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跟過去最大的差別
就是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
有的父母說:我們小時候,
想要啥沒啥,還經常挨打挨罵,
現在有了孩子,一定要好好對孩子。
所以,很多家長就把孩子寵壞了,
如果孩子有這四種表現,
一定要重視起來,
超過 6歲就真的再難糾正了!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一、經常談條件
我要是好好寫作業,你得給我錢!
如果不看電視,那你得給我買槍!
孩子經常跟家長談條件,
學習本來是分內事,
可是到了孩子那裡,非要談條件,
不看電視是為了保護眼睛,
可孩子還是跟你談條件。
如果孩子經常談條件,
不僅說明孩子養成了壞習慣,
做父母的也要反思
自己的教育方式,
是不是經常拿物質條件等
作為激勵孩子的籌碼,
人在哪個階段就應該做什麼事,
作業是學生必須要做的,
經常拿物質條件激勵孩子,
那麼孩子就會認為作業是家長的,
我要是寫作業,
那你就得答應我的條件。
二、打罵長輩
最討厭的就是打罵長輩的熊孩子,
一言不合就開打,稍不順心就罵人。
其實小孩子都有個喜歡打人的時期,
因為孩子還小,喜歡就是喜歡,
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什麼都表現在臉上,
如果孩子出現打人、
罵人的行為,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
就怕一些長輩,比如爺爺奶奶,
認為孩子的行為是長大了,
這樣縱容孩子的壞習慣,
而壞習慣一旦養成,
就很難糾正了。
3、4 歲的小兒打罵長輩,
還可以說聲孩子小,不懂事,
等孩子再大一點,就會被說成沒教養了,
就像去年新聞裡 11 歲的男孩當街打媽媽,
一旦到了這個年齡就真的再難糾正了。
三、自私自利
買了好吃的,
孩子是與你一起分享,
還是獨自享用?
見過很多家長,
有好吃的都會先讓孩子吃,
孩子吃剩下了,自己才捨得吃,
有的家長孩子吃剩下都還捨不得吃。
這樣嬌縱孩子,
那麼孩子就會養成
自私自利的性格,
有好吃的也不會想到父母。
鄰居家的孩子就是這樣,買了好吃的,
自己吃,一個都捨得給父母,
哪怕自己吃不完也不給爸媽吃。
像這樣的孩子,
將來哪會有好的哪裡會想起父母。
四、公共場合大吵大鬧
你是否也在公共場合
見過大吵大鬧的熊孩子?
火車上跳來跳去,飛機上大叫不停,
電影院大聲嚷嚷,
飯桌上把菜弄得亂糟糟,
遇到這樣的熊孩子,也是很無奈,
你想發火吧,人家畢竟還是個孩子,
不發火,公共場合也太吵鬧了。
每個熊孩子背後都有熊父母,
家長的縱容孩子才會這樣,
父母會為熊孩子找理由:
小孩子天性好動,孩子還小呢,
小孩子都是這樣!他還只是個孩子!
拜託,孩子再小,也要父母來教育,
在公共場所打擾到別人就是不對了,
何況,如果你不來教育孩子,
孩子什麼時候才能長大、懂事呢?
孩子有這些表現,
最應該反思的就是家長,
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
家庭、環境、教育
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3-6 歲孩子的性格形成關鍵期,
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不要讓孩子養成這些壞習慣,
一旦被寵壞了,超過 6 歲就真的再難糾正了。
更多親子教育好文,拉近你與孩子的距離:
- 吼孩子時,你有考慮 孩子的感受嗎? 帶著「情緒」的教育, 是最「無用」的教育...
- 孩子會不孝,問題出在 爸媽的「嘴」裡!如果你還用「這 5點」 教育小孩,趕快改一改吧~
- 「我從來不知道她活得那麼痛苦...」一位教師在女兒自殺後的教育反省,為人父母的我 看完深思很久...
- 從北一女學生自殺,看高成就父母的教育,究竟錯在哪裡?
- 清華教授肺腑之言:窮養富養!教育孩子都不如這 30 條教養,字字珠璣!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