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PC新品6月迎接出貨潮,IC設計族群首推義隆(2458)、茂達(6138)!
【微軟推出全新AI PC!】,近期微軟(Microsoft)宣布推出新產品Surface筆記型電腦,號稱這是一款Copilot+PC的全新產品,該款筆電將完全將微軟的AI工具Copilot結合到電腦的作業系統中,透過生成式AI助手,大幅優化用戶體驗。,微軟的新產品為了能讓AI運算更流暢,在處理器方面將搭載高通(Qualcomm)最新的Snapdragon X Elite處理器晶片,這項全新的晶片產品加入了專為AI設計的神經網路處理器(NPU),並且在算力方面大幅提升至45TOPS(定義為每秒鐘能進行幾兆次操作,數字越大效能越好),效能優於目前蘋果(Apple)最新的M4處理器(算力為38TOPS),更好的效能讓使用者能更好的體驗Copilot+PC的強大功能,微軟表示,最新的Surface筆記型電腦效能將比蘋果(Apple)的高階筆記型電腦產品Macbook Air 15”提升58%。,微軟此次發表會上除了發布全新產品,更重新定義AI PC規格,根據微軟表示,AI PC在算力方面要超過40TOPS,在DRAM記憶體方面則需要達到16GB的記憶體容量(目前主流為8GB),從微軟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未來AI PC在處理器效能以及記憶體需求應該會出現明顯的產品規格升級,並看好2025年這項新的AI PC產品出貨量將來到5000萬台。,除了微軟宣布推出新品以外,多家PC品牌廠如華碩(Asus)、宏碁(Acer)、戴爾(Dell)、惠普(HP)等也將在6月推出全新的AI PC產品,多數新品都將使用高通的Snapdragon X系列處理器晶片,隨微軟以及多家品牌廠積極搶攻AI PC市場,AI PC正式迎來首波出貨高峰。,【AI PC出貨量年複合成長率超過4成,茂達、義隆迎全新成長動能!】,6月的出貨潮將為AI PC未來幾年的快速成長揭開序幕,跟據研調機構Canalys的預估,2024年AI PC出貨量為4800萬台,進入2025年出貨量將直接倍增至1億台,隨AI PC需求快速成長,Canalys預估到了2028年AI PC的出貨量將突破2億台,AI PC出貨量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44%。,資料來源:Canalys、CMoney研究團隊預估,在AI PC出貨量快速成長下,CMoney研究團隊看好台灣的IC設計相關供應鏈將因此受惠,並認為茂達(6138)及義隆(2458)將成AI PC商機下的大贏家,我們主要看好記憶體規格升級將帶動茂達的DDR5電源管理IC需求大幅成長,同時預期在新機推出帶動下,觸控裝置需求將大幅提升,義隆的觸控產品將迎來全新成長動能。,【個股介紹】,【義隆(2458)全球觸控相關IC龍頭,進入AI PC市佔率再擴大!】,義隆(2458)在電腦的觸控IC市場佔據領先地位,公司旗下三大產品:(1)觸控板模組、(2)觸控板螢幕、(3)指向裝置市佔率皆高居全球之冠,在觸控板模組及觸控板螢幕方面市占率更是超過5成。,義隆積極推出各式高階的AI觸控產品,公司預計在2024年推出以下多種新功能:(1) AI觸控板防水、防誤觸,主要功能透過AI判斷是否產生誤觸。 (2) 指紋辨識應用解決方案,降低盜用風險。 (3) 透過AI主動追蹤觸控筆跡,該項功能將能判斷使用者想撰寫的文字,並透過AI完成後續筆畫。,義隆很早就開始著手結合AI技術及公司的觸控產品,2024年也將有更多全新的AI應用加入,先前在CES展中,各家筆電廠商總計展出50台的AI PC產品,其中有9成的產品都搭配了義隆的觸控產品,因此我們看好義隆進入AI PC換代階段市佔率將再提升。,【急單湧入,義隆2024第一季表現優於預期】,義隆2024年第一季客戶急單湧入,公司第一季營收為31.2億元,年增29.1%,因為高毛利的觸控版螢幕及指向裝置的佔比提升,帶動毛利率季增1個百分點至47.9%,第一季因為有員工認股權證費用共6200萬元,義隆營業利益受影響下降至20.9%,但在業外評價收益及匯兌收益的挹注下,帶動EPS飆升至2.40元,整體表現與去年的1.08元相比迎來顯著提升。,【AI PC新品出貨,下半年義隆營運迎來爆發!】,儘管義隆先前法說公布的第二季展望較為平淡,但我們認為第二季在AI PC新品推出帶動下,公司仍會有急單貢獻,幫助營運表現維持高檔,市場並不需要過度擔憂。,CMoney研究團隊預估2024年第二季義隆的營收為32.5億元,季增4.7%,年增7.0%,高毛利產品出貨維持高檔,預估第二季毛利率為47.8%,年增3.8個百分點,預估EPS為2.33元。,進入下半年,AI PC新品將大量出貨,看好義隆營運表現迎來爆發,而且在AI PC帶動下,義隆高階觸控產品的平均銷售單價(ASP)至少會提升10%以上,對此,我們看好義隆2024年全年營收將上升至136億元,年增13.2%,EPS提升至10.28元,與2023年的7.53元相比迎來大幅成長。,【技術面分析:距離前高僅剩一步之遙!】,圖片來源:籌碼K線APP,看到義隆股價走勢,今日股價再度大漲8.4%,準備再次向上挑戰170元的壓力,我們看好此處股價將成功突破壓力區間,最大改變就是微軟及多家品牌廠將在6月販售AI PC產品,相關產品將開始貢獻營收獲利,下半年營運表現將出現爆發式成長,有望推升義隆股價。,【結論與建議】,CMoney研究團隊預估義隆2024年營收為136億元,年增13.2%,EPS大幅上升至10.28元,以5月22日收盤價168元計算,目前本益比僅16倍,處於過往區間中緣。,在市場推出新品時,領域龍頭廠通常會有很明顯的技術護城河,我們認為義隆的高階觸控產品需求將在AI PC出貨帶動下大幅成長,看好義隆進入AI PC階段產品市占率出現顯著提升,將讓市場重新評估義隆評價,看好本益比往20倍靠攏。,【AI PC將全面採用DDR 5,茂達(6138)營運將脫胎換骨】,茂達(6139)主要產品是風扇馬達驅動IC及電源管理IC,營收佔比約各佔4成、3成,公司上述兩大產品線多是客製化產品,整體議價能力強,筆電產品為茂達最重要終端應用。,電源管理IC將是茂達2024年最重要成長動能,茂達是國內唯二能出貨的DDR5電源管理IC供應商,未來AI PC將會在記憶體方面迎來規格升級,預計電腦的DRAM記憶體將會全數升級成DDR 5,茂達將大幅受惠,預估公司DDR 5電源管理IC產品市占率將來到25%,並看好2024年相關產品營收佔比將從2023年的1成倍增至2成。,【第一季營收表現淡季不淡】,茂達2024年第一季營收為15.1億元,表現與前季持平,年增36.6%,淡季不淡,雖然DDR 5相關產品需求溫和,但是在客戶庫存回補訂單帶動下,整體營收表現仍舊優於市場預期。,獲利表現方面,茂達2024年第一季毛利率為34.3%,表現不如市場預期,主要因為舊有產品出現降價,儘管毛利率表現受到影響,但第一季因為美元強勢,為茂達帶來大量的業外匯兌利益,公司2024年第一季EPS為2.34元。,【AI PC下半年進入出貨旺季,茂達營運表現季季增!】,隨著AI PC新品陸續推出,茂達客戶重啟拉貨需求,針對第二季展望,公司樂觀表示從5月底客戶就會開始針對新機種進行拉貨,因此,茂達在第二季營收表現將季增7.6%至16.3億元,EPS將提升至2.48元。,進入下半年,AI PC產品迎來出貨旺季,我們認為在記憶體規格升級需求帶動下,所有AI PC都將會採用DDR 5的紀體規格,在產品規格換代帶動下,我們看好DDR 5記憶體2024年滲透率將上升至50%,與2023年底的15%相比成長幅度驚人,DDR 5進入AI PC世代,無論在需求量或是價格都將出現大幅提升,因此,我們看好茂達的DDR 5電源管理IC將成為公司2024年最重要成長動能,預估2024年全年營收為69.4億元,預估EPS為11.55元。,【技術面分析:突破站上季線,量縮回測支撐有守,蓄勢醞釀上攻!】,圖片來源:籌碼K線電腦版,看到茂達近期股價走勢,5月15日時,公司股價成功帶量搶回60日線,隨後量縮回踩季線,季線支撐有守後今日股價再度出量上攻,搭配AI PC出貨潮,茂達DDR 5產品需求轉強,此處預期210元將為股價提供支撐,經過半年震盪整理,茂達蓄勢準備上攻!,【結論與建議】,CMoney研究團隊預估茂達2024年營收為69.4億元,年成長28.1%,預估EPS將上升至11.55元,與2023年的7.02元相比迎來顯著成長,DDR 5產品規格升級帶動茂達電源管理IC價、量齊揚,AI PC題材搭上獲利結構改變,將推動市場對茂達評價進行一波Re-rating,看好公司本益比朝25倍靠攏。,*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撰文者李浩平】,想要從基本面研究找到公司及產業未來趨勢,並嘗試著從每次經驗學習,找到更好的投資方向,【】
義隆(2458)AI PC超強題材助攻,2024年獲利全面爆發!
【公司簡介】,義隆(2458)為國內IC設計大廠,主要產品為觸控相關IC,觸控相關產品營收比重將近8成,為公司最主要的營運動能。義隆在全球觸控IC市場享負盛名,共有(1)觸控板模組、(2)觸控螢幕晶片、(3)指向裝置(Pointstick)等三項觸控相關產品市佔率高居全球之冠,前兩項產品的全球市佔更是超過5成!,【2023 Q4稅後EPS 2.02元,表現符合預期】,義隆2023 Q4營收31.1億元,季減11.2%,年增58.4%,表現略優於前次財測上緣(前次財測:29-31億元)。產品組合方面,觸控相關產品佔比從78%上升至81%,高毛利產品營收提升。,獲利方面,義隆2023 Q4毛利率為46.9%,整體表現維持高檔,筆電業務營運回穩,加上庫存跌價損失下降至820萬元為主要原因。業外收入因美元台幣匯率影響,出現匯損6700萬元。稅後純益5.76億元,EPS 2.02元,整體獲利表現符合預期。,【急單挹注,2024 Q1高毛利產品需求強勁】,Cmoney研究團隊預估義隆2024 Q1營收為31.0億元,年增28.9%,整體營收表現呈現淡季不淡的態勢,最主要原因來自以下兩點:(1) 筆電客戶庫存多已回到健康水準,客戶庫存回補急單湧入。 (2) AI PC帶動產品規格升級拉貨潮。義隆表示,目前2024 Q1接單狀況,以高毛利的觸控螢幕IC及指向裝置兩大產品需求較強,受惠於高毛利產品出貨佔比提升,我們認為義隆 2024 Q1毛利率將會上升至47.1%。在急單挹注營收,高毛利產品優化獲利結構兩大要素帶動下,CMoney研究團隊看好義隆2023 Q4 EPS提升至2.18元。,【義隆主要題材&成長動能】,【2024電腦換機潮,將掀起新一波產品掃貨潮】,CMoney研究團隊預期2024年筆電產品將迎來一波全新換機潮,電腦產品的平均生命週期介於3-5年之間,前一次電腦大量換機潮出現在2020年的疫情期間,預計2024、2025年市場就會陸續出現換機需求,拉升電腦產品出貨量。此外,Win 10系統宣布將在2025年停止更新,更讓用戶不得不更換家中使用已久的電腦產品,將更進一步推升電腦產品需求。,電腦產品迎來換機潮,義隆的觸控IC產品將迎來一波全新掃貨潮。義隆是全球筆電觸控板、觸控螢幕晶片的全球最大供應商,全球市佔率超過5成,而消費性機種(非商用)筆電觸控IC相關產品更是義隆的天下,義隆在消費性機種的觸控版市佔率逼近7成,可以說是遙遙領先了公司的競爭者,此外,前十大的筆電品牌廠全數都是義隆的客戶,義隆在筆電市場的超高市佔率及完整客戶布局,將讓義隆成為筆電換機潮中的主要受惠者!,【AI PC產品革新,2年內出貨量提升至1億台!】,AI PC在市場上造成轟動,預計將成為筆電市場最重要的成長動能,AI PC將AI演算法加入電腦功能中,讓用戶只要打開電腦,就能享受強大的AI運算功能,除了全新功能將吸引消費者大量搶購外,更重要的一點是,未來市場推出的新產品將全部都搭載AI PC處理器及相關功能,這也就代表接下來幾乎所有新品都是AI PC,品牌方大力推動加上功能全面升級,AI PC出貨量將會飛速上升。,根據全球PC處理器大廠英特爾(Intel)執行長表示,未來2年AI PC出貨規模將高達1億台,年複合成長率更是高達50%,這也讓市場樂觀預期AI PC的滲透率將會在未來幾年快速上升,市場預估2027年產品滲透率將會從目前的10%提升至60%,在近期的CES展中,共有50台具有NPU(專為AI PC設計的處理器)功能的電腦產品,其中有高達9成的產品都是使用義隆的觸控板及指紋辨識系統,義隆已成功取得客戶青睞,看好義隆進入AI PC世代依舊是觸控IC相關產品的最大供應商,公司相關產品以於2024 Q1開始出貨,未來營收將逐季提升。,資料來源:Canalys、CMoney預估,【產品規格全面升級,ASP至少提升10%!】,AI PC加速升級,高階觸控產品需求提升,高階產品的平均銷售單價(ASP)將出現明顯提升,義隆表示AI PC帶動下,儘管根據規格不同將會影響ASP變動幅度,但公司整體產品ASP至少會提升10%以上。,義隆的多項產品中,價格提升最明顯的當屬Haptic Pad觸控板,價格方面,大尺寸Haptic觸控板模組的銷售單價與一般機種相比,至少能提升5倍,在出貨數量方面,截至2023年,義隆客戶搭載Haptic Pad觸控板的機種已經倍增至8款,2024年將有更多客戶將採用這項全新的高階技術,Haptic Pad觸控板產品無論在價、量等方面都會出現大幅提升。,【技術面分析:股價再創新高,站上關鍵壓力位】,圖片來源:籌碼K線電腦版,我們過去曾在2023/9/4、2023/12/18兩度出具報告看好義隆,義隆也在9月開始走出了一波漂亮的大多頭走勢,以2024/2/26日收盤價計算,區間漲幅達到32.3%。,此次我們再次看好義隆電,除了上述提到的基本面要素外,技術面義隆也重新搶回160元的壓力位,此處連續多根長紅棒突破,義隆有望延續多頭氣勢繼續向上攻高。,【籌碼面分析:外資主導此波漲勢,大戶再度加碼!】,觀察義隆近期法人買賣超情形,外資在過去六個交易日內共有五個交易日大買義隆,義隆的漲勢是由外資19日的大量買超後開始發動,因此此波義隆漲勢能否具有延續性,需觀察外資會否持續站在買方。,大戶持股方面,義隆上周大戶持股比率再度上升,以籌碼集中度角度來進行考量,可顯示仍有主力看好義隆後續走勢,持續進行加碼。,【結論與建議】,NB產業將在2024年正式重返成長軌道,AI PC造成的話題性及大量換機潮,更讓筆電市場迎來強勁成長動能,義隆過去一直是筆電觸控相關產品的全球最大供應商,AI PC新商機,義隆早已提前布局,看好義隆在筆電觸控產品的龍頭地位不變,並在AI PC初期能搶下更高的市占率。CMoney研究團隊預估義隆2024年營收142億元,年增18.4%,2024年EPS更從7.5元飆升至10.6元,獲利爆發式成長,搭配AI PC題材推動,預期市場將重新評估義隆評價,看好本益比往20X靠攏,潛在漲幅為24.7%。,*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撰文者李浩平】,想要從基本面研究找到公司及產業未來趨勢,並嘗試著從每次經驗學習,找到更好的投資方向,【】
義隆(2458)將搭上AI PC特快車,2024年營運將迎來全面爆發!
【公司簡介】,義隆(2458)為國內IC設計大廠,主要產品為觸控相關IC,觸控相關產品營收比重將近8成,為公司最主要的營運動能。義隆在全球觸控IC市場享負盛名,共有(1)觸控板模組、(2)觸控螢幕晶片、(3)指向裝置(Pointstick)等三項觸控相關產品市佔率高居全球之冠!,資料來源:義隆、CMoney整理,【義隆在筆電觸控市場市佔率高居全球第一!】,義隆由於早期就積極布局筆電市場享有技術優勢,幫助公司在筆電觸控相關市場遙遙領先同業,公司筆電觸控相關產品主要有筆電觸控版、觸控螢幕晶片兩項產品,義隆在兩者的市佔率雙雙高居全球第一,公司在前者的市佔率超過5成,在後者的市佔率同樣逼近5成,兩大產品線為義隆的重要營運動能。,筆電觸控版方面,公司站穩消費性筆電市場後積極切入商用筆電市場,透過在消費性筆電市場累積的龐大客群及經驗,公司進入商用筆電市場整體過程也是相當順利,目前全球前十大的筆電廠商全數都是義隆的客戶,看好高市佔率及包攬全球前十大筆電廠商客戶兩大優勢能幫助義隆搶下更多的市場訂單!義隆在2022年推出的重磅新品Haptic Pad將成為未來觸控板主流,2023年義隆客戶搭載Haptic Pad觸控板的機種已經倍增至8款,2024年公司表示將有更多客戶願意採用這項高階技術,義隆持續在觸控板方面領跑同業!,觸控螢幕晶片方面,由於公司相關技術已發展多年,在多次技術調整下已讓整體良率大幅提升,更讓義隆該產品線的毛利率遠超公司整體產品組合,未來面板往大尺寸發展趨勢不變,與一般尺寸相比,大尺寸觸控面板的平均銷售單價(ASP)至少能提升5倍,義隆大尺寸觸控面板的營收佔比高達27%,顯見公司已準備好踏入大尺寸觸控面板領域,佈局相關技術多年讓義隆具備巨大優勢,公司將能仰賴技術領先持續擴大與同業差距!,【2024年筆電換機潮加速市場復甦!】,受惠於筆記型電腦迎來全面換機潮、AI PC新品上市兩大要素,筆記型電腦需求將有大幅提升,預計在 2024年筆記型電腦將會快速重返成長軌道,CMoney研究團隊預估2024年在兩大動能推動下,筆記型電腦的出貨量將會上升至1.9億台,年增10.9%,重返雙位數成長,我們認為2024年僅是筆記型電腦的復甦起點,2025年整體市場需求將會迎接更強勁的成長!,過去在2020、2021兩年因疫情改變全球工作及上學模式,帶動筆電市場需求爆衝,而參照過去的歷史資料,筆記型電腦產品平均壽命約在3-5年,可得出筆記型電腦產品新一波大量換機潮將出現在2024、2025年,此外,全球電腦作業系統龍頭微軟宣布將在2025年停止更新Win 10系統,將再次加速換機潮進度,更讓筆電換機潮勢在必行,將為筆電市場帶來新一波需求!,【AI PC加速發展,義隆觸控面板IC價量全面提升!】,前段我們提到筆電換機潮、AI PC新品上市將是筆記型電腦全面復甦兩大動能,如果說筆電壽命及停止更新是在被動讓民眾更換新機,AI PC就是在透過全新應用吸引市場主動爭相搶購,隨著ChatGPT的爆紅,市場開始期待生活中所有應用都能與AI有所連結,透過AI強大功能改善生活,PC產業同樣導入AI追求新一波的產品突破!,AI PC將生成式AI功能加入電腦系統,滿足使用者的各式需求,全新功能將大幅增加市場的換機意願,有望帶動PC需求全面爆發,根據全球PC處理器大廠英特爾(Intel)執行長表示,未來2年AI PC出貨規模將高達1億台,年複合成長率更是高達50%,這也讓市場樂觀預期AI PC的滲透率將會在未來幾年快速上升,市場預估2027年產品滲透率將會從目前的10%提升至60%,AI PC產品需求量不斷上升,將大幅增加市場對於義隆的觸控IC相關產品需求!,義隆從2019年就已經開始發展AI相關的高階觸控應用,2023年AI熱正式打響,公司在觸控產品的高市佔率將幫助公司搶下客戶大單,義隆的AI觸控產品需求將迎來大幅躍升,同時因義隆新的AI觸控產品引入AI相關演算法,讓義隆的觸控晶片產品單價出現顯著提升,AI PC加速發展,義隆觸控面板IC在價、量兩方面全面提升,2024年相關產品營收貢獻將迎來爆發式成長!,資料來源:Canalys、CMoney預估,【技術面分析:搶回短均線,多頭將再次進攻!】,我們前次在9月4日曾出過義隆報告,自上次報告後區間累計漲幅達到24%,我們在前次報告的技術面分析也提過,152元是義隆重要壓力線,如今公司股價成功突破,此次回測再次站穩之稱,搭配紅K搶回所有短均線,我們認為義隆新一波多頭走勢將再啟!,【籌碼面分析:大戶持續加碼,投信大買744張!】,觀察義隆的法人買賣超我們可以注意到,12月18日外資、投信兩大法人同步站在買方,其中投信更是大筆加碼744張,過往投信進場都會吸引買盤進場推升義隆股價,此波投信大舉買超,有望複製前波漲勢!觀察大戶持股比例,千張大戶在上周再度加碼,大戶仍看好義隆後續漲勢!,【結論與建議】,義隆2023下半年在NB需求復甦帶動下營運表現明顯轉佳,整體產品需求已開始重返成長軌道,預估義隆2023年營收120億元,預估EPS 7.41元,2024年受惠NB產業需求復甦,全新AI PC新品上市加速換機潮,義隆產品需求將迎來爆發式成長,預估義隆2024年營收135億元,EPS 9.12元,考量AI PC全新動能加入,義隆相關技術領先同業,且市場在技術發展初期會更傾向把訂單交由業內龍頭廠商,看好義隆前期在AI PC相關產品市佔率有望超過7成於業界獨走,看好本益比將往21X靠攏!,*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撰文者李浩平】,想要從基本面研究找到公司及產業未來趨勢,並嘗試著從每次經驗學習,找到更好的投資方向,【】
義隆(2458)下半年消費電子全面復甦,2024年將迎爆發式成長!
【公司簡介】,義隆(2458)為國內IC設計大廠,公司主攻筆記型電腦的觸控IC,公司在觸控板模組、筆電觸控螢幕晶片、指向裝置等3項產品市佔率超過五成,在該類產品全球市佔率排名第一。產品組合方面,觸控產品(包含觸控螢幕晶片、觸控板、指紋辨識晶片)佔公司營收比重77%,非觸控產品(包含微控制器、指向裝置、關係企業產品)則佔公司營收23%。,資料來源:義隆、CMoney整理,【】,【旺季效應加上急單助攻,義隆下半年營運表現會更好!】,義隆Q2受惠急單挹注,整體營運表現優於市場預期,營收30.4億元優於前次財測區間上緣。進入下半年義隆營運表現續繳好表現,7月營收11.0億元為公司近一年來營收新高,顯示公司營運已開始重返成長軌道。下半年進入電子旺季,筆電出貨量將有提升,根據TrendForce預估,2023年筆電出貨量約為1.63億台,其中下半年出貨量約8800萬台,下半年出貨量與上半年相比將會成長16.6%,義隆主攻筆記型電腦的觸控產品,看好公司下半年營運將隨筆電出貨復甦迎來回溫!,資料來源:TrendForce預估、CMoney整理,義隆從2023 Q2開始就陸續有客戶的觸控產品急單需求,進入2023 Q3,客戶急單需求暢旺,義隆持續獲得客戶新訂單,目前公司接單狀況遠優於先前預期,產品急單需求主要來自指向裝置,該產品庫存去化完畢,客戶加大拉貨動能,成義隆2023 Q3營運成長重要驅動力,我們預估義隆2023 Q3營收將跳升至32.4億元,季增6.44%,單季EPS將躍升至2.02元。,【筆電2024年將迎新一波換機潮,義隆營運將迎大爆發!】,筆電市場谷底已過,未來營運表現將持續上攻,根據研調機構IDC預估,2024年全球筆電出貨量將達到1.9億台,年成長7.3%,市場認為筆電出貨量將迎來全面復甦,主要原因為Win 10系統將走入歷史及微軟將推出生成式AI新軟體Copilot,將帶動筆電迎來全新一波換機潮,義隆2024年營運將大幅受惠筆電復甦!,義隆2024年將迎來大爆發,主要受惠3大因素:Haptic Pad搭載機種數量翻倍、高單價大尺寸觸控面板營收貢獻提升及MOC指紋辨識技術的高成長性。Haptic Pad方面,該技術將成下一代觸控板主流,2023年義隆客戶共有8款機種搭載Haptic Pad,與2022年相比迎來倍增,2024年全球筆電市場迎來復甦,將有更多客戶願意採用Haptic Pad的高階技術。大尺寸觸控面板方面,與一般尺寸相比,大尺寸觸控面板的銷售單價(ASP)至少能提升5倍,義隆大尺寸面板營收占比逐年提升,目前營收比重約為27%,大尺寸觸控面板漸成主流,價量齊揚助攻義隆營運表現。MOC指紋辨識技術方面,筆電指紋辨識的滲透率仍有提升空間,該項應用成長性佳。,【股價呈多頭排列向上狂攻!】,圖片來源:籌碼K線,觀察義隆技術面,義隆目前股價重啟多頭走勢一路上攻,多頭態勢重啟,搭上營運表現同步轉佳,此處進場布局皆是較安全的選擇,短線操作可視151.9元的壓力線來做為判斷,若能成功站上151.9元,義隆技術面上可望再迎新一波大多頭漲勢。,【結論與建議】,預估義隆2023/2024年營收114億元/133億元,EPS 6.19元/8.25元,義隆過往5年本益比區間介於9X-18X之間,考量筆電市場谷底已過,義隆營運將一路上攻,Win 10換機潮及新軟體問世,看好2024年筆電需求全面復甦,義隆2024年營運表現將迎來大爆發,本益比將往區間上緣18X靠攏,投資建議為買進!,*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撰文者李浩平】,想要從基本面研究找到公司及產業未來趨勢,並嘗試著從每次經驗學習,找到更好的投資方向,【】
看過 義隆(2458) 的人也會看這幾檔
義隆(2458) 高股息IC設計
,【結論與建議】,義隆2021年第四季EPS為4.35元,全年EPS為16.79元。在2022年整體NB出貨量成長不易的條件下,義隆希望藉由NB規格提升,指紋辨識晶片滲透率提高,以彌補出貨量的下滑。市場預估義隆2022年EPS約16.5元,每股現金股利13.5元,殖利率超過7%。,【第四季EPS為4.35元】,義隆成立於1994年,為NB觸控IC設計大廠,第四季觸控類營收占78%,包括觸控板模組(Touch Pad moduel) 39%、觸控螢幕晶片22%、NB指紋辨識晶片17%;非觸控類營收占22%,包括微控制器(MCU)佔8%、指向裝置(Pointing Stick)佔9%、關係企業5%。主要客戶為全球前5大NB品牌廠商,包含HP、聯想、Dell、華碩、宏碁。,義隆2021年第四季營收41.6億元,季減16%,年減10%。由於第四季為NB出貨淡季,加上低階的Chromebook教育機種需求降溫,主力產品觸控板模組、觸控螢幕晶片的營收分別季減超過2成。,義隆第四季毛利率49.4%、略低於前一季,則是受到高毛利率產品比重下滑所致。營業利益季減32%,因業外認列金融評價利益2.3億元,使得稅後淨利季持平,單季EPS為4.35元。義隆2021年營收成長21%,獲利成長57%,全年EPS為16.79元。,【第一季NB淡季EPS估3.2元】,展望2022年第一季,由於消費NB相關產品進入傳統淡季,預估義隆第一季營收41億元,季減1%。毛利率方面,因高毛利率的觸控螢幕晶片比重下滑,以及晶圓代工成本增加,預估毛利率將減少約1個百分點,本業獲利將不如前一季,市場預估義隆單季EPS約3.2元。,【2022年NB指紋辨識IC成長動能最強】,義隆預期全球筆電出貨高峰落在2021年,2022年雖然NB出貨量成長不易,但義隆看好公司的業績將會優於NB產業,成長動能主要來自NB觸控規格提升、公司在商用NB機種與NB指紋辨識IC市占率持續看升,尤其最看好指紋辨識IC的商機。,近年來全球新發表的NB機種均導入指紋辨識功能,預估整體非蘋NB指紋辨識的滲透率將由2021年的28%再攀升至2022年的38%。此外,微軟Win11推出,預期將可帶動NB指紋辨識搭載高階Match on Chip的IC比重快速增加,由於Match on Chip的IC單價為傳統Match on Host晶片的3倍,加上義隆在此一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NB指紋辨識IC將是公司2022年最重要的成長動能。,【2022年預估EPS為16.5元】,義隆NB相關晶片營收佔比高達9成,在2022年整體NB出貨量成長不易的條件下,義隆希望藉由NB規格提升,指紋辨識晶片滲透率提高,以彌補出貨量的下滑。市場預估義隆2022年營收略優於2021年,毛利率與2021年持平,EPS約16.5元。義隆董事會通過每股現金股利13.5元,殖利率超過7%。,資料來源:CMoney,資料來源:CMoney ,資料來源:CMoney, ,資料來源:CMoney,資料來源:CMoney,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徒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矽創 (8016)轉型高毛利產品,訂單能見度高,2022還有高峰
【公司簡介與重點】,【結論】,2021年DDI市場供不應求,雖然來自量的成長有限,但漲價效應大幅拉升營收與獲利空間,受智慧手機、家電、醫療及車載等應用拉貨強勁與報價調漲下,且DDI漲價效應優於預期,故上調2021年營運估值,預估2021年營收220.95億元(原預估219.63億元),YoY+60.06%,稅後EPS 49.35元(原預估38.01元),YoY+327.99%。,由於DDI供不應求將持續至22H1,矽創轉型至高毛利率的非手機DDI利基型市場,如AIoT、工控、車用等發展,可降低手機市場造成營運的波動,且訂單能見度高,預期2022年營運仍有高點可期,預估2022年營收243.39億元(原預估236.67億元),YoY+10.15%,稅後EPS為52.16元(原預估38.08元)。,矽創股本為12.01億元。2020年現金股利為7.50元,已連續18年發放現金股利。21Q3每股淨值82.89元,股價淨值比(PBR)相較於歷史處於低。預估2022年EPS為52.16元,本益比(PER)相較於歷史處於低。,股價面,21Q3矽創股價因DDI與面板報價等雜音衝擊,加以投信結帳賣壓湧出下,股價自416.5元的高點修正至10/14的218元,修正幅度超過5成,隨著市場調整先前對面板報價過度悲觀的看法,加以評價修正至偏低水準,吸引長線買盤進場,讓股價在21Q4打底後穩步向上。雖然矽創評價不高,然而21Q3股價已預先反應2022年成長趨勢,當晶圓代工產能陸續開出,市場反擔憂2023年之後供需的反轉,恐讓矽創2023年營運隨之轉弱,也限制了矽創目前股價的上方空間。因此給予區間操作建議,預期近期股價將在2022年PER 4-6倍間震盪。 ,【矽創功能型手機及穿戴式裝置顯示驅動IC全球市佔率約6成】,矽創是國內IC設計公司,是少數有能力供應各種不同顯示技術的公司,驅動IC(DDI,display driver IC)為最大的業務,主要供應初階手機、工控、車載等應用。公司是功能型手機及穿戴式裝置顯示驅動IC的領導者,全球市佔率約6成以上,也是少數能夠提供非手機的DDI公司。前年度內銷比重6.50%,外銷比重93.50%。,矽創2020年營收138.05億元,YoY+0.01%,稅後EPS 11.44元。21Q3 產品營收佔比:AIOT DDI 35%、Industrial DDI 14%、Sensor(感測器,昇佳(6732))29%、Auto DDI&ASIC(力領) 15%、Subsidiaries(其他子公司) 7%。,資料來源:矽創,資料來源:矽創,矽創有80%在台積電(2330)與世界先進(5347)投片,20%在Magna Chip投片,主要以8吋晶圓為主,2022以後將逐漸轉換成12吋晶圓,而京元電(2449)則是主要的IC封裝廠。,目前矽創在LCD驅動IC競爭廠商有Oki Electric、Seiko Epson、Sharp、Solomon Systech、SONY、Toshiba、三星電子、天鈺(4961)、奇景、奕力、敦泰(3545)、晶宏(3141)、聯詠(3034)。在手機面板驅動IC的對手有敦泰、奇景、奕力、義隆(2458)、聯詠。而觸控面板IC的廠商包括ALPS Elec、Atmel、Cypress、Synaptics、禾瑞亞(3556)、奇景、奕力、原相(3227)、偉詮電(2436)、義隆、聯陽(3014)。至於G-Sensor加速計廠商包括Bosch、InvenSense、STMicroelectronics、旺玖(6223)。,【矽創21Q3 EPS 15.68元,優於預期】,晶圓代工產能吃緊現況持續,供不應求讓矽創調漲價格,受惠面板驅動IC銷售量價齊揚,矽創21Q3營收65.86億元,QoQ +19.00%,YoY+69.39%,毛利率57.69%,營業淨利25.84億元,OPM 39.24%,其中來自業外的收益 6474.50萬,稅後淨利18.84億元,稅後EPS 15.69元,營運續創單季新高。手機DDI、Sensor漲價效應,加以旺季備貨需求,矽創第三季與EPS皆優於原先預期的62.50億元與11.11元。累計前3季營收161.62億元,YoY+67.12%,EPS 35.24元。,【漲價效應連發,矽創2021年獲利將翻數倍】,矽創11月合併營收20.09億元,YoY+50.05%,累計前11月營收203.04億元,YoY+64.63%。,21Q4進入手機DDI淡季,且長短料問題仍在,不過非手機業務包含AIoT/工控領域客戶拉貨持續,預估矽創21Q4營收62.56億元, QoQ-9.91%,YoY+43.55%,EPS 14.11元。,2021年DDI市場供不應求,雖然來自量的成長有限,但漲價效應大幅拉升營收與獲利空間,受智慧手機、家電、醫療及車載等應用拉貨強勁與報價調漲下,且DDI漲價效應優於預期,故上調2021年營運估值,預估2021年營收220.95億元(原預估219.63億元),YoY+60.06%,稅後EPS 49.35元(原預估38.01元),YoY+327.99%。,【轉型發展高毛利率產品,能見度高,矽創2022年營運仍有高點可期】,矽創DDI中長期策略朝向非手機DDI利基型市場發展,可望降低手機市場波動,21Q3手機DDI的營收佔比已降至10-12%。,展望2022年,預期晶圓產能仍吃緊,DDI供需缺口仍在,矽創後續仍有望轉嫁晶圓代工成本。,雖目前手機拉貨力道有放緩,但仍持續拉貨,AIoT等非手機應用也逐漸擴大,AIoT預估至22H1前仍供不應求。,此外,工業用/車用的小尺寸DDI供需缺口仍在,車載DDI等品也呈現供不應求狀態。矽創在工控顯示器驅動IC全球市佔率超過60%,車載顯示器驅動IC包括6吋以下與7-9吋產品,主要客戶有VOLVO、VW等各大車廠,目前VW集團旗下三家車廠皆採矽創DDI產品,隨尺寸放大,產品單價可望提升,加以車載螢幕數量增加,有望提高矽創驅動IC出貨量,而ASIC產品也隨使用客製化TV晶片的1080P LED投影機需求提升而成長。矽創在車載、工控等驅動IC能見度已達22H2,預估車用DDI與ASIC產品線2022年將維持成長態勢。,Sensor產品線主要來自於子公司昇佳的貢獻,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終端需求,拖累昇佳營運。昇佳在屏下Sensor具有產能與成本優勢,預期在手機Sensor市占率將持續提升。G-Sensor方面,由於大廠Bosch與STM將產能轉去生產高階陀螺儀(六軸),G-Sensor因此缺貨,昇佳順勢調整價格。公司2021年逐步排除產能瓶頸,隨著Sensor邁向高階與價格調升下,可望提升ASP,而新品RGB+Flicker已加入量產,陀螺儀Gyro預計年底送樣客戶,2022年仍將推出新的Sensor,在產能限制與長短料問題改善,與新品訂單挹下,預估昇佳2022年營運將較2021年成長。,由於DDI供不應求將持續至22H1,矽創轉型至高毛利率的非手機DDI利基型市場,如AIoT、工控、車用等發展,可降低手機市場造成營運的波動,且訂單能見度高,預期2022年營運仍有高點可期,預估2022年營收243.39億元(原預估236.67億元),YoY+10.15%,稅後EPS為52.16元(原預估38.08元)。,【評價與結論】,矽創股本為12.01億元。2020年現金股利為7.50元,已連續18年發放現金股利。21Q3每股淨值82.89元,股價淨值比(PBR)相較於歷史處於低。預估2022年EPS為52.16元,本益比(PER)相較於歷史處於低。,「點此看完整報告 → https://cmy.tw/00BWAx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USB PD快充大商機,偉詮電 (2436)2022繼續快衝!
【公司簡介與重點】,【結論】,5G充電需求高於4G時代,USB-PD快充晶片滲透率出現顯著增長。在5G、NB、遊戲機等應用端需求熱絡,帶動USB-PD快充晶片滲透率增長,加以漲價效應,讓偉詮電2021年業績大成長,由於公司獲利優於原先預期,上修2021、2022年預估值。預估2021年營收3718億元(原預估36.42億元),YoY +41.93%,稅後EPS為4.49元(原預估3.72元)。,進入2022年,晶圓代工產能持續吃緊,其中電源管理IC將維持缺貨格局,而USB-PD滲透率提升下亦可望拉動市場倍數成長,USB-PD快充晶片及相關電源管理IC將維持雙位數的顯著成長,車用等產品效益逐漸浮現,22H1 MCU出貨仍將維持旺盛榮景,加上代理產品穩定成長,且2022年度的晶圓代工產能將較2021年成長,預估2022年營收45.14億元(原預估42.28億元),YoY+21.4%,稅後EPS為5.94元(原預估4.19元)。,偉詮電股本為17.80億元。2020年現金股利為1.60元,已連續9年發放現金股利。21Q3每股淨值20.02元,股價淨值比(PBR)較於歷史處於高。預估2022年EPS為 5.94元。2022年本益比(PER)相較於歷史處於低。,股價面來看,偉詮電21Q3除息後,股價大致維持高檔的箱型整理格局,在此期間,半年線多發揮支撐效果,隨著21Q3季報利多與庫藏股的啟動,股價突破箱型上緣反制,再創波段高價,投信與外資也呈現加碼動作,股價趨勢呈現向上攻擊態勢,考量基本面營運成長性仍高,可望造成股價驅動力,給予買進評等,預計後續股價有望向2022年PER 22倍附近靠攏。,【偉詮電的二次側監控電源管理晶片在PC與遊戲機SPS的全球市佔第一】,偉詮電為無晶圓廠之積體電路公司 (Fabless IC Company),是台灣知名的IC設計公司之一,專長於積體電路產品的企劃、設計、測試、應用與行銷。由MCU、各式數位與類比IP, 擴充到包含影像處理/辨識、高效能直流無刷馬達控制、安全散列、生理訊號偵測、數位電源等各種演算法, 具備快速開發SoC之實力。產品線涵蓋視訊、類比、消費性電子以及8/32位元通用型MCU(微控制器)等應用領域。另外也代理銷售國外知名品牌電子零組件,例如:Rohm。,公司營運穩定,歷年皆有穩定獲利。2020年營收26.20億元,YoY+12.83%,稅後EPS 1.93元。2020年產品營收佔比:電源管理與類比IC 49%,電子元件代銷37%,智慧應用(原非電源)IC 14%。前年度內銷比重20.80%,外銷比重79.20%。,即使IC設計業市場競爭激烈,中且國紅色供應鏈威脅持續增加,偉詮電在電視/影音系統用的電源管理與周邊控制專用MCU,以及交換式電源供應器之監控IC居市佔率領先的地位,產品在某些特定領域市占率高,例如二次側監控電源管理晶片,在PC與遊戲機SPS的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公司上游投片廠為台積電(2330)約佔90%、世界先進(5347)約佔10%。封測方面,公司約4成產品為自行測試,其餘則在超豐(2441)進行封測,由於偉詮電是超豐的第二大股東,因此對產能掌握度相對同業高。,公司重要客戶包括MCU的液晶電視大廠SAMSUNG ELEC,SDIO控制IC的中國銀聯,車用IC的一汽大眾,消費性IC的Nintendo,在類比IC則有建準(2421)、Microsoft、SONY、台達電(2308)、光寶科(2301)、亞光(3019)、群光(2385)等。,公司在類比IC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Texas Instruments、STMicroelectronics、Infineon、Analog Devices、Maxim、類比科(3438)、致新(8081)、聯發科(2454)、尼克森(3317)、茂達(6138)、通嘉(3588)等。車用IC方面有:聯傑(3094)、普誠(6129)、NXP Semiconductors、STMicroelectronics、Texas Instruments。MCU產品主要競爭對手包括新唐(4919)、盛群(6202)、松翰(5471)、義隆(2458)、凌通(4952)等,國外競爭廠商包括ON Semiconductor、Renesas Electronics、STMicroelectronicsl、Texas Instruments等。消費性IC競爭對手有三星電子、聯發科、義隆(2458)、倚強(3219)、新唐、凌通、松翰、盛群。至於LCD控制IC方面有:Trident、瑞昱(2379)、聯詠(3034)、凌通、Broadcom、Qualcomm、Pixelworks、STMicroelectronics、Synaptics等。,【WFH商機+晶圓代工產能吃緊,偉詮電前三季獲利創歷年同期新高】,受惠WFH(遠端)商機及晶圓代工產能吃緊,偉詮電本業USB PD控制晶片及MCU出貨暢旺,加以產品漲價效應,前3季營收26.31億元,YoY+41%,歸屬母公司淨利達5.66億元,YoY+225%,EPS 3.2元。,21Q3營收9.75億元,QoQ+7.88%,YoY+35.31%,毛利率31.3%,其中來自業外的收益6285.60萬,稅後淨利1.79億元,稅後EPS 1.01元,獲利高於原先預期的0.88元。,【USB PD快充將是偉詮電主要成長動能】,USB及PCI Express通訊協定已普遍使用在各種裝置的不同應用中。在規格上除了現有的USB 3.1外,USB Type-C也日趨成熟。市場研究機構Market Research Future認為2018年全球USB裝置市場規模為190億美元,並以每年超過13.9%的速度成長,預估2025年將達到460.8億美元。至於IndustryArc認為光是USB 3.0市場,預期2020-2025年每年將有20%的成長,到了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67億美元。,市場上終端應用產品朝向微型化、高頻與高速等趨勢,對電流的要求也更大,且5G、筆電及遊戲機等產品的功耗亦有增加,讓OEM/ODM廠開始大力導入USB-PD晶片,以提高充電效率。另一方面,目前歐盟有意讓成員國統一使用Type-C作為充電介面,各大廠商如Intel、AMD力推Type-C接口,NB、Game console、企業用甚至是特殊用途等終端產品持續導入Type-C已成趨勢,未來商機無限。根據Digitimes、IHS Markit和行業估計,預估2019-2024年Type-C裝置出貨量由5.48億台上升到19.21億台,年複合成長率(CAGR)28.50%。,偉詮電近年深耕USB PD(USB Power Delivery,USB供電)控制晶片有成,推升營運穩健成長,目前USB PD 相關IC營收占比約5成,主要銷售應用於筆電、手機、遊戲機及售後通路市場。公司在筆電及遊戲機PD市占率達9成以上。根據研調機構預估,2021年筆電USB PD滲透率約30%-40%,預估2022年可望達到60%-70%,需求將出現倍數成長。手機部分,中、日、美系大品牌手機均是公司客戶,預期未來中系手機品牌有機會加採USB PD規格,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在客戶需求強勁下,偉詮電預期USB-PD晶片及電源管理IC 2021年出貨量將達2億套水準,且USB PD控制晶片將持續供不應求,預料供應吃緊情況至少維持到22H1。,資料來源:威鋒,【偉詮電擴大布局車用市場,2022年動能向上】,近年偉詮電朝向車用前裝及準前裝市場布局,雖現階段營收貢獻比例仍低,預期2022年將會出貨動能可望持續向上,公司亦將以車用影像處理器(ISP)、USB-PD晶片布局機車市場,預期車用有望成為接續未來成長力道的重要市場。,【漲價效應推升偉詮電21Q4營收攀高】,偉詮電10月合併營收達3.25億元、MoM+2.8%,寫下單月歷史第三高,YoY+40.9%,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29.56億元、YoY+41.2%,改寫歷史同期新高。,公司產能維持滿載,由於2021年在筆記型電腦市場滲透率升高,加上成功打進手機市場,前10月USB PD控制晶片出貨量達1.6億顆,預期今年USB PD控制晶片出貨量將達2億顆水準。公司已於10月份第二次調漲產品報價約15%,預計將會反應在21Q4財報,讓淡季營收表現不淡,且漲價效應可望提升當季毛利率,預估21Q4營收10.87億元,QoQ+11.55%,YoY+43.53%,稅後EPS 1.32元。,「點此看完整報告 → https://cmy.tw/008nFR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新唐 (4919 ) 漲價效應、子公司營運優於預期,2022年會更好
結論:,由於晶圓代工與封測產能不足,尤其是晶圓代工供不應求恐延至2023年方有望舒緩,由於新唐擁有晶圓產能支應自身需求,因此較同業IC設計廠具備產能優勢,在NTCJ的合併綜效逐漸浮現,產品漲價效應等推升下,預期21H2營收將逐季走高。,半導體榮景持續,需求端未見到反轉跡象,新唐產品漲價趨勢延續,基於整體市況大幅優於原先所預期,加以NTCJ費用率逐季明顯改善,因此調升新唐營收與獲利預估,預估2021年營收由438.16億元上調至439.23億元,YoY+112.52%,稅後EPS由1.89元上調至6.39元。預期在2022年市場需求仍旺,且產品報價尚有續揚空間,預估2022年營收490.68億元,YoY+11.71%,稅後EPS 8.1元。,新唐股本為39.07億元,已連續12年發放現金股利。2020年現金股利為0.76元,屬低殖利率個股(3%以下)。21Q2每股淨值34.28元,股價淨值比 (PBR)相較於歷史處於高。預估2021年EPS為 7.52元,本益比(PER)相較於歷史處於均值。,股價面來看,新唐股價近期創下175元新高後,遭遇本土疫情恐死灰復燃的憂懼賣壓,在投信大舉減持下,股價自高檔迅速拉回到季線區附近。雖然市場預期新唐21H2營運逐季走高,2022年仍可持續成長,且獲利改善幅度將優於營收等利多已被市場所預期,並反映在股價上。近期台股系統性風險因疫情而上升,而新唐目前評價並未過度偏低,後續恐隨系統性風險而波動,考量新唐基本面趨勢正向,倘若股價因系統性風險而壓低到長期均線附近獲得支撐,或將造成投資機會,預料後續仍有向PER 26倍挑戰的機會。,華邦電的轉投資公司新唐,是Super I/O、筆電EC及安全晶片龍頭:,新唐2008年自華邦電子(2344)邏輯IC事業單位分割成立,華邦電持股52.25%,致力於32位元ARM SoC平台開發。主要業務為IC設計與晶圓代工。IC設計產品線主要包含微控制器、音訊產品及雲端運算產品。2020/09正式併入Panasonic半導體(NTCJ),擁有2座6吋晶圓廠、1座8吋晶圓廠。,21H1營收比重依應用別分為Automotive & Industrial 39%、Consumer 21%、Computer 18%、Communication & Others 22%。,資料來源:新唐,新唐的主機板Super I/O、筆電EC(Embedded Controller,嵌入式控制晶片)及TPM(Trusted Platform Module,安全晶片)市佔率在2019年居全球前三位,主要客戶包含Dell、HP、宏碁(2353)、華碩(2357)、廣達(2382)、緯創(3231)等知名電腦品牌大廠及代工大廠,MCU(微控制器)應用在觸控面板IC,主要客戶為奕力,消費性IC的客戶包括VTech、Hasbro、Mattel,雲端運算產品伺服器管理晶片,主要客戶為DELL。至於公司的晶圓投片廠有台積電(2330)、中芯國際、TowerJazz等。,公司在MCU產品主要競爭對手包括盛群(6202)、松翰(5471)、義隆(2458)、凌通(4952)等,國外競爭廠商包括Renesas、Freescale、英飛凌、Atmal、Texas Instruments等。至於消費性IC競爭對手有凌陽(2401)、松翰、義隆等,國外競爭廠商包括Remicron、Ricoh等。IO控制IC競爭廠商有精拓科、聯陽(3014)、SMSC。影音IC競爭廠商包括合邦(6103)、佑華(8024)、倚強(3219)、凌通、普誠(6129)、瑞昱(2379)等。,【市場需求強勁、產品價格調漲,新唐21Q2營運驚豔】,新唐2020年營收206.68億元,YoY+99.36%,稅後淨利5.33億元,YoY -4.60%,稅後EPS 1.81元。由於2020/09起認列NTCJ,營收規模增加,但獲利則受尚處虧損的NTCJ拖累,因此不論是20Q4或2020年全年均是營收增而獲利降的局面。市場需求強勁、產品價格調漲,新唐21Q2營運驚豔:,21Q2營收106.15億元,QoQ+5.38%,YoY+246.76%,毛利率40.91%,營業淨利9.16億元,OPM 8.63%,由於市場需求強勁,且產品價格調漲,帶動營收與毛利提升。此外,因股利收入認列與完成與Panasonic收購價金調整協商的一次性收入認列,來自業外的收益19,061.90萬,稅後淨利9.39億元,稅後EPS為2.37元,優於市場預期。累計21H1營收206.87億,YoY+298%,EPS 3.07元。累計1-8月營收274.31億元,YoY+269.37%。,【NTCJ合併綜效顯現,新唐獲利加速優化】,2019/11新唐收購Panasonic旗下經營的半導體事業,並更名為NTCJ(Nuvot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Japan),2020/9/1正式完成收購,在取得NTCJ後,新唐擁有2座6吋晶圓廠、1座8吋晶圓廠,目前8吋廠產能稼動率滿載,並提供新唐部分產能的應援。,新唐產品線原本著重MCU、伺服器管理晶片、TPM等,在收購NTCJ後,新增影像感測器、微控制器技術(MCU、電源管理等)、MOSFET、射頻及雷射二極體等產品。未來NTCJ將會鎖定新能源、智慧移動和智慧機器人、智慧生活等三大領域。,新唐併入NTCJ初期,營收規模暴增但相關費用卻大幅侵蝕獲利,由於NTCJ過去在Panasonic架構下會增加許多人事、行政等成本,新唐併入後也持續降低相關成本與費用。隨著合併綜效逐漸浮現,新唐不僅21H1通訊產品比重自去年同期的2%大增至22%,而車用與工業產品比重也自24%來到39%,進一步推動上半年營運成長,此外合併初期的費用率飆高至37.99%,之後已一路降至21Q2的32.28%,預期在營收規模擴大,伴隨營業利益的持續改善下,2021、2022年獲利能力將持續優化。,【新唐新產品齊發,將持續挹注營運動能】,21H1新唐在MCU、Smart Home等各領域均推出新品,Cloud Security及六吋晶圓應用受惠WFH,商業/消費性NB、Chromebook和遊戲機需求大增,公司持續針對SIO/EC推出新產品,而伺服器遠端管理控制晶片除了傳統企業資料中心成長,還透過Open BMC切入了大型數據資料中心,出貨成長頗為亮麗。Components/ Visual Sensing方面,公司車用娛樂系統、儀表板、ADAS等車用產品大幅成長,公司亦研發12nm Fin-FET低耗能SOC,並針對中國商用電影攝影機市場推出8K CMOS影像感測器。,此外,新唐將Nuvoton品牌使用在NTCJ可穿戴裝置上(CSP MOSFET),並發表適用於手機快充的CSP MOSFET新製程。在Battery and Analog Solutions/IoT with Security應用上,在辦公室自動化市場和家電市場獲得多個馬達驅動IC訂單,公司也首次以Nuvoton品牌發表工業級電池監控IC,針對家用產品推出新Inverter MCU,且為PC和電纜應用開發具有 40Gbps 性能的USB4 Re-Timer。,展望公司後續營運發展,未來將繼續拓展電池應用端產品線,包括設計出以一顆IC控制更多電池的技術、優化電池管理系統的成本結構、優化EIS技術(以電化學方式偵測電池壽命)、提供手持/穿戴式裝置的電池保護管理技術等。公司也將利用2D/3D Sensing技術加上DSP/ISP(數位訊號處理器/影像訊號處理器),朝向無人管理車、機器人等應用發展。此外,未來更結合Secure MCU和AI應用於遠端健康醫療,預期新產品將持續對營運產生相當動能。,點此觀看完整的研究報告→ 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294034,*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研究報告】矽創 (8016)驅動IC漲漲漲,難得一見好光景
【結論】,2021年DDI市場供不應求,雖然來自量的成長有限,但漲價效應大幅拉升營收與獲利空間,受智慧手機、家電、醫療及車載等應用拉貨強勁與報價調漲下,矽創業績可旺到年底,加上子公司產能瓶頸獲致解決,且新產品推出,21H2營運漸入佳境下,預估2021年營收219.63億元,YoY+59.11%,稅後EPS為38.01元。,展望2022年,預期DDI隨供需逐漸平衡下,後續將面臨價格壓力,但在應用面持續拓展下,出貨量仍持續增長,加以子公司業績維持成長,2022年業績將呈現平穩的個位數增長,預估2022年營收236.67億元,YoY+7.76%,稅後EPS 為38.08元。,矽創股本為12.01億元,2020年現金股利為7.50元,已連續18年發放現金股利。21Q1每股淨值54.58元,股價淨值比 (PBR)相較於歷史處於低。預估2021年EPS 38.01元,本益比(PER)相較於歷史處於均值。,股價面來看,隨著驅動IC漲價逐漸發酵在營收與獲利,21Q3營運步調正向,矽創股價維持多頭排列,在投信與融資帶動下,股價再向新高價位挑戰創高的驅動力。若再將投資期間拉長,則需考慮當股價逐漸反映2021年積極增長的營運動能,當前股價並未特別低估,且產業供需雜音漸增,而DDI的漲幅將逐漸收斂,2022年價格具有下行壓力,預計後續當股價漲多後投資人心態恐逐漸回歸理性,甚或放大市況見頂的疑慮,或恐造成過高後的轉折修正。就操作的角度而言,21Q3中之前,可隨市場資金偏多操作,預計評價將有先挑戰PER 10倍的機會,之後一旦報價漲勢平緩,市場心態恐會扭轉股價趨勢,故不建議過度持有。,【矽創功能型手機及穿戴式裝置顯示驅動IC全球市佔率約6成】,矽創是國內IC設計公司,是少數有能力供應各種不同顯示技術的公司,驅動IC (DDI,display driver IC)為最大的業務,主要供應初階手機、工控、車載等應用。公司是功能型手機及穿戴式裝置顯示驅動IC的領導者,全球市佔率約6成以上,也是少數能夠提供非手機的DDI公司。總公司位於台灣新竹,並在台北、深圳、上海等地設有分處。前年度內銷比重6.50%,外銷比重93.50%。,21Q1產品營收占比: SOC 8%、Sensor(感測器) 32%、Indu.& Auto. DDI (工控及車載顯示器驅動IC)19%、Mobile DDI(移動裝置顯示器驅動IC) 41%。,其中,Mobile DDI約30%應用於智慧型手機、70%應用於POS、Smart Speaker(智慧音箱)、行車紀錄器等領域。公司在數位音箱市占率高,參與多個搭載顯示屏數位音箱品牌包括Amazon、小米、騰訊、百度,吸塵器也開始搭載顯示屏; Medical應用的高單價產品有往大尺寸的趨勢。,Sensor主要為子公司昇佳(6732)所貢獻,主要產品線為P-sensor及G-sensor,長期營收YOY仍以30%為目標。工控顯示器驅動IC產品的應用領域包括IoT、IA、OA、E-payment,公司在全球市佔率超過60%,包括VOLVO、福斯等車廠皆為客戶。Auto DDI過去多以6吋為主,最大到12吋,2021/6開始將車載業務併入集團100%持有的力領,將發展車載、電動車、大尺寸應用。而SOC有觸控與指紋辨識(持股子公司合肥創發微90%)、MCU(持股子公司鈊創90.73%)、電源管理IC(持股子公司極創63.99%)等產品。,矽創有80%在台積電(2330)與世界先進(5347)投片,20%在Magna Chip投片,主要以8吋晶圓為主,2022以後將逐漸轉換成12吋晶圓,而京元電(2449)則是主要的IC封裝廠。,矽創重要轉投資公司,資料來源:矽創,目前矽創在LCD驅動IC競爭廠商有Oki Electric、Seiko Epson、Sharp、Solomon Systech、SONY、Toshiba、三星電子、天鈺(4961)、奇景、奕力、敦泰(3545)、晶宏(3141)、聯詠(3034)。在手機面板驅動IC的對手有敦泰、奇景、奕力、義隆(2458)、聯詠。而觸控面板IC的廠商包括ALPS Elec、Atmel、Cypress、Synaptics、禾瑞亞(3556)、奇景、奕力、原相(3227)、偉詮電(2436)、義隆、聯陽(3014)。至於G-Sensor加速計廠商包括Bosch、InvenSense、STMicroelectronics、旺玖(6223)。,延伸閱讀,2021/5/13【研究報告】原相 (3227)新舊產品力拱,2021獲利將創史上新高→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264691,2021/5/17【研究報告】聯詠(3034)漲價效應旺到年底,然系統性風險恐拖累短期股價→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265161,2021/5/25【研究報告】敦泰 (3545) 漲價效應發威,營運將再創高峰,→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267192,2021/6/1【研究報告】義隆 (2458)漲價不停歇、疫情來相助,2021獲利飆,→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268275,2021/7/12【研究報告】偉詮電 (2436) 智慧應用、USB PD快充,助業績快衝,→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276334,【晶圓代工產能吃緊、驅動IC報價調漲,矽創21H1業績爭氣】,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需求面,所幸20H2半導體景氣回升,20Q4汽車銷量的回升也帶動零件需求的暴升,矽創2020年營收138.05億元,YoY+0.01%,全年營運平緩,稅後淨利13.85億元,YoY +12.53%,其中來自業外的收益14057.80萬,稅後EPS 11.44元。,進入2021年後,由於晶圓代工產能吃緊,供不應求下推升驅動IC產品報價上揚, 21Q1矽創針對旗下工業用/車用中小尺寸顯示屏DDI調漲價格,帶動21Q1營收來到40.43億元,QoQ-2.18%,YoY+28.79%,毛利率也因此升至47.17%,營業淨利11.38億元,OPM 28.14%,其中來自業外的收益1985.70萬,稅後淨利7.87億元,稅後EPS為6.51元。,矽創6月合併營收18.66億元,MoM -1.9%,YoY +101.6%,合併營收月減主因子公司昇佳受到京元電疫情停工衝擊所致。21Q2公司再針對Mobile DDI調漲價格,漲價效應已先反應在營收部分,21Q2營收55.35 億元(QoQ+36.9%),再創新高,前6月營收達95.77億元,YoY+65.59%,預估21Q2毛利率將再上揚,單季EPS預估10.14元。,【昇佳21H2漸入佳境,有望加大對矽創的貢獻】,在Sensor業務(昇佳)方面,公司仍聚焦在手機市場(手機應用占比超過90%)。過去環境光感測Sensor是搭配面板運作來調節螢幕亮度,一台手機含一顆Sensor,市占率高,未來也會朝智慧手錶/手環、行車記錄器等非手機應用發展。,公司將透過從普通環境光感測提升至RGB色溫感測、應手機屏變化提供狹縫與屏下方案,提更高倍數感光度來提升未來ASP(平均售價)。2021年預計RGB及Flicker Sensor加入量產,陀螺儀Gyro年底將送樣客戶,至於非手機的耳機、手錶手環、溫度計、血氧機等正在design in,預料2022年仍將有新的Sensor產品推出。,昇佳2021年出貨量目標維持30%成長,由於21Q2產能遭遇瓶頸,進度出現落後,隨國內疫情逐漸控制,預期京元電於6月積欠昇佳的IC封裝產能將有望於7、8月逐漸補上,加以新產品與漲價效應下,後續營運動能轉強並漸入佳境,全年3成的目標仍有望達陣。此外,晶圓代工廠仍可望於2022年反應成本上漲,預料昇佳光感測IC亦有機會反應漲價,市場預期2021、2022年EPS可達36、47元。,點此看更多研究報告→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278536,*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徒徑。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偉詮電 (2436) 智慧應用、USB PD快充,助業績快衝
結論:,5G、NB、遊戲機等應用端需求熱絡,帶動USB-PD快充晶片滲透率增長,成為偉詮電最大成長動能,而智慧應用新品齊發,MCU產品也受惠此波缺貨熱潮,加以21H2尚有漲價機會,帶動營運成長,預估2021年營收36.42億元,YoY +39.04%,稅後EPS為3.72元。,展望2022年,USB-PD快充晶片將維持顯著成長,公司切入車用,加上新品效益逐漸浮現,預估2022年營收42.28億元,YoY +16.08%,稅後EPS為4.19元。,偉詮電股本為17.80億元,已連續9年發放現金股利,2020年現金股利為1.60元,屬低殖利率個股(3%以下)。預估2021年EPS為3.72元。21Q1每股淨值19.64元,股價淨值比(PBR)相較於歷史處於高。預估2021年EPS3.72元,目前本益比(PER)相較於歷史處於低。,股價面來看,偉銓電5月中旬受本土疫情爆發衝擊見到波段低點,所幸半年線發揮支撐效用,即便先前電子股遭受資金排擠效應,但隨著漲價效應反應到營收上,股價沿短均向上,意欲挑戰前高。目前技術面呈現多頭排列,也見到部分內外資買盤介入,在產業趨勢向上,加以21H2有再調漲報價空間下,可望造成後續股價的驅動力,若拉回短均到季線間可擇機介入,預期後續應有挑戰PER 25倍以上的機會。,【偉詮電的二次側監控電源管理晶片在PC與遊戲機SPS的全球市佔第一】,偉詮電為無晶圓廠之積體電路公司 (Fabless IC Company),是台灣知名的IC設計公司之一,專長於積體電路產品的企劃、設計、測試、應用與行銷。由MCU、各式數位與類比IP, 擴充到包含影像處理/辨識、高效能直流無刷馬達控制、安全散列、生理訊號偵測、數位電源等各種演算法, 具備快速開發SoC之實力。產品線涵蓋視訊、類比、消費性電子以及8/32位元通用型MCU(微控制器)等應用領域。另外也代理銷售國外知名品牌電子零組件,例如:Rohm。,2020/12營收佔比:電源管理與類比IC 49%,電子元件代銷37%,智慧應用(原非電源)IC 14%。前年度內銷比重20.80%,外銷比重79.20%。,偉詮電產品主要用途,資料來源:偉詮電,即使IC設計業市場競爭激烈,中且國紅色供應鏈威脅持續增加,偉詮電在電視/影音系統用的電源管理與周邊控制專用MCU,以及交換式電源供應器之監控IC居市佔率領先的地位,產品在某些特定領域市占率高,例如二次側監控電源管理晶片,在PC與遊戲機SPS的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公司營運穩定,歷年皆有穩定獲利。2020年營收26.20億元,YoY +12.83%,稅後淨利3.41億元,YoY +4.75%,其中來自業外的收益23595.60萬,稅後EPS 1.93元,2021年隨著全球經濟復甦,後疫情時代加速數位轉型,5G、高效能運算等新興 科技應用續增,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預估全球半導體銷售值將達4883億美元,年成長10.9%,其中,台灣IC產業預估成長8.6%,而偉詮電更樂觀預估2021年台灣整體IC產業成長至少超過20%。,公司上游投片廠為台積電(2330)21Q1約佔90%、世界先進(5347)約佔10%,封裝主要在超豐(2441),佔比約80%左右。,公司重要客戶包括MCU的液晶電視大廠SAMSUNG ELEC,SDIO控制IC的中國銀聯,車用IC的一汽大眾,消費性IC的Nintendo,在類比IC則有建準(2421)、Microsoft、SONY、台達電(2308)、光寶科(2301)、亞光(3019)、群光(2385)等。,公司在類比IC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Texas Instruments、STMicroelectronics、Infineon、Analog Devices、Maxim、類比科(3438)、致新(8081)、聯發科(2454)、尼克森(3317)、茂達(6138)、通嘉(3588)等。車用IC方面有:聯傑(3094)、普誠(6129)、NXP Semiconductors、STMicroelectronics、Texas Instruments。MCU產品主要競爭對手包括新唐(4919)、盛群(6202)、松翰(5471)、義隆(2458)、凌通(4952)等,國外競爭廠商包括ON Semiconductor、Renesas Electronics、STMicroelectronicsl、Texas Instruments等。消費性IC競爭對手有三星電子、聯發科、義隆(2458)、倚強(3219)、新唐、凌通、松翰、盛群。至於LCD控制IC方面有:Trident、瑞昱(2379)、聯詠(3034)、凌通、Broadcom、Qualcomm、Pixelworks、STMicroelectronics、Synaptics等。,【偉詮電21Q1業績爆發,年增58.5%,EPS 1.05元】,USB PD控制晶片出貨暢旺,鍵盤與風扇馬達相關MCU產品亦佳,21Q1營收7.53億元,QoQ -0.66%,YoY +58.50%,毛利率24.61%,營業淨利 0.20億元,OPM 2.64%,其中來自業外收益17715.40萬,稅後淨利1.86億元,稅後EPS為1.05元。,【USB PD快充將是偉詮電主要成長動能】,隨5G充電需求高於4G時代,USB-PD快充晶片滲透率出現顯著增長、2020年iPhone不再搭配充電器後,也增加售後市場的需求、遊戲機需求方興未艾、而新冠疫情除引爆遊戲等宅經濟商機外,遠距商機也帶起近年NB需求,也刺激該領域的USB PD放量,根據研調機構預估,USB PD在NB滲透率從2020年30-35%,快速成長至2021年60%以上。因應以上各領域快速充電市場需求,公司USB Type-C PD等快充控制IC獲多家國際大廠導入使用,2021年公司從有線快充市場進軍無線充電市場,在Qi的規格下,結合USB PD與 Qualcomm Quick Charge快充技術,提供無線快充功能,預期USB PD快充將是公司主要成長動能。,近期市場搭配Power IC整套銷售的產品仍持續缺貨,雖然手機市場出現些許雜音,然USB PD主要是在高階機種,5G機種,需求仍相當強勁,雖2022年NB整體市場也許不會增加,但預期PD快充滲透率將以兩倍速成長;手機滲透率也是不斷上升,遊戲機維持高檔水準。但受限於產能取得,預料2021年偉詮電USB PD及相關電源管理IC業績可望出現雙位數成長,偉詮電在NB PD市占率約90%,在遊戲機應用端則通吃全球兩大遊戲機品牌任天堂 Switch與微軟Xbox等訂單,市占約80%。公司持續開發AC/DC 晶片及SR整流晶片優化,使得性價比優於同業,在接單量、價均高於平均水準。,公司售後市場主要出貨中國公司,但市場因產能分配關係優先支持品牌客戶,且此領域中國競爭者眾,市場偏向紅海,然公司產品仍可維持穩定個位數成長。,【偉詮電智慧應用新品齊發,MCU受惠此波缺貨熱潮】,金融支付相關晶片如 POS 磁條卡解碼 IC 與晶片卡介面 IC 因安全認證要求, 後進者進入門檻高,市占率穩定。智慧應用新產品QR code reader,ISP搭配on semi合作,可支援多元化的支付方式,用在工控、車用、消費型camera module。,目前MCU市場上的客戶訂單遠大於供給量,各線產品供不應求,尤其是外商,STM缺貨訂單回流到台廠,21Q2傳統旺季可望延續到21H2,甚至部分業者認為供需吃緊情況將直到明22Q1。,偉詮電MCU採高壓製程,結合MCU POWER專業,耐高壓高溫等,8位元、32位元通用型MCU可用於包括電腦與遊戲機周邊、小家電、居家醫療等多項產品,已獲得多家客戶導入。雖然偉詮電相較新唐、盛群的通用型MCU而言偏向特定應用,詢問度還是很高,有8位元、32位元,以32位元詢問度較高,因具ARM base MCU可取代市場上缺料狀況,仍有受惠此波MCU供不應求的火熱市況。,近年偉詮電也開始朝向車用市場布局,並陸續推出環車影像(AVM)晶片及智慧鏡頭處理晶片,並已獲車廠導入使用,目前小量出貨中,有望挹注未來營運發展動能。,點此看完整報告 → 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276334,*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