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1 聯亞

209
0.5
(0.24%)

聯亞 3081

209
0.5
(0.24%)
CMoney 研究報告
·
02月04日 16:56

聯亞(3081)受惠客戶加速導入 800G 並切入 AI Pin 供應鏈,帶動股價出量突破

【聯亞(3081)為光通訊產業高速成長的主要受惠者之一】,根據光通訊專業市調機構 LightCounting 研究指出,2023 年全球光收發模組市場規模已達 120 億美元,預估至 2026 年將成長至 180 億美元,期間年複合成長率達到 14.2%,主因受惠 5G、AI、HPC(高效能運算)需求,帶動業者對數量及產品規格同步提升。,一般網路基礎架構概分為「接入網」、「傳輸網」、「核心網」等 3 個部分。「接入網」包含基地台、DU、CU;「核心網」則是電信機房與骨幹網路;中間連接各區塊的前傳、中傳、後傳統稱「傳輸網」。由此可知光通訊主要終端應用包含電信商佈建的基地台,以及雲端業者所建置的資料中心。,近期受惠生成式 AI 應用快速發展,激勵美國主要雲端業者 Google、Meta、Microsoft、Amazon 皆積極升級資料中心規格。綜觀台股供應鏈而言,光通訊磊晶片大廠聯亞(3081)可望成為主要受惠者之一。,本篇文章將帶給讀者 3 大重點:,【聯亞簡介:光通訊磊晶片大廠】,聯亞成立於 1997 年,並於 2015 年上櫃。公司為擁有可以提供有機金屬汽相磊晶(MOCVD)技術之磊晶廠,位居光通訊產業鏈上游,主要產品包含以磷化銦(InP)、砷化鎵(GaAs)為主的雷射二極體(LD)與檢光器(PD)磊晶片。由於光通訊用雷射材料特性複雜、生產之參數設定困難,進入障礙極高,導致全球能提供雷射磊晶片的公司不到 10 家。,以聯亞營收比重區分,主要有 Telecom、Datacom、消費&工業&其他 3 大類別。其中 Telecom 主要應用於基地台及光纖相關;Datacom 主要應用於雲端資料中心,並跨足矽光領域;消費&工業&其他在 2022 年曾切入 iPhone 供應鏈使營收大幅成長,不過 2023 年隨規格設計更改而掉單,但目前仍持續佈局手機、AR/VR 等產品。,【聯亞 2023 年營運:上櫃以來首度虧損,然最壞情況已過】,近期聯亞公告 23Q4 財報,營收 3 億元(QoQ+65.7%,YoY-55.6%);毛利率 26.5%(QoQ 增加 46.1 個百分點,YoY 下滑 10.6 個百分點);營業虧損 2,800 萬元(虧損收斂);稅後虧損 3,087 萬(虧損收斂);EPS 為 -0.33 元。,營收顯著高於公司原先預估的 2.5 億元,主因 Datacom 大客戶受惠 AI 應用帶動相關需求強勁,且中國電信需求也相比 23Q3 回升。至於毛利率方面則受惠營收規模擴大,且 23Q3 提列的 3,660 萬損失元有約 3,400 萬進行回沖,而相較 23Q3 大幅度回升,因此稅後虧損得以收斂。,累計聯亞 2023 年營收達 10.6 億元(YoY-55.7%);毛利率 13.1%(YoY 下滑 18.8 個百分點);稅後虧損 2.1 億;EPS 為 -2.31 元,為上櫃以來首度出現營運虧損,主因中國地方政府資金短缺使電信標案持續遞延,且 iPhone 以 GaAs 取代 InP 製程雷射晶粒,導致消費性營收幾乎掛蛋。然而在營運超低基期的情況下,且 23Q4 已看到部分需求回暖,顯示最壞情況已過。,【聯亞 2024 年展望:受惠 AI 需求強勁,獲利將由虧轉盈】,展望聯亞 2024 年營運,公司近日法說會表示 24Q1 營收將與 23Q4 的 3 億元接近,整體表現有望呈現淡季不淡,主因矽光主要客戶 Google 需求強勁,將帶動 Datacom 營收季增約 15%,且中國 Telecom 需求回穩可望呈現季持平。若以 2024 全年來看,Datacom 仍將扮演主要成長動能,以下將以各應用分別說明。,【受惠 AI 趨勢帶動雲端業者建置資料中心,預估 Datacom 營收成長 8 成】,在 Datacom 方面,公司表示主要客戶 Google 為因應生成式 AI 趨勢要增加算力,加速建置資料中心並積極提升產品規格,目前 800G 出貨已經超過一半以上,同時積極準備下一代 1.6T 產品,預計試產時間點更由原先規劃的 2024 年底提早約一個季度至 24Q4 初。,另外公司也持續與其他 CSP 業者驗證 400G、800G 產品,期望 2024 下半年看到初步成果。整體而言受惠 AI 大趨勢,主要雲端業者皆積極升級網路規格,可望帶動 Datacom 營收大幅成長 8 成。,【中國基地台需求最壞情況已過,預估 Telecom 營收持穩】,在 Telecom 方面,由於中國地方政府資金仍短缺,相關動能無法明顯回溫,然最壞情況已落在 23Q3,在 23Q4 標案金額已較 23Q3 小幅回升,且展望 24Q1 可望持平 23Q4 的假設下,需求確定明顯落底。公司表示 Telecom 營收可望逐季增加,我們保守預估全年營收大約微幅成長 2%。,【受惠打入 AI Pin 供應鏈及中國客戶 LiDAR 出貨,預估消費性營收成長 2 成】,在消費性產品方面,聯亞於法說會表示切入 AI 穿戴式裝置新產品「AI Pin」的供應鏈,該產品主要是通過相機與感應器收集數據,並利用 AI 技術搭配不同手勢與穿戴者互動,功能涵蓋查資料、即時語音翻譯。其中 3D 感測模組將由公司提供上游 GaAs 磊晶,可望為該產品線帶來新的成長動能。,至於 LiDAR(光學雷達)方面,主要合作對象為中國客戶及美國上市公司,中國客戶採用 GaAs 製程雷射晶粒的LiDAR 將在 24Q2 量產出貨,而美國公司則持續進行產品認證階段,預計量產時點落在 2025 上半年。整體而言,受惠打入 AI Pin 供應鏈及中國客戶 LiDAR 產品出貨,消費性產品線營收將成長 2 成。,【預估聯亞 2024 年每股淨值為 43.06 元,股價淨值比有望朝 3.5 倍靠攏】,整體而言,展望聯亞 2024 年營運:1)在 Datacom 方面,受惠 AI 趨勢帶動大客戶 800G 產品持續放量,且 1.6T 產品也可望在年底前進入試產階段,同時其餘客戶也將陸續導入 400G 產品,營收將成長 8 成;2)在 Telecom 方面,預估中國基地台需求最壞情況已過,整體營收將持穩;3)在消費性產品方面,受惠公司打入 AI Pin 供應鏈及中國客戶 LiDAR 量產出貨,營收將成長 2 成。,預估聯亞 2024 年 EPS 為 1.02 元(由虧轉盈),並預估 2024 年每股淨值為 43.06 元,2024.02.02 收盤價 126.50 元,股價淨值比為 2.9 倍。考量公司矽光營收比重將突破 50%,產品組合明顯優化,將帶動毛利率將恢復至 3 成以上,股價淨值比有望朝 3.5 倍靠攏。,【聯亞技術分析與總結:產品組合優化帶動評價提升,股價有望攻高】,在技術分析方面,聯亞 2023 年營運低迷一整年,因此股價也在低檔持續震盪。隨著近日法說會透露營運最壞情況已過,甚至 24Q1 將呈現淡季不淡,全年獲利高機率由虧轉盈,帶動近期股價在底部出量,接連突破頸線 3 與頸線 2 的位置。未來隨著產品組合優化下將使市場評價回升,股價有望突破頸線 1,不過短期急漲過後,可觀察大量區低點附近再伺機佈局。,*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徒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讚 + 點此追蹤追蹤本文作者,⇩ ⇩ ⇩ ⇩ ⇩ ⇩ ⇩ ⇩ ⇩,【撰文者賴思達Star】,曾任職 CMoney 產業研究中心的產業研究寫手。,擅長於研究個股、產業基本面趨勢~,認為持有產業趨勢向上的股票,,且是當季主流的明星產業,才是賺取財富的好方法!,此外對於一些技術分析也小有研究。,歡迎各路好手一同來討論交流~,FB 粉絲團(思達的金融筆記本):http://cmy.tw/006P8Q,1.洞察產業趨勢,2.分享個股資訊,3.追蹤盤勢看法,【】

1則留言
CMoney 研究報告
·
02月04日 16:55

聯亞(3081)受惠客戶加速導入 800G 並切入 AI Pin 供應鏈,帶動股價出量突破

【聯亞(3081)為光通訊產業高速成長的主要受惠者之一】,根據光通訊專業市調機構 LightCounting 研究指出,2023 年全球光收發模組市場規模已達 120 億美元,預估至 2026 年將成長至 180 億美元,期間年複合成長率達到 14.2%,主因受惠 5G、AI、HPC(高效能運算)需求,帶動業者對數量及產品規格同步提升。,一般網路基礎架構概分為「接入網」、「傳輸網」、「核心網」等 3 個部分。「接入網」包含基地台、DU、CU;「核心網」則是電信機房與骨幹網路;中間連接各區塊的前傳、中傳、後傳統稱「傳輸網」。由此可知光通訊主要終端應用包含電信商佈建的基地台,以及雲端業者所建置的資料中心。,近期受惠生成式 AI 應用快速發展,激勵美國主要雲端業者 Google、Meta、Microsoft、Amazon 皆積極升級資料中心規格。綜觀台股供應鏈而言,光通訊磊晶片大廠聯亞(3081)可望成為主要受惠者之一。,本篇文章將帶給讀者 3 大重點:,【聯亞簡介:光通訊磊晶片大廠】,聯亞成立於 1997 年,並於 2015 年上櫃。公司為擁有可以提供有機金屬汽相磊晶(MOCVD)技術之磊晶廠,位居光通訊產業鏈上游,主要產品包含以磷化銦(InP)、砷化鎵(GaAs)為主的雷射二極體(LD)與檢光器(PD)磊晶片。由於光通訊用雷射材料特性複雜、生產之參數設定困難,進入障礙極高,導致全球能提供雷射磊晶片的公司不到 10 家。,以聯亞營收比重區分,主要有 Telecom、Datacom、消費&工業&其他 3 大類別。其中 Telecom 主要應用於基地台及光纖相關;Datacom 主要應用於雲端資料中心,並跨足矽光領域;消費&工業&其他在 2022 年曾切入 iPhone 供應鏈使營收大幅成長,不過 2023 年隨規格設計更改而掉單,但目前仍持續佈局手機、AR/VR 等產品。,【聯亞 2023 年營運:上櫃以來首度虧損,然最壞情況已過】,近期聯亞公告 23Q4 財報,營收 3 億元(QoQ+65.7%,YoY-55.6%);毛利率 26.5%(QoQ 增加 46.1 個百分點,YoY 下滑 10.6 個百分點);營業虧損 2,800 萬元(虧損收斂);稅後虧損 3,087 萬(虧損收斂);EPS 為 -0.33 元。,營收顯著高於公司原先預估的 2.5 億元,主因 Datacom 大客戶受惠 AI 應用帶動相關需求強勁,且中國電信需求也相比 23Q3 回升。至於毛利率方面則受惠營收規模擴大,且 23Q3 提列的 3,660 萬損失元有約 3,400 萬進行回沖,而相較 23Q3 大幅度回升,因此稅後虧損得以收斂。,累計聯亞 2023 年營收達 10.6 億元(YoY-55.7%);毛利率 13.1%(YoY 下滑 18.8 個百分點);稅後虧損 2.1 億;EPS 為 -2.31 元,為上櫃以來首度出現營運虧損,主因中國地方政府資金短缺使電信標案持續遞延,且 iPhone 以 GaAs 取代 InP 製程雷射晶粒,導致消費性營收幾乎掛蛋。然而在營運超低基期的情況下,且 23Q4 已看到部分需求回暖,顯示最壞情況已過。,【聯亞 2024 年展望:受惠 AI 需求強勁,獲利將由虧轉盈】,展望聯亞 2024 年營運,公司近日法說會表示 24Q1 營收將與 23Q4 的 3 億元接近,整體表現有望呈現淡季不淡,主因矽光主要客戶 Google 需求強勁,將帶動 Datacom 營收季增約 15%,且中國 Telecom 需求回穩可望呈現季持平。若以 2024 全年來看,Datacom 仍將扮演主要成長動能,以下將以各應用分別說明。,【受惠 AI 趨勢帶動雲端業者建置資料中心,預估 Datacom 營收成長 8 成】,在 Datacom 方面,公司表示主要客戶 Google 為因應生成式 AI 趨勢要增加算力,加速建置資料中心並積極提升產品規格,目前 800G 出貨已經超過一半以上,同時積極準備下一代 1.6T 產品,預計試產時間點更由原先規劃的 2024 年底提早約一個季度至 24Q4 初。,另外公司也持續與其他 CSP 業者驗證 400G、800G 產品,期望 2024 下半年看到初步成果。整體而言受惠 AI 大趨勢,主要雲端業者皆積極升級網路規格,可望帶動 Datacom 營收大幅成長 8 成。,【中國基地台需求最壞情況已過,預估 Telecom 營收持穩】,在 Telecom 方面,由於中國地方政府資金仍短缺,相關動能無法明顯回溫,然最壞情況已落在 23Q3,在 23Q4 標案金額已較 23Q3 小幅回升,且展望 24Q1 可望持平 23Q4 的假設下,需求確定明顯落底。公司表示 Telecom 營收可望逐季增加,我們保守預估全年營收大約微幅成長 2%。,【受惠打入 AI Pin 供應鏈及中國客戶 LiDAR 出貨,預估消費性營收成長 2 成】,在消費性產品方面,聯亞於法說會表示切入 AI 穿戴式裝置新產品「AI Pin」的供應鏈,該產品主要是通過相機與感應器收集數據,並利用 AI 技術搭配不同手勢與穿戴者互動,功能涵蓋查資料、即時語音翻譯。其中 3D 感測模組將由公司提供上游 GaAs 磊晶,可望為該產品線帶來新的成長動能。,至於 LiDAR(光學雷達)方面,主要合作對象為中國客戶及美國上市公司,中國客戶採用 GaAs 製程雷射晶粒的LiDAR 將在 24Q2 量產出貨,而美國公司則持續進行產品認證階段,預計量產時點落在 2025 上半年。整體而言,受惠打入 AI Pin 供應鏈及中國客戶 LiDAR 產品出貨,消費性產品線營收將成長 2 成。,【預估聯亞 2024 年每股淨值為 43.06 元,股價淨值比有望朝 3.5 倍靠攏】,整體而言,展望聯亞 2024 年營運:1)在 Datacom 方面,受惠 AI 趨勢帶動大客戶 800G 產品持續放量,且 1.6T 產品也可望在年底前進入試產階段,同時其餘客戶也將陸續導入 400G 產品,營收將成長 8 成;2)在 Telecom 方面,預估中國基地台需求最壞情況已過,整體營收將持穩;3)在消費性產品方面,受惠公司打入 AI Pin 供應鏈及中國客戶 LiDAR 量產出貨,營收將成長 2 成。,預估聯亞 2024 年 EPS 為 1.02 元(由虧轉盈),並預估 2024 年每股淨值為 43.06 元,2024.02.02 收盤價 126.50 元,股價淨值比為 2.9 倍。考量公司矽光營收比重將突破 50%,產品組合明顯優化,將帶動毛利率將恢復至 3 成以上,股價淨值比有望朝 3.5 倍靠攏。,【聯亞技術分析與總結:產品組合優化帶動評價提升,股價有望攻高】,在技術分析方面,聯亞 2023 年營運低迷一整年,因此股價也在低檔持續震盪。隨著近日法說會透露營運最壞情況已過,甚至 24Q1 將呈現淡季不淡,全年獲利高機率由虧轉盈,帶動近期股價在底部出量,接連突破頸線 3 與頸線 2 的位置。未來隨著產品組合優化下將使市場評價回升,股價有望突破頸線 1,不過短期急漲過後,可觀察大量區低點附近再伺機佈局。,*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徒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讚 + 點此追蹤追蹤本文作者,⇩ ⇩ ⇩ ⇩ ⇩ ⇩ ⇩ ⇩ ⇩,【撰文者賴思達Star】,曾任職 CMoney 產業研究中心的產業研究寫手。,擅長於研究個股、產業基本面趨勢~,認為持有產業趨勢向上的股票,,且是當季主流的明星產業,才是賺取財富的好方法!,此外對於一些技術分析也小有研究。,歡迎各路好手一同來討論交流~,FB 粉絲團(思達的金融筆記本):http://cmy.tw/006P8Q,1.洞察產業趨勢,2.分享個股資訊,3.追蹤盤勢看法,【】

1則留言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3年02月07日 17:39

光通訊聯亞(3081)展望 2023 年 3 大產品線營收成長,毛利率更同步提升!

【聯亞(3081)公告 22Q4 財報優於預期,2023 年展望樂觀帶動股價漲】,光通訊廠聯亞近期召開法說會並公告 22Q4 財報,營收 6.7 億元(QoQ+1.1%,YoY+92.9%);毛利率 37.1%(QoQ 增加 6.4 個百分點,YoY 增加 13.6 個百分點);稅後淨利 1.17 億元(QoQ+13.9%,YoY+1605%);EPS 為 1.28 元,累計 2022 全年 EPS 達 3.61 元,獲利表現優於預期。除此之外,公司展望 2023 年不僅營收成長,毛利率也將同步提升,樂觀展望帶動股價在法說會後持續上漲,顯示市場投資人願意買單。,本篇文章將帶給讀者 3 大重點:,【光通訊產業:2022~2027 年產值年複合成長率達 11%】,根據市調機構 LightCounting 預估,2022~2027 年全球光通訊市場的產值年複合成長率達 11%,主因受惠消費者對網路需求不斷提升,不僅是數量的成長,所有規格也都將進行相對應升級。,一般網路基礎架構概分為「接入網」、「傳輸網」、「核心網」等 3 個部分。「接入網」包含基地台、DU、CU;「核心網」則是電信機房與骨幹網路;中間連接各區塊的前傳、中傳、後傳統稱「傳輸網」。由於 5G 具有高速、高頻寬、波長短之特性,需要建置更多基地台才足以滿足所需覆蓋率,基地台數量將是 4G 的 3~4 倍,在架構上相較 4G 多了中傳,以至於需要更多光纖連接。甚至在規格上前傳 10G 逐漸不敷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升級成 25G,核心網路更是從 100G 升級至 400G,甚至邁入 800G 的初步階段。,由此可知光通訊產業的終端應用主要有二,分別是電信商佈建的基地台,以及雲端業者建置的資料中心。而在電信領域方面,用戶除了以 Wi-Fi 連結基地台訊號外,也可透過從電信機房直接拉一條光纖的方式連接至用戶終端,該被動式光纖網路(PON)規格也逐漸由 1G 升級至 2.5G/10G。,【聯亞簡介:光通訊磊晶片大廠,主要生產 LD 與 PD】,聯亞成立於 1997 年,並於 2015 年上櫃。公司為擁有可以提供有機金屬汽相磊晶(MOCVD)技術之磊晶廠,位居光通訊產業鏈上游,主要產品包含以磷化銦(InP)、砷化鎵(GaAs)為主的雷射二極體(LD)與檢光器(PD)磊晶片。由於光通訊用雷射材料特性複雜、生產之參數設定困難,進入障礙極高,導致全球能提供雷射磊晶片的公司不到 10 家。,以營收比重區分,主要有 Telecom、Datacom、消費&工業&其他等 3 大塊。其中 Telecom 主要應用於基地台及光纖相關建置;Datacom 主要應用於雲端資料中心,並跨足矽光領域;消費&工業&其他近年主要受惠切入 Apple 供應鏈,包含 iPhone、TWS、AR/VR 等產品,短期又以 iPhone 為主要動能。,【聯亞 2023 年展望:3 大產品維持成長,且規格升級有利毛利率】,展望 2023 年營運,公司表示 23Q1 受傳統淡季影響,且中國疫情自 2022 年 12 月快速擴散後,客戶員工多有確診現象衝擊產線作業,營收大約持平 22Q1。不過谷底就落在 23Q1,隨著 23Q2 起進入旺季,營運高峰將落在 23Q2~23Q3,毛利率也會有所提升,旗下 3 大產品線展望皆正向。,【Telecom 受惠中國需求回溫並升級規格,營收將成長 1 成】,在 Telecom 方面,公司表示受惠中國東數西算及 FTTR(Fiber-To-The Room,光纖到房間)政策帶動下,客戶自 22Q4 起便增加不少訂單,且新訂單的規格也將有所升級,逐漸提高 10G、25G 的使用比重,預估 2023 年整體營收有望成長 1 成。,【Datacom 受惠 400G、800G 滲透率提升且持續新增客戶,營收將成長 5%】,在 Datacom 方面,公司表示 2023 年 1 月大客戶(Google)已開始由 400G 轉換至 800G,且既有客戶之 400G 產品滲透率也將持續增加,甚至 23Q2 還會再導入 4~5 個新專案進入量產。考量雖總經不確定性因素仍存,使近期北美雲端業者皆有下修資本支出之雜音,但受惠產品規格升級,預估 2023 年營收仍有望成長約 3%~5%。,【消費性產品受惠 iPhone 擴大採用公司產品,營收將成長 10%~15%】,在消費性產品方面,目前主應用在 iPhone 手機磷化銦(InP)材料的感測器與雷射需求,2022 下半年僅有 2 支高階機款採用。Apple 近期已向聯亞表示,2023 年將擴大至 4 支型號皆採用,雖然 Apple 將引進其他供應商,但考量整體需求量幾乎倍增,預期 2023 年該產品線營收仍將成長 10%~15%。在產能方面,過往添購的 3 台 MOCVD 機台預期於 23Q1 完成裝機,經過測試後將於 23Q3 開始貢獻營收。,【預估聯亞 2023 年 EPS 將成長 4 成達 5.01 元,本益比有望朝 31 倍靠攏】,整體而言,展望聯亞 2023 年營運:1)在 Telecom 方面,受惠中國 5G 基地台需求回溫,且高毛利 25G 規格佔比增加帶動毛利率提升,另外光纖規格亦由 2.5G 升級至 10G,整體產品線營收將成長 1 成;2)在 Datacom 方面,大客戶開始由 400G 升級至 800G,既有客戶也陸續導入 400G 產品,且 23Q2 還將新增 4~5 個客戶;3)在消費性產品方面,過往添購的 3 台 MOCVD 機台將於 23Q1 完成裝機,23Q3 開始貢獻營收,再加上磷化銦邊射型雷射技術導入 iPhone 更多機型,營收將成長 10%~15%。,預估聯亞 2023 年 EPS 為 5.01 元(YoY+38.8%),以預估 2023 年 EPS 評價,2023.02.07 收盤價 133.50 元,本益比為 27 倍,考量公司營運將落底回升,本益比有望朝 31 倍靠攏。,【聯亞技術分析與總結:股價帶量突破頸線,3 大產品線營運正向發展】,在技術分析方面,聯亞近期股價突破 2022 下半年以來的下降趨勢線,成交量也配合股價上漲而溫和放大,今天更是突破 2022 年底以來的頸線壓力,顯示買盤相當積極。未來將隨著 3 大產品線營運保持正向帶動潛在利多持續發酵,可觀察頸線支撐伺機佈局。,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讚 + 追蹤,⇩ ⇩ ⇩ ⇩ ⇩ ⇩ ⇩ ⇩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徒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CMoney 產業研究中心】新開張】,【若你不想錯過產業深度好文,請 點我 加入社團!】

3則留言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1年10月29日 16:11

昇達科(3491)大啖低軌道衛星商機,估 2022 年營收貢獻飆漲 3 倍以上!

過去文章曾提及,未來「網通產業」的大趨勢,除了 5G、Wi-Fi 6 等話題以外,「低軌道衛星」、「Open-RAN」將是下一個重要的機會點。近期微波高頻元件廠昇達科(3491)召開法說會,提供明確的低軌道衛星展望,引發市場熱烈關注,未來還有機會嗎?除此之外,也將在本文更新「光通訊產業」近況。,【昇達科(3491)產品包含高頻微波/毫米波通訊元件、射頻天線、電信網路工程】,昇達科(3491)成立於 1999 年,並在 2008 年上櫃。公司產品線主要為:1)母公司生產高頻微波/毫米波通訊元件,產品包含雙工器、耦合元件、循環元件,應用於 4G/5G 無線通訊基地台回傳網路、衛星通訊,大客戶包含 Aviat、Ceragon、Ericsson、華為、低軌衛星營運商,終端市場涵蓋歐美、中國、印度等地,其中印度市場以 4G 業務為主,目前尤以衛星客戶成長性較佳,2021 年前 3 季營收比重達 43%、2)持股 54% 的子公司芮特-KY(6514),出貨各類射頻天線、RF Cable,以利基型市場為主,2021 年前 3 季營收比重達 42%、3)持股 57% 的子公司正通,業務為電信網路工程設計與優化,2021 年前 3 季營收比重達 15%。,【21Q3 財報 EPS 大幅年增 153.4%,主因受惠於低軌道衛星產品量產出貨】,昇達科(3491)於 2021.10.26 舉行法說會,公告自結 21Q3 財報,營收 4.78 億元(YoY+22.8%,QoQ+17.2%),毛利率 38.19%(較 2020 年同期增加 0.69 個百分點,較 21Q2 增加 0.64 個百分點),稅後淨利 6,867 萬元(YoY+153.4%,QoQ-30.5%),單季 EPS 達 0.88 元,獲利大幅年增主因受惠於低軌衛星產品量產出貨,其中更表示 9 月單月毛利率突破 40%,獲利季減主因 21Q2 轉投資雷捷進行增資並引進其他策略性投資者,使昇達科(3491)對其持股降至 2 成以下而改採權益法認列一次性業外收益。,【低軌道衛星營收貢獻可望於 2021 年成長 70%,估 2022 年再大幅飆漲 3 倍】,昇達科(3491)在低軌道衛星產品主要掌握 3 塊商機,包含地面站 Gateway、地面終端收發 User terminal 以及衛星酬載天線 Stellite Payload。以營收貢獻來看, 2020 年低軌衛星貢獻營收約 7,300 萬,2021 年可望成長 70% 來到 1.3 億元,且目前訂單能見度直達 2022 年底,可望帶動 2022 年大幅成長 310% 至 4 億元,且 21Q4 到 2022 年毛利率因此將持續提升,有望維持在 40% 以上的高水準。,整體而言,展望昇達科(3491):1)低軌道衛星產品可望受惠新切入大客戶 Space X 供應鏈,目前已出貨該客戶地面站 Gateway 雙工器,帶動相關業務在 2021~2022 年大幅成長,且根據 Starlink 計劃預計至 2027 年要完成發射 1.2 萬顆衛星,目前已發射約 1,900 顆,意即 2022~2027 年平均每年將發射 1,680 顆,目前訂單比重高達 7 成,長期營運動能明確、2)既有之微波/毫米波產品,受惠北美客戶 4G、5G 基礎建設需求從疫情後復甦,印度市場也隨疫情降溫,預估將推升在印度市場的以色列商 Ceragon 營收動能,2022 年該業務整體營收將成長約 1 成、3)射頻產品線方面,看好 Wi-Fi 6 與物聯網天線支撐長期需求,2022 年預估營收成長約 1 成。 ,【昇達科(3491)目前評價低估,然短線急漲宜待獲利了結賣壓後再擇機佈局】,市場預估昇達科(3491) 2021 年 EPS 為 3.96 元(YoY+95.1%),並預估 2022 年 EPS 為 5.15 元(YoY+30.1%),2021.10.28 收盤價為 113.50 元,以 2022 年市場預估 EPS 計算目前 PE 為 22 倍,位於近 5 年 PE 區間 12~30 倍均值附近,考量搭上低軌道衛星熱門題材,且實際貢獻可望持續翻倍成長,2022 年 EPS 更可望創 2019 年以來新高,目前評價低估,PE 有望向上朝 27 倍水準靠攏。在操作上要注意的是,近期股價已急漲 4 成以上,短線可待獲利了結賣壓過後,並站穩 5MA 之上,再擇機佈局。,【光通訊產業:預估中國 5G 基地台出貨將於 9 月高峰後放緩】,在光通訊產業方面,近期根據中國工信部統計,截至 2021 年 9 月中國 5G 基地台累計建置達 115.9 萬台,其中 2021 年新增約 38.8 萬台,距離政策目標的 60 萬達成率為 65%。拆解 2021 上下半年的建置數量來看,上半年約 19 萬台,換算每月建置約 3.15 萬台,7~8 月累計建置 7.6 萬台,換算每月約建置 3.8 萬台,9 月則建置 12.2 萬台。市場維持預估 2021 年中國 5G 基地台約新增 60 萬台達到總量 137 萬台,意即 21Q4 將建置 21.2 萬台,平均每月建置約 7 萬台,建置速度經過 9 月高峰後將放緩。 ,【中國工信部目標 2023 年總量達 252 萬台,未來 2 年總量成長率將轉為衰退】,另外,根據中國工信部最新政策目標,預期 2023 年總量將達 252 萬台,意即 2022~2023 年平均約建置 57~58 萬台,總量成長幅度轉為衰退。對於當地電信業者而言,未來資本支出將從大幅成長轉為穩健走勢,並積極整合既有 4G 核心網路設施,提升 4G、5G 網路的使用效能。對於相關供應鏈而言,未來中國 5G 基地台成長動能將有所放緩,需觀察規格是否有升級進一步帶動獲利表現。,【聯亞(3081)公告 21Q3 單季 EPS 僅 0.35 元,創歷史新低大幅低於市場預期】,其中,光通訊磊晶片廠聯亞(3081)於 2021.10.27 舉行法說會,公告 21Q3 財報,營收 3.82 億元(YoY-36.6%,QoQ-29.2%),毛利率 32.76%(較 2020 年同期減少 19.40 個百分點,較 21Q2 減少 11.16 個百分點),稅後淨利 3,183 萬元(YoY-82%,QoQ-69.7%),單季 EPS 達 0.35 元,整體獲利表現大幅低於預期,並創歷史以來單季新低,主因受供應鏈缺料狀況未解,截至 9 月仍無明顯改善,同時 21Q3 有 10G EML 新結構、25G DFB 新結構、AR 頭戴裝置等新品開發,試產初期良率較低而影響毛利率。,【21Q4 中國 5G 基地台客戶下單仍保守,估營收僅季持平或小幅成長】,展望 21Q4,聯亞(3081)表示雖中國 5G 基地台新標案已經開出,但相關供應鏈下單仍保守,推估可能與 IC 缺料有關,雖然需求確定會在未來幾個月發酵,但實際出貨時間點還不確定,然而過往下傳用 10G EML,上傳則用 2.5G,2022 年期望上傳可升級至 10G,單價將是 2.5G 的 3~5 倍,而在 400G 矽光部份整體出貨比預期慢,整體公司目標 21Q4 營收僅季持平或小幅成長。而消費性新產品在 21Q4 已經試產,第一批貨將於 12 月貢獻營收,並在 22Q1 開始量產,期望貢獻 2022 年 10% 營收。,【聯亞(3081)21Q3 財報不如預期且 21Q4 缺乏營運動能,目前評價並未明顯低估】,市場預估聯亞(3081) 2021 年 EPS 為 4.30 元(YoY-33.8%),並預估 2022 年 EPS 為 5.36 元(YoY+24.7%),2021.10.27 股價為 186.50 元,以 2022 年預估 EPS 計算目前 PE 為 35 倍,位於近 5 年 PE 區間 20~60 倍下緣。整體而言,考量中國 5G 基地台客戶端持續受缺料影響而保守下單,且短期內 400G 矽光產品出貨不如預期,雖 22Q1 可期待消費性新產品量產出貨,然 21Q3 財報大幅不如市場預期,且 21Q4 缺乏明顯營運動能,目前評價並未明顯低估。,「點此看完整報告 → https://cmy.tw/009dk8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3則留言

看過 聯亞(3081) 的人也會看這幾檔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1年10月07日 18:43

投信買超友達(2409)、群創(3481),中國面板廠又傳出率先減產,股價要噴出了嗎?

「面板產業」相關個股友達(2409)、群創(3481)在歷經將近半年的下跌後,近 1 個月股價在底部橫向打底,且 9 月份中下旬以來陸續有投信買超。另外隨著面板價格持續下探,市場也傳出中國面板廠率先啟動減產措施,究竟「面板產業」未來何去何從?投資人有機會解套嗎?另外,中國 5G 基地台新標案在 7 月份陸續開出後,台灣相關供應鏈是否有機會?,【10 月上旬面板報價:TV 面板跌勢延續;IT 面板全面止漲】,首先在最新面板報價方面,根據市調機構 WitsView 統計 2021 年 10 月上旬面板報價,在 TV 面板方面,55 吋 TV 面板均價 170 美元(近 2 週跌幅 8.1%),價格已經回到 20Q4 水準;而 IT 面板方面,27 吋 Monitor 面板均價 94.7 美元(近 2 週漲幅 0%),價格連續 2.5 個月持平,14 吋 NB 面板均價 48.3 美元(近 2 週漲幅 0%),價格連續 1 個月持平。整體來看,電視品牌廠持續放緩採購力道,而 IT 面板也全面止漲,反映商用型產品需求高峰已過。,【中國面板廠率先減產:10 月起面板產能將減少 3.5%~4% 有利面板報價支撐】,隨著面板價格大幅下跌,中國面板廠近期率先啟動減產措施,主因合計產能市佔率已高達 5 成以上,面板跌價不利於中國廠商獲利表現,因此不同於過去往往要等到面板價格跌破成本價位,甚至下探現金成本之後,面板廠才被迫減產,本次反而是提前進行減產。其中京東方 2020 年收購中電熊貓的成都 8.6 代廠和南京 8.5 代廠率先減產,月投片量合計減少 7.5 萬片,而京東方旗下 2 座合肥、武漢的 10.5 代廠也將從 10 月起減產,月投片將各減 2 萬片。TCL 華星深圳 10.5 代廠 10 月起投片量也計劃減少 2 萬片。除了中國面板廠之外,韓國面板廠 LGD 也從 9 月開始減產,以電視面板為主的廣州 8.5 代廠每個月將減少 2 萬片投片量,位在坡州的 8.5 代廠也會縮減 1 萬片的產能,另外 7.5 代廠於 10 月將減少 3~4 萬片的投片量。綜合來看,以目前各家廠商所減少的產能來說共計每月減少 1,127 萬平方米,約佔全球產能的 3.5%~4%,因供給減少將有利於 21Q4 面板報價支撐。,【預期消費性產品需求減弱及商用型產品高峰已過,面板價格仍有下行壓力】,不過在 NB、Monitor、TV 等消費性產品需求減弱以及商用型產品高峰已過的情況下,市場預期不論是 TV 或 IT 面板都將持續在 21Q4 下跌,而跌幅則可受惠於面板廠減產而收斂。展望 2022 年,隨著中國面板新增產能開出,面板產業將回到供過於求的狀態,面板價格仍有下行壓力。,【友達(2409)、群創(3481)目前 PB 皆處於面板下跌循環中的合理範圍】,在評價方面,市場預估友達(2409) 2021 年 EPS 為 5.78 元,並預估 2022 年 EPS 為 2.01 元,預估 2022 年底每股淨值為 26.47 元,2021.10.06 股價 17.50 元,以 2022 年預估每股淨值計算目前 PB 為 0.66 倍,考量面板報價將持續下跌,且參考過去跌價循環中,PB 約介於 0.50~0.70 倍之間,目前評價處於合理範圍。,市場預估群創(3481) 2021 年EPS 為 5.64 元,並預估 2022 年 EPS 為 1.74 元,預估 2022 年底每股淨值為 30.68 元,2021.10.06 股價 16.40 元,以 2022 年預估每股淨值計算目前 PB 為 0.53 倍,考量面板報價將持續下跌,且參考過去跌價循環中,PB 約介於 0.35~0.50 倍之間,目前評價處於合理範圍。,【中國 5G 基地台建置狀況截至 2021 年 8 月,達成率僅 44%】,另外,在中國 5G 基地台的部份,近期根據中國工信部統計,截至 2021 年 8 月中國 5G 基地台累計建置達 103.7 萬台,其中 2021 年僅新增約 26.6 萬台,距離政策目標的 60 萬台不到一半,達成率僅 44%,主因中國標案進度較預期延後且供應鏈普遍存有缺料問題。,【市場預估 2021 年中國 5G 基地台約新增 42 萬台,低於原預期的 60 萬台】,拆解 2021 上下半年來看,上半年建置約 19 萬台,換算每月約建置 3.15 萬台,而 7~8 月建置 7.6 萬台,換算每月約建置 3.8 萬台,建置速度確實有因標案開出而提升。市場預估 2021 年中國 5G 基地台約新增 42 萬台,低於政策目標的數量將遞延至 2022 年建置。,【基地台主流規格下降且缺料問題持續,避開 21Q3 財報之利空較適宜】,然而受到 2021 年中國 5G 基地台新標案,為快速拓展 5G 網路覆蓋率,因此主流規格較往年下降許多,以更低頻的標案為主,再加上供應鏈競爭對手增加,將壓抑相關廠商獲利表現,輔以缺料問題仍持續,導致短期營運成長動能受壓抑,短期內避開 21Q3 財報之利空較適宜,台廠相關供應鏈包含聯亞(3081)、華星光(4979)、光環(3234)、波若威(3163)、統新(6426)等。,其中,光通訊磊晶廠聯亞(3081)公告 9 月營收 1 億元(YoY-52.34%,MoM-33.22%),21Q3 累計營收達 3.82 億元(YoY-36.6%,QoQ-29.25%),大幅低於先前公司法說會釋出的 4.5 億元展望,主因 21Q3 仍受光收發模組 laser driver、TIA 短缺,影響客戶 10G LD 拉貨,除此之外中國實施「能耗雙控」導致客戶拉貨轉趨保守,而主流規格下降亦有影響。,「點此看完整報告 → https://cmy.tw/009O8Y 」,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1年06月17日 01:05

高端疫苗(6547)二期解盲成功,政府訂單更近一步

【公司介紹】,MVC基亞疫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12年10月正式成立,2014年5月初,公司更名為 基亞疫苗生物製劑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6月7日更名為高端疫苗生物製劑股份有限公司。為一專注於細胞培養量產與疫苗開發而成立的研發型生技公司,擁有國內首座PIC/S GMP細胞培養疫苗量產廠。,【高端為細胞培養技術之疫苗廠,具眾多優勢】,細胞培養技術是現今生物醫藥產品中最重要的技術之一。高端疫苗主要的核心技術聚焦在「細胞培養」的製程優化與後續量產,新型的細胞培養技術是採用選定的細胞株代替傳統動物活體組織,作為病毒感染媒介並藉以量產疫苗。細胞培養製程的優勢主要有四項。1.封閉式生物反應器,透過一次性的生產系統與無血清培養基,大幅降低產品污染的風險2.細胞株與培養基儲備容易,不易有原物料短缺問題,使產量穩定、可靠3.生產時間較短,可快速進行製程放大4.製程應用性廣,有利於調節設備使用率,可達到單一產線生產多樣產品的運作優勢。,下圖為高端疫苗的R&D產品線,資料來源: 高端疫苗,一般新藥公司早期都是處於虧損的狀況,原因在於初期投入大量的金錢在研發新藥,而藥品開發前期不會有營收,但各項費用、成本、設備折舊等,常會造成公司大幅度虧損,因此需要仰賴股東或外界持續注資。在國外,當藥品越接近上市,成功機率越高,市場願意給的評價也越高,一旦成功研發新藥並取得專利,未來將帶給公司數十年之專利銷售、利潤。由於高端還處於研發前期,目前並沒有穩定的營收,目前預估最主要能為高端帶來營收之三樣產品,分別為新冠肺炎疫苗、腸病毒疫苗以及代理之四價流感疫苗。, ,【高端疫苗為國產疫苗的最大受惠者:】,新冠肺炎自2020年以來肆虐全球,即使疫苗逐漸問世,對中低收入國家,疫情依然不容小覷,近日印度單日確診屢屢突破30萬人,日本、泰國等亞洲國家疫情依然險峻,台灣近日接連爆出本土病例,華航群聚疫情也超過前次部桃群聚的規模,情況日益嚴重。, ,高端的候選疫苗MVC-COV1901技轉自美國國衛院(NIH)的基因重組S-2P棘蛋白技術,關鍵優勢為:更穩定、抗原的變異低(維持在pre-fusion form);更易誘發免疫反應、產生抗體,不會與宿主細胞融合,具更好的安全性,並於2020年12月開始新冠疫苗之一期測試,2021年3月30宣布完成疫苗二期收案,此計畫招募了超過4000位受試者,包含746位65歲以上受試者,亦在4月28日完成第二劑施打,目標在6月申請台灣緊急使用授權(EUA)。,為了達到台灣群體免疫,預估需要取得約4500萬劑疫苗,除了從國外進口約2000萬劑外,規劃其餘缺口2500萬劑,將以國內疫苗作為優先考量,政府目前評估將在2021下半年採購1000萬劑疫苗,在台灣流感疫苗大廠國光生技(4142)在新冠疫苗第一期臨床試驗效果不如預期,國內兩家疫苗廠商高端疫苗與聯亞生技(6562)預計各取得500萬劑,高端預計在2021年六月進行第二期臨床之解盲,在6月中下旬取得台灣緊急使用授權(EUA),並從7月開始分四到五次交付,目前高端疫苗已有200萬劑新冠疫苗之產能,第三季將達到500萬劑,第四季可望達到1000萬劑。,高端疫苗二期解盲結果已經於2021年6月10日公布,新冠肺炎疫苗期間分析數據顯示安全性與耐受性良好,所有受試者未出現疫苗相關嚴重不良反應。在免疫生成性部分,不區分年齡組情況下,疫苗組在施打第二劑後28天的血清陽轉率(seroconversion rate)達99.8%;中和抗體之幾何平均效價(GMT titer)為662,GMT倍率比值為163倍增加。而20~64歲之疫苗組,血清陽轉率則為99.9%,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GMT titer)為733,GMT倍率比值為180倍增加,將盡快送審EUA。,EUA主要評估標準為要有3000名受試者資料以確保疫苗安全性,國產疫苗受試者體內中和抗體效價不得低於接種AZ疫苗者,目前在安全性方面,除了在人數上符合標準,若從主觀的發燒來看,高端疫苗是很安全的,若和國外已經取得EUA的腺病毒、mRNA疫苗相比,全身性的不良事件頭痛、倦怠約是其他疫苗的三分之一;發燒機率小於0.7%,其他最接近的疫苗至少是十倍機率以上。與AZ疫苗的比較方面,比較保護力最大的困難是台灣中研院做的GMT數值,跟美國NIH的GMT值可能代表意義不一樣,因為用的方法、病毒不同,因此沒辦法就表面數字精準判斷,高端疫苗目前跟中研院、長庚大學正在努力把GMT值662倍轉換成國際共標,但也還得等上一段時間,因為要等到其他藥廠做相同步驟,報出他們的數字。所以最快方式還是免疫橋接(直接把AZ跟高端施打後放到同一個環境中,看看比較出來的結果,如果發現相關數據是差不多的,即證實高端疫苗的保護力相當於AZ疫苗)。我國疫情嚴重,且無法從外面得到充足的疫苗供給的情況下,高端疫苗有望通過台灣緊急授權使用,評估採購量將達到700萬劑。,以售價而言可參考高端曾與馬來西亞公司MGB (Metronic Global Bhd) 的醫療事業子公司MMSB (Metronic Medicare SdnBhd)簽署之疫苗採購備忘錄,以最高50美元、最多300萬劑進行協商,出廠價約為35美元,換算單劑疫苗大概是每劑1000新台幣,考量政府購買量大於300萬劑,可能有價格折讓,且第一批疫苗是提供台灣政府公費施打,因此售價可能略低於1000元,評估為850元。,考量高端疫苗的佐劑、預充針筒、玻璃瓶等都是外購,且目前各國外大廠都積極強購相關原料,因此研判相關成本將提高一倍左右,推估成本將略高於國外廠商,考量其售價較同源之莫德納疫苗高(30美金左右),因此預估毛利率將達55%。,高端2021上半年仍沒有產品可以貢獻營收,因此仍處於虧損的狀況,預計在六月中下旬,高端可通過EUA並正式開始履行與政府的500萬劑合約,反映到今年,預估主要的營收會落在第三季,並從7月就可以開始看到營收有顯著的成長,以台灣的取得疫苗的情況來看,高端疫苗非常有可能取得政府的疫苗500萬劑加購,這部分將搭配第四季高端提升的產能(第四季1000萬劑),因此第四季營收將與第三季相仿,但相關原料成本由於疫情嚴重,各疫苗大廠均在積極拉貨,包含針頭、佐劑等將會提高,因此毛利率較第三季稍差。,【腸病毒71型疫苗解盲成功,邁向東南亞】,腸病毒腸病毒在全球皆有分布,比起歐美等西方國家,腸病毒在亞洲(東南亞)更為盛行,對孩童造成的影響極大,可能造成腸胃不適、發燒甚至危及生命,且腸病毒之傳染力極強,過去曾在台灣、中國、東南亞肆虐,造成居民生命危險。,資料來源: 高端疫苗,資料來源: 高端疫苗,目前全球僅中國有三家廠商製造腸病毒疫苗,因無PIC/S GMP認證,市場侷限於中國,無法在世界其他地方銷售,而高端開發之腸病毒71型疫苗於2019年開始在台灣、越南進行測試,已在2021年4月宣布完成免疫生成性數據解盲,且數據達到台灣法規單位建議標準,完成臨床試驗報告後,將依加速核准機制,向衛福部食藥署申請新藥查驗登記、台灣上市許可,預估2022年可上市,以布局台灣為主,最終目標是打入目前人口仍處於高成長之東南亞國家,因此比起中國疫苗更有競爭力。,如同前述,高端疫苗的腸病毒疫苗技術為全球獨家,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到腸病毒在東南亞國家造成的影響,也可以發現每年光是泰國、越南、新加坡、菲律賓及馬來西亞便有超過500萬名新生兒,在通過越南之臨床實驗後,高端不只可以在越南取得藥證進行銷售,更有望打入以東南亞國家為主的東協,因此看好未來主要市場在東南亞,預估高端年產能可達 300 到 500 萬劑,未來可能是支撐獲利的重要基礎。以中國廠商之價格作為參考,每劑腸病毒疫苗約為1000元新台幣,考量目前在台灣、越南之臨床實驗均成功,以已經測試過的越南、台灣兩地來推估,兩國一年之新生兒約有160萬人,疫苗可供6歲以下施打(一次兩劑),潛在市場高達1920萬劑,2022年銷售量預估將達到100萬劑(台灣為主),貢獻營收達10億。, ,點此看完整報告 → 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270132,*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54則留言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1年06月01日 18:49

出國現曙光?華航(2610)漲什麼?

,【華航簡介】,華航為國營企業,雖於1991年落實民營化,然現今股權4成屬於航發會、國發會,官股色彩較濃。2011年加入天合聯盟(Skyteam),透過與其他航空公司共用航線網、航班時間、機場設施等,來達成資源整合,進而提高營運效率。,2021/4機隊規模83架,客機62架、貨機21架,機齡平均10年,其中貨機18架為波音747-400F全貨機為主,優勢為裝載運量大,3架為波音777F貨機,節油效益顯著,因此華航於貨運運輸優勢顯著優於同業。此外為台灣首家獲得國際航空醫藥品冷鏈運輸認證,有效提升貨運市場競爭力之外,於疫情下能協助他國轉運疫苗。,疫情前華航以客運業務為主,飛航包含亞、歐、美及大洋洲23個國家,2019年客運營收比重66%、貨運30%,疫情後客運需求銳減,2020年貨運營收占比增加為77%,客運減少至19%。其中客運營收以東北亞佔比25%為最多,其次為東南亞21%;貨運營收則以越太平洋航線58%為主,其次為東南亞15%。旗下主要轉投資子公司有台灣虎航(持股76%)、華信航空(持股94%),其中虎航受疫情影響客機業務,2020年華航認列-9.56億元投資損益;而華信主力為區域國際線與國內航線,受疫情影響相較輕微,去年投資損益認列-3.54億元。, ,【華航因貨運優勢,預期今年營運金流仍維持成長,可望降低財務負擔】,21Q1華航雖受惠於海運塞港導致貨品轉至空運,且客機運能限制、全球運能供給不足,空運運價調漲帶動華航毛利率提升至5.99%(前篇估計毛利率8.5%,EPS 0.17元,獲利低於預期),但由於疫情持續限制出國,客運運輸需求低迷,整體營運仍難以恢復疫情前水準,21Q1淨現金流-33億元,利息保障倍數-1.03倍,負債比78%,顯示財務負擔仍重。然華航貨運仍相較同業具有優勢,為台灣空運出口的重要渠道,預期隨著經濟復甦帶動運輸需求,今年營運現金流量仍可維持穩定成長,且背後尚有國家支援,推測財務風險仍偏低。, , ,【2021年航空業仍以貨運為主軸,下半年客運逐步復甦】,目前歐美少數國疫苗施打率持續提升,全球疫情減緩,惟多數國家疫情仍嚴峻,且疫苗分配不均,各區域復甦情況差異甚大,目前預期最快仍要至21Q4~22Q1全球才可望解封。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預期,全球航空業客運量今年底可望恢復2019年約50%的水平,然IATA估計以國內客運航班復甦優先,跨國航班預期在2022年才有明顯的需求成長,因此今年航空業營運主軸仍以貨運為主,客運為輔。, ,先前重大事件衝擊全球客運需求衰退後,需花費大約6~18個月修復,資料來源:IATA, ,根據IATA三月的預期,今年貨運需求年增13%,客運需求年增26%,資料來源:IATA, ,【21Q2受惠高檔運價、運輸需求增加,華航營運持續回穩】,先前諾富特事件中央地方已裁罰241.6萬元,後續華航已積極配合中央清零計畫擴大防疫,並透過分組調派人力,以維持客貨營運。華航初步估算將影響1成多的貨運運能,但考量華航目前逾1400位空勤組員、800位地勤員工已完成疫苗接種,其中機師疫苗施打率超過四成,預期隨著疫苗陸續抵台,後續疫情的影響應可逐步控制。,由於海運缺櫃尚未完全解決,需求強勁下,部分貨物轉至空運運送,且因客機停飛限制運能,導致華航2021/3起調漲美國線運價30~40%,目前又因擴大防疫近一步限制運能,且後續仍有疫苗運輸佔掉部分空運運能,預期上半年空運價將維持相對高檔,隨著逐漸進入運輸的旺季,可望帶動上半年營收維持成長。至於客運的部分,日前旅遊泡泡因搭乘人數不多,近日雖傳出赴美打疫苗的旅遊團,但考量疫苗陸續抵台,加上近日傳出與高端疫苗(6547)、聯亞已簽約等消息,恐降低赴外施打疫苗的需求,且實際上赴外施打疫苗的搭機、海關染疫風險偏高,於台灣政府法規上也有限制,推測客群人數有限,預期客運對華航整體營收貢獻仍不明顯。,整體而言,受惠於貨運需求持續復甦,且運價維持高檔下,預估華航21Q2營收可望來到312.8億元(QoQ +12%, YoY +19%%);近期航空燃油近月雖走揚,然華航已針對燃油採取避險,預期燃油成本增加的影響不大,預估21Q2因空運報價提高帶動毛利率來到13%,季增11.2個百分點,年減0.5個百分點;營益率9.6%,季增10.7個百分點,年減1.4個百分點;EPS 0.40元。, ,資料來源:民航局, ,21H2貨運需求轉強,惟客運緩步復甦導致全球運能增加,貨運運價高檔震盪,市場預期海運塞港至少延續至上半年,而下半年因經濟持續復甦,預期海運、空運供給仍將維持緊俏,加上逐步進入運輸旺季,預期21Q3運價仍有創高的可能,惟下半年疫苗施打率提升,預期疫情平穩的國家將逐步開放客運航班,整體空運運能提升下,將壓抑航空貨運運價,預期Q4航空運價可能落入震盪整理。,目前觀察以北美、中東、歐洲因疫情持續轉好,運輸需求復甦力道最強,尤其歐美消費持續復甦,預期下半年貨運運量可望持續增加,預期華航貨運營運仍可望維持15~20%的年增長。客運的部分,預期下半年疫情趨緩,客機航班可望逐步開放,預估運量5~10%的年增長。,整體而言,華航受惠於貨機規模優勢,由於景氣復甦持續帶動貨運需求,且IATA微幅上修全球客運營運展望,下半年客運業務可望緩步回升,預估2021年營收可望來到1,282.9億元,年增11.3%,獲利的部分,由於客運復甦有望縮小虧損,且貨運運價提高,毛利率由前估7.2%上修至12.8%,年增3.9%,營益率來到4.8%,年增2.9個百分點;EPS 0.66元(前估0.51元)。每股淨值由前估11.13元上修至11.24元。, ,資料來源:Baltic Exchange Air Freight Index(BAI)、CMoney預估, ,貨運運輸需求以北美復甦力道最為強勁,資料來源:IATA, ,【結論】,由於近日IATA釋出客運展望樂觀,以及台灣疫苗持續抵台,市場的樂觀情緒推升股價,近日已收復所有均線,趨勢有扭轉跡象,股價淨值比(PBR)來到1.56倍。惟外資、投信近日策略分歧,推測股價短期內再重回前高較有難度。長期來看,產業復甦趨勢不變,且由於運能持續緊俏,預期在運輸旺季來臨時,Q3空運運價仍可能有高點,且華航貨機營運於國內具有優勢,受惠程度顯著,預期股價長期將往PBR 1.8倍上下浮動,投資評等為逢低買進。,資料來源:籌碼K線, ,資料來源:CMoney, ,資料來源:CMoney,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15則留言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1年05月21日 18:09

國光生業內業外表現俱佳,雙箭頭帶動公司成長

國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65年,為亞洲唯一獲得歐盟GMP認證與美國FDA認證之流感疫苗製造公司,是台灣唯一符合最新PIC/S GMP規範之人用疫苗生物製劑廠。主要產品有三價流感疫苗、四價流感疫苗、H1N1新型流感疫苗、日本腦炎疫苗、破傷風類毒素、結核菌淨素。,【國光生2020年業內業外均有所獲】,公司 2020 年的營收主要來自台灣四價流感疫苗、中國三價流感疫苗、泰國 四價流感疫苗及 Sanofi 專業分工生產 ,2020 年國內公費流感疫苗 4 月已招標,總額 610 萬劑中國光取得 370 萬劑的份額(ASP 240 元) ,自費的部分有5到10萬劑。,Crucell是國光生的流感疫苗主要代工客戶,由於Crucell退出流感市場、未履行合約承諾,國光生對Crucell提起訴訟。2020年雙方達成共識並簽署和解契約,依照和解契約,國光生將收取和解金11.5億元,這筆收入將認列在2020年的業外收入。受惠國內外流感疫苗出貨順暢,產能滿載,帶動營收18.68億元,EPS 3.03元, ,【國光生重啟新冠疫苗研究計畫】,國光生為台灣疫苗領導廠商,在2020年 COVID-19 疫情爆發後即投入國產疫苗開發 ,但在2021年四月宣布新冠疫苗研發失敗,後續將重新調整加大劑量和佐劑,並會到國外真正有疫情的地方,依照國際標準,規劃超過 2 萬人進行一期、二期、三期臨床試驗,預計2022年上市。,相比於國內另外兩家新冠疫苗研發公司,高端疫苗(6547)、聯亞藥均已完成第二期測試,準備在五月中解盲,而國光生的疫苗卻剛剛起步,考量於海外進行大規模人體試驗下,需較多時間以及費用,因此評估對於2021年整體的財務效益並不能帶來立即的幫助。, ,【國光生成公費疫苗最大贏家】,國光生向來是政府公費流感疫苗的主要提供廠商之一,2021 年國內公費流感疫苗已招標,總額 633萬劑中,國光生取得 368 萬劑的份額(ASP 240 元),低於去年的 413.2 萬劑,將貢獻營收約8 億 8千五百萬元,自費部分規劃約 10 至 15 萬劑四價流感疫苗提供施打,總計貢獻營收將達9.07億元。,目前國光生技的流感疫苗年產能約 800 萬劑,但計畫提高疫苗原料雞胚胎蛋進貨量,並擴充原液廠和充填廠產能,預計調整完成後,年產能可提升到 1600 萬劑,其中充填二線已經建置完成,預計今年第 3 季投入運轉,而原液廠則要等到 2023 年投產。, ,【國光生子公司貢獻新營收】,國光生子公司安特羅的腸病毒亦積極研發其他新產品進度最快的是 71 型疫苗(國光負責研發及 製造,安特羅負責臨床試驗及銷售),在台灣已完成臨床三期(國光在國衛院 租一條線生產,目前產能僅能供應台灣市場所需),2020/05/28 申請台灣藥證,預計 2021 年開賣(腸病毒疫苗單價 1,000 台幣以上,國內最大需求約 34 萬劑/年),先賣自費市場。此疫苗製程為細胞培養,未來會建細胞培養廠。海外市場部分,東南亞每年新生兒數量約 800 萬人,2021 年會在越南做臨床試驗,另中國一年新生兒約 1,700 萬人,台灣藥證拿到後才會去中國做臨床試驗。 腸病毒疫苗正在審查期間,預計年底就可以開始生產,以潛在市場來看,一個小朋友要打兩劑,台灣約 60 萬劑、中國大陸約 3000萬劑、東南亞約 1000 萬劑的規模,可望為營運增添成長動能,預計今年可貢獻6億元之營收。,安特羅自主開發的快篩試劑已取得衛福部專案製造許可及歐盟 CE-IVD 認證,具有高靈敏度(Sensitivity)及特異性(Specificity)符合國際標準,操作簡單,無須任何儀器設備,15 分鐘內即可得知結果。由於各國疫情再起,疫苗接種的速度不如預期,使得快篩試劑的需求持續增加,目前東南亞、歐洲國家洽談應接不暇,為了台灣防疫需求,安特羅希望提供更精準有效的快篩工具,以利社區篩檢,提升採檢效率,即早篩出感染個案,現台灣進入社區感染階段,對於快篩的需求大增,安特羅之月產能可達100萬片,國內另一快篩劑大廠寶齡富錦 (1760)月產能達到300萬片,目前萬華設有5個快篩站,一站每日可進行200人次的快篩,考量台灣疫苗施打率低,且疫情嚴重,預估今年快篩人次將達到20萬,預估今年國內可望出貨5萬片,單片以200元計算,將貢獻營收1000萬元。,安特羅快篩試劑在台灣疫情爆發前主要銷往海外市場,截至今年 4 月約出貨 5 萬片,近期有拿下埃及標案,潛在需求約 20 多萬片,不過由於市場價格混亂,預計 6 月初與埃及政府進一步討論價格後,再陸續出貨,此外,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也有訂單,預估今年海外出貨量上看 30-50 萬片,以30萬做推估,可望貢獻營收6000萬元。, ,【重點結論】,國光生主要營收來源為公費疫苗,根據最新的招標結果,總額 633萬劑中,國光生取得 368 萬劑的份額(ASP 240 元),將貢獻營收約8 億 8千五百萬元,自費部分規劃約 10 至 15 萬劑四價流感疫苗提供施打,總計貢獻營收將達9.07億元。,新冠疫苗在四月宣布研發失敗,後續將重新調整加大劑量和佐劑,並會到國外真正有疫情的地方做測試,相比於國內另外兩家新冠疫苗研發公司,高端疫苗(6547)、聯亞藥均已完成第二期測試,國光生需較多時間以及費用,因此評估對於2021年整體的財務效益並不能帶來立即的幫助。,子公司安特羅旗下商品71 型疫苗(國光負責研發及 製造,安特羅負責臨床試驗及銷售),在台灣已完成臨床三期(國光在國衛院 租一條線生產,目前產能僅能供應台灣市場所需),2020/05/28 申請台灣藥證,預計 2021 年開賣,有望貢獻營收6億元,快篩劑之販賣由於台灣疫情嚴重,加上國外銷售,預計今年可出貨35萬片到55萬片,以一片200元,將可貢獻營收7000萬元。,綜上所論,公司每股盈餘為0.5862元,其中較大的不確定因素為新冠肺炎疫苗之研發,考量其成本與時間,其競爭廠商高端及聯亞藥的領先進度,不看好國光可以搶下新冠疫苗之台灣市場,因此給予區間操作之投資評等。,*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18則留言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1年05月07日 10:51

高端疫苗(6547) 2021年有望轉虧為盈! 2021年營收有望成長527倍,整體營運看俏!

MVC基亞疫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12年10月正式成立,2014年5月初,公司更名為 基亞疫苗生物製劑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6月7日更名為高端疫苗生物製劑股份有限公司。為一專注於細胞培養量產與疫苗開發而成立的研發型生技公司,擁有國內首座PIC/S GMP細胞培養疫苗量產廠。,【高端為細胞培養技術之疫苗廠,具眾多優勢】,細胞培養技術是現今生物醫藥產品中最重要的技術之一。高端疫苗主要的核心技術聚焦在「細胞培養」的製程優化與後續量產,新型的細胞培養技術是採用選定的細胞株代替傳統動物活體組織,作為病毒感染媒介並藉以量產疫苗。細胞培養製程的優勢主要有四項。1.封閉式生物反應器,透過一次性的生產系統與無血清培養基,大幅降低產品污染的風險2.細胞株與培養基儲備容易,不易有原物料短缺問題,使產量穩定、可靠3.生產時間較短,可快速進行製程放大4.製程應用性廣,有利於調節設備使用率,可達到單一產線生產多樣產品的運作優勢。,下圖為高端疫苗的R&D產品線,資料來源: 高端疫苗,一般新藥公司早期都是處於虧損的狀況,原因在於初期投入大量的金錢在研發新藥,而藥品開發前期不會有營收,但各項費用、成本、設備折舊等,常會造成公司大幅度虧損,因此需要仰賴股東或外界持續注資。在國外,當藥品越接近上市,成功機率越高,市場願意給的評價也越高,一旦成功研發新藥並取得專利,未來將帶給公司數十年之專利銷售、利潤。由於高端還處於研發前期,目前並沒有穩定的營收,目前預估最主要能為高端帶來營收之三樣產品,分別為新冠肺炎疫苗、腸病毒疫苗以及代理之四價流感疫苗。,【高端疫苗為國產疫苗的最大受惠者】,新冠肺炎自2020年以來肆虐全球,即使疫苗逐漸問世,對中低收入國家,疫情依然不容小覷,近日印度單日確診屢屢突破30萬人,日本、泰國等亞洲國家疫情依然險峻,台灣近日接連爆出本土病例,華航群聚疫情也超過前次部桃群聚的規模,情況日益嚴重。 ,高端的候選疫苗MVC-COV1901技轉自美國國衛院(NIH)的基因重組S-2P棘蛋白技術,關鍵優勢為:更穩定、抗原的變異低(維持在pre-fusion form);更易誘發免疫反應、產生抗體,不會與宿主細胞融合,具更好的安全性,並於2020年12月開始新冠疫苗之一期測試,2021年3月30宣布完成疫苗二期收案,此計畫招募了超過4000位受試者,包含746位65歲以上受試者,亦在4月28日完成第二劑施打,目標在6月申請台灣緊急使用授權(EUA)。,為了達到台灣群體免疫,預估需要取得約4500萬劑疫苗,除了從國外進口約2000萬劑外,規劃其餘缺口2500萬劑,將以國內疫苗作為優先考量,政府目前評估將在2021下半年採購1000萬劑疫苗,在台灣流感疫苗大廠國光生技(4142)在新冠疫苗第一期臨床試驗效果不如預期,國內兩家疫苗廠商高端疫苗與聯亞生技(6562)預計各取得500萬劑,高端預計在2021年五月進行第二期臨床之解盲,在6月取得台灣緊急使用授權(EUA),並從7月開始分四到五次交付,目前高端疫苗已有200萬劑新冠疫苗之產能,第三季將達到500萬劑,第四季可望達到1000萬劑。,以售價而言可參考高端曾與馬來西亞公司MGB (Metronic Global Bhd) 的醫療事業子公司MMSB (Metronic Medicare SdnBhd)簽署之疫苗採購備忘錄,以最高50美元、最多300萬劑進行協商,換算單劑疫苗大概是每劑1400新台幣,考量政府購買量大於300萬劑,可能有價格折讓,且第一批疫苗是提供台灣政府公費施打,因此售價可能略低於1400元,評估為1200元。,考量高端疫苗的佐劑、預充針筒、玻璃瓶等都是外購,且目前並無國外大廠之上億採購量規模,因此成本將略高於國外廠商,考量其售價較同源之莫德納疫苗高(30美金左右),因此預估毛利率將達60%。,【腸病毒71型疫苗解盲成功,邁向東南亞】,腸病毒腸病毒在全球皆有分布,比起歐美等西方國家,腸病毒在亞洲(東南亞)更為盛行,對孩童造成的影響極大,可能造成腸胃不適、發燒甚至危及生命,且腸病毒之傳染力極強,過去曾在台灣、中國、東南亞肆虐,造成居民生命危險。,資料來源: 高端疫苗,資料來源: 高端疫苗,目前全球僅中國有三家廠商製造腸病毒疫苗,因無PIC/S GMP認證,市場侷限於中國,無法在世界其他地方銷售,而高端開發之腸病毒71型疫苗於2019年開始在台灣、越南進行測試,已在2021年4月宣布完成免疫生成性數據解盲,且數據達到台灣法規單位建議標準,完成臨床試驗報告後,將依加速核准機制,向衛福部食藥署申請新藥查驗登記、台灣上市許可,預估2022年可上市,以布局台灣為主,最終目標是打入目前人口仍處於高成長之東南亞國家,因此比起中國疫苗更有競爭力。,如同前述,高端疫苗的腸病毒疫苗技術為全球獨家,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到腸病毒在東南亞國家造成的影響,也可以發現每年光是泰國、越南、新加坡、菲律賓及馬來西亞便有超過500萬名新生兒,在通過越南之臨床實驗後,高端不只可以在越南取得藥證進行銷售,更有望打入以東南亞國家為主的東協,因此看好未來主要市場在東南亞,預估高端年產能可達 300 到 500 萬劑,未來可能是支撐獲利的重要基礎。以中國廠商之價格作為參考,每劑腸病毒疫苗約為1000元新台幣,考量目前在台灣、越南之臨床實驗均成功,以已經測試過的越南、台灣兩地來推估,兩國一年之新生兒約有160萬人,疫苗可供6歲以下施打(一次兩劑),潛在市場高達1920萬劑,2022年銷售量預估將達到100萬劑(台灣為主),貢獻營收達10億。,【代理流感疫苗,2021有機會貢獻營收】,高端代理四價流感疫苗,產品來自韓國GC Pharma,目前已申請台灣許可證,預計2022 年有機會參與政府公費流感疫苗標案,以台灣每年公費流感600 萬劑(人)為計算基礎,隨著疫情升溫,上修50萬劑,加上自費施打每年約100萬劑,未來政府希望扶持國內疫苗廠商,因此預估疫苗的分配為國內與國外呈現七比三之水平,以每劑疫苗250元來算,高端可望出口100萬劑,貢獻營收2億5000萬元。,【重要結論】,一般新藥公司早期都是處於虧損的狀況,原因在於初期投入大量的金錢在研發新藥,而藥品開發前期不會有營收,但各項費用、成本、設備折舊等,常會造成公司大幅度虧損,因此需要仰賴股東或外界持續注資。在國外,當藥品越接近上市,成功機率越高,市場願意給的評價也越高,一旦成功研發新藥並取得專利,未來將帶給公司數十年之專利銷售、利潤。,目前高端疫苗有三種未來可望帶來獲利的產品。新冠疫苗已於2021/4/28完成第二劑施打,五月將評估結果,有望在2021年下半年開始施打,貢獻營收達60億元;中國腸病毒疫苗廠商,因無PIC/S GMP認證,市場侷限於中國,此外全球並無第二家有成功開發出腸病毒疫苗的廠商,而高端的腸病毒疫苗已於今年四月完成解盲,邁入申請藥證的階段,預估2022年開始貢獻營收,預估2022年達10億,東南亞市場為未來獲利的重要基礎;2022可望參加政府公費流感疫苗標案,預期將得到100萬劑之產量分配,貢獻營收達2億5000萬。,雖然高端疫苗屬於尚未穩定獲利之新藥公司,但新藥公司注重的是未來能否研發出新藥,目前疫情嚴重,市場投資人願意給予更高之市場信心,因此給予逢低買進之評等。,資料來源: CMoney,*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54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