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廖義榮)
有錢就該去買房子
是投資還是負債?
購屋可能是多數人理財的首要目標,
但是因為金額龐大,
在理財上也要小心處理。
在財務規劃上,
我們看到部分人在購屋時,
沒有好好衡量自己的財務狀況,
以至於在購屋上可能產生不小的損失。
李先生夫妻都在工作,
他們有一個 5歲的兒子。
李先生是從事業務性質的工作,
因為收入不錯,
夫妻兩人薪水每月 21萬元,
由於覺得買房子是一個不錯的投資,
現在的房貸利率也低,
因此他們除了自住的房子外,
又買了另外一間房子當投資。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無預警裁員,資遣風險
房債過重造成每月透支
這是他們的財務狀況:
除了不動產外,
他們沒有其他的投資,
而房貸支出也占了他們月支出的一大半,
資產主要也都是不動產。
但是意外的是:
李先生工作產生變化,
公司無預警的組織變動,
他遭到資遣。
換了一個工作後,
薪水從原來的 17萬變成了 12萬,
突然少了 5萬的月收入,
讓他們每個月透支 4萬多元。
除了不動產外,
他們沒有其他的投資,
而房貸支出也占了他們月支出的一大半,
資產主要也都是不動產。
他們開始思考要如何因應...
他們每月最大的支出來自於房貸:
自住房子貸款 1,500萬,
利息2%,月繳 75,756元。
另一間投資用的房子貸款 900萬,
利息 1.5%,月繳 43,375元。
如果把投資用的房子賣掉,
應該可以解決每月透支的問題,
但是他們找了房仲來詢問,
才知道附近的房價已經跌了約三成。
二間房子原先的買價及貸款資料如下:
賣掉投資型不動產
財務狀況反而好轉
他們現在的資產負債狀況表:
資產從原來的 2,058萬,變成 870萬。
後來他們賣掉投資性不動產,
每月減少了 43,375元房貸支出,
雖然他們因此虧了一些錢,
但是至少每個月不再透支,
家庭的財務就好多了。
家庭理財系統規劃
3 大方向及 3 大指標
等到事情都處理得差不多了,
李先生夫婦開始思考起一個問題:
他們理財的方式都是沒有什麼計畫,
覺得有錢就去買房子
但事後回想,
這應該有更好的方式做理財。
他們希望把家庭財務做個有系統的整理,
於是他們上網找到了一個財務顧問做諮詢,
在經過二次的約談後,
財務顧問為他們點出幾個方向:
方向一.
讓家庭財務保持健康狀態
避免入不敷出的窘境
有幾個跟家庭財務相關的財務指標,
可以用來衡量家庭財務是否健康:
1. 負債比率
負債比率=總負債 / 總資產 ,
負債比率可衡量還債的能力,
一般來說負債比率越高財務負擔愈大,
收入不穩定時無法還本付息的風險也越大。
一般建議家庭的負債比率小於等於 50%,
是比較健全的家庭財務管理。
負債比率,
數值越接近0代表財務越健康,
數值越大代表越危險,
家庭可保持適當的負債(例如房貸),
例如 20%~40%是不錯的比率,
但是如果這比率過高,
代表過多財務資源用於房貸、負債等支出,
恐怕將會影響生活品質。
2. 負債攤還支出比率
負債攤還支出比率=每年償債額 / 年收入,
這是指家庭到期
需支付的債務本息與同期收入的比值,
它是衡量家庭一定時期
財務狀況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標,
一般而言維持在 0.5以下比較合適。
建議比例:30%~50%。
以李先生狀況原為:143萬/294萬= 48.6%,
後來收入下降變成:143萬/224萬= 59.6%,
代表他們整年的收入
有近 6成都用來做還債的支出,
這比率就太高了。
3. 速動比率
我們把速動比率定義為: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 / 每月經常性開支。
而速動資產指未發生資產本金損失條件下,
能迅速變現的資產,
主要有現金、存款、貨幣市場基金等,
一般來說家庭流動性資產
應至少能滿足家庭 3~6個月的日常開支,
速動比率建議最少為 3~6倍。
我們看到李先生的速動比率原為:
58.7萬/ 20.3萬= 2.9倍,
後來變成:22.7萬/ 20.3萬= 1.1倍,
這比率都相當的低,
他們的資產都是非流動性資產:
如不動產等,
而現金等流動性資產太少,
因此他們的家庭會有財務週轉上的困難。
方向二.
控制家庭支出
保留緩衝及應急的空間
李先生他們原來債務支出過重,
每個月沒有節餘做投資、儲蓄等規劃,
而且房貸利率萬一調升,
每月恐將多出 1、2萬元的支出,
對他們將造成另外一種負擔。
方向三.
考慮資產的流動性
永遠為自己留後路
在個人財務上流動性資產
指現金、存款、基金投資、保單
現金價值馬上可以動用的錢,
另外一種非流動性資產:
例如不動產等,
要變成現金的資產並沒有那麼快,
房子可能因為供給過剩、
行情看跌等等因素,
造成你想賣房子賣不掉,
流動性就會有問題。
節流後考慮開源
多樣生息資產投資
家庭財務上要另外考慮的一點是:
生息資產的比重是否過低,
生息資產比重=生息資產 / 總資產。
生息資產指的是可以經由投資、儲蓄等,
產生利息、投資報酬等資產,
譬如基金、股票等投資,
或是投資性的不動產等,
由此看出投資等被動收入占資產比重,
這比率是愈高愈好,
代表有源源不絕的收入來源。
李先生他們的理財方式,
資產只有現金及不動產,
房子買賣受到經濟、環境等影響比較大,
因此財務顧問建議他們:
生息資產的型式可以更多樣化,
可以持有基金、ETF等投資標的,
可以產生股利、股息、投資報酬等,
而且隨時可以變現贖回,
可以兼顧到流動性的需求,
不會像房子可能想賣時買氣不佳,
或是價錢不好,有時是想賣也賣不掉。
總結:
四大面向檢視家庭財務
所以在個人/家庭的財務規劃上,
我們要兼顧到幾個層面:
我們必須從財務安全、現金流量、
資產效益、保險涵蓋等幾個面向,
去看個人/家庭的財務是否健全,
如以下的圖形:
就像紅黃燈的警示效果一樣,
在上面的圖形如果出現黃燈,
甚至是紅燈時,
就代表個人/家庭的財務
出現警訊、需要做調整了,
應該隨時檢視個人與家庭的狀況,
讓它保持在綠燈的健全狀況。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