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就是從錯誤中學習的一門學問
金融股的股性相對穩定
除了偶有大幅震盪外,
其餘時間大都是無聊到幾乎忘記它的存在;
也因為如此近年來
成為投資人所喜愛的存股投資標的,
再加上今年中小型股殺聲隆隆,
在股災後,台股跌落神壇後,
金融股又重新獲得投資朋友的關注。
投資金融股的朋友一直都很想知道
到底回顧十年來獲利表現會是如何?
老牛也做了一個問卷調查,
今天就來探討
一次重壓與分批買進的結果,
你猜到了嗎?!
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究竟是一次重壓
還是分批買進較賺錢?
實驗動機
所以我們想要來回測看看,
如果在十年前我們採取
一次重壓 120 萬元跟
每個月買進 1 萬元的金融股,
經過十年後的報酬會是多少,
並且對結果加以分析,
再來改進我們的投資策略。
實驗策略:
「十年前一次重壓 120 萬」
V.S. 「近十年每月買進 1 萬元」
實驗時間:2008 ~ 2017 年
實驗樣本:以 13 家上市金控股為例
最後的結果是
「一次重壓 120 萬」的累積報酬
優於「每月買進 1 萬元」
至於是什麼原因呢?!
就請聽老牛娓娓道來...
(註:因十年前一次重壓及每月買進方式
需考慮折現率及時間價值等問題,
故其實驗數據及現況未必完全正確,
在此僅為強調其差距之用)
一次重壓 = 事件型買進法
有部份的人應該被我的選項中
「賭神」2 個字給誤導,
認為一次重壓風險很大;
事實上重點在於實驗時間,
2008 年的世界金融風暴就不用我在多講了,
基本上在這個時間點重壓的人,
成本都相當低,
所以也就可以看到下表中,
只要有避開元大金 (2885) 跟新光金 (2887)
基本上都可以打敗通膨,
而富邦金 (2881)、玉山金 (2884)及 台新金 (2887) 的
報酬率都超過 100%
圖:一次重壓金融股獲利表現
(圖 / 股海老牛授權 )
兆豐金
逢重大事件 股價重挫
獲利穩定 事件過後回升
例如兆豐金 (2886) 在 2016 年時
發生「洗錢防制疏失」的重大事件,
使得當月股價從 25 元,
來到最低 21.55 元,重跌 13%,
然而事過境遷後兆豐金
近年仍繳出不錯的獲利成績單,
股價也就逐步回升。
中信金
獲利衰退+弊案纏身 股價跌
獲利穩定 事件過後回升
又如中信金 (2891) 在 2015 年時獲利衰退
再加上許多弊案纏身,
甚至在 2016 年 1 月股價
也就直直落跌破 15 元,
在風頭過去後,
眾人目光重回到企業本身獲利,
股價也回到正常上升軌道,
近年股價高點更來到 23 元。
倘若投資人有抓住這幾個短期事件重壓的話,
報酬率應當都相當不錯。
分批買進 = 平均成本法
從下表的結果來看,對照上面可以發現到
原本一次型重壓造成虧損的
元大金 (2885) 跟 新光金 (2887) 轉成正報酬,
似乎對金融股來說
代表分散成本在複利效果下,
可以消彌虧損的壓力;
當然獲利空間也相對被壓縮
可以看到以每月分批買進的方式,
結果僅剩玉山金 (2884) 的報酬率超過 100%。
延伸閱讀:
圖:定期定額買進金融股獲利表現
(圖 / 股海老牛授權 )
以玉山金為例,扣除投入的 120 萬資金
我們可以看到一次重壓的話
十年累積獲利為 189 萬 4157 元,報酬率 157.85%,
而每個月定期一萬元分批買進的
累積獲利是 127 萬 9195 元,報酬率 106.6%。
長期下來差了 60 萬元,報酬率竟然就差了 50%。
延伸閱讀:
定期定額 適合小資族靈活投資
不過定期定額分批買進的方式
原本重點就在於靈活的投資方式,
尤其是一次性無法拿出上萬元來投資的小資族;
並且投資的成功關鍵就在
『及早開始,持之以恆』,投資獲利,
無論如何我們的投資都會經過長時間累積,
在複利效應下能取得驚人的增值。
帶你掌握最新理財資訊👇
對於股價
你永遠不知道高低點在哪裡,
分批買進法可以平滑你的持有成本,
也能有效地降低風險,
權衡之下分批買進法
還算是不錯的投資策略。
老牛總結
單從本次結果來看
一、「事件型重壓法」獲利
優於「分批平均成本法」
但常常要從事後才知道此時是相對低點,
更需要勇氣才敢一次重壓。
當然因為你我都不是神,
無法預測低點在哪,所以...
二、採取分批買進的平均成本法
是較為合理的選擇
以金融股用錢滾錢、獲利穩健的性質來說,
選股功力不要太差,
在長期投資下都應該可以嚐到不錯的甜頭。
三、長期投資策略
可以分成很多方式,
例如:定期定額/定期定值/不定期不定額、
停利/停損/不停利不停損、
順勢投資/逆勢投資..等,
如何去調配投資策略
就像是在烹飪一道美味的料理,
值得各位投資人深思。(bon appétit~)
***本文所提之個股內容僅供參考,不具投資建議,投資前請先注意風險***
本文獲作者《股海老牛》授權轉載,
歡迎投資人一起加入討論!
(圖 / CMoney 編輯部自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