼儲蓄之所。他決定冒險挨餓製造的這張網成了小島上的第一件資本設備。這件設備接著會帶來儲蓄(為了讓這個故事能夠繼續進行,我們假設這些魚不會腐爛變質),而這種剩餘產品就是健康經濟的命脈。

現實連結

對所有物種而言(人類除外),經濟學其實可以簡單理解為日常生存活動。食物短缺、天氣惡劣、肉食動物的威脅、疾病的困擾、發明相對較少、忍饑挨餓地活著(有一點剩餘時間進行再生產),這是所有動物的生存常態。

所幸我們人類擁有兩樣東西——我們的大腦和靈巧的雙手,否則我們的命運跟那些動物不會有什麼分別(在不太久遠的過去,我們跟牠們是一樣的);靠著大腦和靈巧的雙手,我們製造了工具和機器,改造環境的能力大大提高。

經濟學家湯瑪斯.伍茲(Thomas Woods)喜歡用一個簡單的思考實驗測試學生:如果所有的機器和工具都不復存在,我們的經濟會是什麼樣子?汽車、拖拉機、煉鋼爐、鏟子、手推車、鋸子、斧頭、長矛等,如果這些東西真的全都消失了,我們所有的消費品都要靠自己的雙手獵取、採摘、種植和製作,那會是什麼樣子?

毫無疑問,那樣的生活肯定很艱苦。如果我們必須赤手空拳地制伏獵物,將其作為食物的話,想像一下那該有多艱難吧!

以我們的能力根本不可能逮住大傢伙,兔子或許還有可能——但你總得先抓住牠們啊。如果我們必須用手種菜、摘菜,如果我們連裝糧食的麻袋都沒有的話,又會怎樣?設想一下,如果沒有工廠,我們必須自己縫衣服、做家具,而且連最起碼的剪刀和釘子都沒有,那又會怎樣?

工具改變了一切讓生活過得更美好

儘管我們有智慧,但我們過得可能並不比黑猩猩和猿猴好多少,至少從經濟方面來看是這樣。工具改變了一切,使經濟的出現成為可能。長矛幫助我們捕獲獵物,鏟子幫助我們種植作物,漁網幫助我們捕魚;這些工具提高了我們的勞動效率,我們生產的東西越多,可以消費的東西就越多,我們的生活也就變得越美好。

努力使有限的資源(每種資源都是有限的)產生最大的效益以盡可能滿足人類的需求,

這就是所謂經濟學最簡單的定義。工具、資本以及創新就是實現上述目標的關鍵。牢記這一點,我們就很容易理解經濟增長的原因:找到了生產人類所需物品的更好方式。不管一個經濟體最後變得多麼強大,這個原因是不會改變的。

 

更多理財好文 推薦給你

 

本文摘自 《小島經濟學》

出版社:三采文化 作者:彼得‧希夫, 安德魯‧希夫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Alodia)(圖/shutterstock) 

CMoney精選

CMoney精選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