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4 富邦媒

364
-6.5
(-1.75%)

富邦媒 8454

364
-6.5
(-1.75%)
股價
undefined(undefined%)
交易量(張) 0
開盤 367
昨收 370.5
最高
最低
成交 364
開盤 367
最高 368.5
最低 362.5
均價 364.94
昨收 370.5
昨量(張) 126
內盤(張) 121
漲跌幅 -1.75%
漲跌 -6.5
買價 363
賣價 365
金額(億) 0.91
單量 36
總量 248
外盤(張) 127
內盤 48.79%
51.21% 外盤
委買量
56
買價
賣價
17
委賣量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4年05月31日 19:06

產業龍頭進軍新市場,富邦媒(8454)獨霸一方!

國內線上零售龍頭,富邦媒(8454)成立於2004年,隸屬於富邦集團(台哥大持股45.01%),是國內最大的線上零售B2C公司,旗下購物平台包含:momo購物網、摩天商城、電視及型錄購物等,目前擁有超過1000萬名會員,每年穩定持續成長中。富邦媒目前超過96%的營收來自momo購物網,如以產品比重來看,2024年第一季營收3C 產品占38%、居家生活占29%、美妝保健占17%、流行精品占11%、運動休閒占5%。,線上購物趨勢增速,但仍有巨大成長空間,2023年因疫情解封,民眾外出購物意願提高導致線上消費力度下滑,但考量未來產業成長正向,台灣線上購物滲透率僅達10%,對比美、中、韓等國家超過30%的滲透率仍在低檔,未來成長空間巨大!從研調機構Boxful《2023電商物流白皮書》數據來看,台灣消費者平均每月網購頻率佔比已從78%提升至85%,日常用品購買類也來到9成,說明台灣消費者在經歷疫情後,已有一定比例的消費轉為線上,未來這塊市場也將隨著線上零售滲透率一同擴大!,韓國電商競爭不如預期中強勢,韓國大型電商酷澎(COUPANG)自2021年7月進軍台灣市場後,一直被市場認為是同樣作為B2C線上購物平台-富邦媒最大的威脅,一進入國內市場就以撒錢行銷與補助優惠等讓消費者留下印象。雖然酷澎2023年的財報中沒有直接揭露在台灣的營運數字,但根據市場推估,年營收應接近50億台幣,占比仍不及富邦媒的5%;獲利也因補貼與低價策略搶攻市占等策略,及商品聚焦於低毛利的「快消品」上而受到壓抑。另外根據SimilarWeb網站流量平台數據顯示,2023年酷澎APP的不及1%的流量占比對比蝦皮58.5%及momo購物網28.3%仍顯不足,而其用戶黏著度與忠誠度也仍距離三大電商平台甚遠。,Mo店+與momo Ads帶動今年營運動能,富邦媒於三月推出「mo店+」試營運,提供客製化的開店平台(類似於蝦皮商城),協助廠商打造客製化平台,搭配momo購物網本身超過千萬會員及大量的衛星倉儲,能快速將貨品送至消費者手中。另外,新的「momo Ads」利用演算法和轉換率(CVR)/點擊率(CTR)模型,將龐大的消費者數據流量變現,進行精準行銷與後續成效估算,大幅提升廣告主觀察到後台數據後做策略調整的效率。,圖片來源:momo購物網APP,南區物流中心第三季投入營運降低相關費用,富邦媒有強大的自有物流優勢,今年第三季南部物流中心(SDC)的啟用試營運,將大幅優化物流流程與效率,擴增今年的倉儲面積擴增15-18%,另中部物流中心(CDC)也預計2026年完工隔年投入營運,隨著物流中心營運穩定後將折抵倉儲租借成本與建置成本與設備等費用。此外,根據地區展開衛星站的布點,提高路線規劃效率與彈性,有效較低商品轉運耗能成本。,圖片來源:公司法說會簡報,第一季表現符合市場期待,富邦媒2024年第一季在電商事業交易量成長帶動下,營收來到268.8億元,年增7.0%,整體成長動能對比同業仍持續領先;毛利率因3C產品與家用電器銷售狀況下滑降至9.4%;營業利益4.2%則與去年相當;稅後利益9.09億元,EPS 3.78元符合市場預期。,線上零售王者地位不可動搖,持續擴張市場份額,展望2024年,考量(1)台灣線上購物市場有充足的發展空間,電商發展仍具備潛力;(2)韓國電商雖成長迅速,但短、中期仍難以撼動台灣電商市場發展;(3) 「mo店+」與「momo Ads」上線後成為營運動能,發揮平台本身大量會員與流量優勢;(4)物流中心優化倉儲效率,提供消費主更快速與方便的運送服務,吸引新用戶加入;(5)富邦媒目前仍是國內線上零售龍頭,本業獲利能力強勁,每年皆有穩定配息能力,吸引高股息ETF與投資人買入。,綜合上述,CMoney研究團隊預估,2024年富邦媒合併營收將來到1195.48億元,YoY +9.4%;毛利率9.4%;稅後淨利來到39.81億元,YoY +9.7%;EPS上升至16.57元。公司歷史本益比區間為24X~60X倍,目前本益比27.60倍仍在下緣,未來有望朝32倍靠攏。,受疫情解封影響,股價評價仍低,今(5/31)日上漲4.77%,外資買入639張,投信可能因高股息ETF納入在前段時間連續買入,考量富邦媒配息穩定,較無頻繁進出風險,看好未來正式突破盤整區間。,圖片來源:籌碼K線–電腦版,資料來源:CMoney、CMoney研究團隊整理,圖片來源:籌碼K線APP,現在就免費下載《籌碼K線手機APP》!全台最多人使用的股票投資APP,助你在股海乘風破浪!https://chipk.page.link/J1Fe,*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撰文者劉耀文】,Spend each day trying to be a little wiser than you were when you woke up.,【】

3則留言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2年10月28日 17:02

富邦媒(8454):說好搭上雙11商機題材?電商龍頭MOMO第三季法說後股價大跌原因為何?

【【台股研究報告】富邦媒(8454)結論與建議】,CMoney預估今年度富邦媒EPS為16.02元,2023年度EPS為19.72元,根據過去本益比區間約15-100倍,給予2023年EPS*25倍本益比評價,近期因第三季獲利狀況不如市場所預期,股價可能承壓,可持續關注第四季營收公布狀況後再伺機布局。,-----------------------------------,【富邦媒(MOMO)為台灣線上零售龍頭平台】,富邦媒體科技(8454) 成立於2004年9月,股權結構為大富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占45%、東安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占10.5%、其他占44.5%。,富邦媒為台灣線上零售業龍頭,旗下包含momo購物網、摩天商城、電視購物及型錄購物,除了網路零售平台外,也積極投入行動商務、大數據、智慧物流等趨勢領域,滿足消費者全方位需求。,2022年第三季B2C產品組合佔95%,其中累積註冊會員數量為11.6百萬位(年增7.7%),其中男女佔比為65:35,核心消費群體為25-49歲的年齡區間。,銷售產品部份,目前有2.5萬個品牌(年增13.3%),以及4百萬個SKU(庫存單位、年增18%)。產品組合以3C家電40%為最大宗,其次依序為居家生活28%、美妝保健17%、流行精品10%、運動休閒5%。,(2022Q3產品組合/圖片來源:公司簡報),【召開第三季法說,營收雖成長但營業利益不如預期】,富邦媒於10月27日舉辦線上法說會,更新第三季獲利狀況及未來營運展望,第三季營收為235.6億,年增12.7%,創下歷史第三高紀錄,B2C Take rate*也創下歷史次高14.6%的表現,EPS為3.46元。,雖營收數字亮眼,但值得注意的是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10.2%下滑至9.5%,也因為營業費用較高的影響,營業利益率出現衰退,為年減8.4%。造成此因素有可能為疫情帶來的網購潮已趨緩,公司必須花更多的廣告費用或是推動折扣活動以維持營收成長,且因整體通膨環境,也會降低消費者購物意願,加上隨疫情趨緩,旅遊逐漸解封,也許會提升消費者從海外直接購買小家電比例,或是尋找代購買回,這些因素均導致富邦媒後續營運承壓。,*Take rate:類似抽傭比例的概念,為平台式電子商務產業的一種指標,銷售量乘上take rate=營收。,【台灣線上購物滲透率仍低,網購市場仍持續成長】,受到疫情影響改變消費者購物習慣,有利於線上零售平台擴大客群及用戶滲透率,富邦媒2021年占台灣整體零售市場為3.2%,已為電商平台龍頭。,根據公司資料統計,台灣2022年預計的線上購物滲透率約為17%、2023年微幅上升至18%,若和鄰近亞洲地區相比,2022年南韓線上購物滲透率約為45%、中國為31%,顯示出線上零售購物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為了拓展更多用戶,富邦媒於近年也積極發展男性消費板塊,優化APP/網路頁面操作流程和付款程序,同時也和各銀行信用卡推出回饋方案,以刺激用戶在富邦媒下單的黏著度。,【資本支出計畫明確,衛星倉建置進度放緩】,富邦媒第三季倉庫數量新增12座,倉庫總面積年增23%,後續資本支出計畫明確,以擴展在中南部的市占率,預計2022年總倉儲面積達到416千平方米,自有物流比例也預計從2021年的19.8%提升到2022年的25%,變動較大的部份為衛星倉的建置,統計至2021年衛星倉為30座,今年度建置進度較年初預估的50座放緩至35座,預計於下次法說會時會更新2023年的最新資本支出計畫。,【迎來雙11電商旺季,市場觀望第四季獲利表現】,第四季為雙11電商旺季,市場關注雙11帶來的營收表現,在大環境消費市場保守氛圍下,公司審慎給出營收年增2成的挑戰目標。我們雖看好富邦媒在線上零售平台的龍頭地位,並預計富邦媒能夠持續擴大市占率,滲透整體線上購物市場,惟隨著疫情紅利趨緩,加上通膨環境增加富邦媒營運成本及降低消費意願,調降本益比評價。,CMoney預估今年度富邦媒EPS為16.02元,2023年度EPS為19.72元,根據過去本益比區間約15-100倍,給予2023年EPS*25倍本益比評價,近期因第三季獲利狀況不如市場所預期,股價大機率承壓,可持續關注第四季營收公布狀況後再伺機布局。,----------------------------------,【參考圖表:】,資料來源: CMoney、CMoney預估,資料來源: CMoney,資料來源: CMoney,----------------------------------,*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徒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2年07月19日 00:22

富邦媒(8454):坐穩線上購物龍頭寶座且持續擴大市占率,產業具高度成長性,未來發展前景樂觀!

【【台股研究報告】富邦媒(8454)結論與建議】,我們看好富邦媒在線上零售平台的龍頭地位,並預計富邦媒能夠持續擴大市占率,滲透整體線上購物市場,CMoney預估今年度富邦媒EPS為20.65元,根據過去本益比區間約15-100倍,考量整體產業仍有高度成長性,給予45倍本益比評價,投資建議逢低買進。,-----------------------------------,【富邦媒(MOMO)為台灣線上零售龍頭平台】,富邦媒體科技(8454) 成立於2004年9月,為台灣線上零售業龍頭,旗下包含momo購物網、摩天商城、電視購物及型錄購物,除了網路零售平台外,也積極投入行動商務、大數據、智慧物流等趨勢領域,滿足消費者全方位需求。,2022年第一季B2C產品組合佔94.3%,其中累積註冊會員數量為11.2百萬位(年增9.1%),其中男女佔比為65:35,若以年齡層區分,25-54歲的年齡區間佔消費者組合約80%。銷售的產品類別,以3C家電39%為最大宗,其次依序為居家生活29%、美妝保健16%、流行精品12%、運動休閒4%。,(圖片來源:富邦媒公司簡報),【台灣線上購物滲透率仍低,受到疫情改變消費習慣,網購市場持續成長】,受到疫情影響改變消費者購物習慣,有利於線上零售平台擴大客群及用戶滲透率,根據公司資料統計,台灣2022年預計的線上購物滲透率約為17%、2023年微幅上升至18%,若和鄰近亞洲地區相比,2022年南韓線上購物滲透率約為45%、中國為31%,顯示出線上零售購物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為了拓展更多用戶,富邦媒於近年也積極發展男性消費板塊,優化APP/網路頁面操作流程和付款程序,同時也和各銀行信用卡推出回饋方案,以刺激用戶在富邦媒下單的黏著度。,【富邦媒持續致力於擴大在台灣的B2C市佔率】,富邦媒自2017-2021的營收年複合成長率達到27.7%,今年度營收也有雙位數成長的好表現,根據電商線上零售市場大者恆大的現象,富邦媒也可以和供應商有更好的議價能力,並保證商源和庫存充足,我們預計未來幾年的營收年複合成長率也會超過20%,公司也表示預期在台灣線上購物的市占率將由2017年的15.8%逐年提高,至2023年的目標有望超過30%。,【資本支出計畫明確,有利於建立穩定且龐大的物流網絡】,受到去年疫情影響造成物流無法順利送達貨物的狀況,富邦媒於物流系統規劃明確,2021年即有約39.5億元的資本支出用於購置中區物流土地,以及興建南區物流中心建造相關費用,2022年預計仍有約24.5億元的資本支出,用於興建中區物流中心建造相關費用,前述南區和中區的物流基地也預計在2023/2025年正式上線運作,擴大富邦媒在全台物流網的規劃及送貨效率。,我們看好富邦媒在線上零售平台的龍頭地位,並預計富邦媒能夠持續擴大市占率,滲透整體線上購物市場,CMoney預估今年度富邦媒EPS為20.65元,根據過去本益比區間約15-100倍,考量整體產業仍有高度成長性,給予45倍本益比評價,投資建議逢低買進。,----------------------------------,【參考圖表:】,資料來源: CMoney預估,資料來源: CMoney,【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或是想一起交流產業個股,歡迎留言或來信 Amy_Ciou@cmoney.com.tw聯絡我 ☺】,【(Cover產業:生技醫療、車用二極體、MOSFET、營建、電商)】,----------------------------------,*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徒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1年11月26日 15:32

91APP*-KY(6741):受惠虛實整合、D2C 趨勢,大吃電商市場商機!

【各家電商業者在雙 11 檔期均繳出亮眼成績單,APP 購物成趨勢】,近期各家電商業者雙 11 檔期已結束,均繳出亮眼成績單,其中富邦媒(8454)表示,旗下 momo 購物網《雙 11 超狂購物節》業績較平日大增 3.5 倍,行動購物業績比重近 80%,顯示消費者使用 APP 購物趨勢顯著;網家(8044)也指出,PChome 24h 購物有多個品牌銷售額創單日新高紀錄。,【預估台灣網購滲透率將在 2025 年達到 20%】,隨著 2020 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逐漸改變民眾消費習慣,市場預估台灣電商滲透率將從 2020 年的 12% 上升至 2025 年的 20%。在此趨勢下,不僅是電商業者持續受惠,許多實體通路商也紛紛跨入電商市場,並造就 D2C(直接面對消費者)商業模式崛起,由於品牌業者高度掌握消費者數據,能評估每位顧客的終身價值,因此能基於這些數據進行預算和精準行銷。,【91APP*-KY(6741):台灣首檔掛牌的 SaaS 零售科技公司】,但企業自行開發 APP 及維運管理相當耗費成本,因此衍生出電商領域的 SaaS(軟體即服務),由專業廠商提供產品化的軟體服務,企業無須負擔開發成本,只要向 SaaS 公司訂購該項服務即可打入電商市場,台灣首檔掛牌的 SaaS 零售科技公司正是 91APP*-KY(6741)。,【提供 3 大零售軟體雲服務:行銷雲、商務雲、虛實融合雲】,91APP*-KY(6741)成立於 2013 年,並在 2021 年掛牌上櫃。主要業務為協助品牌數位轉型,使實體通路商順利切入電商市場,滿足消費者全通路購物需求,達到虛實整合目的。公司主要提供 3 大零售軟體雲服務,包含行銷雲、商務雲、虛實融合雲等,除了協助客戶打造品牌官網或 APP,也可提供數據顧問服務以利客戶精準行銷,甚至還有金流及發票服務,讓客戶完成一站式購足。目前客戶以中大型零售商為主,包含全聯、康是美、寶雅、Puma、Timberland、The North Face、Hilltop、Philips 等。另外也成立香港子公司、馬來西亞合資公司,並計劃佈局日本、韓國等海外市場。,【法說會表示更多企業看到 OMO(虛實整合)、D2C 等趨勢】,91APP*-KY(6741)於 2021.11.19 舉辦法說會,公司表示 21Q3 重要大型客戶年增 3 成至 400 家,代表已經有更多企業看到 OMO(虛實整合)、D2C 等趨勢,將帶動營運持續向上,目前經常性收入營收比重更達到 94%。,91APP*-KY(6741)也解釋目前 GMV(商品交易總額)主要來源為 APP,貢獻達整體 GMV 的 6 成,WEB 網頁貢獻則降至 4 成,顯示消費者直接透過企業 APP 購買已成為趨勢。展望 2022 年,既有客戶 GMV 成長將推升營運成長,也將加速策略結盟夥伴,包括 ERP(企業資源規劃)服務商、廣告服務商或跨產業服務商,打造「91APP聯軍」,藉此加快客戶開發速度。, ,【市場預估 D2C 自有電商 2020~2028 年的交易金額年複合成長率高達 3 成】,另外市場也預估台灣 2020~2028 的零售分佈,預期 2028 年實體店面交易總額將降至 13,171 億元,年複合成長率為 -1.7%;B2C 電商如 Momo、PChome 24h 的交易總額將達 6,405 億元,年複合成長率為 11%;D2C 自有電商的交易總額將達 6,903 億元,不只是金額有望突破 B2C 電商,年複合成長率更高達近 3 成,可預期專屬品牌商的購物 APP、WEB 官網需求相當強勁,91APP*-KY(6741)將成此趨勢的最大受惠者。,整體而言,展望 91APP*-KY(6741):1)隨著品牌商 D2C 商業模式崛起,帶動 OMO 趨勢成形,因台灣目前約有 8 成實體品牌商尚未跨入電商市場,樂觀看待產業趨勢、2)營收來自客戶於交易平台的 GMV 分潤,受惠於疫情改變民眾消費習慣,帶動網購滲透率提升,隨著客戶線上網購營收提升,可收取更高的系統服務費。目前產品以訂閱制進行,續約率高達 95%,顯示產品符合客戶需求,經常性收入已達整體營收的 9 成、3)與其他公司策略聯盟,如先前與軟體服務商鼎新電腦整合共有資源,將 ERP 導入幫助客戶強化營運管理績效、4)雖目前營收 9 成來自台灣市場,但長期將深耕海外市場,包含香港、馬來西亞、日本等地,其中香港市場已轉虧為盈。,【91APP*-KY(6741)本益比有望向 100 倍靠攏】,市場預估 91APP*-KY(6741) 2021 年 EPS 為 2.79 元(YoY+45.3%),並預估 2022 年 EPS 為 3.99 元(YoY+43%),2021.11.24 收盤價為 296 元,以 2022 年市場預估 EPS 計算目前本益比為 74 倍,位於上市以來本益比區間 70~160 倍下緣,考量客戶續約率穩定支撐營運動能,且 OMO 長線趨勢明確,目前評價低估,本益比有望向 100 倍靠攏。,「點此看完整報告 → https://cmy.tw/008EtX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6則留言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1年09月17日 18:00

09/17產業週報:振興5倍券將開跑,台灣零售業者誰受惠?

,【快速結論】,台灣零售業中,網路零售業成長快速,富邦媒(8454)在疫後將迎來更加明顯的成長,五倍券的加持,21Q4可望迎來旺季更旺的行情,評價上雖並未明顯低估,但考量疫情已改變消費者習慣,富邦媒可望藉由規模優勢,持續加大投資倉儲、物流的建置,長期將鞏固富邦媒的龍頭地位,未來爆發性的成長提振市場信心,在21Q4電商旺季的短期利多加持,預期股價創高的機率仍較大,持股者仍可以短均為守。,台灣實體零售業裡,便利商店產值躍升為台灣零售第一大市場,今年五倍券的貢獻雖可能被電商市場瓜分,但預期今年仍可維持一半的挹注效果,統一超(2912)在台灣營運將落底的情況下,可望透過其規模優勢複製全家的銷售策略,額外的獲利成長動能將推動統一超挑戰32倍的本益比,給予逢低買進的投資評等。,遠百(2903)近期也因國內疫情趨緩,8月營收來到25.9億元,已恢復到相對穩健的水準,近日也推出五倍券相關的優惠活動,以遠百去年收到9億元消費券來看,加以臨近第四季週年慶,今年消費券挹注營收可望達15億元,短期營運雖可望轉好,但考量百貨業成長逐年趨緩的前景下,目前的評價相對合理,給予區間操作的投資評等。​, ,【台灣實體零售業邁入成熟期,歷年成長穩固】,台灣綜合零售業包含百貨公司、超級市場、便利商店、量販店,屬於內需型產業,與國內經濟成長、國民所得以及民間消費等有密切的關聯。台灣經濟發展穩定,近幾年民間消費穩定維持2%左右的年增率,加上實體零售的發展已進入成熟期,因此有別於台灣網路零售銷售每年維持至少10%以上的雙位數成長,實體綜合零售業近五年(2016~2020年)年複合成長率(CAGR)僅維持在2.6%,其中百貨公司業CAGR +1.5%、超級市場業CAGR +6.1、便利商店CAGR +5.3%、量販業CAGR +4.9%。,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2020年台灣零售業(包含電商)產業競爭形勢,資料來源:未來流通研究所, ,【便利商店2020年產值首度超車百貨業,躍升為零售業中最大的市場;超級市場產值近年成長快速】,近年台灣零售業產值及年增率,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就上圖所示,我們可以發現實體零售業裡,百貨公司業成長最趨緩,超級市場、便利商店業則為零售業中,成長相對明顯的產業。,以下將針對各產業中的競爭態勢簡易說明:, ,[便利商店業:台灣實體零售業中,產值最大的市場],尤其可留意到,直至今年7月,便利商店產業規模達2,096億元,已超越百貨業成為台灣第一大綜合零售通路,顯示即使便利超商的市場雖日趨成熟,於國內門市的分布密度極高,但統一超(2912)、全家(5903)等相關業者仍透過擴大服務品項、店到店、會員制以及數位化等,滲透消費者的生活中,使其更加依賴便利商店所提供的服務,進而在日趨飽和的市場中,便利商店產業仍維持穩固的成長。其中可留意全家於數位化佈局較早,其會員貢獻佔整體營收約4~5成,領先統一超的2成,然而統一超在其門市數量市佔率仍為國內龍頭,以及母集團資源豐厚、零售通路多元(包含電商、美妝、百貨等),也將是統一超日後推廣會員制的最大優勢,其會員數、會員貢獻度、平均消費金額、活躍人數等經營指標的提升,也將是日後營收、獲利成長動能的關鍵所在。, ,[超級市場:台灣目前成長最為快速的實體零售市場],而超級市場產業的規模在去年也首度超越量販業,今年1~7月產值達1,440億元,成為台灣第三大零售通路市場。受惠於台灣少子化、家庭結構轉變為小家庭或頂客族,民眾消費習慣轉變為就近小量採購,以及國內超級市場如全聯、三商(2905)旗下的美廉社近年透過積極展店,配合鮮食主題、集點等行銷活動,並導入多元支付,以提升消費體驗以及客群黏著度,未來將為台灣實體零售產業另一大重點市場。, ,[量販業、百貨業成長持續趨緩,將走向轉型],至於量販業亦受到家庭結構的轉變所影響,近年產值增長相對趨緩,與百貨業者相似,據有連鎖化、集團化的趨勢,雖也形成較高的產業門檻,但其瞄準的客群多對價格敏感度較高,因此多著重在壓低採購成本,或者發展自有品牌,而近年Costco進駐台灣,其收費會員制有利於收集顧客資料、穩固營運金流,加上其產品據有品牌光環、獨特性以及價格優勢,反觀潤泰全(2915)旗下大潤發、遠東集團旗下愛買營運模式相似,彼此之間具有高度的替代性,在競爭日趨激烈下,將令台灣零售式量販業走向整併潮,以及加速數位轉型。,至於百貨業,由於台灣內需市場較小,市場日趨競爭,相較2010年之前的1000家以上,近年隨著業者被淘汰、整併後,2020年全台百貨公司數量約剩下700家,尤其遠百(2903)旗下遠東百貨、遠東Sogo市佔率約25%,其主要競爭對手新光三越約佔21%,顯示百貨市場大者恆大的趨勢明顯,集團化、連鎖通路化的競爭情勢將不易改變。此外,在疫情衝擊百貨公司來客數大幅減少下,亦加速百貨業者朝向線上發展,其中遠東Sogo部屬最早,於2016/6試營網購購物平台SOGO istore,主打服飾、美妝、鞋包飾錶、家電、美食超市等大類,另外平台上提供台北忠孝店、復興店、敦化店等3家重要門店的特選商品,令遠東Sogo在2020年疫情之下,營收仍持平2019年的水準。另外,新光三越2017/6設立Beauty STAGE美麗台、遠百的網購平台遠百Online於2018/4啟用,現階段網路銷售佔百貨業整體營收雖偏低,但隨著疫情的催化,以及實體門市日益競爭的態勢下,線上、線下的整合已是不可逆的趨勢,但由於百貨業者固定成本支出較高,其營運風格也偏保守,因此相對其他零售產業,百貨業的營運彈性較低,未來的轉型之路恐將面臨較長的陣痛期。, ,【預期五倍券將有利於電子商務、便利商店、百貨業相關業者】,今年第二季國內疫情爆發,導致台灣6月綜合零售業營業額月減17.4%,其中百貨業首當其衝(MoM -54.6%),其次為便利商店 (MoM -8.7%),主因三級警戒導致客流量驟減;至於超級市場、量販業則受惠於生活物資的囤積需求,所受的衝擊較低,分別月減4.8%、2.6%。,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然而疫情於2個月內逐漸受控,近日雖傳出Delta變異病毒群聚的疑慮,但有別於5月突發性爆發,現今人民多有警惕,與此同時,疫苗施打率疫也不斷的提高,預期疫情所造成的影響將不如5月那時嚴重,10月上旬五倍券上路之後,預期將有利於零售業者的營運持續回溫,但有別於去年三倍券僅開放實體店面(百貨公司、餐廳、書店、夜市、住宿等),今年可用範圍新增了電商網購的選項,預期將部分瓜分實體店面的受惠程度,尤其消費者於21Q2已先大量囤積生活用品,預期五倍券對量販業如潤泰全旗下的大潤發,以及超級市場業中的全聯、美廉社的受惠程度相對有限。但考量全聯於疫情期間與外送平台合作,藉此擴大服務客群,近日也針對中秋節商機推出自家的外送服務(PXGo!小時達),維繫原有的客群之餘,長期也將有利於降低來自外送平台的競爭,以鞏固自身的營運。, ,【個股:富邦媒(8454)、統一超(2912)、全家(5903)、遠百(2903)選誰好?】, ,疫情催化電商趨勢,富邦媒的成長日趨顯著,惟評價已不低,百貨股當中,尤以國內電商龍頭富邦媒(8454)受惠最為顯著,在今年第三季相對淡季的情況下,7、8月營收仍維持在70億元以上的水準,疫情推升國內電商滲透率之餘,後續又有五倍券刺激消費,時序進入第四季傳統電商旺季,預期將可迎來旺季更旺的行情,預估2021年EPS可望達19.19元。就2021年的展望來看,富邦媒目前本益比已逾100倍,評價並未明顯低估,但考量疫情已改變消費者習慣,就富邦媒今年上半年生鮮網購的銷量成長8成來看,顯示早期電商較難攻克的生鮮品項也已逐漸轉至線上,在國內電商滲透率未來仍有龐大成長空間的前景下,富邦媒可望藉由規模優勢,持續加大投資倉儲、物流的建置,甚至併購線下零售商,初期雖有龐大現金支出,但考量每年的營運金流可望隨電商趨勢持續擴大,加之背後有台灣大(3045)的支持,長期將鞏固富邦媒的龍頭地位,未來爆發性的成長提振市場信心,在21Q4電商旺季的短期利多加持,預期股價創高的機率仍較大,持股者仍可以短均為守。,點此觀看完整的研究報告→ https://cmy.tw/009i4Y,*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11則留言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1年09月13日 09:37

產業週報:電商趨勢下,宅配通(2642)受惠顯著,惟評價已不低

【電商為驅動宅配業者營運成長的重要引擎】,由於台灣的網路普及率高,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2020年的報告指出,12歲以上的民眾上網率已達83%,且在疫情之下,民眾對於網購的接受度提升,2020年台灣電子商務使用率已達8成,高於全球平均。根據未來流通所的研究指出,去年台灣全年電商產業規模達2,412億元,年增16.1%,創下近年新高,其中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額達855億元,年增22.5%,甚至超越電商產業的成長速度,線上購物的主力銷售品項也從書籍、3C、服飾等,大舉拓展至生鮮、餐食、奢侈品等過去被認為是電商難以攻克的品項,推動台灣網路購物佔整體零售業比例(電商滲透率)於2020年第四季創下歷史新高,達9.5%。,2021年第二季國內疫情爆發,更加速實體店面轉向線上,根據經濟部統計,21H1台灣網路零售銷售額年增25%,成長速度為近五年的新高,在宅經濟的催化下,預期將持續提升台灣電商滲透率,若以亞洲區電商滲透率最高的中國、南韓的25~30%作為目標,台灣電商市場產值仍具有龐大的成長空間。,資料來源:TWNIC,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網路零售蓬勃發展之餘,宅配業者被賦予的重要性亦同步提升,依照未來流通研究所的報告指出,近十年宅配業務年複合成長率達12%。然快速的成長率吸引國內物流業者持續擴大營運版圖之外,大型電商集團亦開始自建物流系統,如富邦媒(8454)近年擴大投資物流中心,於全台已擁有14座物流中心、衛星倉23座,自有物流已達13.4%,2020年更成立富昇物流,佈局物流的最後一哩路,以提升消費者的購物滿意度。市場日趨競爭下,使得電商的委外配送費用近年維持下滑的趨勢,宅配業者因而面臨競爭加劇的窘境。,然而對於電商平台而言,擴大投資自有物流,長期雖可達成經濟規模效益,以及藉由物流優化,提升客戶的購物體驗,但短期仍要考量鉅額的投資支出,需要有相對應的營運金流支撐。因此對於規模較小且資源相較缺乏的電商業者而言,現階段仍需謹慎評估物流的投資支出,宅配業者仍為重要的合作夥伴。然而對於富邦媒而言,其背後仍有台灣大(3045)的集團資源撐腰,在電商趨勢下每年營運現金流的挹注仍持續成長,在近兩年疫情催化宅經濟商機的情況下,對於資源相較充沛的電商而言,或將是一個大舉投資的機會。因此長遠來看,宅配業者除了提升物流服務品質,鞏固與電商平台的合作之外,亦需拓展多元業務,如超商店到店配送、冷鏈物流、跨境物流、美食配送等。與此同時,亦需嚴格控管不斷上揚的倉儲、物流、人力等成本,以擴大原已十分微薄的獲利。,宅配配送業務競爭加劇,電商委外配送費率近年呈下滑趨勢,資料來源:未來流通所,【個股:疫情帶動宅經濟商機,宅配通受惠顯著,惟評價已不低】,台灣四大物流業者中,各家優勢、策略不一,如統一速達以其母集團統一(1216))龐大的通路做為後盾,建立綿密、穩固的服務通路。宅配通(2642)則與富邦媒、PCHome(網家8044)、全家(5903)、萊爾富合作,近年隨著電商網購風潮興起,宅配、店到店取貨量竄升,推動宅配通近年營收維持雙位數的增長,此外為開拓業務,另與中國快遞、物流業者合作發展兩岸跨境物流,以及國內機場行李配送、美食配送等業務。至於嘉里大榮(2608),策略為瞄準較高毛利、利基型的物流服務,於2019年初成為科學城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大股東,主要提供高科技倉儲運輸,於中美貿易戰促使台商返台投資之際,成為新竹、台南科學園區的物流服務主要提供者。此外也跨入冷鏈、醫療運輸服務,於國內醫藥物流市占率已超過5成。其餘物流客戶則多為知名大型企業,如屈臣氏、安麗、Fendi、Uniqlo以及iKea等,因此嘉里大榮歷年的獲利穩健。2020年嘉里大榮的高科技物流獲利貢獻1.66億元、藥品配送獲利貢獻0.8億元,為嘉里大榮兩大獲利引擎,稅前純益率達15.94%,優於同業6~8%的水準。,資料來源:CMoney,資料來源:CMoney,宅配通個股延伸閱讀:疫情下的好幫手,2XX2一個月內股價翻逾2倍!,→ 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268867,今年5月國內疫情爆發,三級警戒導致民眾仰賴宅配業者運送生活物資,帶動嘉里大榮21Q2營收達11.3億元,季增4.8%、年增10.7%。宅配通21Q2營收11.3億元,季增7%、年增15.3%。可以觀察到宅配通成長動能較佳,主因嘉里大榮2020年才剛透過子公司嘉里快遞進軍電商宅配市場,對於嘉里大榮整體營收貢獻仍不到10%,反觀宅配通的客戶組合(PCHome、MOMO、全家、萊爾富)與宅經濟商機密切相關,因此在宅經濟蓬勃發展之下,為主要的受惠者之一。,近日國內爆出Delta群聚,雙北雖尚未提升至三級警戒,惟國內恐慌情緒攀升,且臨近中秋連假,令市場擔憂國內恐有另一波疫情將至,然有別於5月疫情的突發式爆發,現階段國內對疫情的掌握度提高,以及近日疫苗施打率已將近5成,疫情的影響已相對減輕,國內再度恐慌訂購生活物資的情境發生機率應不高,但考量振興5倍券將於10/8上路,且將納入PCHome、MOMO、Foodpanda與蝦皮購物等電商平台(條件為電商平台需提供免收廣告費、專區商品加碼回饋等優惠),在第四季電商傳統旺季來臨下,即便生活物資需求持平,在電商平台祭出誘人的優惠之餘,又有5倍券的助力,預料3C產品、服飾將可維持一定的需求,且今年的疫情迫使更多消費者轉向線上訂購,提高民眾對於網購的接受度,整體而言,預期電商以及物流業的營運將優於去年同期的水平。,宅配通藉由鞏固與大型業者的合作,且超商店到店費率相較電商配送費率平穩,預期2021年營收可望達45.8億元,年增14.9%,稅前純益3.88億元,EPS 3.27元,每股淨值28.7元。宅配通目前本淨比3.3倍、本益比28.9倍,目前評價並未明顯低估,其電商題材多半已反映,長期則須觀察其主要客戶富邦媒(佔宅配通全年營收23~24%),近幾年欲自行垂直整合物流服務的意圖明顯,未來電商物流恐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導致電商委外營運費率持續下降,但考量電商市場維持成長,宅配通於台灣已具有一定的市佔率,且宅配業進入門檻不低,預期宅配通仍可透過鞏固與其他規模較小的電商業者合作,加上宅配通仍開拓多元的物流業務(跨境、東元馬達運輸),以分散營運風險,整體而言,電商費率下降雖將壓抑毛利率,然而在電商市場的成長趨勢以及多元物流業務擴大下,其營運也將隨之擴張。但考量評價未低估,投資評等為區間操作。,至於嘉里大榮的部分,電商物流比重雖較低,但在科技倉儲運輸,以及醫療運輸等利基型業務的穩健成長下,預期2021年營收可望來到129.7億元,年增5.1%,稅前純益20億元,EPS 3.28元,每股淨值22元。目前本淨比2.57倍、本益比17.21倍,目前評價合理,投資評等為區間操作。,資料來源:CMoney,資料來源:CMoney,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

7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