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撰文:李亞珊
來自台東的蕾咪,
從小就因家庭教育奠定了她良好的金錢觀。
不願永遠只領低薪的她,
靠著存錢與投資實現遊學夢,
並進入外商公司,
讓原本平凡的農村女孩,生活變得更精彩。
採訪當日,
記者來到藏身公館巷弄內一間幽靜的咖啡廳,
看見這位腳踩高跟鞋、
有著亮麗外表和一副甜美嗓音的年輕女孩——蕾咪,
很難相信她是來自台東縣卑南鄉山上的農家女孩。
提及學理財的動機,蕾咪誠實地說:
「因為不想窮一輩子,
所以就要懂得投資自己,
才會穩賺不賠。」
而投資自己得先要有錢,
因此存錢成為她理財的第一步。
回憶起童年,父母靠務農種菇拉拔 5 個孩子,
身為老大的蕾咪深知父母辛勞,
但對於小時候媽媽常說的「要未雨綢繆」,
年幼的她根本聽不懂,
只知道要存錢,才能買想要的東西。
兒時養成良好金錢觀
體會擁有錢的珍貴
蕾咪說,小時候零用錢少,
是從 10 元慢慢存起,
如果想要更多的零用錢,就要多做家事。
那時為了買文具,她必須花幾小時走下山,
遙遠的路程常讓她雙腳都磨破了皮。
於是她了解到,
錢不是隨便就能擁有與使用,
即使她還不完全明白賺錢的意義。
小時候把錢存到撲滿或藏在抽屜的蕾咪,
直到踏入社會後,才真正開始理財規劃。
初入社會的蕾咪,隻身在台北工作,
由於房租、機車油錢、同事聚餐等開銷,
讓當時月薪不到 3 萬元的她,
第一個月就成為月光族。
讓她更驚訝的是,同樣身為工程師,
竟有人能領到 6 位數月薪。
自我期許高的蕾咪,
因此下定決心存錢、理財,並投資自己。
積極理財、分配收入
擺脫月光族困境
雖然第一個月成為月光族,
但蕾咪沒有讓這種情況惡性循環,
她開始認真學習理財知識,
了解「先存後花」的理財觀念,
並實際執行,一到發薪日,
就立刻跑去銀行定存,
從此開啟她的存錢理財之路。
「假設月收入 3 萬元,
扣除每個月的房租、生活開銷,
還是可以分配各 10% 的玩樂金與投資金。」
她說,如果只看支出,
用「怎樣都做不到」的負面態度來存錢,
就真的會存不到錢;
但倘若用正能量聚焦在能運用的金額上,
存款就會慢慢積少成多。
有沒有因為拚命存錢而感到辛苦過?
蕾咪笑說:「現在辛苦都只是一時的,
如果每個月都把薪水花光,
那反倒是要辛苦一輩子了!」
這是蕾咪靠著自己存到的錢,
念完研究所、遊學,
甚至有能力進行一年創業實驗的心得。
在這個過程中,
蕾咪並非完全苛刻自己,
存錢之餘還是會留下 10%的玩樂金,享受生活。
賺多賺少都能存錢
目標才是重點
談到如何落實存錢,避免半途而廢?
蕾咪說,最重要的是「訂目標」。
小時候把錢餵豬公、藏抽屜是單純想買必需品;
長大後有遊學夢,
激勵她用定存、投資等方式存錢。
蕾咪說,她初入社會的前 2年,
薪水只有 2萬 2到 3萬元,
大約經過 4 年,月薪成長到 9萬元。
經由積極投資理財,
到了工作第 8 年,
每月光是股票股利、部落格流量廣告、版位出租等等,
被動收入就有 10萬元左右;
第 9 年時,總月收入更高達 30 萬元,
資產幾乎每 3 年就翻 3 倍。
現在,蕾咪把「房子」當作定存工具,
以達到強迫儲蓄的功能。
蕾咪表示,不論是定存或房地產都具備一個特性,
平常較不易看到、碰觸到,
這樣錢才能存得住。
這也是蕾咪選擇買預售屋的主因,
房子變現性差,加上她每月收入高,
利用要定期繳交的高額分期付款,
就可以鎖住每月較大比例的收入。
由此,不難理解蕾咪對月光族的理財建議:
要有目標,並找出各項花費。
她建議月光族,首先要清楚實質收入,
再試著記帳 2、3 個禮拜,
針對開銷項目加以管控,
並剪去過多的信用卡和取消不必要的保單。
「最低薪都可存到錢,
但多數人會低估自己的財力。」
蕾咪說,只要月收入 50% 當生活開銷,
剩餘的錢拿來儲蓄或投資,
再少的錢也能存,
就看自己的決心與耐力。
10大錢坑 你入了幾個?
從以上可發現,
非理性的消費心態、強烈的購買慾、
支出方式等原因,都會形成錢坑。
有些人一出門就帶很多張信用卡,
但不一定能控制好刷卡額度。
尤其習慣分期付款的人,
常忘記刷卡會預支未來儲蓄金,
再加上信用卡消費若當期未能繳清,
就會產生循環利率,一不留神就落入錢坑。
網購是現代人的主要消費模式之一,
賣家為了吸引買氣,
常利用買 X 送 X、滿額免運的噱頭,
讓消費者在不自覺間掏出腰包,
多買其他原本不需要的物品。
但也有些人是根本不知道錢花去哪,
一到月底積蓄所剩無幾,
成為月光族,這時就要從記帳開始,
先找出每月花費項目,
再分配存款與支出比例,
聰明守住荷包,激勵自己
存錢,輕鬆理出一筆財富。
本文由 Money 錢 134期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