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 李勁
得體的服裝可以幫你展現出沉著自如、
優雅得體的一面,
讓你在各種場合中都保持鎮定自若的心態。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穿著對一個人的影響,
比很多人想像中要重要得多
無論在什麼場合,也不管你的年齡,
你的穿衣品味都在不斷的定義你是誰。
相關調查報告認為,
一個人的衣著會影響別人對他的財務狀況、
權威性、可信度、智力水準
以及工作穩定度的看法。
不僅如此,
穿著還會影響他人對一個人行為的判斷,
進而決定是否雇用你、
是否付給你更高的薪水、
是否相信你的話、
是否購買你推銷的產品……
穿著──這一無聲的語言,
一直在告訴別人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如果你想成為你想要成為的模樣,
就要學會用你的穿著替你說話。
想必很多朋友看過
《穿著 Prada 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
之後都會有這樣的感悟:
「不僅內涵重要,外表也同樣重要」。
女主角安迪從樸實、不修邊幅的小助理,
一步步修煉為精緻美麗的職場達人,
這中間除了她個人能力的提升之外,
自然也少不了外在氣質的打造。
也許你會說漂亮是一件很主觀的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標準。
但是請記住,
你的衣服會講話,而且聲音很大。
尤其是位高權重的政壇人物,
特別善於搭配自己的服飾。
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穿著
影響了現今女性穿著
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
堪稱英國女政要的穿衣典範。
英國《金融時報》甚至這樣評論:
「柴契爾夫人改變了我們所有人,
她的穿著對現今的女性穿著,
仍然有著至深的影響。」
那個曾經叱吒風雲的「鐵娘子」
是如何成為時尚偶像的?
在政壇同僚看來,
柴契爾夫人有兩個風格標籤──藍色和珍珠。
即便以今日的眼光來看,
藍色,那與生俱來的優雅、
穩重又不失活力的美感,
依然備受女性朋友的青睞。
柴契爾夫人對於珍珠的鍾愛,
更是毫不掩飾。
柴契爾夫人開創了
「權威穿著」的穿衣心理
在一次媒體採訪中,
她曾提到:「珍珠能提亮膚色,
讓人瞬間變得光彩奪目。
就算是一件普通的衣服配上珍珠,
照樣能顯得氣度不凡。」
事實上,無論是日常穿著,還是晚宴禮服,
珍珠首飾總能為柴契爾夫人
襯托出極具個人特色的韻味。
更重要的是,柴契爾夫人還開創了
英國政壇「權威穿著」的穿衣心理學。
自她以後,女性政治家的幕僚裡,
開始滲入時裝專家的身影,
而柴契爾夫人那既具有權威性和端莊感,
又不失優雅女人味的套裝造型,
更是成為當今政壇女性的標誌造型。
在各種場合中,
穿著可以說是一種無聲的語言。
如果你穿著不當,
無異於向大眾傳達一種錯誤的訊號。
不但會成為輿論指責的焦點,
甚至還會遭到非議。
美蘇兩國的第一夫人用穿著
成了一次無聲的自我介紹
一九八七年,
美蘇兩國首腦在華盛頓簽署《中程飛彈條約》,
其間兩位第一夫人南茜(Nancy Davis Reaga)
和賴莎(Раи́са Макси́мовна Горбачёва)的穿著,
更是成了一次無聲的自我介紹。
在這次重要的外交活動中,
兩個人不約而同的穿上灰色的套裝。
賴莎為了改變蘇聯婦女「貨車司機」的形象,
刻意在套裝外加上一件紅色襯衫,
最終效果顯而易見──
不僅凸顯了上下身的比例,
更令眾人感到眼前一亮。
而南茜的穿著就沒有那麼適宜了。
媒體評論說,
她的套裝的雙肩給人感覺不夠沉穩,
腰部線條也不夠流暢,
顯得過於誇張。
很顯然,在這種特殊的場合下,
南茜的穿著絲毫沒有給她的外交形象加分,
反倒因「穿著不當」而備受爭議。
五個穿著的重點
穿著是塑造一個人形象的重要元素。
「美雖無形,勝驍勇萬千」,
雖然有點誇大,但不可否認的是,
外表好看的人的確會有很多優勢和機會,
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既然衣著如此重要,
那麼怎樣的穿著才能為生活加分呢?
• 服裝並不一定要高檔華麗,
但一定要保持清潔,並熨燙平整。
唯有這樣,衣服穿起來才能大方得體,
也才會顯得精神煥發。
• 工作時,應穿著正式套裝;
下班後,出席活動就多加一些修飾,
如換一高跟鞋,戴上有光澤的佩飾,
或是圍一條漂亮的絲巾。
• 不同色彩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
如冷色調的服裝會顯得莊重嚴肅,
而暖色調的服裝會使人顯得輕鬆活潑。
所以,你可以根據不同場合進行選擇和搭配。
• 佩戴的飾品不宜過多,
否則會分散對方的注意力。
而且佩戴首飾時一定要與整體服飾搭配統一,
盡量選擇同一色系。
• 雖說穿著十分重要,
但並不是要你過分的裝飾外表。
注重外表的前提是充實的內在。
只有內在充實、豐滿了,
才能在外表上有所展現。
本文摘自《99 的人輸在不會表達》
作者: 李勁 / 出版社:大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