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在投資上非常重要」但一般投資人常面臨口袋不夠深的問題,想買多檔股票分散風險,卻投資不起。如果戶頭的錢只夠買 1 檔股票,到底該單買一檔還是放銀行存定存?投資別再浪費時間、賭身家,試試 ETF,讓你本金翻倍!
本文目錄:
ETF 的交易稅
ETF(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就像是一個菜籃把菜市場上優質的好股票都拿進來,讓投資人不用去想要買什麼菜(股票),直接買這個菜籃就可以了!
整個 ETF 家族中,最知名的是「元大台灣卓越 50 基金」簡稱「台灣 50( 0050 )」。為什麼叫「台灣 50」呢?因為買一張 0050 ,元大投信會拿這些錢,按比例去買台灣前 50 大公司的股票。是哪 50 間公司呢?詳細組成和比例可參考元大投信官網,以下簡單幫各位整理:
(更新至:2021 / 6 / 30)
台灣的上市公司雖然有 900 多家,但是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市場價值差距甚大,光是台灣前 50 大公司,就佔了全台上市公司總和的 70.51%!(資料來源:證券交易所,更新至:2021.04.08)所以,買「台灣 50」,基本上不會偏離大盤太遠。
當我們將資金投入理財商品後,可以用 72 法則(算式:72 / 報酬率),來計算出本金翻倍的時間。
以 0050 為例,該 ETF 成立以來的年化報酬率為 11.30 %,72 / 11.30 = 6.37,代表投資 0050 大約需要 6 年半的時間,本金就能夠翻倍。但如果把錢放銀行存定存,各家銀行的存利率皆不同,但大都為 1% 左右(若存外幣則大多為 2 % ~ 2.5 % 不等),如果一樣用 72 法則來算,72 / 1 = 72,存定存要花上 72 年,本金才會翻倍!
股票有個很重要的特性:「任何事都有變數!」千萬不要以為有公司是大到不能倒的,舉台積電來說,也許未來出現了新科技,人們因此不需要晶圓,台積電的價值可能從此下滑至谷底。
1989 年國泰人壽水漲船高,一張股票狂飆到快 200 萬元台幣,也許就是因為這股氣勢,當時不少投資人,把全部身家都投入,就是要賭買一張國泰人壽股票當退休金,可是萬萬沒想到,台灣股市於 1990 年(民國 79 年)站上當時歷史天價 12,682 點後,隨即出現大崩盤。
股災後,國泰人壽一路一蹶不振,而後併入國泰金控,一張股票剩不到 5 萬台幣(只有當年的 1 / 40),高低價差達 1900 元。由此可見,做好分散風險是投資的不二法門!(延伸閱讀:台股史上的 9 大金融危機)
買台灣 50 不用擔心某天公司下市,或者是狂跌後一蹶不振。因為台灣 50 的股價和加權指數是同步的、是跟著台灣的景氣走,也會根據大盤加權指數的調整,更動 0050 的購買內容。
所以只要台灣還健在,就不會發生像國泰金這樣的悲劇。因此投資人買「台灣 50」,就算短暫的虧損,也可以放心的持有,因為歷史告訴我們,未來股價一定會漲回來!
一般我們在買賣股票,都要繳交 2 種費用,一種是手續費,一種是交易稅。手續費是 0.1425%,交易稅則是 0.3%。台灣 50 卻只要 0.1%!台灣 50 大勝!(資料來源:台灣證券交易所)
「台灣中型100」投資的是市值第 51 名 ~ 第 150 名的公司,會想投資「台灣中型 100」的人可能是認為像「台灣 50」這些公司已經太大了,沒有什麼成長空間,所以改投資這些比較小的公司,希望獲得較高報酬,
「台灣高股息」投資的是台灣前 150 家公司中,預期未來 1 年現金殖利率,最高的前 30 名來投資。簡單的來說,就是前 30 名,配股票利息配最多的公司!所以想要穩穩領利息的人,可能就會想要投資這檔 ETF。
本文為CMoney團隊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Chou / 更新:2021.09.14;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