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A 阿里巴巴集團

120.28
0.99
(0.83%)

阿里巴巴集團 BABA

單位:USD
120.28
0.99
(0.83%)
股價 - -(-)
交易量(股) -
成交 120.28
開盤 118.58
最高 120.49
最低 118.27
昨收 119.29
漲跌幅 0.83%
漲跌 0.99
單量(股) 19
總量(股) 8,650,451
昨量(股) 8,650,451
時間 成交價 漲跌 漲跌幅 單量
04:00:12 120.29 1.00 +0.84% 19
04:00:12 120.29 1.00 +0.84% 11
03:59:59 120.28 0.99 +0.83% 100
03:59:51 120.30 1.01 +0.85% 100
03:59:48 120.28 0.99 +0.83% 87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4年11月18日 08:33

美股愁雲慘霧,惟Palantir繼續暴漲逾11%!(2024.11.18)

全文同步載於美股放大鏡,【大盤解析】,川普選後引發的情緒交易已然告一段落,美國經濟數據表現良好,包括 10 月零售銷售月增率為 0.4%,高於市場預期的 0.3%、11 月紐約州製造業指數從 -11.9 大幅回升至 31.2,遠高於預期的 -0.7,再者,10 月進口物價指數月增率從 -0.4% 提升至 0.3%,高於預期的 -0.1%,若此指數走揚,可能會促使通膨上升,加上聯準會官員的鷹派發言,對 12 月降息的不確定性加上美股的高估值之下,週五美股主要指數全數下跌,並創兩個月來最大單週跌幅。,類股方面,公用事業及金融類股漲幅居前,惟資訊科技及醫療保健跌幅較重,標普下跌超過 1.3%。個股方面,萬綠叢中一點紅,Palantir (PLTR) 在紐約證交所的交易將於 11/25 收盤後告終,並在次日於那斯達克交易,股價聞訊暴漲超過 11%。,【強勢類股】,圖片來源:Finviz,【財報速覽】,阿里巴巴第二季淨利超預期,AI 和國際業務成長突出,阿里巴巴 (BABA) FY25Q2 財報表現參差不齊,營收略低於預期但淨利顯著成長,受惠於 AI 和國際業務的強勁表現。儘管中國消費者信心疲弱,電商業務仍顯現成長潛力,尤其雲端業務和 AI 相關收入增長迅猛。投資者對公司核心業務恢復成長態勢抱持樂觀態度,但中國整體經濟復甦速度仍具不確定性。,重點摘要,【焦點新聞】,【總經】,10 月美國零售銷售增長 0.4%,汽車銷售領漲,消費模式面臨通膨挑戰,美國 10 月零售銷售數據顯示消費增長態勢,但主要受汽車銷量激增推動,剔除汽車和汽油後的增幅低於預期。儘管消費者支出仍由收入成長和信用支持,但通膨壓力和假期購物天數減少可能限制假日季銷售表現,未來數據將更能反映消費實力與經濟動能。,重點摘要,10 月美國進口價格意外上漲,通膨壓力仍未緩解,美國 10 月進口價格因燃料價格反彈而上漲,核心進口價格也持續增長,反映通膨壓力仍存。未來,進口關稅和物價上升可能加劇通膨挑戰,聯準會降息預期受限,市場須密切觀察通膨趨勢與政策應對。,重點摘要,川普勝選帶動資金潮,全球股票基金創 10 年單周淨買入新高,川普勝選激發投資人對全球股市的樂觀情緒,帶動資金大量湧入股票基金,特別是美國市場。然而,聯準會政策的不確定性和區域市場資金流失可能成為潛在風險。未來資金流向和市場表現需持續觀察,以評估全球股市是否能延續強勢格局。,重點摘要,【個股】,川普關稅政策風險:蘋果每部 iPhone 成本恐增 256 美元,Jefferies 分析指出,如果川普實施更高的對中關稅政策,蘋果 (AAPL) 可能面臨顯著的財務挑戰,尤其是在毛利率和估值方面。然而,風險並非完全不可控,但蘋果供應鏈的長期壓力仍需引起關注。,重點摘要,馬斯克旗下 xAI 再度大規模融資,估值飆升至 500 億美元,馬斯克的 xAI 正在加速成長,新一輪最高 60 億美元融資推動公司估值達 500 億美元,顯示 AI 市場的強大吸引力。同時,xAI 將利用這些資金強化其技術基礎,進一步支持特斯拉 (TSLA) 和 AI 聊天機器人應用,未來增長潛力可期。,重點摘要,台積電亞利桑那計劃獲美國晶片法案 66 億美元補助,加速先進製程落地,台積電 (TSM) 獲美國晶片法案巨額補助,顯示其對美國半導體供應鏈的重要性。這不僅加速亞利桑那先進製程廠的建設,也強化美國在 AI、自駕車等尖端應用的技術能力,同時創造大規模就業機會,堪稱美國半導體復興計畫的核心支柱之一。,重點摘要,【放大鏡觀點】,根據 Factset 報告顯示,目前 24Q3 已經有 93% 公司公布財報,75% 公司獲利優於市場預期,獲利年增率為 5.4%,標誌著連續第五個季度的正成長。評價方面,標普 500 指數的未來 12 個月預估本益比來到 22.0,高於 10 年平均的 18.1 及 5 年平均的 19.6,而這個高估值的問題在美股選後激情褪去、降息預期下滑後明顯被放大,預期將對美股造成短期壓力。,不過歷史上,只要啟動降息就不會馬上扭轉成升息,降息只會暫停但不會結束,在這樣的設想之下,加上美國經濟依舊穩健,企業獲利展望具有前景的背景下,若遇評價修正股價回跌都是新的逢低布局機會,切勿被市場短期的噪音影響長期投資信心。,展望本週,建議投資人可關注週五美國 11 月標普全球 PMI 指數、美國 11 月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財報方面,可留意週二沃爾瑪 (WMT)、週三輝達 (NVDA)、Target (TGT)、週四 Intuit (INTU)。,【美股盤勢分析】鮑爾傳遞利率信號,12月恐不降息!(2024.11.15),【美股新聞】巴菲特Q3 13F報告大舉出清「這檔」持股,背後暗藏什麼策略?,【美股新聞】ASML衝刺600億歐元營收目標,EUV技術引爆半導體新契機!,版權聲明,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免責宣言,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李珣廷 Terence】,行情=資金+信心,成功=實力+心態,風險與機運一線之隔,市場中禍福相倚,謀定後動,寧靜致遠。,希望我的文章能為大家創造價值,共同邁向自由之路!,【】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3年11月16日 16:20

蝦皮母公司Sea 冬海23Q3盈轉虧後,竟強勢反彈逾7%,是時候抄底了嗎?

【東南亞海獅 (Sea) 以數位娛樂為獲利支柱,電商競爭加劇蝦皮受嚴重挑戰】,你知道嗎?冬海集團 (SEA)(SE) 曾經是一隻充滿朝氣和活力的海獅,它為東南亞的電商領域帶來了許多驚喜,也帶領玩家在數位娛樂世界中盡情奔跑、跳躍、戰鬥!這隻海獅也可以將身上的貝殼變成魔法錢包,提供支付、匯款、信貸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務,讓東南亞地區的用戶方便快捷地進行金融交易。,雖然電商蝦皮是海獅的主要食物(營收最大宗),但數位娛樂Garena才是海獅營養(獲利)的主要來源。按 23Q3 營運來看,數位娛樂僅佔總營收的18.1%,卻貢獻最多的營業利益,是海獅保持活力重要支柱。,這隻海獅22Q4終於成功轉虧為盈,是出生以來首次實現季盈利,但23Q2馬上遇上新一輪的挑戰!數位娛樂平台 Garena 營收意外血崩、付費用戶持續下滑。但電商蝦皮的競爭對手Tiktok shop受印尼政府新法規限制,並停止在印尼營運。讓這隻年輕的海獅 (SEA) 有一絲喘息的空間,到底它能不能及時重整旗鼓呢?我們先來看看它23Q3的覓食成果吧!,【冬海 23Q3數位娛樂平台Garena回穩、蝦皮及SeaMoney持續成長,營收年增5% 打敗預期】,冬海 23Q3 營收達 33.1 億美元(季增 6.9%,年增 4.9%),高於 CMoney 預估的 31.5 億美元 4.9%,也高於市場預期的 32.5 億美元 1.9%。營收優於預期,主要是數位娛樂平台 Garena 營收表現回穩,但仍較去年同期年減逾 30%。雖然付費用戶較23Q2下跌,但付費用戶的消費總額止跌持穩,達到4.48 億美元,支撐營收表現。而電商蝦皮在交易佣金及廣告收入持續增加下,營收年增 16.2% 達到22.3億美元。金融服務 Sea Money 營收季成長反彈至 4.3%,但僅略高於23Q2的 3.7% 低點,成長放緩的隱憂尚未解除。,【冬海 23Q3 電商蝦皮意外陷入虧損,拖累EPS由盈轉虧大失所望】,獲利方面,,冬海三大業務22Q4轉虧為盈以來的調整後 EBITDA 持平在 5.3~5.4 億美元左右,然而23Q3 大跌至 0.5 億美元,主要受電商蝦皮營業費用飆升拖累。雖然競爭對手之一的 Tiktok Shop 受印尼政府新法規限制,並停止在印尼營運,但主要競爭對手阿里巴巴(BABA)旗下的 Lazada、印尼本土電商 Tokopedia,以及拼多多旗下 Temu 的強勢崛起,均步步進迫蝦皮在東南亞電商市場的龍頭地位,迫使蝦皮再次轉向以搶市佔為先的營運策略,新增直播、搶標、投票等功能,以擴大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差異性。,蝦皮投入大量資源開發新功能嚴重侵蝕其獲利能力,營業利益由23Q2的1.5億美元盈利,暴跌至23Q3 的虧損 3.5 億美元,導致每股盈餘(EPS)同樣由盈轉虧,23Q3每股虧損 0.25 美元,遠低於 CMoney 及市場預期的盈利 0.59/0.35 美元,顯示這隻海獅又要開始挨餓了。,註:EBITDA (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盈餘) 是評估公司核心業務獲利能力的指標,因它把跟公司營運沒有直接關係的項目 (如股票薪酬、折舊和攤銷及商譽減損等)都排除在外,可以更清楚看到公司主要業務的賺錢能力。,【電商市場競爭激烈,蝦皮虧損恐持續,大幅下調Sea 23Q4及2023 EPS預估】,進入 23Q4,冬海要馬上扭虧為盈恐有一定難度。Garena 在2023年6月推出了新末日生存手遊《黎明覺醒》,截止11月16日Google Play 下載量依然落在100+萬,Facebook 專頁讚好人數為 18 萬(Garena 營運支柱FreeFire Google Play 下載量落在10+億,Facebook 專頁讚好人數為 2,676 萬),與三個月前的數據持平,顯示新遊戲並沒有可見的成長,能否在短期內提供營收增長動能成疑。加上付費用戶及消費總額仍處於低檔位置,缺乏新的成長動能下,營收恐難出現大幅增長。,至於電商蝦皮,受東南亞市場電商競爭激烈影響,迫使蝦皮再次轉向以擴大市佔為先的營運策略,23Q3營收年增16.2% 為近7季的新低。根據高盛及MomentumWorks的預期,蝦皮的市佔恐由2022年的48.1% 下降至2023年的46.5%。而TikTok Shop雖然停止在印尼地區營運,但在東南亞其他國家快速滲透,預估2023年該平台的市佔可從2022年的4.4%年增8.8個百分點至13.2%,為蝦皮的28.4%,加上蝦皮執意投入大量資源推廣直播功能,以把握年終購物季的機會,獲取新用戶及擴大市佔。雖然營收有望在推廣活動下創高,但獲利能力恐持續受壓。,因此,CMoney研究團隊因23Q3營收優於預期及蝦皮擴大市佔的營運策略,調高冬海 23Q4 營收預估 9.2%至 34.8 億美元 (季增 5.1%,年增 0.8%),然因蝦皮開發新功能及行銷費用大增導致虧損,故將每股盈餘 (EPS) 預估由 0.69美元盈餘大幅下調至虧損 0.10 美元。,綜合以上,CMoney研究團隊雖上調冬海2023年營收預估 3.6% 至 129.3 億美元 (年增 3.8%),但調降營益率預期 8.0 個百分點至 1.2% (年增 13.1 個百分點),每股盈餘 (EPS) 預估大幅下調 82.7% 至 0.34 美元(仍較2022年由虧轉盈)。,【數位娛樂有望回溫,然蝦皮虧損或持續全年,冬海2024年獲利恐陷入衰退】,展望2024年,冬海每股盈餘(EPS)可能出現衰退,預計24Q2單季EPS可望由虧轉盈。先從電商蝦皮來看。23Q3的訂單量年增13%來到22億,但商品交易總額(Gross Merchandise Value, GMV) 僅年增5% 至 201億美元,顯示每單消費下滑。而提供「全托管模式」的Temu有望在2024年的東南亞電商市場掀起一輪腥風血雨。「全托管模式」讓賣家只需提供商品,後續的定價、行銷、物流、售後服務均由平台負責,吸引賣家進駐Temu,以豐富平台上的商品項目。「全托管模式」在歐美地區已經普及,且其他競爭對手如Lazada及Tiktok shop將跟進推出托管服務,電商激烈競爭預料將持續至2024年全年,迫使蝦皮繼續投入大量行銷成本,並持續陷入虧損。,不過,在Garena 營運支柱FreeFire 手遊有望於2024年初在印度重新上架,有望帶動數位娛樂Garena營收加速成長。至於高度依賴蝦皮的電子支付Sea Money 的交易額可望隨蝦皮擴大市佔而穩步成長。因此,CMoney 預期冬海 2024 年營收可達 151.4 億美元 (年增 17.1%),然因蝦皮虧損恐延續至2024年底,預期每股盈餘 (EPS) 或年減 46.4% 至 0.18 美元。,【冬海由盈轉虧大失所望,建議觀望電商競爭再進場布局】,冬海11月14日盤前公佈23Q3財報後,股價血崩22.1%,雖然11月15日反彈7.3%至38.49美元,但未能搶回40 美元的關鍵位置。加上如CMoney研究團隊預期,電商蝦皮正面臨競爭加劇的嚴竣挑戰,其獲利表現可能持續承壓。而數位娛樂Garena付費用戶仍在低檔位置,在缺乏成長動能、獲利能力受壓下,且2024年EPS可能陷入衰退,因此預期這波反彈發展成多頭走勢的機會有限,故維持離場觀望的投資建議,宜等待電商競爭接近尾聲、蝦皮獲利回溫再進場佈局。,圖/美股K線app,*本篇為 23Q3 季度更新報告,初次報告請見:,版權聲明,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免責宣言,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撰文者莫紹晉 Josh】,自律=自由,【】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1年11月12日 18:53

SaaS產業破壞式創新,軟體終結者Salesforce是如何擊敗微軟、甲骨文成為CRM龍頭的?

*Salesforce財報季度、年度表達方式為:FY22Q1:2021年2 - 4月、FY22Q2:2021年5 - 7月、FY22Q3:2021年8 - 10月、FY22Q4:2021年11 - 2022年1月,【Salesforce FY22Q2表現及展望雙優,建議逢低買進】,Salesforce身為全球CRM龍頭,在後疫情時代,企業上雲及數位轉型需求持續,Salesforce FY2Q21營收及獲利皆優於預期,原先市場擔憂Slack的併購會造成營益率下滑,但Salesforce用強勁的表現及展望表達了其將透過整合性解決方案達成業務綜效,進一步形成營運槓桿並提升營益率表現,預期Slack併購綜效將持續浮現,營益率可望逐步成長。,預估Salesforce FY2022/23年營收為262.76/315.93億美元(YoY+23.6/+20.2%),調整後EPS(Non-GAAP)為4.38/4.47美元(YoY-6.8/+8.5%)。評價方面,對獲利尚未穩定的成長型公司,市場通常使用PSR(股價營收比)進行評價,Salesforce目前PSR約10倍,位於歷史區間6x~14x的中緣,考量Salesforce整體業務均呈現正成長趨勢,且持續併購強化自身產品產生的綜效可期,以預估之FY2023年營收計算,給予PSR 11倍,目標價335美元,建議逢低買進。,【Salesforce為全球CRM龍頭,市佔率高達19.5%】,Salesforce(NYSE:CRM)為全球領先的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戶關係管理)軟體業者,在1999年成立於美國舊金山。Salesforce打破過去CRM軟體以購買為主的商業模式,提供客戶套裝軟體解決方案,不僅增加了客戶在軟體建置上的彈性,雲端儲存更免去客戶的伺服器建置成本。除此之外,Salesforce持續擴大支援產品面向、附加服務及分析功能,進而達到流暢的使用者體驗,並與競爭對手做出差異化,目前Salesforce在CRM軟體市占率達19.8%,超越第二至第五名的市占率總和。,【Salesforce在CRM軟體市佔率遠超同業】,資料來源:Salesforce,Salesforce的核心產品組合包含Sales Cloud(協助客戶拓展銷售管道)、Service Cloud(客戶溝通服務管理)、Marketing and Comerce(數據分析)、Platform(協助客戶開發應用),主要的營收來源為上述產品的訂閱費用,佔FY22Q2總營收的93%。地區部分,Salesforce的服務也深入全球,其主要市場為美國(營收占比69.2%),財富500強公司中有近83%使用Salesforce的軟體,若把範圍縮小到財富100強公司則有近99%,但Salesforce也積極推動歐洲與亞洲市場的發展,像是與中國阿里巴巴合作。,【Salesforce FY22Q2主要營收來源為軟體解決方案訂閱費用】,資料來源:Salesforce,【Salesforce主要市場為美國地區,正積極開發歐亞市場】,資料來源:Salesforce,【Saas商業模式打破傳統軟體業瓶頸,預期市場規模2020-26年CAGR達17%】,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即服務)是一種通過網路提供軟體服務的商業模式,客戶無需再購買軟體,而是改向SaaS服務提供商租用基於網路的軟體來管理企業經營活動,如CRM、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規劃)等。SaaS服務提供商會包辦網路基礎設施及軟硬體運作平台的搭建,並負責所有前期實施與後期維護等一系列服務,靈活的訂閱制付費也能有效降低企業採用軟體的風險。,【SaaS服務以CRM、ERP及網路會議與社交為最大宗】,資料來源:Gartner,SaaS商業模式的推出打破了傳統軟體的商業化瓶頸,在客戶拒絕為軟體更新而花費大筆費用進行全套更換下,傳統軟體的營收隨著疊代更新將面臨嚴重挑戰,特別是在買斷式的消費級軟體,SaaS商業模式讓軟體服務商能夠在擁有穩定金流的同時隨時更新產品。過往知名的買斷式軟體如Adobe的Photoshop及Microsoft的Office也都進行了產品SaaS化轉型,SaaS市場的參與者也與日俱增,目前美國已經有超過60家SaaS模式的軟體上市公司,Reports Valuates更預估全球SaaS市場規模將在2026年達到3,073億美元,2020-26年CAGR(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年複合成長率)達17%,未來成長可期。,【全球SaaS市場規模2020-26年CAGR達17%,成長動能強勁】,資料來源:Statista、Reports Valuates,【Sales Cloud為Salesforce核心業務,市場穩定度高】,Sales Cloud(銷售雲)是Salesforce最元老的服務之一,佔FY22Q2訂閱總收入的25%,其能夠幫助企業更有效率的管理銷售資料及數據,包含尋找潛在客戶到完成客戶交易的過程,並藉此提高銷售團隊的生產力。根據IDC數據,2020年該領域市場規模達91億美元,而Salesforce該業務的市佔率達55%,市佔率遠超排名第二的Microsoft四倍以上,市場穩定度高。,【Salesforce Sales Cloud市佔率超過五成】,資料來源:IDC,根據Gartner的預測,隨著未來企業上雲的步調,Sales領域TAM(Total Addressable Market;潛在市場規模)FY2021-25年將以CAGR約11%成長,預估FY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210億美元,主要成長機會著重在客戶端生產線管理的需求複雜度提升,如訂單管理、高速生產管理等。雖然該領域的成長性不如其他領域,但其做為Salesforce的核心業務,對於營運及現金流的穩定性貢獻顯著。,【Sales領域TAM FY2021-25年CAGR達11%,成長性穩定】,資料來源:Gartner,【Salesforce在Service Cloud領域市占率高達62%,成長將優於同業】,Service Cloud(服務雲)原為Salesforce的第二大產品類別,但近期營收佔比已經逐漸超越Sales Cloud,佔FY22Q2訂閱總收入的27%,其能幫助客服人員從電話、電子郵件到聊天等眾多交流渠道中與客戶維持穩定關係。根據IDC數據,2020年該領域市場規模達78億美元,Salesforce該業務的市佔率高達62%,主要競爭者Oracle的市佔率僅有Salesforce的六分之一,市場穩定度高。,【Salesforce Service Cloud市佔率超過六成】,資料來源:IDC,根據Gartner的預測,疫情使大眾消費模式出現轉變,加速客戶對於Service Cloud的需求,Service領域TAM在FY2021-25年將以CAGR約12%成長,預估FY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320億美元,主要成長機會著重在後台語音及訊息服務的整合,為客戶打造更佳客製化的後端平台管理。我們相信Salesforce在該領域的強勢地位將使其在後疫情時代,消費結構轉變下擁有優於其他同業的成長率。,「點此看完整報告 → https://cmy.tw/0083wd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

2則留言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1年09月23日 15:53

臉書Facebook營收再創新高!兩大發展重點重啟加速,祖克柏口中的「元宇宙」究竟為何方神聖?

*臉書財報季度、年度表達方式為:FYQ1:1 - 3月、FYQ2:4 - 6月、FYQ3:7 - 9月、FYQ4:10 - 12月,內文省略FY,【臉書Facebook廣告成長持續創高,且AR/VR產品線長線價值可期,建議買進】,臉書21Q2廣告業務佔整體營收98.3%達285.80億美元(QoQ+12.3%、YoY+56.0%),再創歷史新高,廣告價格年成長47%為主要成長動能,顯示數位廣告需求仍強勁,在逐漸擴充廣告版位下,營收有望持續創高。雖然臉書表示21H2廣告營收成長速度可能減緩,但整體營收仍呈現向上趨勢,獲利也由營收規模放大帶動而提升。,預估2021年在廣告營收仍呈成長趨勢及與雷朋(Ray-Ban)合作推出智慧眼鏡帶動下,整體營收達1,271.23億美元(YoY+47.9%),毛利率81.4%,稅後淨利460.15億美元(YoY+57.9%),EPS 16.24美元,創歷史新高。,展望2022年,臉書廣告營收由電商及創作者兩大發展重心帶動,加上影片相關服務如Instagram短影音(Reels)的快速成長,營收有望延續逐季創高的優秀表現。AR/VR業務成長續強,雖然營收貢獻仍舊有限,但「元宇宙」的兆美元商機仍然是長期的大趨勢。,預估2022年營收高達1,598.10億美元(YoY+25.7%),毛利率79.2%,稅後淨利520.55億美元(YoY+13.1%),EPS 18.37美元,再創歷史新高。臉書目前股價本益比約19倍,位於歷史區間16x~38x的下緣,考量臉書整體業務仍呈現正成長趨勢,且AR/VR業務長線投資價值令人期待,以預估2022年EPS計算,給予本益比26.5倍,目標價480美元,建議買進。,【臉書Facebook是全球最大社群網路,廣告業務為主要獲利來源】,臉書Facebook(NASDAQ:FB)為世界最大的社群網路,於2004年成立,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為科技五大巨頭FAAMG之一。臉書開發便於分享資訊、照片、網站連結及影片的科技,旗下應用程式包含Facebook、Instagram、Messenger及Whatsapp,並提供讓廣告商接觸客戶的產品。其主要獲利來源為廣告,包括企業投放廣告或是個人付費廣告,2020年廣告營收佔總營收達98%。除此之外,臉書早已布局AR/VR領域已久,在2014年便收購了VR設備商Oculus,在2020年更將旗下AR/VR相關事業整合,成立了Facebook Reality Labs(FRL)部門,並持續擴大在該領域的投資。,【全球數位廣告市場持續成長,臉書佔據社交媒體領域龍頭】,數位廣告是利用網路作為行銷的管道,透過不同的形式從線上向消費者提供行銷資訊,包括電子郵件、搜尋引擎、社交媒體等管道。數位廣告在許多方面與傳統廣告類似,主要由廣告商提供內容,然後由平台商在其平台上展示。2019年數位廣告支出已經超過全球所有媒體廣告支出總額的50%,隨著COVID-19蔓延全球,居家隔離不僅帶動WFH/LFH相關產業,消費者的食衣住行育樂全部都加速數位化,根據T4 Labs預估,隨著全球數位廣告投放量持續增長,2023年全球數位廣告營收至少可達5,180億美元,2019年至2023年複合年成長率(CAGR)預計為13%。,資料來源:T4 Labs,數位廣告市場由少數幾家平台商寡占,以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臉書Facebook及亞馬遜Amazon為三大龍頭,其中Google及Amazon主要在搜尋引擎市場競爭,而Facebook則是社群媒體市場的領頭羊,除此之外,中國電商龍頭阿里巴巴、成長強勁的Snapchat、TikTok等,也是不可忽視的競爭者。,資料來源:T4 Labs,臉書為社群媒體產業的巨頭,其最大的優勢在於龐大的客戶群所帶來的資料量,並利用演算法為用戶及廣告商帶來巨大的效益。臉書在數位廣告市場的強勁表現甚至為公司帶來了一些監管方面的麻煩,像是遭受壟斷市場的指控,但就如近期審理Apple與Epic官司的法官Yvonne Gonzalez Rogers所說的:「成功並不違法」。我們認為臉書在數位廣告市場的成功無庸置疑,但這並不構成其阻礙競爭者發展的原因,在Apple的案例之後,我們相信投資人能夠放緩對監管風險的擔憂。,(延伸閱讀Apple與Epic官司: 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298410 ),【臉書21Q2廣告營收強勁成長,且用戶活躍度優於同業,營運穩步向上】,臉書21Q2營收290.77億美元(QoQ+11.1%、YoY+55.6%),其中廣告業務佔整體營收98.3%達285.80億美元(QoQ+12.3%、YoY+56.0%),廣告單價年成長47%為主要成長動能,顯示數位廣告需求強勁。臉書的廣告競價系統穩定運作,雖因疫情導致高基期,以及用戶偏好轉往影片,且影片廣告曝光量較動態消息(Newsfeed)低,導致廣告曝光量年增僅6%,然Facebook正致力於發展影片相關服務如Instagram短影音(Reels)來迎合用戶習慣改變的趨勢,在逐漸擴充廣告版位下,臉書將維持其最有效數位廣告投放渠道的地位,營收更有望持續創高。,臉書21Q2日活躍用戶數(DAU)為19.08億人(QoQ+1.7%、YoY+6.9%),月活躍用戶數(MAU)則為28.95億人(QoQ+1.5%、YoY+7.2%),主要成長來自於亞太地區,而歐洲及北美地區則維持穩定或略減,主要反映歐美地區疫苗施打率提升,休閒娛樂逐漸回歸戶外活動,亞太地區則疫情反覆,部分東南亞國家甚至仍處於封城狀態。臉書藉由多元的產品組合及服務來提升用戶黏著度,讓用戶無論是在社交、通訊甚至休閒娛樂時都使用臉書提供的應用程式,21Q2 DAU/MAU用戶活躍度穩定維持在66%,明顯優於其他同業如Youtube(52%)、Snapchat(56%)Twitter(58%),顯示臉書用戶使用習慣穩定,也有助於其創造穩定的廣告流量及收入。,資料來源:Statista、Omnicore,【臉書21Q2廣告營收年成長率高達56%,幅度雖不如預期,但市場需求強勁,仍處於上升趨勢不變】,在臉書財報公布日前,數位廣告的競爭對手如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及近期火紅的Snapchat都開出了令人驚豔的財報結果,導致投資人高度期待臉書的營運表現。儘管臉書21Q2廣告營收YoY達高56.0%,但在財報開出後的交易日股價卻下跌將近4%,反映了投資人對於營收成長不如預期的失望。,然而,若攤開過去四季廣告營收成長數據來看,臉書21Q2廣告營收年成長率表現雖然遜於同業,但在前三季的營收成長率是優於同業的,僅輸給還處在快速成長期的Snapchat,顯示臉書在廣告營收仍舊穩健發展。此外,品牌廣告在21Q2的強勁成長帶動了其他同業營收擴大,但這並不代表臉書在數位廣告龍頭的地位搖搖欲墜,因為臉書主要的廣告類型本來就不是為了創造印象與聲量的品牌廣告,而是能夠直接導到銷售的成效型廣告,因此在品牌廣告逐漸回溫時,臉書受惠程度較小。但從臉書廣告價格的成長能夠看出,廣告商對於臉書的廣告版位需求仍十分強勁,故我們仍正面看待整體廣告營收成長呈現向上趨勢。,資料來源:Facebook、Alphabet、Snapchat、Twitter,【多年布局逐漸發酵,預期臉書將為社群電商趨勢最大受益者】,臉書執行長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表示電商將會是近期臉書的兩大發展重心之一。電商領域其實Facebook已經布局許久,早在2020年5月便推出了「Facebook Shop」及「Instagram Shop」等服務。,點此觀看完整的研究報告→ https://cmy.tw/007dxd,版權聲明,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免責宣言,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