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與旅遊股拖累大盤 (2025.05.20)
圖/Shutterstock,今日美股盤中,美國股市整體走勢偏弱,主要受到科技股與旅遊股的拖累。道瓊工業指數、S&P 500指數及那斯達克綜合指數皆呈現下跌趨勢。,【科技股與旅遊股表現不佳】,旅遊相關股如郵輪公司在Viking Holdings報告第一季乘客數低於預期後,股價下跌。Airbnb(ABNB)因西班牙政府要求其下架66,000個房源,股價亦受壓。,科技股方面,輝達(NVDA)和微軟(MSFT)等大型科技公司股價走低,拖累整體市場表現。,【政策與經濟數據影響市場情緒】,在政策消息方面,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針對健康人群的新冠疫苗加強針批准指引,使得Moderna(MRNA)股價大幅上漲,成為S&P 500中表現最佳的股票。,此外,聯邦儲備系統多位官員將於今日稍晚發表講話,市場密切關注其對利率政策的看法,尤其是在貿易不確定性持續的背景下。,【其他市場動態】,在其他市場方面,油價下跌,黃金價格及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美元對歐元、英鎊及日圓走弱。主要加密貨幣多數下跌。,值得注意的是,Uber Technologies(UBER)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因摩根大通分析師上調其目標價,並對其自動駕駛技術市場前景表示樂觀。,【市場展望】,儘管近期市場情緒受到貿易政策緩和的提振,但部分分析師警告投資者信心可能過於樂觀。EY首席經濟學家Gregory Daco指出,關稅仍然對經濟構成持續壓力,並下調了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整體而言,市場在近期的反彈後,未來走勢仍需關注政策變動及經濟數據的影響。,版權聲明,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免責宣言,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莫紹晉 Josh】,自律=自由,【】
美股盡墨,輝達失守100美元關卡!(2024.08.08)
全文同步載於美股放大鏡,【 ▲大盤解析】,日本央行副總裁表示若市場不穩定就不會升息,使日圓回貶,日圓利差交易平倉的擔憂再次降溫,使美股早盤表現強勁。不過美國十年其國債拍賣需求疲弱、美超微 (SMCI) 財報不佳大跌,加上中東與俄烏戰爭升溫,拖累主要指數表現,資訊科技類股走弱,輝達 (NVDA) 下挫 5% 跌破 100 美元大關。Airbnb (ABNB) 未來展望不佳,下殺超過 13%,重擊非和心消費類股,整體市場情緒相對低迷。,【▲強勢類股】,圖片來源:Finviz,【▲財報速覽】,迪士尼第3財季財報超出預期,串流媒體業務首度實現獲利,迪士尼 (DIS) 第三財季的財報表現優於預期,主要得益於其串流媒體業務首次實現獲利,並比預期提前一季達成。儘管美國主題樂園業務受需求放緩和通膨影響,迪士尼的整體營收和娛樂部門的增長仍顯示出強勁的盈利能力。未來,迪士尼將繼續專注於串流媒體和主題樂園的長期投資,以保持其市場競爭力。,諾和諾德減肥藥銷售疲弱,全年獲利預期下修,諾和諾德 (NVO) 2024年第2季財報顯示,其重磅減肥藥銷售未達市場預期,導致營收和獲利均低於預期。儘管該公司對減肥藥市場前景持樂觀態度,並上調全年營收預期,但由於面臨產能擴張、競爭壓力及重要藥物試驗失利等挑戰,全年獲利預期被下調。這可能引發投資者對其在快速成長的減肥藥市場中的先發優勢能否持續的擔憂。,【▲焦點新聞】,【總經】,巴黎奧運帶動經濟成長,但長期影響尚待觀察,巴黎奧運為法國經濟帶來短期提振,特別是消費者支出和旅遊業的增長顯著。然而,法國研究機構認為,奧運對經濟的長期影響尚不明確,需要更多時間觀察其全面效果。雖然 Visa (V) 報告指出奧運期間消費支出顯著增加,但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 ( INSEE ) 和利摩日大學的研究表明,奧運的經濟效應大多在籌備和舉辦階段釋放,長期收益有待觀察。,重點摘要,短期經濟增長,消費者支出增加,旅遊業成長,長期影響待定,商業和經濟活動,馬士基執行長:美國貨櫃需求強勁,未見經濟衰退跡象,馬士基執行長Vincent Clerc表示,美國貨櫃需求仍保持強勁,未見經濟衰退的跡象。儘管美國庫存有所增加,但尚未達到令人擔憂的水平。Clerc強調,全球經濟和貨櫃需求的恢復令人驚訝,特別是中國出口的強勁表現支持了貨櫃運輸量的增長。馬士基預計未來幾季貨櫃需求將持續穩定。然而,儘管第二季稅前息前利潤顯著增加,但由於全球供應鏈中斷影響,淨利大幅減少。,重點摘要,貨櫃需求和經濟指標,美國零售庫存數據,全球經濟和貨櫃需求恢復,零售商和消費品牌訂單,第二季財報,【▲放大鏡觀點】,如昨日盤勢分析所說,儘管美股短線上因急跌而有反彈的可能,但引發這波下跌的問題並沒有因此消失,市場對經濟的擔憂、AI 激情消退,致使美股反彈攻勢延續性稍嫌不足,市場情緒相對保守,投資人高標準審視經濟數據及企業展望將導致波動擴大,尤其是就業數據引發的後續連鎖反應,還有科技巨頭營收增速放緩造成 AI 投資隱憂,這些因子在出現明顯轉向前,預期下半年股市勝率將下滑。,【美股盤勢分析】美股跳水後激起浪花,主指全面收紅!(2024.08.07),【美股新聞】美國經濟不如想像糟:夏季颶風造成就業數據偏差,版權聲明,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免責宣言,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李珣廷 Terence】,行情=資金+信心,成功=實力+心態,風險與機運一線之隔,市場中禍福相倚,謀定後動,寧靜致遠。,希望我的文章能為大家創造價值,共同邁向自由之路!,【】
服務業數據及禮來、迪士尼、Uber等財報(8/5-8/9)
圖/Shutterstock,上週的就業報告不如預期,加上製造業上月收縮超出預期,本週投資者將獲得最新的服務業數據、消費者信貸水平等資訊。,製藥公司也可能成為焦點,包括禮來(LLY)、諾和諾德(NVO)、安進(AMGN)和吉利德科學(GILD)的財報。其他將公布財報的公司包括華特迪士尼(DIS)、Palantir Technologies(PLTR)、卡特彼勒(CAT)、優步科技(UBER)和愛彼迎(ABNB)。,圖/Earnings Whispers,週一,8月5日,週二,8月6日,週三,8月7日,週四,8月8日,週五,8月9日,【服務業與消費者信貸更新】,最新的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將在週一發布,更新服務業是否繼續推動經濟增長。上週的製造業PMI下降引發了對經濟的擔憂。週三公布的消費者信貸數據將顯示公眾是否繼續增加債務以促進支出,而週四公布的批發庫存數據將反映企業如何根據銷售預測的變化進行調整。,週一,舊金山聯儲主席Mary Daly將在市場收盤後發表關於貨幣政策的講話。週四,里士滿聯儲主席Tom Barkin也將發表講話。,【禮來、迪士尼、UBER等公司的財報】,財報季即將結束,標普500指數中超過75%的公司已經公布了財報,但本週仍有多家重要公司的財報值得市場關注。,週一,Palantir的最新季度更新可能顯示該公司是否能夠通過其人工智慧(AI)平台繼續推動增長。,優步將於週二公布財報,該公司在第一季度報告中因投資調整而意外虧損7億美元。,迪士尼將在週三公布財報,分析師預計這家娛樂巨頭將轉虧為盈,上季度其體驗業務增長並在直營娛樂業務中獲得意外利潤。,週四的財報可能以製藥公司為主,禮來的財報可能顯示其是否能夠繼續從減重藥物中獲利,而吉利德的財報則在該公司宣布HIV治療研究取得積極結果幾周後公布。,【放大鏡短評】,美股目前主要圍繞在總經、企業財報及地緣政治等三大主軸,首先在地緣政治方面,以色列面臨來自多方的嚴重威脅,可能進一步升高該地區緊張局勢,原油價格恐受影響,可參考【美股新聞】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以色列與伊朗對峙,美國推動停火協議。,總經數據方面,美非農就業數據意外低迷,觸發「薩姆法則」引市場恐慌!,美7月非農就業數據遠不如預期,失業率升至4.3%,觸發薩姆法則,股市及債券殖利率大跌。聯準會或需加快降息步伐,以穩定市場情緒。,此外,上週重量級財報,美股七大巨頭之中的四巨頭(微軟、亞馬遜、META、蘋果),表現大多不及預期,恐引來持續修正,建議投資人短期內以保守操作為主。,【美股新聞】市場修正,AI投資是否過於樂觀?,【美股新聞】客製化晶片的興起,挑戰輝達的市場地位,版權聲明,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免責宣言,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莫紹晉 Josh】,自律=自由,【】
特斯拉Q2 交車量再次年減,為何股價大漲10%?
圖/Shutterstock,【第二季交車數據優於預期,為未來多項發展站穩腳步也穩住投資者信心】,根據FactSet數據,這是特斯拉(TSLA)四季以來交車量首次超出預期,且這次的幅度是自2021年第四季以來超出預期最多的一次。特斯拉第二季交車輛達到443,956輛車,相較去年同期下跌了4.7%,但表現高於華爾街預期的430,000輛。特斯拉表示,其第二季交車量 Model 3 和 Model Y 占422,405輛,占比95%,這兩款相對低價車型在總銷量有如此高的占比顯現市場對低價電車有強大的需求,這對特斯拉目前正在研發的平價車型 Model 2 是非常好的徵兆。,特斯拉第二季的表現對投資者來說可說是為接下來一系列重大事件打的劑強心針。自駕計程車 (Robotaxi) 的發表會將在8月8日舉行,在大約相同的時間點德拉瓦州法官將公布對馬斯克 2018年薪酬方案的最終裁決,特斯拉今年底或明年初也有望發表關於 Model 2 的消息。 這一系列事件都將決定特斯拉股價今年表現。,【MODEL 2、FSD 和 ROBOTAXI 並非互斥關係,而是能形成協同作用之科技】,先前路透社 (Reuters) 的內線消息指出 Model 2 計畫已被終止,其相關資原被調度到 FSD 以及 Robotaxi 的研發。消息傳出後馬斯克隨即在 X 上再發文表示「路透上又在說謊了」。所以 Model 2 到底會不會推出?,假設路透社的消息屬實,我認為特斯拉暫時停止 Model 2 的生產作業以及調度資源不代表 Model 2 計畫被終止,路透社的觀點是將 Model 2、FSD、Robotaxi 三項計畫作為獨立的計畫來看,但或許此三項計畫是特斯拉一項大企劃的三個部分。Model 2、FSD、Robotaxi 是三個能相輔相成的科技,Model 2 的低價使其更容易普及化,這讓FSD能收集更多數據提升自駕科技,同時,這也使Model 2 對消費者更有吸引力,Robotaxi 則是應用前兩項技術帶來收益的平台。Model 2 並沒有被終止,或許Model 2已研發足夠成熟所以不再是特斯拉的首要之急。在今年第一季財報馬斯克也提到「Model 2 的生產不須依賴新的生產線或是任何現有產線的大規模翻新」。,另外,雖然 Model 2 的推出時間尚未擬定,但如果 Model 2在如同馬斯克在第一季財報提及的今年底或明年初推出,大概率會對特斯拉銷量及股價有可觀的正向影響。,【馬斯克560億美元薪酬方案尚未定局,法院裁決結果將有重大影響】,雖然馬斯克的薪酬方案在投資人年會贏得壓倒性的77%支持,但馬斯克最終是否獲得560億美元的報酬還是取決於德拉瓦州法官最終得裁決。2018年薪酬方案的裁決結果恐決定特斯拉未來的命運。先前有消息指出馬斯克將原先提供給特斯拉的輝達 (NVDA) 晶片轉讓給X還有AI,這可能隱示著如果裁決結果不如馬斯克預期,馬斯克可能將資源與精力抽離特斯拉,這對FSD及Robotaxi的前景都會有嚴重的影響。,【特斯拉投入大量資源推廣FSD業務,顯現其長期的野心】,目前馬斯克已確認特斯拉計劃成為一個結合 Airbnb (ABNB) 和 Uber (UBER) 本質的車隊運營商。基於特斯拉現有的APP及軟體,Robotaxi 的車隊將包括特斯拉擁有的車輛和消費者個人擁有配備全自動駕駛的車輛。長期來看,考慮到特斯拉正在與傳統汽車廠討論技術授權的業務,未來有望將非特斯拉車輛納入 Robotaxi 車隊。 這一業務模式也意味著 Robotaxi 的獲利將取決於全自動駕駛的普及率,這或許解釋了特斯拉近期花費大量精力推廣其全自動駕駛功能,其中包括在今年四月全自動駕駛 (FSD) 的購買和訂閱價格分別降至8,000美元(先前為12,000美元)和每月99美元(先前為每月199美元),以及向美國所有現有Model S/3/X/Y車主提供最新 FSD 版本12.3的30天免費試用。,【放大鏡短評】,【特斯拉第二季交車量再次年減,週二股價卻大漲超過10%,為什麼?】,一事件對股價的影響往往是相對的,投資者往往對一檔持續創新高的股票會有較高的期望,對長期下跌的股票則會有較低的期望。特斯拉股價自年初至 7/2 Q2 交車數據公布前下跌了近 16%,那斯達克指數在同期上漲了近 20% 。市場對特斯拉較低的期望或許解釋了為什麼特斯拉 Q2 交車量再次年減股價卻還是大漲,投資者不再比較特斯拉去年同期的表現,而是交車量是否超出悲觀的預期。,投資者對特斯拉全自動駕駛(FSD)和自駕計程車 (Robotaxi) 的期望也推動了股價上漲。特斯拉的FSD技術和預計在8月8日推出的 Robotaxi 被視為公司未來的重要增長點。這些新技術有望為特斯拉提高市場競爭力,也能為特斯拉帶來可觀的收入。近期馬斯克的薪酬方案在投資人年會贏得壓倒性的 77% 支持也顯現大多數投資人對特斯拉在這兩個領域發展的認同。,【美股盤勢分析】特斯拉揚眉吐氣,狂飆逾10%!(2024.07.03),【產業動態】中國6月電動車吸睛,特斯拉股價先偷跑?,【】,版權聲明,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免責宣言,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楊子慶 Jason】,對產業深入的了解是投資者最好的避險工具,【】
全球2023年最大型IPO——IP大廠Arm掛牌首日暴漲25%,股價恐高不可攀?
*Arm財政年度結束在每年的3月31日,Arm目前處於FY2024,為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2023年最大型IPO(首次公開募股)的英國低功耗處理器設計商Arm (安謀),在美國時間9 月14 日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股票交易代號沿用 (ARM),IPO 定價為51美元,掛牌首日暴漲24.59%至63.59美元。這項IPO案早前傳出獲超額認購 6 倍,並有眾多大型科技公司競相擔任錨定投資者(Anchor Investor),包括蘋果(AAPL)、輝達(NVDA)、Google母公司Alphabet Inc.(GOOG)、超微(AMD)、英特爾(INTL)、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及台積電(TSM) 等,陣容堅強。,【矽智財IP大廠Arm 以IP權利金及版稅為主要營收來源】,Arm成立於1990年,是蘋果、VLSI Technology和英國的教育計算公司Acorn Computer的合資企業。Arm設計晶片內部的電路架構,但不生產晶片,與英特爾的x86架構並列為兩個主流的處理器架構。Arm架構採用精簡指令集(RISC)內含指令較小,使晶片功耗較低,主要應用於手機及平板等移動通訊設備。而x86採用複雜指令集(CISC),指令較多,使電路設計較複雜,功耗也較大,主要應用於PC及伺服器中。,Arm旗下IP授權提供兩種收費模式。首先,它向IC設計客戶許可使用一組基本的晶片設計標準(Arm 架構),使他們可以創建基於Arm的晶片,以收取一次性的權利金(Licensing)。這組標準規定了晶片如何受軟件控制。沒有這樣的標準,晶片就無法處理應用程序需要它執行的運算,軟件就無法運作。其次,當一個晶片設計完成並進入量產階段,Arm將收取按晶片製造數量計算的版稅(Royalty),通常基於晶片的平均售價(ASP)的一定比例或依每個單位收取固定費用。,以Arm FY2023及FY24Q1營收數字來看,一次性權利金佔總營收的比例由37%增加至41%,而按量計算的版稅則由63%下降至59%,顯示Arm 短期內恐持續受到消費性電子銷量低迷所影響。,【Arm 深耕手機處理器IP,中長期乘AI運算需求成長可期】,Arm深耕手機處理器IP行業,不斷為需要節省功耗的手機提供電路藍圖。至今,使用Arm授權設計的手機處理器已變得無處不在,據Arm首次募股公開說明書的資訊顯示,每年逾99% 的手機均採用Arm架構的晶片。未來Arm將致力擴大業務至個人電腦、伺服器、車用及邊緣運算等領域。Arm 預期潛在市場規模(TAM)有望以6.8%的複合年增率(CAGR)增長,2025年底可達2,466億美元。,Arm中長期的主要成長動能有望來自AI熱潮帶動的雲端運算(Cloud)、高性能運算(HPC)及邊緣運算(Edge)需求。截至2022年12月31日,Arm在雲端運算、網絡設備、汽車和消費電子等領域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0.1%、25.5%、40.8%和32.3%。雖然成長空間龐大,但仍需一定時間研發,如邊緣運算的產品恐怕要3-5年才會對Arm營收有顯著的提振,故CMoney研究團隊預期短期內新領域的業務擴張對營運成長挹注有限,近期成長動能仍以消費性電子市場復甦為主。,【Arm架構憑相容性優勢無懼RISC-V強勢崛起,主流地位無虞】,至於近期RISC-V 架構強勢崛起,CMoney研究團隊認為Arm架構憑著相容性較佳的優勢,可望持續維持主流地位。由於RISC-V架構為開源指令集架構(ISA),所有人都可以按需要修改源始碼。因此,多少家公司修改了源始碼,就有多少個不同的RISC-V架構,A公司修改後的RISC-V架構與B公司修改後的RISC-V架構可能大相逕庭,故A公司開發的應用程式不一定能在B公司的架構上運作,不利RISC-V滲透率快速提升。而Arm架構為統一標準,公司不能在保持Arm架構認證下,對源始碼進行大幅修改,使不同公司開發的應用程式均可在Arm架構內正常運作,有利Arm維持目前的主流地位,而RISC-V則為各家公司的特殊需要在公司內部使用,未來Arm及RISC-V可望共存於市場。,【以IP授權同業及AI龍頭股輝達進行比較,Arm 本益比恐難超越43倍】,CMoney研究團隊選取營運模式較相似的EDA軟體公司新思科技(Synopsys)(SNPS)及益華(Cadence)(CDNS)作為Arm本益比評價的指標。EDA軟體將複雜的電子產品設計過程自動化,以節省產品開發時間。新思科技及益華主要獲利模式為EDA 軟體IP授權,與Arm的手機處理器IP授權模式相當。且兩家公司為EDA軟體市場的寡頭,市佔率分別為32%及30%,遠超第三名的西門子(Siemens)(FRA:SIE)的13%,其市場地位與Arm在手機處理器IP市場的地位類似,因此選擇這兩家公司與Arm進行比較。,市場(Seeking Alpha)預估益華2024年Non-GAAP EPS可達 5.83 美元,而新思科技 2024年Non-GAAP EPS可達 12.63 美元。根據益華 9月 14 日收盤價為 242.82 美元推算,目前益華本益比為 41 倍。而新思科技 9月 14 日收盤價為 466.15 美元,本益比為 37 倍。再看目前炙手可熱的AI概念股龍頭、GPU市場的寡佔者——輝達, 9月 14 日收盤價為 454.85 美元,以CMoney研究團隊預估 FY2024年Non-GAAP EPS可達 10.70 美元推算,目前輝達本益比為 43 倍。綜上,目前市場對與Arm商業模式類似,以及熱門題材的本益比評價大約落在 37~43倍。因此,CMoney研究團隊判斷Arm的本益比評價恐難超越43倍。,【Arm 掛牌首日暴漲近25%,本益比高達48倍,建議掛牌初期留意追高風險】,以Arm公開說明書的年度財報數據顯示,FY2023 的營收為26.8億美元。而Arm在投資人說明會上表示,在資料中心及人工智慧 (AI) 晶片需求推動下,預估FY2024營收有望年增 11%,FY2025 營收年增率更有機會進一步躍升至25%,使FY2025營收達到37.2億美元,依據Arm FY2024 Non-GAAP淨利率36.4% 推算,FY2025 稅後淨利可達 13.5 億美元,預估每股盈餘(EPS)來到1.32美元。因此,按掛牌首日(9月14日)收盤價63.59 美元計算,Arm目前的本益比高達48倍。,CMoney 研究團隊看好Arm憑藉Arm架構的主流地位,可望受惠於未來消費性電子市場的復甦,中長期跨足雲端運算(Cloud)、高性能運算(HPC)及邊緣運算(Edge)領域的成長可期。然而,Arm 目前的本益比高達48倍,高於商業模式相似的益華的41倍及新思科技的37倍,且低於生成式AI熱潮最大受益者輝達的 43 倍,顯示目前評價有偏高的疑慮。而近四年來的十大IPO在掛牌後短期內均可以創下歷史新高,漲幅最高可達258%但中長期而言,僅Airbnb(愛彼迎)(ABNB)及Snowflake(SNOW) 在掛牌至今仍能獲得正回報,顯示近期IPO的短期熱烈情緒及成長預期恐無法長期維持。因此,CMoney研究團隊認為Arm股價雖短期內仍有進一步衝高的空間,但建議投資人留意追高風險。考量Arm在手機市場的龍頭地位,給予Arm 與輝達相當的43 倍本益比評價,以預估之FY2025 EPS 1.32 美元推算,目標價為57美元。,全文同步載於美股放大鏡,版權聲明,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免責宣言,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撰文者莫紹晉 Josh】,自律=自由,【】
Booking—全球線上旅遊業龍頭,疫後復甦,否極泰來!
喜迎疫後復甦,營運否極泰來展望後市,CMoney 研究團隊看好旅遊需求的反彈,且 Booking 的市佔率有望持續提升,預期自 2022 年起公司的營運重回正軌。Booking 2022/ 2023 年 EPS 預估大幅擴增至 73.00/ 114.19 美元(年增 159.2%/ 56.4%),目前本益比僅 16.3 倍,位於疫情前區間下緣,給予逢低買進評等,目標價 2,340 美元。,【Booking 為全球線上旅遊業、OTA 產業龍頭】,Booking Holdings (NASDAQ:BKNG) 是全球線上旅遊業/OTA(Online Travel Agency)產業的龍頭,集團旗下擁有 6 項品牌,除了臺灣人較熟知的 1) 亞太區訂房平台 Agoda、2) 全球訂房平台 booking.com 之外,尚包含 3) 北美訂房平台 Priceline、4) 全球餐廳預訂平台 OpenTable、5) 全球租車平台 Rentalcars、6) 旅遊服務搜尋引擎 KAYAK。Booking 整體擁有來自超過 2,800 萬間酒店、住宅、公寓和其他另類住宿場所的房源,為 220 多個國家的旅行者提供服務。,【Booking 以代理模式為主要經營方式,獲利能力優於同業】,OTA 公司主要以兩種商業模式經營:1) 代理模式(Agency Model),協助媒合住宿業者與消費者,並在其交易中賺取佣金;2) 經銷模式(Merchant Model),直接向旅宿業者購入產品,加價後向消費者販售,賺取買賣價差。而 Booking 主要便採代理的商業模式,2021 年 Booking 代理/經銷的營收比重分別為 61%/ 34%,另有 5% 的營收來自廣告收入及 OpenTable 的訂位服務與餐廳管理服務。相對而言,主要競業 Expedia (NASDAQ:EXPE) 則以經銷模式為主,2021 年代理/經銷的營收比重分別為 27%/ 64%。,相較之下,CMoney 研究團隊看好 Booking 偏向代理的商業模式,1) 因代理模式對於旅宿業者而言,更具庫存管理、銷售渠道管理上的自主性,有助於吸引旅宿業者加入平台;2) 且因國際市場較美國市場的飯店連鎖化程度更低,在代理模式之下 Booking 無須向分散的旅宿業者一一簽署複雜的銷售合約,故能更為積極地拓展海外市場。基此,Booking 實現了跨邊網絡效應(Cross-Side Network Effect),也就是說房源的增加會吸引更多的用戶加入平台,同時,用戶量的提升亦會吸引更多旅宿業者加入,供需兩端的成長在 Booking 的平台上達成正向回饋循環,一方面推動公司營收規模的擴張,並在產業中形成大者恆大——2021 年 Booking 的營收規模是 Expedia 的 1.3 倍、Airbnb (NASDAQ:ABNB) 的 1.8倍;另一方面則藉由網絡效應、規模經濟築起護城河,促成優於同業的議價力與獲利能力(圖 1)。,圖 1:Booking 的抽成率(take rate)優於同業,註:Airbnb 於 2020 年末上市,資料來源:Booking、Expedia、Airbnb,【OTA 產業長期成長性明確】,自 2000 年以來,OTA 產業的出現大大改變了旅遊產業的生態,消費者如今可藉由 OTA 業者搭建的線上平台,為住宿及旅遊行程簡便地線上預定、付款。據研調機構 Facts & Factors,全球線上旅遊預訂市場將於 2021 至 2028 年以 12.8% 的年複合成長率增長。整體而言,OTA 產業的長期成長性明確,CMoney 研究團隊認為驅動產業成長的主要因素包含:1) 隨全球經濟長期的穩定發展,個人可支配所得提升與生活水準提升,將持續帶動休閒旅遊之需求穩健成長;2) 全球旅遊市場中,目前亞太地區的線上滲透率仍低於歐、美地區,看好亞太地區線上旅遊的滲透率持續提升,將推升線上旅遊產業的整體規模。,【OTA 產業短中期迎來復甦】,跟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截至 2022/8/31 僅 36% 的國家解除旅遊封鎖,尚未旅遊解封的國家佔疫情前(2019 年)國際旅客造訪量的 53%。就地區而言,解封的國家以歐洲、美洲為主,而作為線上旅遊產業預期成長性最高的亞洲地區,大部分仍受疫情的封鎖所苦。,此外,雖 2022 年在通膨高漲下,消費者購買力縮緊,但隨著疫情逐步趨緩,消費者在商品消費、服務消費上呈現分化。非必需性商品之需求明顯收斂,但同時在解封過後,消費者的行動力終於解放,反而對旅遊、娛樂等服務進行報復性消費,且因較低基期,成長性佳。以美國的消費數據為例,在 2022 年 5 月,航空、 旅宿、娛樂業的消費年增率相當亮眼,且越高收入的家庭對旅遊的消費支出越強勁(圖 2)。,圖 2:2022 年 5 月,航空、 旅宿、娛樂業消費成長性亮眼,資料來源:Bank of America,整體而言,目前國際旅遊之需求仍受相當程度的壓抑,短中期隨著各國陸續解封,全球飯店入住率預期將持續接近疫情前水準(圖 3),CMoney 研究團隊認為雖通膨高漲,但預期消費者對國際旅遊的消費意願仍高(圖 4),OTA 產業的復甦力道可期。,圖 3:全球飯店入住率正逐漸接近疫情前水準,資料來源:UNWTO,圖 4:消費者對國際旅遊之消費意願攀升至近 6 年之高點,資料來源:Conference Board,【Booking 水平擴張積極,看好其市佔率的提升機會】,過去兩年 Booking (BKNG) 雖受疫情陰霾所苦,惟 Booking 仍積極地在水平擴張的策略行動上投資,包含航空及另類住宿兩部分。首先,在全球線上旅遊預訂市場中,佔比最大的細分市場是航空機票,比重約 40%,其次才是酒店等住宿,比重約 30%。隨 Booking 宣示「Connected Trip」之目標(平台上可以預訂機票、門票、行程等各項旅遊方案),跨足機票市場,Booking.com 的平台上目前提供了約 40 個國家的航班,CMoney 研究團隊看好 Booking.com 藉此可提供旅客更完整的旅遊方案,一方面可以由機票市場中獲取新用戶,另一方面也將能向舊用戶進行交叉銷售。根據 Booking 統計,22Q1 已售出了 500 萬張機票,是 19Q1 的 2.5 倍,且預訂機票的用戶之中,約 25% 是從未接觸的新用戶。雖機票業務的抽成率(take rate)較低,但長線而言,CMoney 研究團隊尤其看好此業務對用戶量成長帶來的正面效益。,其次,住宿市場以類型區分,除了飯店、旅館之外,尚包含 Airbnb (ABNB) 所開拓的另類住宿(Alternative Accommodation),意即寄宿家庭、私人公寓或別墅等類型之房源。眼見 Airbnb 在另類住宿市場的蓬勃發展,近年來 Booking 也開始積極搶進這塊大餅。觀察住宿量指標 room nights(出售的房間總夜數),至 22Q2,Booking 的另類住宿之 room nights 約為 8,200 萬個單位,已較 19Q2 成長約 25%,且與 Airbnb 在同一季度表現(1 億個單位)之差距並不大。展望後市,CMoney 研究團隊預期因用戶的轉換成本低,且在 Booking 集團較為強大的經營規模之下,Booking 的平台提供更為完整的旅遊解決方案,可望在另類住宿市場中,逐漸侵蝕 Airbnb 的市佔。整體而言,在 Booking 積極的水平擴張與投資之下,我們樂觀看待 Booking 在線上旅遊產業競奪市佔之能力。,【Booking 22Q2 業績強勁,受惠需求強勁反彈】,Booking 22Q2 營收達 42.9 億美元(季增 59.3%、年增 98.8%),受疫後復甦的強勁需求驅動,住宿量創高,帶動總預訂額年增 57.3% 至 345.5 億美元,亦創新高。Booking 的 room nights 於 22Q2 年增 56.7% 至 2.46 億個單位,報復性的旅遊消費使 Booking 的 room nights 自疫情發生以來,首度超越疫情前同期之水準(圖 5)。,圖 5: Booking 22Q2 的 room nights 已超越疫情前水準,資料來源:Booking,費用方面,Booking 的行銷效率良好,雖配合春夏旺季,22Q2 行銷費用年增 29.0%,但其相對總預定額(訂單總金額)之佔比卻較 19Q2 下滑 0.5 個百分點,與 Airbnb 及 Expedia 在 22Q2 所見之趨勢相符,這正印證了消費者對於旅遊服務的高消費意願,使得 OTA 產業在行銷推廣上的投資報酬率較以往更高。整體而言,營收規模放大,加上良好的營運槓桿,Booking 22Q2 營益率年增 25.9 個百分點至 23.3%,帶動稅後淨利由前期及去年同期虧轉盈至 8.6 億美元,稅後 EPS 達 21.07 美元。,【Booking 積極擴張,預估 Booking 2022/ 2023 年 EPS 大幅擴增為 73.00/ 114.19 美元】,展望 22Q3,進入北半球夏季的旅遊旺季,基於強勁的復甦趨勢,預估 Booking 的 room nights 將年增 26.8% 至 2.3 億個單位,持續超越疫情前水準(19Q3 為 2.2 億個單位)。雖受匯兌損失影響,但住宿量的強勁增長將推動總預定額預估年增 31.7% 至 311.9 億美元,在此之下,Booking 22Q3 營收預估將達 59.4 億美元(季增 38.4%、年增 27.1%),為了捕捉旺季的需求反彈,預期 Booking 將擴大行銷及銷售費用之規模,使得營益率預估季增 18.2 個百分點、年減 1.6 個百分點至 41.5%,帶動稅後淨利預估達 19.6 億美元(季增 154.9%、年增 128.7%),稅後 EPS 預估達 49.01 美元。,整體而言,受惠各國旅遊解封帶來的旅遊需求反彈,雖預期在總經環境疲軟之下,平均房價承壓,但住宿量預期將見強勁的增長,推動 Booking 2022/ 2023 年營收預估為 168.8/ 193.9 億美元(年增 54.0%/ 14.9%),營收規模大增推動營益率預估為 28.2%/ 30.1%(年增 5.4/ 1.9 個百分點),帶動稅後淨利預估達 29.4/ 44.1 億美元(年增 152.2%/ 50.2%),稅後 EPS 預估為 73.00/ 114.19 美元。,【喜迎疫後復甦,營運重回正軌,給予逢低買進的投資評等,目標價 2,340 美元】,CMoney 研究團隊看好疫情消散後的旅遊需求反彈,且 Booking 的市佔率有望持續提升,預期自 2022 年起公司的營運重回正軌。以預估的 2023 年 EPS 114.19 美元,與 9/6 收盤價 1,872.45 美元計算,目前本益比僅 16.3 倍,位於疫情前區間(14x~34x)之下緣。雖近幾年線上旅遊產業競爭激烈,加上當前整體消費環境弱勢,使股價評價承壓,但 CMoney 研究團隊看好未來隨著 Booking 持續穩定地繳出優於疫情前表現的營運成績後,將強化市場對 Booking 作為線上旅遊產業龍頭之信心,激勵後續的股價上揚,故給予逢低買進的投資評等,以 2023 年預估 EPS 及接近疫情前區間中緣的 20.5 倍本益比評價,目標價 2,340 美元。,資料來源:Booking、CMoney 整理,資料來源:Booking、CMoney 預估,版權聲明,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訢諸法律途徑。,免責宣言,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