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3 億光

82.9
-0.9
(-1.07%)

億光 2393

82.9
-0.9
(-1.07%)
股價
undefined(undefined%)
交易量(張) 0
開盤 83.8
昨收 83.8
最高
最低
成交 82.9
開盤 83.8
最高 84.5
最低 82.9
均價 83.46
昨收 83.8
昨量(張) 1,764
內盤(張) 949
漲跌幅 -1.07%
漲跌 -0.9
買價 82.9
賣價 83
金額(億) 1.12
單量 346
總量 1,343
外盤(張) 385
內盤 71.14%
28.86% 外盤
委買量
221
買價
賣價
84
委賣量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3年05月24日 17:12

LED 產業漲聲響起!封裝龍頭億光(2393)受惠,獲利將成長 5 成!

【LED 產業漲聲響起,億光(2393)將優先受惠】,近期 LED 產業傳出漲價消息,包含中國東山精密、瑞晟光電等封裝廠紛紛調漲價格約 5%~10%,產品涵蓋 LED 器件、照明、顯示器等,主因先前價格已跌至成本價以下,然而隨著終端庫存去化進入尾聲,產業供需逐漸趨於平衡,同時為維持財務穩健而做出漲價調整,證實 LED 產業正式邁向復甦行情,此漲價趨勢也將延伸至台灣相關供應鏈,其中以 LED 封裝龍頭億光(2393)將優先受惠。,本篇文章將帶給讀者 3 大重點:,【億光簡介:台灣 LED 晶粒封裝龍頭】,億光成立於 1983 年,並在 1999 年上市。公司為台灣 LED 晶粒封裝龍頭廠,產品涵蓋不可見光、可見光、紅外線 LED 等發光元件,以及光感測元件等,同時也擁有自有照明品牌「EVERLIGHT」、「ZENANO」透過通路進行銷售。,以營收比重來看,近年積極往高毛利的不可見光產品發展,主要受惠物聯網、工控、電動車、儲能應用所帶動;消費性電子及手機則涵蓋顯示屏、車用、家電、工業用,其中又以車用為發展重點,包含車內(儀表板、音響、空調、閱讀燈)及車外(日行燈、頭燈、方向燈、剎車燈);背光主要終端應用為 TV、NB、Monitor 等,目前也著重於車載 Mini LED 背光。,【億光公告 23Q1 財報獲利遠優於市場預期】,近期億光公告 23Q1 財報,營收 44.8 億元(QoQ+0.6%,YoY-18.7%);毛利率 31%(QoQ 增加 3.5 個百分點,YoY 增加 3.3 個百分點);稅後淨利 4.6 億元(QoQ 虧轉盈,YoY-1.6%);EPS 為 1.04 元,整體獲利表現大幅優於市場預期。從營收來看雖然處於傳統淡季且消費性電子還在去庫存階段,但已較 22Q4 回溫,顯示 LED 產業最壞情況已過。至於毛利率方面,受惠產品組合改善,尤其是不可見光產品比重增加,以及 2022 年底正式清算德國照明孫公司 WOFI 使基期較低,讓營業費用明顯下滑,帶動獲利大幅度跳增。,【億光 2023 年展望:積極發展不可見光優化產品組合】,【不可見光產品營收將成長 1 成,可望優化產品組合】,展望億光 2023 年營運,在不可見光產品方面,其中光耦合元件產品佔比高達 5 成,高階光耦合元件受惠物聯網、儲能及智慧家居應用帶動。其中工控領域在歐洲、日本、台灣皆有取得訂單,儲能則有 80% 應用位於中國市場,同時充電樁展望也佳,將帶動整體產品線營收成長 1 成,且相關產品毛利率較高,可使產品組合優化。,【背光產品受惠車用 Mini LED 翻倍成長,將抵銷 TV、PC 需求的下滑】,在背光產品方面,雖然 TV、PC 需求受高通膨影響使出貨量下滑,然而目前 TV 庫存已經相對健康,由近期面板報價上漲即可佐證,同時 Monitor 庫存也已經逐漸回歸正常,預估 2023 下半年需求量將逐季回溫。另外公司積極發展車載 Mini LED 背光,主要切入應用為中控台及儀表板,雖然 2022 年營收比重僅 3%,但預估 2023 年將翻倍成長,抵銷其他產品的下滑。,【消費性電子產品下半年將否極泰來】,至於消費性電子及手機產品線方面,雖然相關需求仍然低迷,但主要衰退落在上半年,預期下半年可望開始回溫,且先前切入的新產品如智慧音箱、遊戲機可望在 2023 年陸續發酵,預期營收將持平。,【擺脫 WOFI 虧損包袱及受惠漲價趨勢,將帶動獲利能力三率三升】,在獲利方面,由於公司於 22Q4 正式將虧損的照明孫公司 WOFI 清算,產生約 8.2 億元業外虧損,相當於影響 EPS 約 1.85 元,使獲利基期較低,且該部門清算後也將使營業費用明顯下滑,同時受惠近期 LED 產業步入漲價循環,將帶動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稅後淨利率同步回升。,【預估億光 2023 年 EPS 達 4.25 元,本益比有望朝 13 倍靠攏】,整體而言,展望億光 2023 年營運:1)在不可見光產品方面,持續受惠工業自動化、儲能、電動車等需求帶動,其中工控領域已拿下歐、日、台系客戶訂單,而中國儲能市場也獲得前 4 大主要客戶逆變器訂單,整體營收預估將成長 1 成;2)在背光產品方面,目前仍以 NB、Monitor、TV 應用為主,相關出貨量將下滑約 5%~10%,不過受惠高階車款採用 Mini LED 背光於中控台及儀表板,車用營收可望倍數增長;3)在消費性電子及手機方面,雖然上半年處於庫存調整,但預估下半年恢復拉貨動能,且有新產品陸續發酵,全年營收將持平。,預估億光 2023 年 EPS 為 4.25 元(YoY+52.9%),以預估 2023 年 EPS 評價,2023.05.24 收盤價 46.95 元,本益比為 11 倍,考量 LED 產業確定落底且未來有漲價空間,同時受惠不可見光產品、車用比重提升,本益比有望朝 13 倍靠攏。,【億光技術分析:股價帶量突破頸線創 1 年新高】,在技術分析方面,億光近期股價持續帶量突破頸線,目前已創下 1 年以來的新高點,即將挑戰 2022 年初的壓力區。受惠 LED 產業正式從谷底復甦,再加上產品組合優化,將帶動營運逐季向上,有利於股價持續攻堅,後續可觀察頸線或均線支撐伺機佈局。,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讚 + 追蹤,⇩ ⇩ ⇩ ⇩ ⇩ ⇩ ⇩ ⇩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徒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CMoney 產業研究中心】新開張】,【若你不想錯過產業深度好文,請 點我 加入社團!】

2則留言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1年12月16日 17:19

「LED 產業」朝利基型發展,優先看好 3 檔受惠股本益比仍低!

【LED 產業朝向利基型應用發展,如不可見光、車用、Mini LED】,LED 產業過去因為中國政府陸續大力補貼,導致整體產業供過於求,而面臨中國廠商競爭殺成紅海市場,台廠逐漸轉往利基型應用發展,如不可見光、車用、Mini LED 等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在這樣的大趨勢下,我們優先看好 LED 封裝龍頭億光(2393)、車用 LED 聯嘉(6288)、Mini LED 設備龍頭惠特(6706)。,【億光(2393)為台灣 LED 封裝龍頭,不可見光應用比重接近 4 成】,億光(2393)成立於 1983 年,並在 1999 年掛牌上市,目前為台灣 LED 封裝龍頭廠。公司初期主要做家電 LED 指示燈及顯示器,近年轉型至不可見光領域,並於 2016 年起切入車用市場。目前不可見光營收比重已接近 4 成、傳統背光則降低至 2 成、家電及小間距看板的消費性電子佔 3 成、其他約 1 成。 ,展望億光(2393):1)不可見光中的 50% 為光耦合元件產品,需求主要受惠於穿戴裝置、智能家電、電動車充電樁、工控產品、5G 基地台等應用增加,為因應供不應求已於 21Q2 起陸續擴充 3 倍產能,預期 12 月全數擴充完成,且計劃於 2022 年將再陸續擴產 50%、2)消費性電子產品線,受惠於 IoT 趨勢下帶動家電指示燈營收向上,預估 2022 年呈現低個位數成長、3)背光方面主要應用於 NB、Monitor、TV,預期 2022 年隨疫苗施打率提升而呈現衰退,但 Mini LED 背光可受惠新導入車載面板以及相關 TV 成長為營運帶來支撐,整體背光將呈低個位數衰退。另外億光(2393)於 2021.11.22 表示,近期有許多與元宇宙相關的 AR/VR 新客戶找上門,公司主要提供紅外線 LED、感測器,2022 年將開始出貨,不過初期佔比仍低。,【億光(2393)本益比有望向 14 倍靠攏】,市場預估億光(2393) 2021 年 EPS 為 4.88 元(YoY+74.9%),並預估 2022 年 EPS 為 5.08 元(YoY+4.1%),2021.12.15 收盤價為 50.80 元,以 2022 年市場預估 EPS 計算目前本益比為 10 倍,位於近 5 年本益比區間 10~20 倍下緣,考量宅經濟需求衰退對營運的負面影響落底,2022 年將受惠於不可見光、Mini LED 等多項產品成長,目前評價低估,本益比有望向 14 倍靠攏。,【聯嘉(6288)可提供高度客製化產品,目前 9 成營收為 LED 車用元件】,聯嘉(6288)成立於 1995 年,並在 2018 年掛牌上市。公司初期主要做紅、綠光雷射,2005 年進入車燈市場。公司最大競爭優勢為從磊晶/晶片、封裝元件至模組都是自行開發,較能提供高度客製化產品,目前應用領域有 9 成都是 LED 車用元件,產品以尾燈、日行燈、剎車燈為主,並非頭燈。, ,展望聯嘉(6288):1)公司為 Tesla 旗下 Model 3、Model Y 車型的非中國地區獨家供應商,預期 Tesla 在 2021 年出貨量將達 88 萬台(YoY+76%),2022 年出貨量將達 135 萬台(YoY+53.4%),聯嘉可望同步受惠、2)近期新切入 GM 供應鏈並取得 4 個專案訂單,其中包含 2 個全球性項目訂單,專案總額估計最少為 60 億元,最長將分 8 年出貨,平均每年可貢獻營收達 7.5 億元(貢獻營收比重約 15%~20%),將於 2022 年開始量產出貨,是未來營運主要成長動能、3)在產能方面,美國密西根 2 條產線已於 21Q4 量產,第 3 條產線將於 2022 上半年開始貢獻、4)預期隨著節能減碳、重量輕要求等趨勢下,車用 LED 燈滲透率將逐年提升、5)預期車用晶片將於 21Q4 起逐步緩解,並可望於 22Q2 看到大幅改善的情況。,【聯嘉(6288)本益比有望向 26 倍靠攏】,市場預估聯嘉(6288) 2021 年 EPS 為 0.29 元(YoY-65.9%),並預估 2022 年 EPS 為 1.32 元(YoY+355.2%),2021.12.15 收盤價為 26.80 元,以 2022 年市場預估 EPS 計算目前本益比為 20 倍,位於近 3 年本益比區間 12~40 倍中下緣,考量車用缺晶片問題將逐漸緩解,並取得 GM 長期大單,目前評價低估,本益比有望向 26 倍靠攏。,【惠特(6706)目前為 Mini LED 設備龍頭,也有與客戶合作代工業務】,惠特(6706)成立於 2000 年,並在 2019 年掛牌上市。主要業務為 LED 點測與分選設備,銷售市場主要為中國,點測機與分選機在中國市佔率分別達到 50%、80%。目前共有 4 大產品線,包含 LED 測試及分選設備(營收比重 73%)、化合物半導體測試設備與雷射加工機台設備(營收比重 3%)、光電代工測試服務(營收比重 24%)。,展望惠特(6706):1)預期 2021 年 Mini LED 終端裝置因 Apple 導入下,從 100 萬台成長 10 倍至 1,000 萬台,因 LED 晶粒微縮、顆數用量大幅提升,帶動 Mini LED 點測與分選機台需求大幅增加,2022 年更有三星、TCL、小米等擴大導入 Mini LED,2022 年終端裝置可望上看至 2,000 萬台以上、2)受惠中國 LED 晶片廠積極擴大投資 Mini LED,其中以三安光電 9 月公告的人民幣 79 億元募資為代表,資金將用於投資湖北三安 Mini/Micro LED 發展,將帶動更多設備需求、3)與晶片廠合作代工業務,目前以 LED、Mini LED 為主,未來將在 VCSEL、PD等其他光電元件項目著墨更多,預期 2022 年將有雙位數成長、4)為因應行動裝置微型化及 5G 高速趨勢,布局雷射微細加工設備,包含清潔、劃線、刻印、鑽孔、切割等製程設備為主,聚焦於 PCB 及半導體產業應用、5)產能方面,公司於 21Q4 起陸續擴增 30%~40% 產能(包含 LED 點測與分選機台設備)。除了 Mini LED 仍是主要成長動能外,公司近期也表示正與客戶積極開發 Micro LED 巨量轉移相關機台設備,預期 2023 年後才可看到效益。 ,【惠特(6706)本益比有望向 18 倍靠攏】,預估惠特(6706) 2021 年 EPS 為 13.03 元(YoY+154.5%),並預估 2022 年 EPS 為 16.54 元(YoY+26.9%),2021.12.15 收盤價為 219.50 元,以 2022 年市場預估 EPS 計算目前 PE 為 13 倍,位於上市以來 PE 區間 12~35 倍下緣,考量 Mini LED 仍將帶動 2022 年獲利大幅成長,但因 2021 年基期高,讓 2022年成長率開始放緩,目前評價低估,本益比有望向 18 倍靠攏。,至於同樣是 Mini LED 概念股的富采(3714)、台表科(6278),我們目前相對不看好,主因未來將面臨更多競爭對手的挑戰,預期富采(3714)將面臨三安光電、歐司朗競爭;台表科(6278)將面臨立訊競爭,使整體出貨 ASP 受壓抑且不利於評價表現。,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10則留言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1年12月03日 18:35

均熱片爆發性成長,健策(3653) 2022業績來勁!

【公司簡介與重點】,【結論】,數位轉型推動伺服器需求,加以下世代伺服器平台陸續推出,在新舊客戶,以及新機種倒入下訂單大增,預期健策均熱片出貨將自22Q2明顯放大,全年可望翻倍成長,而ILM扣件也可有成長雙位數,車用導線架產品溫和成長,且車用水冷散熱IGBT蓄勢待發,預估2022年營收104.68億元,YoY+20.56%,稅後EPS 14.08元。,健策股本為12.22億元。2020年現金股利為6.00元,已連續13年發放現金股利。21Q3每股淨值54.55元,股價淨值比(PBR)相較於歷史處於高。預估2022年EPS為14.08元,股價本益比(PER)相較於歷史處於高。,股價面,隨著散熱產品動能回升,帶動營收回神,健策股價自21Q3末向上奔馳,在投信與外資買盤支撐下,股價持續創下天價。目前股價仍維持多頭排列,預期在未見法人籌碼鬆動前,股價應有持續表現的空間,給予逢低買進建議,預期後續有望向2022年PER 35倍附近挑戰的機會,可於21Q4-22Q1淡季且股價壓回之際逢低介入。,【健策為全球均熱片大廠,國際領導廠商皆為往來客戶】,健策為專業沖壓件製造商,主要產品為均熱片、LED導線架,在臺灣及中國皆有生產基地,北美,歐洲及亞洲均擁有在地化即時客戶服務。2020年營收68.45億元,YoY+24.72%,稅後EPS 7.14元。,基於產品應用面接近,健策與金利(5383)進行策略聯盟,2020年健策取得金利37.78%股權,並成為最大單一股東。,2021年前三季營收佔比中,LED導線架約佔26.97%、散熱產品40.26%、電子零組件23.07%、通訊連接器2.96%、其他6.74%。前年度內銷比重23.04%,外銷比重76.96%。,資料來源:健策,3C電子產品過熱導致壽命減短的問題一直是科技廠商所面對的挑戰,而近年不論是產品本身強調輕薄短小,甚至連IC晶片也走向體積更小,功率效能更大的趨勢時,廠商更需在有限體積內解決散熱問題,才能穩定產品的可靠性與延長使用的壽命,趨勢下創造了散熱產業商機。,均熱片(Vapor Chamber,均溫板),是散熱基礎元件,也是兩相熱傳元件。均熱片與熱管的原理與理論架構是相同的。相較之下,熱管的熱傳導方式是一維的,是線的熱傳導方式,而均熱片的熱傳導方式是二維的,是面的熱傳導方式。此外,由於均熱片是扁平型的,可做成彎曲複雜的形狀,不像熱管僅能做成直管或彎管,且均熱片可裝置的散熱鰭片相對的也較熱管的鰭片多,因此移熱量相對大。健策均熱片應用涵蓋伺服器、通訊基地台、車用、遊戲機、PC等領域,近年更朝向車用、高速運算HPC/AI(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等的深化應用。,均熱片的組成,資料來源:健策,均熱片的結構與原理,資料來源:T-Global高柏科技,【健策有AMD、Intel、nVidia重要大廠相挺】,具備垂直製程整合能力、產品設計的解決方案、與智慧化生產管理縮短產品開發時間和減少製造成本是健策的競爭優勢。公司是國內均熱片最大供應商,往來客戶涵蓋國際領導廠商,可快速接收市場訊息,並獲領導廠商的支援。公司在LED導線架的客戶包括Osram、億光(2393)、Philips等;在遊戲機用均熱片的客戶包括Microsoft、SONY等;在手機用均熱片的客戶為美系品牌客戶;在中央處理器(CPU)使用機構扣件(IML)的客戶包括AMD和Intel,公司並成為nVidia車用晶片均熱片的唯一供應商。,公司均熱片主要應用在筆電、桌上型電腦、伺服器、車用MCU及遊戲機,在CPU/GPU均熱片的競爭者以國外大廠為主,如Honeywell、Fujikura、Shinko。LED導線架則主攻車用產品,產品應用包括車用二極體、感測器、照明、5G通訊信號放大器元件等,競爭對手有順德(2351)、一詮(2486)、長華電材(8070)等。此外,生產陶瓷基板的同業包括:大毅(2478)、禾伸堂(3026)、光頡(3264)、同欣電(6271)、立誠(6597)等。,健策的市場重要競爭對手,資料來源:健策,【散熱產品動能回升,健策21Q3 EPS 3.17元,21Q4續旺】,健策21H2散熱產品動能開始回升,受惠車用導線架、ILM扣件訂單大幅成長,健策21Q3營收23.22億元,QoQ+7.06%,YoY+38.93%,毛利率34.22%,營業淨利5.25億元,OPM 22.60%,其中來自業外的收益563.50萬,稅後淨利3.88億元,稅後EPS為3.17元,累計前三稅後盈餘為8.62億元,YoY+2.91%,EPS為7.13元,10月合併營收7.55億元,YoY+50.48%,累計1-10月營收71.01億元,YoY+26.03%。,過去健策訂單能見度約在1-2個月,近來能見度拉長到半年以上,尤其部分特殊規格產品線的訂單能見度已達22H1。目前車用導線架與均熱片等產品接單需求續旺,預期21Q4業績與21Q3持平。預估21Q4營收23.37億元,QoQ+0.63%,YoY+36.43%,稅後EPS 3.33元。,預估2021年營收86.82億元,YoY+26.84%,稅後EPS 10.39元。,【2022年均熱片成長性最大,健策將挑戰全球市占第一】,近年因5G商轉與智慧終端裝置的普及,使得大部分應用服務皆藉由雲、端、網來進行統合運算,隨著虛擬化平台及雲儲存技術發展,疫情肆虐下聯網應用又大量增加,促使伺服器需求與日俱增,研調機構TrendForce預估2022年伺服器出貨達4-5%成長,Digitimes預期2022年伺服器出貨量可年增6.4%。,隨著製程朝向更高階推進,對散熱要求也更高,Intel 10奈米以下製程採均熱片以解決發熱問題,而AMD的7奈米製程使用均熱片,當AMD製程來到5奈米,則必須採用均熱片。此外,未來台積電3奈米將搭配3D封裝,使用均熱片面積將變大,而健策是台積電均熱片獨家供應商,將可受惠此一趨勢。,健策的均熱片產品客戶數量不斷增加,大幅增加成長動能,而公司本身即是伺服器二大龍頭AMD和Intel桌上型電腦與伺服器均熱片的主供應商,2021/03開始陸續導入Intel平台的均熱片訂單,業績貢獻逐步放大。,在新舊客戶貢獻下,健策預估2021年均熱片年增約10%,新客戶新產品將於22Q2到22Q3開始發酵。預期均熱片將是健策2022年成長性最高的產品線,全年均熱片業績可望翻倍成長,並挑戰全球均熱片市占第一的地位。此外,由於均熱片毛利佳,營收佔比提高有利整體獲利能力的提升。, ,【健策2022年ILM將有雙位數以上的成長】,健策是市場上唯一可提供ILM與均熱片的廠商,近年ILM隨伺服器穩定成長,2021年前三季ILM出貨年增33%。,「點此看完整報告 → https://cmy.tw/00BCRa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6則留言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1年10月22日 09:59

光寶科(2301)評價偏低,具高殖利率保護,2022年電動車將成為營運另一亮點

,【快速結論】,1.光寶科Q4雖屬淡季,但隨著缺料問題減輕,先前訂單將遞延至Q4。就需求面來看,PC相關訂單持穩,網通、Server需求持續增溫,加以5G、AIoT、工控應用帶動LED光耦合器與感測模組出貨量增加,預期光寶科第四季營運將淡季不淡。,2.2022年受惠於5G加速佈建,帶動光寶科電源供應器的需求增加,且光寶科近年已將產品技術自低瓦數的PC產品,提升至高瓦數的電源供應產品,拉高同業的進入門檻。至於光電的部分,同樣受惠5G帶動光耦合器數量提高,加以已打入兩家美系充電樁供應鏈,2022年第四季可望量產,2022年車用營收比重可望突破10%。整體而言,受惠5G、伺服器以及車用佈局持續發酵,預期2022年營收可望達1714.8億元,加以產品組合持續優化,預估毛利可望來到19.3%,稅前純益179.6億元,稅後EPS 6.11元。每股淨值預估32.08元。,3.光寶科2022年預估獲利雖較2021年衰退,然主因今年業外損益較多,墊高基期,實際上本業獲利仍持續提升。光寶科目前本益比(PER) 9.7倍,評價偏低,就股利政策來看,預估明年配息可望達4.52元,依照2021/10/20的股價計算,目前殖利率約7%,屬中高殖利率水準,考量評價偏低且配息穩健,給予逢低買進的投資評等。​, ,【光寶科簡介】,光寶科為國內第一家上市的電子公司,由於營運穩健,為許多投資人的定存股標的。早期業務為生產發光二極體(LED)、電源供應器,為開拓各項電子代工業務,因而設立許多子公司,包含旭麗(影像產品代工及鍵盤製造)、致福(手機ODM代工)、源興(生產監視器)等,隨後為整合集團資源,以達成綜效,於2002年將旗下四家公司光寶電子、旭麗、源興、致福合併,以源興為存續公司,並更名為光寶科技。,光寶科主力產品可分為光電、資通訊產品兩大類,尤其在光耦合器、電源供應器具有全球領導地位。,其中光電產品以LED封裝、模組為主,下游應用廣泛,舉凡電腦(PC)、手機(Smart phone)、伺服器(Server)、物聯網(AIOT)、遊戲機、智慧穿戴、安防、工控、汽車照明、電子看板、交通號誌、路燈與家電產品等,皆可見LED的應用,終端產品及客戶多元且分散。由於 LED照明市場相較競爭,加上PC市場成長趨緩,光寶科因而將PC光耦合器轉往工控、網通等高階領域發展,其LED產品主要競爭者有億光(2393)、宏齊(6168)、佰鴻(3031)。,資通訊產品則以電源供應器、PC周邊為主,尤其目前生產的電源供應器有超過20%為高階電源管理系統,在PC市場成長趨緩之下,有利於持續拓展企業雲端運算高階產品。電源供應器競爭者有台達電(2308)、康舒(6282)、群光(2385)。,2018年光寶科將獲利不佳的固態硬碟、手機機構事業相繼出售,且受惠於雲端運算、5G、AIOT以及遊戲機等市場需求成長,使高毛利的電源供應器與光電產品的需求增加,透過優化產品組合、營運效率提升之後,近年獲利已有明顯成長,毛利率自2018年的13%成長至2020年17%。,21Q3營收比重:光電20%、資通訊電子52%、雲端及物聯網28%。,【光寶科各部門業務簡介】,資料來源:光寶科,資料來源:光寶科、CMoney, ,資料來源:光寶科、CMoney,【受惠於Q3出貨遞延,光寶科21Q4可望淡季不淡】,光寶科21Q3雖因缺料壓抑出貨,但受惠於NB、電源供應器、鍵盤與滑鼠等PC周邊產品需求暢旺,以及Server及網通設備電源管理系統出貨明顯增溫,帶動21Q3營收仍維持成長,來到418.6億元,季增2.9%,年增1%,缺料影響高毛利的車用、雲端產品出貨減少,壓抑毛利率季減0.4個百分點來到19.3%,以及認列光電事業部的路燈標案壞帳,營業費用預先提列3.96億元損失,營益率因而季減0.9個百分點,稅後EPS 1.33元。整體而言,受缺料以及費用增加的影響,營運表現稍不如市場預期。,展望第四季,光寶科針對近期中國限電問題表示公司在蘇州和昆山並無廠房,因此目前不受影響,加上工廠內部設有供電設備,即便有限電問題,仍可自行供電因應。此外,9月後缺料問題相對減輕,可望使出貨逐漸順暢,先前遞延的訂單可望延至第四季。,光寶科資通訊產品的部分,Chromebook成長動能雖趨緩,然商用型NB仍維持強勁,加以Windows 11上市帶動換機潮,預期PC相關產品可望持穩Q3水平,加以網通、Server拉貨動能持續增溫,預期Q4資通訊產品可望維持中個位數的季成長。至於光電的部分,受惠於5G、AIoT、工控應用帶動LED光耦合器與感測模組需求增加,且全球疫情反覆,醫療消毒的UV LED需求持穩,預期Q4光電產品出貨維持低個位數的季成長。整體而言,Q4雖屬淡季,但受惠於Q3訂單遞延,預估21Q4營收來到436.2億元,季增4.2%,年增5%,毛利率19.5%,稅前純益44億元,稅後EPS 1.46元。,整體而言,光寶科受惠於NB訂單暢旺,且5G帶動伺服器、基地台建置需求增加,LED應用亦隨之擴大,預估2021年營收達1638.8億元,稅後EPS 6.46元,每股淨值預估30.86元。,【2022年光寶科受惠於資料中心、5G、電動車的帶動,獲利可望持續向上】,即便2022年PC拉貨動能放緩,光寶科近年持續往Server、網通佈局,因此影響較有限。在疫情之後,遠距辦公以及上課的習慣並未完全消失,資料中心蓬勃發展促使Server需求持續提升。由於5G的使用頻段頻率比4G更高,訊號容易受到干擾或遮蔽,因此若要提升覆蓋率,5G基地台的建置數量將比4G基地台多出三倍,進而帶動電源供應器的需求增加,而光寶科近年已將產品技術自低瓦數的PC產品,提升至高瓦數的電源供應產品,拉高同業的進入門檻,預期在5G加速佈建下,2022年光寶科高階電源供應產品維持中個位數的成長,預期將填補PC成長動能趨緩的問題。,至於光電的部分,同樣受惠於5G建設帶動光耦合器數量提高。此外,光寶科近年持續佈局電動車領域,2021年車用營收比重雖僅7%,且以車燈為主,但考量光寶科於充電樁已打入兩家美系新創供應鏈,預計於2022年第四季可望量產。預期隨著電動車市場滲透率提高,帶動充電樁建置數量增加,2022年車用營收比重可望突破10%。整體而言,在5G以及車用佈局持續發酵的情況下,預期2022年光寶科光電相關業務可望維持中個位數的年成長。,整體而言,光寶科2022年受惠於5G、資料中心需求強勁,以及車用需求將明顯放量,預估2022年營收可望達1714.8億元,年增4.6%,且持續透過優化產品組合,預估毛利率可望來到19.3%,年增0.1個百分點,惟2021年業外收益較多,基期較高,預估2022年稅前純益179.6億元,較2021年減少11%,稅後EPS 6.11元,年減9.9%。每股淨值預估32.08元。, ,【結論】,光寶科2022年預估獲利雖較2021年衰退,然主因2021年認列業外損益墊高基期,實際上本業獲利仍持續提升。目前光寶科PER 9.7倍,位於近五年區間的中下緣附近,目前評價偏低。就股利政策來看,光寶科近五年股利發放率皆逾近7成,配息穩定,若以2021年預估EPS以及股利發放率7成計算,預估明年配息可望達4.52元,依照2021/10/20的股價計算,目前殖利率約7%,屬中高殖利率水準,考量評價偏低且配息穩健,給予逢低買進的投資評等。,資料來源:籌碼K線, ,資料來源:CMoney, ,「點此看完整報告 → https://cmy.tw/008Tot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5則留言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1年10月01日 17:49

台灣Number One,轉虧為盈後,2XX6明年還會成長!

結論:,一詮近年轉型增加利基型產品比重以改善獲利能力,21H1獲致明顯成效,隨著LED導線架、IC導線架、陶瓷基板、電視背光模組及均熱片產品線的成長, 2021年營收可望逐季成長,獲利亦隨產品組合優化與漲價效應而改善。預估2021年營收60.83億元,YoY+44.93%,稅後EPS 2.49元,營運由虧轉盈,然後續仍需多加注意中國能耗雙控對營運帶來的不確定性。,展望2022年,市場需求仍在,且擴產效應發揮,預期IC導線架、均熱片、光耦導線架及陶瓷基等產品線將延續成長動能,除TV背光模組產品外,其餘產品毛利率將優於2021年。預估2022年營收73.24億元,YoY+20.39%,稅後EPS 3.43元。,一詮股本為22.20億元,近三年未發放股利,21Q2每股淨值15.02元,股價淨值比(PBR)相較於歷史處於高。預估2021年EPS為2.49元,本益比(PER)並未明顯低估。,股價面來看,一詮挾轉機題材,2021年起股價呈現翻倍大漲即便遭遇全球疫情、美國將縮減購債等系統性風險,股價相對加權指數強勢許多,目前多頭架構仍能守住。展望後續,雖一詮2021年轉機性強、2022年在偏高的基期下,預期仍將有明顯的雙位數成長,趨勢正向。然目前股價並未低估,且中國能耗雙控政策強度仍未明朗,增加公司中國廠營運的風險,故操作上此時建議先觀察季線支撐的強弱,後續若有較明顯的修正,則在拉回後可逐步為2022年成長性作佈局動作。,【一詮是台灣第一大LED導線架供應商】,一詮(2486)為台灣第一大LED導線架供應商,其中Lamp型為全球最大供應商,SMD型則為全球前三大。主要產品有光電導線架、微電機、各式小型馬達及3C產業的主要部品。生產基地包括台灣(LED導線架及均熱片)、昆山(直下式電視背光模組)、立誠(陶瓷基板)及江門(LED導線架)及國詮公司(IC導線架)。,資料來源:一詮,21Q2各業務佔營收比重:,2Q21 主要產品營收佔比分別為LED導線架(45.9%)、電視背光模組(14.2%)、陶瓷基板(9.8%)、均熱片(13.7%)、IC導線架(13.7%)、其他(2.7%)。以市場別來看,中國占比約64%、台灣約18.3%、泰國6.82%、韓國5.88%,其他4.66%。,資料來源:一詮,一詮主要產品與應用,資料來源:一詮,一詮近年轉型,增加利基型產品比重以改善獲利能力,其半導體均熱片2019年正式切入前十大半導體封測廠,面對新冠疫情影響,AI、5G、伺服器、物聯網等市場需求增加,2020年更取得高階商品之開發權,預期未來主要成長動能來自IC 導線架及高階伺服器均熱片,而公司新產品佈局尚包括低軌衛星及電動車等。,一詮主要產品LED導線架所使用鐵材及銅材原料係由國內的榮豐及第一伸銅(2009)供應,電鍍銀板由光洋科(1785)及香港商美泰樂供應;直下式電視 背光模組LED材料由億光(2393)、友尚、振遠供應。一詮主要客戶包括光寶科(2301)、億光、日月光(3711)、日商Nichia、Rohm、Sharp、美國Cree、Amkor及韓國Seoul Semi。此外,直下式LED TV背光模組在中國廠生產,主要供貨中國品牌面板廠。另在市場競爭方面,一詮在國內導線架主要競爭廠商包括金利(5383)、順德(2351)、健策(3653)等公司。,【導線架、均熱片出貨強勁,一詮21H1 EPS 1.06元】,受惠5G、物聯網等市場需求增加,一詮2020年營收41.97億元,YoY +14.52%,稅後淨利-1.48億元,其中來自業外的損失8,361.80萬,稅後EPS -0.75元。,LED導線架、IC導線架及均熱片等主要產品線出貨強勁,一詮21Q1轉虧為盈後,21Q2持續獲利。21Q2營收15.21億元,QoQ+15.87%,YoY+47.52%,毛利率20.95%,營業淨利1.68億元,OPM 11.05%,其中來自業外的損失924.40萬,稅後淨利1.33億元,稅後EPS為 0.66元,累計上半年EPS達1.06元。,【IC導線架是一詮2022年成長最高的產品線】,一詮的IC導線架主要由江門廠及國詮所生產,目前正鎖定中國前三大封裝廠進行認證,已有二家通過認證,將持續朝中高階客戶開發,2020年營收占比8%,21Q2已快速成長到13.7%。,一詮規劃2022年將擴充50%的導線架產能,設備均已採購完成並陸續到位,預估2022年IC導線架可望成長50%,將成為2022年成長性最高的產品線。,【高階占比增、產能增加,2022年一詮均熱片成長逾3成】,近2年一詮持續增加均熱片產能,2020年擴增產值1億元/月,產能利用率約7成,公司預期2021均熱片營收年有機會落在8億多,2022年將擴產30%,預計22Q1起將逐步到位,加上客戶認證產品品項增加,預期2022年單月產能有望來到1億,2022年均熱片產品預期可成長超過3成。,一詮的均熱片前五大客戶均為全球半導體封裝廠,如日月光、矽品、Amkor等。在均熱片的營收占比中,70-80%為中階產品(例如消費性40%、車用物聯網25%),高階CPU及GPU約20%。由於中低階占比較高,讓均熱片毛利率低於平均,隨著公司均熱片技術良率的提升,將可朝向包括車用、5G等高階產品開發,預期未來將可切入EV、低軌道衛星等應用領域,從而提高均熱片的毛利率水準。,【車用和高功率照明驅動一詮陶瓷基板產品線成長】,陶瓷電路板為一詮毛利率最高的產品線,主要由立誠所生產,目前車用車外燈營收占陶瓷基板比重約39%、高功率照明30%、UV 18%、閃光燈11%。,過去陶瓷基板有50%以上的占比在閃光燈,然美中貿易摩擦下,中國手機需求減少,連帶降低手機閃光燈訂單。公司增加高功率照陶瓷基板終端應用比例,並開發車用產品,20H2完成後已陸續接到韓、中系客戶訂單,並帶動營收的明顯成長,目前這部分產品月營收最高來到6000多萬,預計車用和高功率照明仍將是陶瓷基板產品的主要成長動能。,【2022年一詮光耦導線架將大幅增加產量】,SMD導線架和LAMP導線架共占一詮營收比重逾45%,目前台北廠生產SMD導線架、LAMP導線架,而江門廠生產LAMP導線架。SMD導線架面對中國的競爭較大,因此公司不再擴增產能,未來將增加利基型光耦導線架,預計2022年產能將擴增一倍。,【漲價效應發酵,一詮21Q3營收季增,21Q4可望維持高檔】,上游原物料價格上漲,一詮21Q2已調漲LED導線架、均熱片價格,預計漲價效應將陸續反映在21Q3,累計1-8月營收39.17億元,YoY+51.96%,預估21Q3營收16.03億元,QoQ+5.38%,YoY+41.43%,由於7月提列一筆3000萬元薪資費用,費用率較上季增加,但因營收規模與毛利率擴大,單季EPS略增至0.68元。,21Q4雖進入傳統淡季,預計LED將轉淡,若不考慮大陸限電的變數,預期在公司利基型產品如光耦產能擴充,有望支撐營運高檔不墜。預估21Q4營收16.46億元,YOY36.16%,EPS 0.85元。,【一詮中國廠區受能耗雙控政策衝擊】,近期中國將實施無預警的限電政策,華南限電,華中完全停止生產,公司昆山廠(直下式電視背光模組)目前完全不能生產,而但影響不大,因昆山廠生產TV背光模組的部分營收比重不大,員工提早放假。華南部分將以發電機因應,短期影響不大,公司認為後續再限電機率仍高。,雖短期中國限電衝擊不大,然未來限電期間是否拉長以及管控方式是否更為收緊,預料將放大對營運的影響,宜持續關注。,【2021年一詮轉機性強,2022續踩油門】,一詮近年轉型增加利基型產品比重以改善獲利能力,21H1獲致明顯成效,隨著LED導線架、IC導線架、陶瓷基板、電視背光模組及均熱片產品線的成長, 2021年營收可望逐季成長,獲利亦隨產品組合優化與漲價效應而改善。預估2021年營收60.83億元,YoY+44.93%,稅後EPS 2.49元,營運由虧轉盈,然後續仍需多加注意中國能耗雙控對營運帶來的不確定性。,點此觀看完整的研究報告→ https://cmy.tw/008UIS,*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5則留言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1年08月03日 19:11

宏齊 (6168) 隨IR LED、Mini LED而上

結論:,宏齊受惠LED產業谷底復甦,在消費性業務穩健成長、IR LED新品21Q3起放量,且Mini LED顯示屏產品出貨向上,並成為長線營運推手,在產品組合改善下,獲利也明顯成長。預估2021年合併營收為31.96億元,YoY+27.5%,稅後EPS 1.95元,獲利呈現倍增。,預期來自車用LED、Mini LED與Micro LED及商用相關顯示幕及不可見光四大領域需求持續推升整體LED市場復甦,宏齊2022年營收可達34.47億元,YoY+7.83%,稅後EPS 2.13元。,宏齊股本為20.61億元,2020年度發放現金股利0.70元,屬低殖利率個股(3%以下)。21Q1每股淨值15.27元,股價淨值比相較於歷史處於高。預估2021年EPS為1.95元,本益比相較於歷史處於低。,股價面來看,宏齊21Q2營收突破8億元,7月份股價扶搖直上,市場對21Q3新品IR LED出貨頗有期待,然短線漲多後已見外資與融資逢高調節。觀察公司已打出長線底部型態,7月份月線的價量齊揚,長線趨勢已由多方主導。再比較同業競爭者的評價,億光與佰鴻現階段PER分別落在約15.5與24倍,同時考量市值與2021年成長,預期宏齊之後仍有向上比價達PER 20倍的機會,建議可拉回短均附近偏多,區間因應。,【宏齊是久元集團的SMD LED廠】,宏齊是LED下游封裝公司,主要研究開發二極體封裝設計、製造、測試及產品進出口貿易業務,主要營收來源是表面黏著型發光二極體(SMD LED),產品應用於顯示屏(急診室照明、企業招牌、室內資訊看板顯示、交通號誌)、傳統背光、中小尺寸行動裝置、利基型產品(IR、UV、車用、安控)。,2020年營收占比:消費型產品(含可見光產品),約45%,IR 25%,顯示屏為20%,mini LED 5%,顯示看板約2%,其他3%。2020年銷售區域分別:亞洲 67.28%、國內12.38%、歐洲3.33%、美洲0.52%、其他2.78%。,月產能方面,LED Chip 1,800KK;PLCC(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 200KK;Mini LED 500KK;總產能約2,500KK。,宏齊以表面黏著型之封裝技術為主軸,透過策略結盟、產業串聯的合作串聯整體產業合作,從上游原物料之取得(如:InGaN 藍、綠光晶片、超薄PCB)、封裝測試(切割、光電測試、LED晶片分類),到成品應用設計(如:LED全彩看板、LCD背光模組、LED小間距顯示屏、光電IC整合)皆有合作伙伴,藉以增加市場推廣的成功率,降低新產品導入的風險,提升整體的競爭力,目前半導體切割、測試代工設備銷售廠商久元(6261)即是公司大股東,持股4.96%。,公司主要客戶涵蓋OEM廠商、通路代理商、貿易零售商及終端產品製造商等。其中,國際級OEM客戶為:安華高(Avago)、歐司朗(OSRAM)及首爾半導體(Seoul Semi)。而主要競爭對手包含日本的Nichia、Citizen、Rohm等,國內則有億光(2393)、光寶科(2301)、富采(3714)、佰鴻(3031)及今台等十餘家廠商。,【LED產業上、中、下游之關聯性】,資料來源:宏齊,延伸閱讀,2021/01/08 【研究報告】億光 (2393)Mini LED、車用雙饗宴,光耦合器漲價再驚艷!!,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244540,【避開殺價紅海,宏齊投入IR LED、Mini LED】,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簡稱LED)係利用3-5族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砷、鎵、銦、鋁、磷)及元件結構變化所構成之發光元件,是一種微細的固態光源,其發光原理主係施加電壓於 AlGaAs(砷化鋁鎵)、AlGaInP(磷化鋁銦鎵)及GaInN(氮化銦鎵)等化合物半導體晶體上,藉由電子與電洞結合釋能發光,因係以熱以外的能量直接刺激螢光體吸收後再發出光,不具熱能,故又稱「冷光」。不同於傳統鎢絲燈泡,LED的發光結構讓它具壽命長、低耗電、發光效率佳、可調色溫及體積小等特性,屬於綠色環保照明。,LED一般最廣為人知的在手機、NB、平板、監視器、看板等電子產品的背光源或燈具照明的使用,隨LED生產技術的創新,讓LED產品應用市場亦逐漸擴大,以用途區分,大致可分為照明、背光/看板、可攜式電子產品、交通號誌、汽車與其他等六大類,舉凡智慧型手機、平板、筆記型電腦、各類顯示屏、穿戴式應用產品與車用市場等之發光源、感應源元件均已大量使用。,雖然LED應用面持續增大,市場規模逐年增加,但由於產業進入障礙不高,一旦需求增加,自會吸引大量競爭者加入戰局。過去中國廠商在政府扶持下大舉介入,產業供過於求引發價格戰,讓過去產業市況屢屢不佳,更一度淪為國內的4大慘業。,目前中低階LED產品仍受中國廠商過度競爭影響,產品價格下跌快速,毛利降低,不過歷經多回合的產業淘汰賽,供給面短期並無大幅的新增供給,供需逐漸轉佳。而面對中國廠商的削價競爭,目前台灣LED廠多轉型因應,目前以朝Mini LED相關領域發展最為積極。宏齊也從背光、照明等消費產品,轉向發展小間距顯示屏,以及電競、穿戴裝置等少量多樣高毛利較佳產品線,同時也投入IR LED及Mini LED產銷。,Mini LED背光是將LED晶粒微縮後,放在LCD面板後,當成背光源的次世代面板技術,具省電、輕薄及提升發光效率的特性,可廣泛應用在車用、IT、電視等,目前已有逐漸取代現有LCD中的背光模組的態勢。Mini LED除背光應用外,還有讓LED晶粒自發光的RGB Mini LED技術,應用在戶外看板、電視等。,與傳統LCD面板相比,Mini LED背光面板有更多LED,調光分區數(dimming zones)也更多,估算一支智慧型手機背光所使用LED晶粒顆數將由10-20顆提升至4000顆以上,一台NB的背光所需打件的Mini LED晶粒顆數也會從以往的2000-3000顆,增加至超過1萬顆,至於電視的背光則約需4萬顆。預期Mini LED導入後,對LED晶片需求量將較當前呈數十倍的增長,有利LED產業的產能去化。目前Apple與三星(Samsung)等品牌大廠對Mini LED態度頗為積極,市場也普遍預期21H2 Apple將推搭載Mini LED的 Macbook,並有望持續帶動供應鏈營收及獲利成長動能。,研調機構TrendForce指出,受許多利基型應用,包含智慧照明、植物照明、特殊照明(製藥、金屬加工業照明)等需求快速增長,再加上疫情導致上游LED晶片缺貨,21Q2整體照明用LED產品價格上漲0.3-2.3%,擺脫過去跌價的窘境。此外,TrendForce預期隨著疫苗問世,長時間受到壓抑的需求力道將觸底反彈,來自車用LED、Mini LED與Micro LED及商用相關顯示幕及不可見光四大領域需求推升下,預估2021年全球LED市場產值將受到拉升,達165.3億美元,年增8.1%,2022年整體產值尚有低個位數的成長。而最受市場期待的救世主產品Mini LED,TrendForce預估2022年Mini LED的產值將超過6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49.5%,大幅優於整體產值。,【WFH、商演活動恢復接替,宏齊21H1營運大放異彩】,新冠疫情重創商演,LED顯示屏產值衰退9.3%,然疫情衍生的遠距辦公(WFH)與教學成為生活常態,帶動平板與NB等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推升LED背光業績,宏齊2020年營收25.07億元,YoY+15.87%,毛利率21.25%,營業利益2.24億元,OPM 8.93%,其中來自業外的損失3969.40萬,稅後淨利 1.43億元,YoY+850.46%,稅後EPS 0.69元。21Q1營收6.82億元,QoQ-7.75%,YoY +11.50%,受惠消費性產品出貨增加,優化產品結構,毛利率26.11%,營業淨利0.93億元,OPM 13.65%,其中來自業外的收益3166.00萬,稅後淨利1.05億元,稅後EPS為0.51元。,點此觀看更多研究報告→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281507,*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徒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5則留言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1年07月29日 15:05

投資人可留意資金流入 Mini LED 族群,包含惠特(6706)、富采(3714)、台表科(6278)!

【LED 產業:億光(2393)短線大漲後,目前評價並未明顯低估】,2021 年 LED 產業,受惠於利基型應用的增長,包含智慧照明、植物照明、特殊照明等需求,帶動整體產值向上。上週文章特別提到,億光(2393)具有較多利基型應用的產品,將可受惠此趨勢的發展。市場預估 2021 年 EPS 為 4.42 元(YoY+58.4%),並預估 2022 年 EPS 為 5.2 元(YoY+17.6%),以 2022 年市場預估 EPS 計算目前 PE 為 13 倍,位於近 5 年 PE 區間 8~20倍均值附近。回顧 2021.05.26 在投資快訊的文章中,就提及這波 LED 產業的好轉,市場優先看好億光(2393),而股價在經過 2 個月後至今已經大漲 25%,考量股價在近期反映營運最旺的 21Q3 利多,且 2022 年 EPS 成長幅度趨緩,目前評價並未明顯低估,要開始留意追高風險。, 【網通產業:越南疫情加劇,營運不確定性升溫】,在網通產業方面,因相關廠商過去為了降低人力成本,普遍有將產能建置在東南亞地區的現象,然而近期東南亞疫苗施打率仍低於 1 成,確診人數也尚未有明顯下降,甚至在越南地區近期新增確診人數飆上歷史新高,將一定程度影響網通產業之相關廠商。,【智易(3596):越南廠產能比重高達 3 成,為營運受衝擊較大之廠商】,其中,智易(3596)越南廠產能比重高達 3 成,為營運受衝擊較大之廠商。除了在越南產能比重相對高之外,另外也因為智易(3596)為網通產業相對較不缺料的公司,預期在越南疫情加劇下將衝擊未來營運,使產能利用率微幅下滑。因此,下修智易(3596) 2021 年預估 EPS 從 9.17 元調降至 8.81 元(YoY+5.4%),並預估 2022 年 EPS為 9.49 元(YoY+7.7%)。,展望智易(3596):1)因疫情影響,歐美地區升級網通設備規格趨勢延續,Wi-Fi 6 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且 21H2 將有 Wi-Fi 6E 新產品放量貢獻、2)隨著配合電信運營商出貨,5G CPE 產品將在 21Q4 有顯著營收貢獻(比重超過 5%)、3)2020 下半年新切入的 Cable Modem 產品線,預期未來出貨量將放大,且規格將由 DOCSIS 3.0 升級至 DOCSIS 3.1,升級趨勢有望延續至 2022 年。,智易(3596)在 2021.07.28 股價為 98 元,以 2022 年市場預估 EPS 計算目前 PE 為 10 倍,位於近 5 年 PE 區間 8~20 倍下緣,考量雖然越南疫情將衝擊營運,但 2021 下半年可受惠 5G、Wi-Fi 6 滲透率提升帶動毛利率增長,且 2022 年將延續此趨勢,目前評價仍低估。,【中磊(5388):在越南無產能,但仍要留意印度、菲律賓疫情變化】,中磊(5388)雖然在越南當地沒有設置產能,但在印度、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仍有 4 成產能,雖然目前當地疫情控制相對穩定,但仍須留意疫情變化。展望中磊(5388):1)歐美市場固網寬頻 Cable Modem 產品從 DOCSIS 3.0 升級至 DOCSIS 3.1 趨勢延續至 2022 年、2)近年轉往新興市場(東南亞、印度、東歐等國家)佈局,目前當地光纖普及率尚低,預期長期在光纖普及率提升下將帶動營收成長、3)預期 Wi-Fi 6 產品滲透率逐季提升帶動產品組合優化。 ,市場維持中磊(5388) 2021 年預估 EPS 為 4.4 元(YoY+20.2%),並預估 2022 年 EPS 為 5.09 元(YoY+15.7%),2021.07.28 股價為 66 元,以 2022 年市場預估 EPS 計算目前 PE 為 13 倍,位於近 5 年 PE 區間 11~22 倍下緣,考量中磊(5388)營運受缺料利空逐漸淡化且 2021 年未完成訂單將遞延至 2022 年,目前評價仍低估。,【啟碁(6285):越南產能僅有 10%~15%,可調配產能至台灣、中國降低衝擊】,啟碁(6285)則因為產能較多集中於台灣、中國,雖然越南產能仍有 10%~15%,但因短期之內缺料問題只是緩解並未完全解決,產能利用率尚未滿載,因此可將越南產能移至台灣、中國廠,降低營運受衝擊的程度。展望啟碁(6285):1)車用產品線受惠於 2020 年低基期效益呈現雙位數成長,又以車聯網模組和車用雷達成長性較佳、2)受惠 5G 基地台持續佈建及 5G 手機滲透率提升,預估 5G 及 Wi-Fi 6 滲透率有望逐季提升帶動產品組合優化、3)21H2 將開始放量出貨 SpaceX Starlink 的家用路由器。,市場維持啟碁(6285) 2021 年預估 EPS 為 4.28 元(YoY+13.8%),並預估 2022 年 EPS 為 5.74 元(YoY+34.1%),2021.07.28 股價為 76.10 元,以 2022 年市場預估 EPS 計算目前 PE 為 13 倍,位於近 5 年 PE 區間 10~22 倍下緣,考量啟碁(6285)受東南亞疫情衝擊較低,且高毛利率產品比重提升,目前評價仍低估。,【Mini LED:仍預期 Apple 將再推出 2 款搭載 Mini LED 的 Macbook】,在 Mini LED 方面,雖然近期大盤不穩,但可見到相關概念股包含 LED 晶粒商富采(3714)、設備商惠特(6706)的股價,近期明顯有資金挹注,而 SMT 打件廠台表科(6278)股價較受壓抑,主因 21Q2 在生產 Mini LED 的 12.9 吋 iPad Pro 良率偏低,導致毛利率可能不如市場預期,可先觀望 21Q2 財報之利空發佈,等待時機再尋機會。不過整體來說,目前市場普遍仍預期在2021 下半年,Apple 將推出 2 款搭載 Mini LED 的 Macbook,有望持續帶動供應鏈營收及獲利成長動能。,【光通訊產業:中國 5G 基地台採購 ASP 不如預期】,最後則是本週新增追蹤的光通訊產業,終端應用主要包含基地台、資料中心等,而台灣多數廠商又是以供應基地台相關零件為重。根據中國工信部官網近期發佈的《2021 上半年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目前截至 2021 年 6 月底,中國 5G 基地台累計已經建置 96.1 萬座,佔全球 5G 基地台將近 70%,是主要的發展國家,因此關注光通訊產業,不可忽視中國 5G 基地台的發展。,下圖整理 2021 年以來中國各大電信商的最新動向,中國移動在 2021.03.26 宣布將在 2021 年建置 12 萬座 2.6 GHz 5G 基地台;中國移動、中國廣電在 2021.06.25 聯合招標 48 萬座 700 MHz 5G 基地台,預期在 2021~2022 年完成建置 40 萬座;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在 2021.07.12 聯合招標 24 萬座 2.1 GHz 5G 基地台。另表示 2021 年將建置 32 萬座,剩餘 3.5 GHz 標案預計 2021 年 8 月發標。而以中國政府目標 2021 年建置 60 萬座 5G 基地台來看,約相當於 2020 年的 58 萬座,其中在 2021 上半年已新增 19 萬座,達成率僅 3 成,主因上半年缺料影響出貨進度,再加上最新標案遞延至 6~7 月才開始招標。,點此觀看完整的研究報告→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279926,*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5則留言
CMoney 研究報告
·
2021年07月22日 16:16

2021 下半年展望:太陽能、面板產業潛藏高風險?建議優先關注營運展望更佳的 3 大族群!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營運展望佳產業:LED 產業、網通產業、Mini LED 概念股】,【風險較高之族群:太陽能產業、面板產業】,全球在 2021 上半年,不少電子股因半導體產業上游缺料,導致許多公司因供不應求而醞釀漲價風潮。然而時序來到 2021 下半年,近期市場陸續出現宅經濟趨勢消退、庫存調整等利空,相關個股的股價在近期也出現疲弱走勢。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先前遭受缺料而壓抑營運動能的公司,反而可以在 2021 下半年開始關注。本篇文章將說明 2021 下半年營運展望佳之個股,如 LED 產業、網通產業、Mini LED 概念股,同時也需要注意風險較高的產業,如太陽能產業、面板產業。, 【營運展望佳之個股評論】:,【LED 產業:億光(2393)擁較多利基型應用,受惠不可見光產能擴充及漲價效益,帶動 21Q3 營運達全年高峰】,近期根據 TrendForce LED 全球供應鏈資料庫報告顯示,21Q2 整體照明用 LED 產品價格上漲 0.3%~2.3%,擺脫過去跌價的窘境,主因許多利基型應用,包含智慧照明、植物照明、特殊照明(製藥、金屬加工業照明)等需求快速增長,再加上疫情導致上游 LED 晶片缺貨,預估供應鏈漲勢將帶動 2021 全年照明用 LED產值達 67.1 億美元,年增率為 3.43%。,億光(2393)為台灣 LED 封裝龍頭,營收比重分別為不可見光34%、照明 8%、背光 24%、消費性電子 31%、其他3%。其照明 LED 產品主要聚焦在植物、農漁業等利基型應用,因此可受惠整體產業上揚的趨勢。另外不可見光產品,也受惠於穿戴裝置、網通、智能家電、電動車充電樁、工控產品等利基應用增加,使整體產能供不應求,也因此億光(2393)在 21Q2 調漲價格 10%~30%。,因為億光(2393)產品訂單簽約為 1 季,因此不可見光產品漲價效益已於 21Q2 起陸續反映在獲利上,且為了因應供不應求也於 21Q2 完成產能擴充 30%,在產能增加及漲價效益顯現下,將帶動 21Q3 營運達全年高峰。另外車用 LED 產品可受惠於 2020 年低基期效應,並將從車內燈切入至車外燈,新產品貢獻時程落於 21Q4,也將使淡季效應減緩。而背光產品方面,預期 Mini LED 需求升溫,終端產品將從 TV 擴大至平板及車用,將佔整體背光營收約 10%。,【網通產業:2021 下半年缺料問題將逐漸緩解,未完成訂單可貢獻至 2022 年】,網通產業在 2021 上半年普遍受上游主晶片缺料影響,導致訂單需求滿,但稼動率卻只有 70%~80%。在宅經濟需求消退及各大廠商調整庫存情況下,預期 2021 下半年缺料問題可逐漸緩解帶動稼動率提升,且為因應上游漲價,智易(3596)、啟碁(6285)已經順利於 21Q2 向客戶調漲產品價格,同時 5G、Wi-Fi 6 產品滲透率可望提升,帶動 2021 下半年營運谷底反彈。展望 2022 年還可受惠 2021 年未完成訂單貢獻營運動能。,【Mini LED 概念股:Apple 將陸續推出 Mini LED 新產品】,Apple 於 2021.04.01 舉辦的春季發表會「Spring loaded」,如市場預期推出首款搭載 Mini LED 的 12.9 吋 iPad Pro,雖然初期相關供應鏈良率不佳,不過隨著後續良率提升,且 2021 下半年 Apple 還將推出 2 款搭載 Mini LED 的 Macbook,有望帶動供應鏈營運動能。雖然近日市場有傳出 Mini LED 的 Macbook 有可能延後至 2022 年推出,不過根據 LED 晶粒商富采(3714)說法,Mini LED 產能將滿載到 2021 年底,可顯示此新產品將如期上市。因此預期在 Mini LED 新產品放量下,包含 LED 晶粒商富采(3714)、設備商惠特(6706)、SMT 打件廠台表科(6278)都將受惠。,【風險較高族群:太陽能產業、面板產業之評論】,太陽能產業:太陽能模組尚未完全反應上游原料漲價幅度且系統開發商停工,根據研調機構 EnergyTrend 於 2021.07.21 最新報價指出,太陽能矽料價格止跌回穩並持平上週表現,主因美國禁止從中國新疆地區進口太陽能產品,導致整體供需更加吃緊;太陽能多晶矽晶圓報價則下跌 7%~11%,主因電池市場開工率低,導致矽晶圓需求未見起色,且下游採購矽晶圓時壓價明顯;太陽能模組則持平上週。,展望台灣太陽能產業,受太陽能模組原物料 2021 年以來大漲,加上系統開發商(EPC)在建置電廠時所用的鋼材、玻璃、鋁材皆大漲,總成本較 2020 年增加約 20%,但經濟部躉購費率給予投資報酬率僅5.25%,使系統開發商虧損而寧可停工,導致模組出貨也受影響,截至 2021 年 6 月太陽能累計建置約 6.6 GW,距離 2021 年底政策目標 8.75 GW 尚有一段距離,甚至僅剛達到 2020 年底的 6.5GW 政策目標。, 獲利方面,雖然近期上游矽料漲勢趨緩,但美國參議院於 2021.07.15 通過最新法案,將禁止從中國新疆地區進口太陽能產品,因新疆多晶矽佔全球產能高達 4 成,短期內整體矽料市場仍呈現供需吃緊,價格將在高檔震盪,且下游模組廠近期也無漲價動能,不利於下游模組廠毛利率。,【面板產業:TV 面板止漲,且 IT 面板漲幅也趨緩】,根據 WitsView 統計 2021 年 7 月下旬最新面板報價,55 吋 TV 面板均價 227 美元(近 2 週漲幅 0%),而更小尺寸的 32 吋、43 吋 TV 面板正式轉跌價,跌幅約 1~2 元,僅剩 65 吋、75 吋 TV 面板微幅上漲 2~3 元;27 吋 Monitor 面板均價 94.7 美元(近 2 週漲幅 0.7%);14 吋 NB 面板均價 46.9 美元(近 2 週漲幅 2.6%),漲幅也開始收斂。,7 月以來面板報價漲幅趨緩,主因部份品牌開始有庫存增加問題,且全球疫苗施打率提升帶動各國陸續解封,宅經濟消退影響 TV 需求。至於 NB 面板仍能維持一定漲勢,主因受惠於商務型需求帶動。然而展望 2021 下半年面板產業,因消費者將預算轉往其他消費,造成宅經濟所衍生的 TV 需求放緩,IT 面板漲幅也明顯收斂。考量 TV 面板佔整體面積需求達 7~8 成,預期 21Q3 TV 面板報價漲幅明顯趨緩,並將於 21Q4 正式轉為全面下跌,不利於群創(3481)、友達(2409)獲利。,而以 IT 面板為主的彩晶(6116),雖然 21Q3 報價仍上漲,但考量 IT 面板漲幅收斂且 21Q4 有下跌風險,同時小尺寸的智慧型手機面板價格已經於 21Q3 開始鬆動,也不利於後續獲利表現。,延伸閱讀:【研究報告】彩晶(6116)單季獲利高峰將出現於 2021 年 Q3,未來積極佈局車載、穿戴裝置等利基型應用!→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274562,*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4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