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嘉(6288)接單動能爆發,未來幾年營收成長率至少達 20% 以上!
【聯嘉(6288)表示 2023~2025 營收年增率將維持 20%~30%】,回顧作者於 2022.12.01 撰文的聯嘉研究報告,股價至今已大漲 31%。公司近日再度召開法說會,表示 2023 上半年台灣、中國、美國工廠稼動率分別為 60%、75%、35%,然而隨著前幾年新接訂單車款陸續啟動量產,2023 下半年稼動率可分別提升至 95%、100%、65%,營運將呈現先蹲後跳的走勢,且目標 2023~2025 營收年增率將維持在 20%~30% 的水準,甚至 2025 年以後也可保有 20% 成長率,現在還能佈局嗎?,本篇文章將帶給讀者 3 大重點:,【車用 LED 產業:2023 年將成長 5.1% 達 343 億美元】,根據市調機構 TrendForce 預估,2021~2026 年全球車用 LED 市場產值年複合成長率將達 4.7%,其中 2023 年將成長 5.1% 達 343.4 億美元,主因受惠 LED 燈具有低能耗、高效率、壽命長、造型多變等特點,使各車廠陸續導入中。,目前全球 LED 車燈滲透率已達 70%,甚至在電動車領域幾乎成為廠商標配,滲透率高達 90% 以上。隨著未來電動車將逐漸取代傳統燃油車,也將加速車用 LED 滲透率。除此之外,相關企業持續開發包含自適應式頭燈(ABD)、標識燈(Logo Lamp)、Mini LED 尾燈、智能氛圍燈皆有助於整體產值進一步攀升。,【聯嘉簡介:具備垂直整合能力的車用 LED 廠,晉升至 Tier 1.5】,聯嘉成立於 1995 年,並在 2018 年掛牌上市。主要業務為 LED 車用元件及模組,營收比重約佔 9 成,車燈產品以尾燈、日行燈、剎車燈等為主。2022 年銷售區域佔比分別為美國 73%、中國 13%、歐洲 7%、台灣 6%、其他 1%。,在 LED 車燈供應鏈中,聯嘉過去主要扮演 Tier 2(模組)及 Tier 3(封裝元件)的角色,不過近年憑藉著具備光源設計、磊晶/晶片、封裝到模組成形的垂直整合能力,不僅具有成本優勢,甚至能符合更多車廠的客製化需求,因此晉升至 Tier 1.5,逐漸參與更多終端車廠初期的設計,並藉此取得新車款訂單。,【聯嘉 2023 年展望:美國車市銷量回升、新接訂單爆發帶動獲利翻倍】,【美國汽車銷售量將年增 9.1% 帶旺聯嘉營運】,展望聯嘉 2023 年營運,根據市調機構 TrendForce 預估,2023 年全球汽車銷售量有望年增 3.8% 達 8,410 萬輛,主因 2022 年車用缺晶片問題,導致部份積壓訂單遞延至 2023 年交貨。另外根據全球最大的車用製造商通用汽車(GM)預估,由於 2022 年美國車市基期偏低,2023 年銷量將年增 9.1% 達 1,500 萬輛。由於聯嘉主要銷售市場位於美國地區,且近年市佔率由 2020 年 10.4% 提升至 2023 年的 13.2%,營運將同步受惠。,【聯嘉近 3 年接單動能爆發,支撐中長期營運動能】,在接單方面,除了 2021 年取得約 60 億元的 GM 訂單之外,2022 年還陸續獲得包含 Tesla Cybertruck、Rivian 電動貨運、Fisker Ocean、保時捷 Macan EV、Ford F-150 等 13 款車型專案訂單,總金額高達 115 億元,甚至在 2023 年前 2 個月又再接獲 11 款車型訂單,且以往一輛車平均出貨約 4~8 個 LED 模組,現在每輛車可拿到 20 個模組,主因還多了複合格柵前燈、標誌燈、車燈輪廓 LED 燈串等,單車產值貢獻相較過往呈倍數成長。,公司表示,過往拿到新專案後至少需要經過 3~4 年才會有明顯貢獻度,然而近年新接訂單中有更多電動車廠,出貨時程將縮短至 1~2 年,因此在 2022 年部分接獲的車款在經過認證後,最快就會在 2023 下半年量產,2023 年新訂單也將成為支撐往後營運動能的主要來源。,【美國密西根新廠將於 2023 下半年正式轉虧轉盈】,另外美國先前已通過《抗通膨法案》,其中針對電動車稅收抵免的標準,包含限制製造商必須在美國生產。由於聯嘉已在美國設置 3 條產線,且 2023 年底預計還會再導入 2 條,未來可望持續取得更多來自北美的訂單。由於美國廠剛建置完不久,初期稼動率偏低之下仍處虧損,然而隨著有 2 款新車已在 2023 上半年陸續量產,下半年還會再增加 1 款,單月損益將正式轉虧為盈。,【聯嘉積極發展 ADB、Mini LED,將成未來新動能】,在新產品方面,聯嘉近年積極開發如 ADB(自適應式頭燈)以及 Mini LED 技術。根據市調機構 TrendForce 預估,ADB 雖然在 2022 年滲透率僅 3.2%,但 2026 年將達 13.2%,主要動能為該技術可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有望在未來成為新動能。至於 Mini LED 方面,已研發多款相關產品,且有小量代工收入,未來將以車用應用領域為主。,【預估聯嘉 2023 年每股淨值為 15.03 元,股價淨值比有望朝 2.6 倍靠攏】,整體而言,展望聯嘉 2023 年營運:1)隨著美國汽車銷量回升,且 LED 車燈滲透率持續增加,將同步帶動車用 LED 模組出貨;2)目前電動車較大量車款為 Tesla Model 3,未來將陸續新增 GM 電動車、Tesla Cybertruck、Rivian 電動貨車等,電動車比重將由過往 1 成提升至 2 成,相關車款最快在下半年投產:3)美國密西根新廠上半年已生產 2 款新車,下半年還有第 3 款加入,營運將正式轉虧轉盈,甚至受惠美國抗通膨法案,未來將接獲更多車廠訂單。,預估聯嘉 2023 年 EPS 為 1.29 元(YoY+1333%)。在評價方面,考量公司產業特性,較適合以股價淨值比評估,預估 2023 年每股淨值為 15.03 元,2023.03.24 收盤價 33 元,股價淨值比為 2.2 倍,考量公司近年接單案件爆發,將支撐高成長動能至少到 2025 年,股價淨值比有望朝 2.6 倍靠攏。,【聯嘉技術分析與總結:股價持續出量突破多個頸線壓力】,在技術分析方面,聯嘉近期股價持續出量突破多個頸線壓力,顯示市場認同過往新接訂單將陸續反映在往後的業績上,使整體買盤愈趨強勁。未來隨著各項車款陸續投產、美國密西根新廠即將轉虧為盈有望使營運逐季向上,可觀察頸線支撐伺機佈局。
聯嘉(6288) 帶量突破頸線壓力!
聯嘉為汽車原廠 LED 元件和模組光源的專業製造商:主力產品為 LED 車用元件及模 組光源,生產基地位於台灣、中國東莞及美國密西根,目前三個生產基地分別擁有 11、 7 及 2 條車用 LED 模組產線。聯嘉積極開 發車用業務多年,主要營收市場為美洲,占比約 73%,中國為 13%。,【股價帶量漲停突破頸線!】,資料來源:CMoney,聯嘉未來展望佳,在手新專案訂單將陸續順利出貨,目前在手訂單高達 113 億元,能見度已達 2030 年,股價更於今日帶量漲停突破將近一年的頸線壓力,後續如能有個健康的回測頸線,並且確認壓力確實轉換成支撐,就能期待股價繼續表現!,【外資投信聯手買超,後市看漲!】,資料來源:CMoney,觀察籌碼面,投信近3個交易日買超約1000張,外資區間近期也買超了近1500張,但外資近期有些許隔日沖的跡象,需要持續觀察!,【結論與建議】,聯嘉於今日(02/20)帶量漲停突破頸線壓力,觀察籌碼面,投信近期大買,外資區間維持買超,但籌碼有些許鬆動的跡象,後續聯嘉如能出現健康的回調,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機會!,【】,*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聯嘉(6288)新訂單突破百億元,法說樂觀展望令股價大漲 8% 突破年線!
【聯嘉(6288)接單金額突破百億元,法說會隔日股價最高大漲 8%】,聯嘉於 2022.11.30 召開法說會,公司表示 2022 年以來新訂單件數與金額同步創下歷史新高,往年平均一年新車專案約 2~4 項,2022 年卻拿下 13 項,且包含許多電動車專案,訂單總金額高達百億元以上,相當於目前年營收規模 40 億元的 2.5 倍以上。雖然全球總經環境走下坡,但公司展望相對多數公司樂觀,帶動股價在法說會隔日最高大漲 8%,現在能佈局嗎?,本篇文章將帶給讀者 3 大重點:,【聯嘉簡介:具備垂直整合能力的車用 LED 廠,晉升至 Tier 1.5】,聯嘉成立於 1995 年,並在 2018 年上市。公司主要業務為 LED 車用元件及模組,營收比重約佔 9 成,車燈產品以尾燈、日行燈、剎車燈等為主。以 2022 年前 10 月銷售區域來看,美國佔 73%、中國佔 13%、歐洲佔 7%、台灣佔 6%、其他佔 1%。,在 LED 車燈供應鏈中,聯嘉過去主要扮演 Tier 2(模組)及 Tier 3(封裝元件)的角色,不過近年憑藉著具備光源設計、磊晶/晶片、封裝到模組成形的垂直整合能力,不僅具有成本優勢,甚至能符合更多車廠的客製化需求,因此晉升至 Tier 1.5,逐漸參與更多終端車廠初期的設計,並藉此取得新車款訂單。,【聯嘉 2022 年營運:獲利相較 2021 年倍數成長】,回顧聯嘉 2022 年前 3 季營運,營收 28.8 億元(YoY+5%);毛利率 15.6%(YoY 減少 4 個百分點);稅後淨利 4,015 萬元(YoY+235%);EPS 為 0.23 元。其中營收成長,但毛利率衰退,主因受運費成本上升,以及針對部分缺料的零件向現貨市場用更高價採購。不過受惠新台幣貶值貢獻約 1.4 億元的匯兌利益(相當於 0.74 元的 EPS),使獲利呈倍數成長。,展望聯嘉 22Q4 營運,美國密西根新廠已有 2 項新車款小量生產,營收較 22Q3 可小幅提升。在業外方面,雖然近期新台幣大幅升值,22Q4 將不再有匯兌利益的貢獻,獲利短期轉為虧損,但我們認為最壞情況即將過去,且 2022 全年預估 EPS 仍有 0.13 元,相較 2020 年的 0.06 元倍增。,【聯嘉 2023 年展望:新訂單動能爆發,未來營收年複合成長率達 3 成】,【美國密西根新廠營運將於 2023 年正式轉盈】,展望聯嘉 2023 年營運,公司表示美國密西根新廠在 22Q4 生產的 2 款新車將於 23Q1 起放量,且在 23Q3 還將有第 3 個新車款加入量產貢獻,屆時該新廠將具備一定經濟規模,獲利貢獻將正式由虧轉盈。,【預估北美汽車銷量將於 2023 年成長 7.8%,2024 年突破 1,600 萬輛】,以北美汽車銷售量來看,雖然 2022 年遭受車用缺晶片以及俄烏戰爭影響,銷售量將下滑 7.2% 至 1,399 萬輛。然而我們預估上述因素在進入 2023 年後將逐漸淡化,銷量有望回升 7.8% 至 1,508 萬輛,甚至 2024 年可望突破 1,600 萬輛。由於聯嘉主要銷售市場位於美國地區,營收將隨銷量回升而同步增長。,【2022 年新接訂單將於 23H2 陸續貢獻,未來營收年增率上看 3 成】,在接單方面,除了 2021 年取得約 60 億元的 GM 訂單之外,2022 年陸續獲得包含 Tesla Cybertruck、Rivian 電動貨運、Fisker Ocean、保時捷 Macan EV,甚至是 Ford 最暢銷的 F-150 車款也重新取得訂單,上述車款經過認證後,最快將於 23H2 小量生產,並主要貢獻 2024~2025 年的營收。,另外美國近期頒布《抗通膨法案》,其中針對電動車稅收抵免的標準,包含限制製造商必須在美國生產。由於聯嘉已在美國設置 2 條 SMT 產線,且 2023 年還會再導入 2 條,整個一期廠最終可達 7 條,未來有機會受惠潛在的轉單效益,由 2022 年新接訂單多為電動車款,即可看出端倪。,在產品方面,過往主要以尾燈、方向燈為主,但 2022 年每款車都拿到更多燈款,以往一輛車平均出貨約 4~8 個 LED 模組,現在每輛車可以拿到 20 個模組,單車產值貢獻相較過往呈倍數成長,公司目標 2023~2025 年營收年複合成長率達 3 成,2025 年以後仍有 20% 的成長空間。,【聯嘉積極發展 ADB、Mini LED,將成未來新動能】,除此之外,聯嘉積極開發新產品如 ADB(自適應式頭燈)以及 Mini LED。根據市調機構 TrendForce 預估,ADB 雖然在 2022 年滲透率僅 3.2%,但 2026 年將達到 13.2%,主要動能為該技術可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有望在未來成為新動能。至於 Mini LED 方面,已研發多款相關產品,且有小量代工收入,未來將以車用應用領域為主。,【預估聯嘉 2023 年每股淨值為 14.77 元,股價淨值比有望朝 2 倍靠攏】,整體而言,展望聯嘉 2023 年營運:1)車用缺晶片問題預期 23Q2 完全舒緩,再加上北美汽車銷量回升且 LED 車燈滲透率增加,有助營收增長;2)目前電動車較大量車款為 Tesla Model 3,未來會再新增 GM 電動車、Tesla Cybertruck、Rivian 電動貨車、保時捷電動車等,相關車款將於 23H2 開始投產:3)美國密西根新廠已於 22Q4 小量生產 2 款新車,2023 年正式進入放量階段,再加上 23Q3 還有第 3 款車加入,該廠營運將由虧轉盈,甚至受惠美國抗通膨法案,具潛在的轉單利多;4)積極發展 ADB(自適應式頭燈)以及 Mini LED,將成未來新動能。,預估聯嘉 2022 / 2023 年 EPS 分別為 0.13 元(YoY+116.7%) / 1.04 元(YoY+700%)。在評價方面,考量公司產業特性,較適合以股價淨值比評估,預估 2023 年每股淨值為 14.77 元,2022.12.01 收盤價 25.20 元,股價淨值比為 1.7 倍,考量訂單能見度已看到 2025 年,股價淨值比有望朝 2 倍靠攏。,【聯嘉總結與技術分析:股價大漲,自 3 月以來首度站上年線】,在技術分析方面,聯嘉股價近期突破底部整理區間,在法說會後隔日繼續強漲,雖然留上影線,但主要是消化頸線套牢賣壓。從更大格局來看,今天股價已經跳空站上年線,是台股自 3 月大跌以來首次突破,顯見未來營運逐季成長的潛在利多,市場資金願意買單。,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讚 + 追蹤,⇩ ⇩ ⇩ ⇩ ⇩ ⇩ ⇩ ⇩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徒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CMoney 產業研究中心】新開張】,【若你不想錯過產業深度好文,請 點我 加入社團!】
車燈大廠聯嘉(6288)受惠多項車款專案爆發,法說會後股價 20 秒漲停!
【聯嘉(6288)將在 22Q4 生產 GM 大單,2023 年更有多項專案爆發】,聯嘉公告 22Q2 財報,受到多項負面因素 EPS 僅為 0.01 元,然預期將為全年營運低點。展望 22H2 進入傳統車燈旺季,22Q4 將開始量產 GM 訂單第一款車,並於 23Q2 加入另外 2 款貢獻,同時 23H2 開始生產其他新接專案車款,營運有望顯著加溫。預估聯嘉 2022 / 2023 年 EPS 分別為 0.19 元 / 1.07 元,並預估 2023 年每股淨值為 14.70 元,以預估 2023 年每股淨值評價,2022.08.16 收盤價 25.45 元,股價淨值比 1.7 倍。考量車用缺晶片問題緩解,且未來除了 GM 訂單外,將有更多新專案貢獻,股價淨值比有望朝 2 倍靠攏。,回顧聯嘉前一篇研究報告提及,看好汽車銷售即將落底,且 GM 大訂單有旺於 22H2 開始貢獻,股價至今含息報酬達 4%。本篇文章將更新 22Q2 財報以及公司法說會資訊。,【聯嘉公告 22Q2 EPS 僅 0.01 元,將是全年營運低點】,聯嘉公告 22Q2 財報,營收 10.2 億元(QoQ+10.3%,YoY+20.9%);毛利率 14.9%(QoQ 增加 0.2 個百分點,YoY 下滑 4 個百分點);稅後淨利 119 萬元(QoQ-89%,YoY 由虧轉盈);EPS 為 0.01 元,雖然獲利表現低於預期,但將是 2022 全年營運低點。拆解財報差異因素,在營收方面受惠車用缺晶片問題緩解優於預期,然而受到美元升值以及運費相較 2021 年高漲 1 倍,對於毛利率一共產生約 4% 負面影響,且關鍵原料缺料情況下,部分材料在現貨市場以較高價格進行採購,同樣也略為影響毛利率。,【預期 22H2 進入營運旺季,GM 專案訂單將開始量產貢獻】,展望 22H2 營運,7 月營收 2.5 億元(MoM-36.6%,YoY-8.1%),公司召開法說會表示主因受到歐美車廠暑休影響短期動能,然而 8 月營收可望優於 7 月,且 9~10 月邁入車燈旺季,在缺料緩解趨勢下營運可望較 2021 年同期成長。,在客戶方面,將持續承接主力客戶之一的 Tesla Model 3 訂單,預期在德州及柏林工廠產能陸續開出下,全年交車量將年增 5 成達 140 萬輛,且未來幾年交車量都將保持 5 成的增速,聯嘉可望同步受惠。,另外公司在 2021 年取得的 GM 專案訂單,6 項車款預計總金額高達 60 億元。其中 1 項車款將於 22Q4 正式量產貢獻,另外還有 2 項車款會於 23Q2 加入貢獻,將是未來 1 年的主要成長動能。,【新接訂單創新高,相關專案將於 23H2~2024 陸續出貨】,除此之外法說會還表示,新創車廠 Rivian 為 Amazon 打造的 EDV 電動貨車,包含尾燈、剎車燈、方向燈等共 7 個燈具模組都將由聯嘉供應,Fisker 亦是具有潛力的電動車新客戶。其他獲得的新專案還包含福特 F-Series 系列、Ram、GMC 等皮卡汽車,以及 Porsche、Chevrolet 等 SUV 車款,整體 22Q2新接單件數與金額同創歷史新高,預期相關新專案將於 23H2~2024 陸續出貨。,【22H2 將在美國及中國分別擴增 2 條及 1 條產線】,在產能方面,台灣有 11 條產線、中國東莞 7 條、美國密西根 3 條,預期 22H2 將在中國新增 1 條產線,另外為了響應台灣政府鼓勵台商返台增加投資方案,台灣總部第二期工程預計 22Q3 正式啟用,未來將作為研發及生產中心。更長期規劃,美國密西根第一期工程預計可放置 8 條產線,將在 2024 年之前全部開出,屆時若全產全銷每年可貢獻 23 億元營收。,【預估聯嘉 2022 年 EPS 為 0.19 元】,整體而言展望聯嘉 2022 年:1)車用缺晶片問題將於 22H2 緩解,且 LED 車燈滲透率增加,有助於帶動營收提升;2)主力客戶之一的 Tesla 預期未來幾年交車量都將保持 5 成的增速,聯嘉可望同步受惠;3)GM 的 60 億元專案訂單,將於 22Q4 開始量產出貨其中 1 款,成為全年營運高峰;4)產能方面,22H2 將在中國新增 1 條產線。在獲利方面,預期缺料及匯率負面因素逐一排除,22H2 毛利率可望優於 22H1。綜上所述,預估聯嘉 2022 年營收 42 億元(YoY+16.1%);毛利率 16.7%(YoY 下滑 2.8 個百分點);稅後淨利 333 萬元(YoY+221%);EPS 為 0.19 元。,【預估聯嘉 2023 年 EPS 與每股淨值分別為 1.07 元、14.70 元,,股價淨值比有望朝 2 倍靠攏】,展望 2023 年,GM 訂單的其中 2 款將於 23Q2 加入貢獻,且 22Q2 新接訂單也將於 23H2 開始小量貢獻。在獲利方面,受惠營收規模提升且相關零組件不再漲價,毛利率將顯著提升。綜上所述,預估聯嘉 2023 年營收 53.6 億元(YoY+27.8%);毛利率 19.8%(YoY 增加 3.1 個百分點);稅後淨利 2 億元(YoY+486%);EPS 為 1.07 元。,在評價方面,考量聯嘉近年 EPS 多數皆低於 1 元,較適合以股價淨值比評估。預估 2023 年每股淨值為 14.70 元,2022.08.16 收盤價 25.45 元,股價淨值比為 1.7 倍。受惠車用缺晶片問題逐漸緩解,且 22Q4 將開始出貨 GM 訂單,並於 2023 年加入更多新專案貢獻,股價淨值比有望朝 2 倍靠攏。,【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讚 + 追蹤】,【1.洞察產業趨勢】,【2.分享個股資訊】,【3.追蹤盤勢看法】,⇩ ⇩ ⇩ ⇩ ⇩ ⇩ ⇩ ⇩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徒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看過 聯嘉(6288) 的人也會看這幾檔
聯嘉(6288)切入 GM 供應鏈取得 60 億專案大單,2022 年估獲利倍增!
【聯嘉(6288)重點:受惠 GM 大單,預估 2022 年 EPS 成長 572%】,聯嘉雖然 2021 年營運,遭受新台幣升值、運費及原料漲價、晶片短缺等不利因素,然而最壞情況已過。展望 2022 年,受惠於車用缺晶片問題緩解,並取得 GM 長期專案訂單,總金額高達 60 億元,且將陸續擴充美國、中國地區產線,市場預估 2022 年 EPS 將成長 572% 至 1.21 元。並預估 2022 年底每股淨值為 14.95 元,目前股價淨值比為 1.8 倍,考量獲利將大幅成長,股價淨值比有望向 2.3 倍靠攏。,【聯嘉車用 LED 營收比重達 9 成,終端客戶為 Ford、FCA 集團、Tesla】,聯嘉成立於 1995 年,並在 2018 年上市。公司主要業務為 LED 車用元件及模組,營收比重達 9 成,提供產品以尾燈、日行燈、剎車燈等為主,其他 1 成營收比重則包含綠能產品及工業應用,其中綠能產品主要為交通號誌及路燈。在 LED 車燈供應鏈中,聯嘉主要扮演 Tier 2(模組)以及 Tier 3(封裝元件)的角色,從 Osram Nichia、Lumileds、聯勝光電、晶電購入 LED 晶片,封裝後供應 LED 燈源或 LED 燈源模組,給予如 Magna、Flex-N-Gate、Hella、SL 等國際車燈大廠,再由這些 Tier 1 廠供貨給終端品牌車廠,聯嘉 3 大客戶分別為 Ford、FCA 集團、Tesla。,【2021 年受新台幣升值、運費及原料漲價、晶片短缺影響,預估 EPS 達 0.18 元】,回顧 2021 年營運狀況,前 3 季累計 EPS 達 0.06 元,相較 2020 年同期的 0.7 元大幅衰退,主要原因有 4 點:1)新台幣兌美元大幅升值,影響毛利率約 3%~3.5%、2)運費漲價翻倍,影響毛利率約 2%、3)電子零組件材料漲價,也影響毛利率表現、4)全球車用晶片短缺,導致部份北美車廠減產,使聯嘉出貨受影響,訂單滿足率約只有 8 成左右。而 21Q4 仍有上述負面因素影響,市場預估 2021 年 EPS 達 0.18 元。,【2022 年將受惠車用缺晶片問題緩解,且 Tesla 交車量有望年增 55%】,然而展望 2022 年,將受惠於車用缺晶片問題逐漸緩解,以及在節能減碳、重量輕要求等趨勢下,車用 LED 燈滲透率將持續提升,帶動營運逐季走揚。其中,在終端客戶 Tesla 方面,2021 年總交車量年增 87% 達 93.6 萬輛,市場預期在德州及柏林工廠即將量產下,2022 年交車量將年增 55% 達 145 萬台,聯嘉為 Tesla 旗下 Model 3、Model Y 的非中國地區獨家供應商,將隨之受惠。,【拿下 GM 專案訂單,預估平均每年貢獻營收 7.5 億元,將於 22Q2 開始量產】,另外除了 3 大客戶之外,聯嘉在 2021 年法說會曾表示,公司已切入 GM 供應鏈,並取得 6 項專案訂單,其中有 3 款為燃油車,另外 3 款則是電動車,總金額估計至少達 60 億元,預期將分 4~8 年出貨,平均每年約可貢獻營收達 7.5 億元,約是 2021 年總營收 36 億元的 20%,將成為公司未來營運最主要動能。 ,【美國密西根將於 2022 年擴增 2 條產線,中國東莞廠也將再擴增 1 條】,在產能方面,目前公司在台灣有 11 條產線、中國東莞 7 條、美國密西根 2 條。為了因應 GM 長期訂單,預期將在 2022 年擴充美國密西根產線,從目前的 2 條提升至 4 條,其中一條將於 22Q2 開始貢獻,另一條則在 22H2 投入營運,針對更長期規劃,該美國密西根第一期工程共有 8 條產線,預計在 2024 年之前會全部開出,全產每年可貢獻達 23 億元。除了美國將擴產之外,中國東莞廠也預計在 22H2 增加 1 條產線至 8 條,因應除了 GM 以外的客戶需求。,【憑藉自製 LED 客製化模組技術,逐漸晉升為 Tier 1.5,有助獲利進一步攀升】,在技術方面,聯嘉憑藉著擁有自行封裝之技術,可以自製之 LED 為光源來設計及量產 LED 模組,因此可提供客製化模組,近年晉升為 Tier 1.5,直接為終端車廠進行設計開發,同時車廠也會開始要求 Tier 1 車燈廠商,必須採用聯嘉的光源模組,顯見聯嘉優異之技術已獲得國際車廠青睞,在客製化模組比重提升之下,將有助於獲利能力進一步攀升。,【市場預估聯嘉 2022 年 EPS 將達 1.21 元,股價淨值比有望向 2.3 倍靠攏】,整體而言,展望聯嘉:1)預期車用晶片將於 2022 年起逐步緩解,並可望在 22Q2~22Q3 看到大幅改善情況、2)預期隨著節能減碳、重量輕要求等趨勢下,車用 LED 燈滲透率將逐年提升、3)公司為 Tesla 旗下 Model 3、Model Y 的非中國地區獨家供應商,預期 Tesla 在 2022 年出貨量將成長 55%,聯嘉可望同步受惠、4)新切入 GM 供應鏈,該專案訂單估計最少為 60 億元,平均每年可貢獻營收達 7.5 億元,將於 22Q2 開始量產出貨、5)在產能方面,美國密西根 2 條產線已於 21Q4 量產,第 3 條產線將於 22H1 貢獻,第 4 條產線則在 22H2 貢獻,東莞廠也將在 22H2 新增 1 條產線至 8 條。 ,市場預估聯嘉(6288) 2022 年 EPS 為 1.21 元(YoY+572%),遠優於預估 2021 年 EPS 的 0.18 元。預估 2022 年底每股淨值為 14.95 元,2022.02.24 收盤價為 27.50 元,以 2022 年預估每股淨值計算目前股價淨值比為 1.8 倍,考量車用缺晶片問題將緩解,並已取得 GM 長期大單,股價淨值比有望向 2.3 倍靠攏。,*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LED 產業」朝利基型發展,優先看好 3 檔受惠股本益比仍低!
【LED 產業朝向利基型應用發展,如不可見光、車用、Mini LED】,LED 產業過去因為中國政府陸續大力補貼,導致整體產業供過於求,而面臨中國廠商競爭殺成紅海市場,台廠逐漸轉往利基型應用發展,如不可見光、車用、Mini LED 等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在這樣的大趨勢下,我們優先看好 LED 封裝龍頭億光(2393)、車用 LED 聯嘉(6288)、Mini LED 設備龍頭惠特(6706)。,【億光(2393)為台灣 LED 封裝龍頭,不可見光應用比重接近 4 成】,億光(2393)成立於 1983 年,並在 1999 年掛牌上市,目前為台灣 LED 封裝龍頭廠。公司初期主要做家電 LED 指示燈及顯示器,近年轉型至不可見光領域,並於 2016 年起切入車用市場。目前不可見光營收比重已接近 4 成、傳統背光則降低至 2 成、家電及小間距看板的消費性電子佔 3 成、其他約 1 成。 ,展望億光(2393):1)不可見光中的 50% 為光耦合元件產品,需求主要受惠於穿戴裝置、智能家電、電動車充電樁、工控產品、5G 基地台等應用增加,為因應供不應求已於 21Q2 起陸續擴充 3 倍產能,預期 12 月全數擴充完成,且計劃於 2022 年將再陸續擴產 50%、2)消費性電子產品線,受惠於 IoT 趨勢下帶動家電指示燈營收向上,預估 2022 年呈現低個位數成長、3)背光方面主要應用於 NB、Monitor、TV,預期 2022 年隨疫苗施打率提升而呈現衰退,但 Mini LED 背光可受惠新導入車載面板以及相關 TV 成長為營運帶來支撐,整體背光將呈低個位數衰退。另外億光(2393)於 2021.11.22 表示,近期有許多與元宇宙相關的 AR/VR 新客戶找上門,公司主要提供紅外線 LED、感測器,2022 年將開始出貨,不過初期佔比仍低。,【億光(2393)本益比有望向 14 倍靠攏】,市場預估億光(2393) 2021 年 EPS 為 4.88 元(YoY+74.9%),並預估 2022 年 EPS 為 5.08 元(YoY+4.1%),2021.12.15 收盤價為 50.80 元,以 2022 年市場預估 EPS 計算目前本益比為 10 倍,位於近 5 年本益比區間 10~20 倍下緣,考量宅經濟需求衰退對營運的負面影響落底,2022 年將受惠於不可見光、Mini LED 等多項產品成長,目前評價低估,本益比有望向 14 倍靠攏。,【聯嘉(6288)可提供高度客製化產品,目前 9 成營收為 LED 車用元件】,聯嘉(6288)成立於 1995 年,並在 2018 年掛牌上市。公司初期主要做紅、綠光雷射,2005 年進入車燈市場。公司最大競爭優勢為從磊晶/晶片、封裝元件至模組都是自行開發,較能提供高度客製化產品,目前應用領域有 9 成都是 LED 車用元件,產品以尾燈、日行燈、剎車燈為主,並非頭燈。, ,展望聯嘉(6288):1)公司為 Tesla 旗下 Model 3、Model Y 車型的非中國地區獨家供應商,預期 Tesla 在 2021 年出貨量將達 88 萬台(YoY+76%),2022 年出貨量將達 135 萬台(YoY+53.4%),聯嘉可望同步受惠、2)近期新切入 GM 供應鏈並取得 4 個專案訂單,其中包含 2 個全球性項目訂單,專案總額估計最少為 60 億元,最長將分 8 年出貨,平均每年可貢獻營收達 7.5 億元(貢獻營收比重約 15%~20%),將於 2022 年開始量產出貨,是未來營運主要成長動能、3)在產能方面,美國密西根 2 條產線已於 21Q4 量產,第 3 條產線將於 2022 上半年開始貢獻、4)預期隨著節能減碳、重量輕要求等趨勢下,車用 LED 燈滲透率將逐年提升、5)預期車用晶片將於 21Q4 起逐步緩解,並可望於 22Q2 看到大幅改善的情況。,【聯嘉(6288)本益比有望向 26 倍靠攏】,市場預估聯嘉(6288) 2021 年 EPS 為 0.29 元(YoY-65.9%),並預估 2022 年 EPS 為 1.32 元(YoY+355.2%),2021.12.15 收盤價為 26.80 元,以 2022 年市場預估 EPS 計算目前本益比為 20 倍,位於近 3 年本益比區間 12~40 倍中下緣,考量車用缺晶片問題將逐漸緩解,並取得 GM 長期大單,目前評價低估,本益比有望向 26 倍靠攏。,【惠特(6706)目前為 Mini LED 設備龍頭,也有與客戶合作代工業務】,惠特(6706)成立於 2000 年,並在 2019 年掛牌上市。主要業務為 LED 點測與分選設備,銷售市場主要為中國,點測機與分選機在中國市佔率分別達到 50%、80%。目前共有 4 大產品線,包含 LED 測試及分選設備(營收比重 73%)、化合物半導體測試設備與雷射加工機台設備(營收比重 3%)、光電代工測試服務(營收比重 24%)。,展望惠特(6706):1)預期 2021 年 Mini LED 終端裝置因 Apple 導入下,從 100 萬台成長 10 倍至 1,000 萬台,因 LED 晶粒微縮、顆數用量大幅提升,帶動 Mini LED 點測與分選機台需求大幅增加,2022 年更有三星、TCL、小米等擴大導入 Mini LED,2022 年終端裝置可望上看至 2,000 萬台以上、2)受惠中國 LED 晶片廠積極擴大投資 Mini LED,其中以三安光電 9 月公告的人民幣 79 億元募資為代表,資金將用於投資湖北三安 Mini/Micro LED 發展,將帶動更多設備需求、3)與晶片廠合作代工業務,目前以 LED、Mini LED 為主,未來將在 VCSEL、PD等其他光電元件項目著墨更多,預期 2022 年將有雙位數成長、4)為因應行動裝置微型化及 5G 高速趨勢,布局雷射微細加工設備,包含清潔、劃線、刻印、鑽孔、切割等製程設備為主,聚焦於 PCB 及半導體產業應用、5)產能方面,公司於 21Q4 起陸續擴增 30%~40% 產能(包含 LED 點測與分選機台設備)。除了 Mini LED 仍是主要成長動能外,公司近期也表示正與客戶積極開發 Micro LED 巨量轉移相關機台設備,預期 2023 年後才可看到效益。 ,【惠特(6706)本益比有望向 18 倍靠攏】,預估惠特(6706) 2021 年 EPS 為 13.03 元(YoY+154.5%),並預估 2022 年 EPS 為 16.54 元(YoY+26.9%),2021.12.15 收盤價為 219.50 元,以 2022 年市場預估 EPS 計算目前 PE 為 13 倍,位於上市以來 PE 區間 12~35 倍下緣,考量 Mini LED 仍將帶動 2022 年獲利大幅成長,但因 2021 年基期高,讓 2022年成長率開始放緩,目前評價低估,本益比有望向 18 倍靠攏。,至於同樣是 Mini LED 概念股的富采(3714)、台表科(6278),我們目前相對不看好,主因未來將面臨更多競爭對手的挑戰,預期富采(3714)將面臨三安光電、歐司朗競爭;台表科(6278)將面臨立訊競爭,使整體出貨 ASP 受壓抑且不利於評價表現。,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