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宏(2337)聯手IBM切入AI市場,全新應用將帶來新成長動能!
【公司簡介】,旺宏(2337)為國內的記憶體製造廠商,產品包含NOR Flash、NAND Flash及唯讀記憶體(Read Only Memory, ROM),營收占比分別為46%、9%、39%,公司的NOR Flash產品主要應用在車用、醫療、電腦相關及通訊相關等,車用跟醫療、工控等應用為公司未來最重要的營收成長動能。在唯讀記憶體產品部分,公司成功切入任天堂供應鏈,任天堂多款熱門遊戲上市,帶動旺宏唯讀記憶體需求!,資料來源:旺宏、CMoney整理,【2023 Q2營運轉虧為盈,下半年會更好!】,旺宏2023 Q2營收74.3億元,QoQ 5%,YoY -34%,毛利率 28.3%,季增3.2個百分點,EPS 0.04元,公司整體營運表現較第一季迎來顯著改善,任天堂新遊戲推出,旺宏的唯讀記憶體營收季成長35%為Q2營收成長主因,旺宏2023 Q2唯讀記憶體營收創下近15季以來新高!,獲利表現方面,旺宏2023 Q2毛利率出現季增主要受惠公司整體產能利用率出現回溫,帶動毛利率表現向上攀升。在營收成長、產能利用率提高及業外的轉投資收益和匯兌利益挹注情況下,旺宏2023 Q2營運成功轉虧為盈!,針對下半年展望部分,公司表示2023上半年將為全年谷底,進入下半年營運表現將會逐季攀升,預計2024年公司整體營運將會擺脫庫存調整,新一輪春天將在2024年降臨!,【旺宏聯手IBM切入AI市場,將迎來全新成長動能!】,IBM在Nature期刊發表新的AI晶片,該晶片的運算效率大增14倍,並大幅度降低晶片能耗,IBM的新晶片將會搭載旺宏的相變化記憶體(PCM),PCM的讀寫速度將是NAND Flash的100倍以上且生產成本更低,PCM未來可望被大量使用。,旺宏與IBM攜手合作,將旺宏的相變化記憶體產品應用在IBM的新類比AI晶片上,市場期待IBM新晶片挾帶超高運算效率,將在AI發展過程中掀起巨浪,旺宏為目前IBM在相變化記憶體的唯一合作廠商,將成為IBM搶攻AI商機下的主要受惠廠商之一!,【切入AI利多報喜,股價爆量跳空大漲!】,圖片來源:籌碼K線,旺宏受惠IBM新AI晶片利多,股價開盤即跳空大漲,觀察法人買賣超部分,今日外資買超17608張,為外資單日買超金額第五名,投信法人則連續29天買超旺宏,持續在低檔布局,旺宏營運即將回溫,股價此時轉強將啟動新一波多頭行情!,結論與建議,展望旺宏後市營運,記憶體市況谷底已過,後事產品需求將逐漸回溫,旺宏受惠任天堂多個新遊戲推出,唯讀記憶體營收可望持續上升,在NOR Flash的車用領域部分,旺宏已切入全球前五大車商供應鏈,公司更表示車用產品將是公司重要營運動能之一,目前公司車用營收佔比約11%,旺宏車用領域營收將會逐季攀升,車用領域因認證、安全性考量等因素,切入供應鏈後合作關係穩定,旺宏車用將在2024年迎來大幅跳升。,旺宏營運復甦在即,我們預估旺宏2023/2024年營收310億元/375億元,EPS 0.45元/2.01元,旺宏營運谷底翻揚,2024年獲利能力將迎來大幅改善,並將有AI新動能加入,本益比將迎來rerating,本益比有望往21X靠攏,建議偏多操作!,*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撰文者李浩平】,想要從基本面研究找到公司及產業未來趨勢,並嘗試著從每次經驗學習,找到更好的投資方向,【】
旺宏(2337) 大放異彩
旺宏為全球第一大ROM製造商,也是全球前兩大NOR Flash廠商。21Q4單季EPS為2元,獲利優於市場預期,旺宏對2022年NOR市場展望樂觀,看好2022年整體NOR市場的供需健康,報價平穩向上。以市場預估2022年EPS可達5.6~6.1元,評價相對委屈,建議逢低買進,上看9倍本益比。,【2021年獲利優於預期】,旺宏為全球第一大ROM製造商,市佔率超過50%,也是全球前兩大NOR Flash廠商,市佔率24%,與華邦電(2344)相當。旺宏公布21Q4財報,單季EPS為2元,獲利優於市場預期,主要受惠報價上漲、產品組合優化、存貨跌價迴轉,使得毛利率大幅增至47%。在旺宏主要產品線中,以晶圓代工營收季增7%,最為強勁;NOR與ROM微幅下滑。,旺宏2021年本業與業外皆美,尤其是NAND與NOR的營收年增分別達80%與57%,營收與獲利分別年增27%與125%,加上業外6吋晶圓廠的處分利益25億元,EPS為6.46元。,資料來源:旺宏,【NOR供需穩定】,旺宏對2022年NOR市場展望樂觀,預期NOR在新增產能有限,僅靠製程微縮,整體供給增加不多;需求則受惠穿戴式裝置、5G基地台、OLED面板滲透率攀升帶動下,看好2022年整體NOR市場的供需健康,報價平穩向上。,旺宏近年來積極優化NOR的產品線,持續增加高毛利率的車用、工控用產品比重,降低來自消費性與資訊相關的產品比重,使得公司近期NOR產品線的產能利用率始終維持在100%,整體公司的市佔率及獲利率持續朝正向發展,看好2022年的毛利率將優於2021年。,【第二季重回成長】,第一季為旺宏第一大客戶任天堂(營收佔比4成)的傳統出貨淡季,任天堂遊戲機的ROM拉貨動能,預期將要從第二季起開始增溫,一路走高到第四季。市場預期旺宏22Q1營收低於21Q4,單季EPS將低於21Q4的2元,為2022年全年獲利的低點。,旺宏22Q2起業績將重回成長軌道,包含NOR與ROM兩大產品線將同步成長,尤其是進入22H2,任天堂遊戲機ROM的拉貨動能將明顯增溫,業績將逐步走高至22Q4。,【2022年獲利佳,評價委屈】,旺宏對2022年NOR市場展望樂觀,看好2022年整體NOR市場的供需健康,報價平穩向上。旺宏21Q4毛利率增至47%,獲利優於市場預期。以市場預估2022年EPS可達5.6~6.1元,評價相對委屈,具吸引力,建議逢低買進,評價上看9倍本益比。,資料來源:CMoney,資料來源:CMoney,資料來源:CMoney,資料來源:CMoney,資料來源:CMoney,*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天鈺 (4961)走過面板跌價低潮,2022仍可迎接成長
【公司簡介與重點】,【結論】,受惠驅動IC多次的漲價效應,加上產品出貨暢旺,天鈺2021年營運呈現快速增長,基於2021年驅動IC漲價多次,天鈺營運表現遠高於2月時所預期,故調升預估值,預估天鈺2021年營收231.35億元(原預估154.43億元), YoY+112.65%,稅後EPS 34.5元(原預估9.27元)。,展望2022年,公司既有產品產能可望增加10%,目前亦爭取TDDI、AMOLED、DDR5相關PMIC等新產品產能。雖營收佔比最高的DDIC出貨恐受限面板廠的減產,所幸公司轉進的4K/8K大尺寸驅動IC可稍加減緩面板驅動IC價量下滑的壓力。公司的TDDI產品成長可高於產業平均,而全球PMIC需求每年穩定成長,而供給端2022年缺貨仍是難解,後續尚有漲價空間。此外,預期公司在ESL市佔持續增加,與元大合作的新產品彩色電子書2022年放量出貨,預估2022年營收254.64億元,YoY+10.07%,稅後EPS 34.58元。,天鈺股本為18.65億元。2020年現金股利為2.50元,已連續8年發放現金股利。21Q3每股淨值77.62元,股價淨值比(PBR)相較於歷史處於低。預估2022年EPS為34.58元,目前本益比(PER)相較於歷史處於低。,21Q3以來,天鈺股價及受累面板報價大跌,股價自300元以上大幅回檔,10/13最低點來到175.5元,所幸股價之後未再破底,隨著各均線走平後糾結後,隨著投信買盤回流而反彈至半年線之上。雖然當前股價偏多格局逐漸成形,然而上檔套牢賣壓頗重,且技術指標進入過熱區導致股價創高後壓回。從近期面板報價趨勢來看,跌幅逐漸收斂,市場預期後續報價有機會回穩,且公司TV比重已有明顯降低,加以先前股價已經反映面板報價下跌等利空。公司2022年舊產品產能可望增加,TDDI、PMIC產品持續成長,加上高規產品與新品推出,預期2022年業績仍有成長空間,給予區間操作評等,預料股價有機會在2022年PER 6.5-8.5倍間震盪。,【天鈺是鴻海旗下DDIC及PMIC廠】,天鈺為為鴻海(2317)旗下面板驅動IC(DDIC)及PMIC(電源管理IC)廠商,是少數同時擁有DDIC與PMIC的IC設計公司,至2021/03鴻海集團共持股約三成。天鈺以小尺吋LCD驅動IC起家,2006年合併鴻海集團轉投資的IC設計公司宏鑫,合併後拓展至到大尺吋LCD驅動IC。總部設於新竹科學園區,並在台北內湖、上海、深圳、山東煙台設有辦公室。2020年營收108.80億元,YoY+18.69%,稅後EPS 4.04元。,天鈺的EPD(電子紙顯示器,Electronic Paper Displays)主要透過元太供應AMAZON的Kindle,市佔率逾90%,在ESL(電子標籤)市佔率約20%。,21Q3營收占比為:顯示器驅動IC佔58.54%、Mobile IC佔15.36%、PMIC佔14.49%、其他(T-con、EPD、ESL)佔11.61%。前年度內銷比重9.21%,外銷比重90.79%。,天鈺主要投片在:Sharp的晶圓廠、旺宏(2337)、合肥晶合、聯電(2303)、世界先進(5347),至於目前在台積電(2330)的投片已低。前三大客戶為群創(3481)、瑞達輝及SHARP,預估泛鴻海(包括群創、SHARP、SDP、深超等)的營收貢獻度超過40%,其他重要客戶尚有面板廠彩晶(6116)、京東方、熊貓、龍騰、天馬及電子紙大廠元太(8069)等。,資料來源:天鈺,公司在LCD驅動IC產品上的競爭對手有聯詠(3034)、奇景、瑞鼎(3592)、矽創(8016)、奕力、Samsung、Sharp等;至於PMIC產品的競爭對手則包括沛亨(6291)、致新(8081)、茂達(6138)、類比科(3438)、通嘉(3588)、TI、Maxim、Intersil、LTC等。,【集團奧援產能充足、受惠漲價趨勢】,天鈺產品以8吋為主,主要投片在集團內的Sharp晶圓代工廠,而PMIC主要在旺宏(2337)投片、12吋小尺吋面板DDIC主要在合肥晶合投片,加上新增韓系代工廠,產能持續擴張下,投片成本相較於同業有優勢。,【天鈺21Q3營收及獲利創歷史新高】,高階商業用NB以及高刷新率電競PC產品市場需求量逐漸上升,抵銷TV需求轉弱,天鈺在DDIC及PMIC及子公司天德鈺的HD TDDI(整合觸控暨驅動IC)開始出貨且出貨量大幅成長下,21Q3營收66.94億元,QoQ+14%,YoY+127.9%,毛利率49.60%,營業淨利24.68億元,OPM 36.87%,其中來自業外的收益3,137.70萬,稅後淨利19.13億元,稅後EPS為10.9元,營收與獲利均創下歷史新高。,受惠驅動IC多次的漲價效應,加上產品出貨暢旺,累計天鈺前三季合併營收165.68億元,稅前淨利57.96億元,本期淨利48.89億元,EPS 26.38元。,【面板跌幅收斂,有助天鈺DDIC價格維持】,21Q3電視面板價格跌幅頗大,由於部分尺寸面板價格修正回去年同期,因此刺激出下游拉貨動能回溫,同時減輕面板廠的降價壓力,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表示11月電視面板價格跌幅已明顯收斂,而相比第三季的巨大單月跌幅,預期11月整月面板價格跌幅可望縮小到5-8%,預期到2021年底都將是緩跌的走勢,價格跌幅可望逐月縮小。,由於天鈺超過5成營收來自DDIC,預期面板價格止穩將有助面板驅動IC價格維持。,【漲價效應+需求大增,天鈺2021年EPS翻倍增長】,天鈺10月合併營收22.79億元,YoY+114.14%,創單月歷史次高,1-10月累計營收188.47億元,YoY+126.90%。,21Q4逐漸步入傳統淡季,終端市場存在雜音,營收占比大宗的DDIC雖有面板大跌價的利空,不過,TV客戶因需求下降進行庫存調整,目前TV營收佔比低於25%,影響性已降低。,目前公司尚無法滿足客戶需求,且天鈺與研調機構均預期11月下旬後報價就有機會止穩,加上晶圓代工產能仍舊短缺,面板廠未對驅動IC議價,驅動IC單價尚可維持。預期21Q4高階商業用NB、高刷新率電競PC等仍可延續21Q3趨勢,電子書及網通產品帶動PMIC成長,快充與手機市場則持穩,預估21Q4營收65.67億元,QoQ-1.89%,稅後EPS 10.63元。,受惠驅動IC多次的漲價效應,加上產品出貨暢旺,天鈺2021年營運呈現快速增長,基於2021年驅動IC漲價多次,天鈺營運表現遠高於2月時所預期,故調升預估值,預估天鈺2021年營收231.35億元(原預估154.43億元), YoY+112.65%,稅後EPS 34.5元(原預估9.27元)。,【晶圓產能增加與新品推出,2022年天鈺業績仍可成長】,展望2022年,公司既有產品產能可望增加10%,目前亦爭取TDDI、AMOLED、DDR5相關PMIC等新產品產能。,雖營收佔比最高的DDIC出貨恐受限面板廠的減產,所幸公司轉進的4K/8K大尺寸驅動IC可稍加減緩面板驅動IC價量下滑的壓力。預期TDDI產品成長可高於產業平均,而全球PMIC需求每年穩定成長,而供給端2022年缺貨仍是難解,後續尚有漲價空間。此外,預期2021-2022年ESL市場需求將從2億顆成長至4億顆,隨產能提升將有助天鈺市佔率的增加。天鈺和元大合作的新產品彩色電子書ACeP翻頁速度較快且為全彩版本,預期將於2022年放量出貨,公司也將開發相關的驅動IC搶食市場。由此預估天鈺2022年營收254.64億元,YoY+10.07%,稅後EPS 34.58元。,「點此看完整報告 → https://cmy.tw/0084Ht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鴻海(2317)電動車量產時程提前 1 年,預期 2025 年有望達 5% 市佔率目標!
【鴻海(2317)自 2020 年底推出 MIH 平台後,股價大漲翻倍!】,全球節能減碳風潮崛起,各國全力發展綠色能源,車用領域也逐漸從燃油車邁向電動車,歐盟甚至提案 2035 年要禁售燃油車,然而不僅是各大車廠想要搶攻該市場,許多電子零組件業者也希望能分一杯羹。台灣股民相當關注的鴻海(2317),在 2020 年 10 月首度推出電動車 MIH 聯盟平台,期望藉由 MIH 開放平台打造模組化的生產模式,在近 1 年來陸續傳出與其他廠商合作發展電動車的消息,身為大型龍頭股也因相關利多,股價從 2020 年 10 月低點大漲至 2021 年初將近翻倍,未來還有投資價值嗎?,【鴻海(2317)為 EMS 大廠,近年積極透過發展「3+3」策略提升獲利能力】,鴻海(2317)成立於 1974 年,並在 1991 年上市。公司為全球性電子代工服務(EMS)龍頭大廠,集團版圖橫跨亞洲、美洲、歐洲等 20 個國家,並實踐「兩地研發、三區設計製造、全球組裝交貨」的經營戰略,主要產品涵蓋手機、伺服器、平板、網通設備以及各類電子零組件等。近年為了提升集團獲利能力,提出 3 階段轉型策略,包含 F1.0(現況優化)、F2.0(數位轉型)、F3.0(轉型升級),其中在 F3.0 提出「3+3」作為長期發展策略,積極投入 3 大新興產業「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以及 3 項新技術領域「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預期 21Q4 出貨旺季使 QoQ 雙位數成長,但 YoY 因基期較高將雙位數衰退】,鴻海(2317)於 2021.11.12 舉行法說會,展望 21Q4 受惠出貨旺季營收 QoQ 將成長雙位數,但因 20Q4 的 iPhone 12 系列上市遞延而墊高基期,再加上缺料影響,恐使 YoY 呈現雙位數衰退。在雲端網路產品方面 QoQ 將顯著成長,但基期較高且因缺料問題 YoY 持平;電腦終端 QoQ 持平,但 YoY 衰退約雙位數;元件與其他產品,因東南亞疫情在 10 月底大幅改善,QoQ 以及 YoY 皆預期有接近雙位數成長。,【展望 2022 年相對看好雲端網路產品、元件和其他產品可有強勁成長動能】,展望 2022 年從 4 大產品線來看,保守看待消費暨智能產品以及電腦產品線,主因基期較高因此預估需求持平;雲端網路產品需求看好,其中 CSP(雲端服務供應商)表現可望有雙位數年成長,主因可受惠於 2022 年 Intel、AMD 皆可望推出新伺服器平台下帶動換機潮;元件和其他產品則預期持續透過 CMM 模式提升市佔率,將是 4 大產品線表現最佳的項目。,【缺料問題預估遞延至 2022 下半年,旺宏 6 吋晶圓廠將先量產既有半導體元件】,在半導體佈局方面以成熟製程為主,包含 Power IC、碳化矽元件、LiDAR IC 等。缺料問題從先前預期的 22Q2 遞延至 2022 下半年,為了解決缺料問題,先前向旺宏(2337)收購的新竹 6 吋晶圓廠,將先在 2022 上半年量產既有半導體元件,原本計劃要量產的碳化矽第三代半導體元件,預估最快到 2023 年才會實現。, ,【美國電動車工廠量產時程提前 1 年至 22Q3 開始生產】,在電動車規劃方面,電動巴士將於 2022 上半年在台灣銷售,同時與 Gogoro 將在中國建立電池模組與換電站。而先前收購的 Lordstown 美國電動車工廠將於 22Q3 生產,比原先計劃 2023 年底的目標提前 1 年,初期預估年產能約 15 萬輛,並逐年提升至 30~50 萬輛。另外與泰國國家石油(PPT)將在 2021 年底前設立合資公司,2022 下半年建廠,目標 2023 年生產 5 萬台,長期將達 15 萬台,印尼則預計 2021 年底可有明確進展。而公司也不諱言表示電動車約年產出 12~15 萬台,該工廠才可開始賺錢,因此市場普遍預期電動車獲利顯著貢獻時間將落於 2023 年。,【持續透過合作夥伴關係,期望在 2025 達到全球電動車市佔率 5% 目標】,以鴻海(2317)電動車佈局藍圖來看,透過 MIH 開放平台打造模組化的方式,提供一體成形外觀件、輕量化零組件及整合軟體開發,讓客戶開發新車時程可望大幅縮短,目前 MIH 聯盟成員已過 2,000 家。本身則以輕資產策略佈局電動車,與投資所在地廠商合作打入當地內需市場,其中與品牌廠合作整車製造,並藉此為電動車關鍵零組件擴大出海口,重點佈局的零組件包含電池、電機(馬達)、電控系統、智能座艙解決方案等。集團期望在 2025 年達到全球電動車市佔率 5%、零組件自製比 40%、毛利率 10% 的目標,其中電動車零組件代工毛利率約 25%~30%,為長期提升毛利率之關鍵。,整體而言,展望鴻海(2317):1)Phone 13 系列的組裝訂單分配中,整體取得約 70% 訂單,雖然因中國立訊加入競爭行列,相較 iPhone 12 系列的 73% 訂單小幅下滑,然而新機初期備貨量預期為 8,500 萬,相較 2020 年的 7,500 萬~8,000 萬約增加 1 成,仍有利於營收成長動能、2)預期 2022 上半年 Intel、AMD 皆將推出新伺服器平台,可望帶動新一波換機潮,其中雲端服務供應商貢獻預期有雙位數成長、3)持續透過數位化轉型及發展「3+3」策略,帶動獲利能力提升、4)長期看好電動車佈局效益顯現,2022 上半年將先由電動巴士銷售貢獻,22Q3 美國電動車工廠可望開始量產,2023 年更可期待泰國工廠也建置完成並進入量產階段。 ,【鴻海(2317)本益比有望向 12 倍靠攏,可待成交量放大並向上突破再擇機佈局】,市場預估鴻海(2317) 2021 年 EPS 為 9.93 元(YoY+35.3%),並預估 2022 年 EPS 為 10.95 元(YoY+10.3%),2021.11.17 收盤價為 107 元,以 2022 年市場預估 EPS 計算目前本益比為 10 倍,位於近 5 年本益比區間 8~16 倍中下緣,考量電動車佈局更加完善且量產時程提前,目前評價低估,本益比長期有望向 12 倍靠攏。在操作上可留意,因短期營運成長動能受 20Q4 高基期影響而放緩,股價持續在橫盤震盪整理,可待成交量明顯放大並向上突破後再擇機佈局。,「點此看完整報告 → https://cmy.tw/008vZB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看過 旺宏(2337) 的人也會看這幾檔
黯淡的記憶體、台積電法說、成熟製程有雜音!
旺宏(2337)和華邦電(2344)是NOR Flash龍頭廠,第三大廠是中國的兆易創新(Gigadevice)。兆易創新除NOR Flash外的主力產品是MCU,然而近期中國市場整體MCU產能增加但需求放緩,加上限電政策導致工廠採購動能下降,因此預計兆易創新在代工廠的投片會轉到NOR Flash,帶動供給面的上升。此外,加上兆易創新製成轉到55nm的速度快於預期,會和旺宏的主力產品打對台,整體來說,預計對旺宏(2337)和華邦電(2408)的21Q4-22Q1的營運會有一些壓力。,NAND Flash的部分,集邦科技指出,採購動能收斂致21Q4合約價將轉為小幅下跌0~5%。展望2022年,預估供給位元年增率約31.8%;而需求位元年增幅度為30.8%,將使2022年整體NAND Flash市場進入跌價週期。,2021年智慧型手機、筆電、伺服器出貨量的增長力道表現強勢,基期墊高之下,2022年出貨量要出現大增的難度增加。除此之外,目前採購端仍苦於長短料問題,也使得NAND Flash庫存量逐步上升,壓抑採購端後續的備貨動能。集邦預估2022年NAND Flash需求位元年增長率約30.8%,低於供給端的增長速度。智慧型手機方面,主晶片、driver IC等零組件缺料問題持續,筆電方面,雖然有商用機種回溫,但其他種類需求大幅下滑。僅有伺服器的容量需求可望再成長三至四成。NAND Flash市場跟DRAM是一樣的。但展望2022年,因基期墊高之故,需求增長幅度收斂,恐進入下一輪的跌價周期,平均位元銷售單價預期將下滑逾18%,抵銷位元出貨的成長,使得2022年NAND Flash產值僅成長約7%,可能成為近三年成長率最低的一年。預計NAND Flash站比較高的廠商如威剛(3260)、宇瞻(8271)的營運恐怕要等到22H2 DRAM市場有望步入上行週期之後方能撥雲見日。,本月中(10/14)台積電(2330)召開法說會,公布21Q3財報,營收達4,146.7億元,季增11.43%,毛利率51.3%,皆達財測上緣,營益率41.2%,超出財測預期,稅後淨利1562.6億元,EPS6.03元,季增16.3%,微幅超越市場預期,激勵股價隔日大漲約5%,收復所有均線。,台積電給出的21Q4財測為美元營收季增3.5-5.5%、毛利率50-52%、營益率39-41%(捐贈疫苗費用約對營益率造成1%不利影響);在營收方面財測稍微低於市場預期,預計是因為受到中國手機銷量趨緩致聯發科(2454)等手機廠訂單調整,及Apple調整iPhone12 A14晶片訂單所致。但我們認為這僅是短暫影響,因iPhone 13銷量佳,排擠到安卓手機銷量為正常現象。另外雖台積電看到手機及PC相關需求趨緩,但每個裝置的矽含量增加,預計整體產能利用率仍維持高檔。在21Q3宣布的漲價效應於年底開始浮現,加上成本進一步優化下,有望達到第四季財測高標。,整體來說,中長期5G手機需求年增雖趨緩,但台積電技術領先,仍為客戶高階晶片首選代工廠。未來HPC相關需求將推升台積電中長線成長,2022年有超微、NVDA採用5/7nm的新品上市。隨先進製程產能開出,營收佔比逐步提升,平均ASP將持續走高,我們認為可望推升台積電中長期營收CAGR(年複合成長率)可達管理層預估的10-15%上緣或更高,主因為台積電於先進製程擁有訂價權。,照半導體通路商的情況來看,目前看到TV、Chromebook、顯卡(GPU)、非蘋陣營手機的需求下降,22Q1的需求可能會面臨一些修正。不過,目前半導體需求雖有部分零件已較不缺,但整體的產能依舊呈現供不應求狀態。雖終端需求有些許雜音,但台積電預期至2022全年產能將持續滿載。此次法說會中,管理層對長期營收CAGR預估維持先前的10~15%。另外,台積電對中長期毛利率看法從「大於50%」改成「50% to higher」,這可能來自於台積電先進製程的ASP優於預期或是成本控管上更加優化。我們認為台積電這次給出更高的毛利率展望將有望推升其評價。,日前蘋果發表會發布的大改版Macbook pro系列採用效能更高的M1晶片,我們看好獨拿M1代工的台積電可望持續受惠,在技術領先的考量下,預期台積電在幫蘋果代工的部分到2026年前都沒有對手,而由於Macbook買氣穩健,市場預計台積電2023年手上MAC訂單規模將超過2200萬台,對HPC(高效能運算)營收方面挹注可望擴大。,台積電成長力度最強的時候已經過去,評價也處於較高的位階。但我們認為台積電因具有技術領先地位,雖獲利難以再複製先前爆發性成長,不過預期台積電可望因HPC為主的需求帶動營收中長期維持15-20%的年成長。雖折舊可能進一步拉升,但考量其在先進製程市場具有較高主導權以及管理層給予中長期毛利率更高的想像空間下,宜用更長遠的角度去看待其投資價值,因此給予逢低買進評等。,另外可以注意的是,台積電證實獲日本政府補助,和日本客戶(推測是Sony和Denso)合作於日本建特殊製程晶圓廠,2022年起建,2024年開始量產。雖獲日本政府補助,但考量日本建廠成本較高昂,我們對此消息於獲利及毛利的挹注中性看待。而台積電相關設備供應鏈家登(3680)、弘塑(3131)、閎康 (3587)等廠商可望受惠。雖台積電未因日本設廠調升原預計三年千億美金的資本支出,但考量先前董事長表示美國設廠支出超乎預期的說法,預計資本支出未來上調可能性極大。,【TV等需求疲軟,驅動IC訂單恐下修】,台積電法說中提到終端需求有雜音,但公司認為產能還是會吃緊到2022全年。我們認為是因現在需求放緩主要發生在成熟製程,而台積電成熟製程占比相對少。據法人供應鏈調查顯示,驅動IC需求下降開始反應,後段封測廠頎邦(6147)跟南茂(8150)的大尺寸顯示驅動IC 訂單減少,但 IC 設計公司投片給代工廠端的訂單還沒有看到減少。我們推測這和台積電所說的IC設計客戶維持高庫存的策略有關係,不過面板的需求正在降低,對驅動IC的拉貨動能可否延續到22Q1仍有疑慮。整體來說,目前成熟製程的展望較不明朗。我們對成熟製程再啟動漲價持保守態度,預計成熟製程指標廠聯電(2303)下周三(10/27)法說會恐怕難以給出超市場預估的展望以提振近期疲弱的股價。,「點此看完整報告 → https://cmy.tw/007sjH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小眾記憶體龍頭旺宏(2337):受Switch、5G、車用帶動,下半年挑戰歷史新高!
【結論】,旺宏21H2受惠Switch 銷售旺季帶動ROM放量及NOR/NAND Flash終端需求旺盛,且今年大廠並無新增產能下,可望量價齊揚,預估旺宏2021年營收485.26億元,YoY+21.92%,EPS 4.34元,YoY+49.65%,獲利可望創近年新高。展望2022年,雖受到晶圓代工營收下降影響,但記憶體大廠未大幅產能擴張下,供需吃緊情況有望延續,加上打入車用供應鏈帶動NOR/NAND產品組合的優化有望填補缺口,使營收仍小幅增長,511.58億元,YoY 3.97%,毛利率進一步提升至40.77%,EPS 5.25元,再創歷史新高。,旺宏股本為17.87億元,近3年發放股利各1.2元(殖利率約3.5%),以當前股價來看,屬中殖利率股。21Q2每股淨值21.2元,以目前股價44.1元來看,股價淨值比(PBR)約2倍、本益比(PER)13.65倍,相較於歷史處於均值,而因記憶體後市展望樂觀,認為有望挑戰區間上緣3倍,因此給予逢低買進評等。,5月國內新冠疫情爆發,本土進入三級警戒造成市場恐慌,一度拖累旺宏股價跌破年線,所幸年線發揮支撐作用,隨後並反彈至3-4月平台整理區。而在5月下旬之後,旺宏股價在資金排擠效應下呈現橫向的窄幅震盪,投資人久盤不耐後,7月中旬賣壓大舉釋出讓股價跌破短均。觀察公司股價7月下旬之後在年線前止步,並逐漸打出短底型態,隨著21Q2亮眼的季報數據出爐,加以記憶體市況續揚,預期2021年獲利將創近年新高,2022年動能可再延續。在基本面支撐下,外資、投信買盤已有回升,預期將有助後續股價突破6/25黑K上影線的壓力,操作上,拉回短均附近仍可伺機偏多,區間因應。,【旺宏,小眾記憶體的龍頭製造商】,旺宏(2337)1989年成立於竹科,是記憶體IDM(垂直整合製造)廠,講到記憶體,大家可能會聯想到昔日被稱為四大慘業的DRAM(揮發性記憶體的一種),然而旺宏並不生產DRAM,其專攻記憶體市場小眾族群 - 非揮發性記憶體(ROM、Flash),非揮發性記憶體的特色就是當電源關閉後,其資訊儲存內容不會消失,因此可當成像硬碟一樣的資訊儲存元件,旺宏目前共有12吋、8吋、6吋晶圓廠各一座,皆位於竹科,其中6吋廠因負責晶圓代工業務,利潤率較不佳,預計於Q3出售。,資料來源:旺宏,旺宏是世界最大ROM(唯讀記憶體)製造商,市佔率超過五成,與策略性客戶任天堂(Nintendo)關係良好,多年來都是任天堂ROM的主要供應商。近年任天堂Switch及遊戲卡匣熱賣,旺宏ROM營收亦隨之成長,在Switch創下銷售新高的2020年,光對任天堂的銷售就佔旺宏營收的四成,因此旺宏常被稱為Switch概念股。2020產品組合為ROM 41%、NOR Flash 42%、NAND Flash 10%,其餘為晶圓代工7%。,任天堂主機、遊戲手把的ROM 圖片來源:iflixit,資料來源:旺宏,旺宏另一主要營收來源為NOR Flash,NOR Flash雖僅佔整體記憶體市場的3%,但其為利基市場,且旺宏在業界技術領先,已量產55奈米,相較於另一產品NAND,其容量較小,但具備更快的資料讀取速度,加上高穩定性、低耗能的優勢,更適合用在5G基地台、IoT物聯網、OLED與車用領域,而旺宏及華邦電(2344)為NOR Flash市場前兩大廠商,市占率各約26%,其它競爭對手主要為Cypress、兆易創新(Gigadevice)、美光(Micron)。,2020占營收一成的NAND Flash因具有成本低、更高的儲存容量,在記憶體市場的份額僅次於DRAM(大約是DRAM的4/5),全球主要供應商為Samsung、Kioxia、美光(Micron)等,旺宏佔比不到1%,同樣也為利基導向,其終端市場應用主要為NB、伺服器、5G手機、筆電,近年則加速研發容量更高的3D NAND以擴展應用層面。20H2開始受惠宅經濟及遠端商機帶動伺服器、5G 基地台、醫療設備、車用等市場對NOR Flash 的需求上升,旺宏創下全年營收新高。2020營收398億元,YoY+13.39%,毛利率33.7%,營業利益率14.7%,業外損益-0.25億元,稅後EPS 2.9元,YoY+19.57%,外銷比重約八成。 ,旺宏在7/27法說會宣布已通過415億的資本支出,將用來蓋5B廠,產能大約為現今12吋廠的2倍,用於生產高階NOR/NAND Flash,預計於23H1量產並貢獻營收。此為旺宏近年來最大筆的資本支出計畫,因旺宏開發的48層3D NAND已獲得任天堂認證,且訂單已在手。即使新廠會增加往後數年的折舊費用,但由於產品屬於高階,預計2023新產能開出後,較高的單價與毛利將可進一步優化長線公司的產品組合,進一步拉抬營收與毛利率。,【旺宏產品組合優化,21H1淡季不淡,年增12.66%,EPS 1.54元】, 上半年為旺宏傳統淡季,然受惠對高容量NOR及NAND的需求強勁、中美貿易戰下中芯遭到制裁而影響NOR出貨,以及全球晶片荒致部分廠商將產能挪給車用晶片下,Flash市場供不應求,旺宏出貨量價齊揚,NAND及NOR的營收佔比來到65%的新高,挹注毛利率,Q1受存貨跌價損失約0.48億及匯兌1.77億不利因素,營收96.27億元,QoQ -5.24%,YoY +2.25%,毛利率34.3%,營業淨利11.68億元,OPM 12.1%,其中來自業外損失17715.40萬(主要是匯兌損失),稅後淨利9.16億元,稅後EPS為0.52元。Q2受資料中心、5G、伺服器及車用電子需求,整體產能吃緊狀況延續,高密度NOR佔比來到四成,19nm SLC NAND(較高等的NAND)佔比也升至47%,進一步帶動旺宏三率三升,營收創同期新高114.26億元,QoQ +19%,YoY +23%,毛利率39.1%,營業淨利23.05億元,營業利益率 20.2%,其中來自業外損失1.77億(主要是匯損),稅後淨利19.25億元,稅後EPS為1.04元,QoQ +119%,YoY +55%,Q2毛利受惠存貨跌價損失迴轉約2億,抵銷業外受匯兌影響的-1.31億,超越市場預期,整體獲利表現亮眼。,近三年營收、毛利率走勢圖,【旺宏NOR Flash研發有成,車用市場再下一城】,車載NOR Flash應用 圖片來源:大大通,受惠於電動車、自駕系統的驅動,車內包括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娛樂系統、儀表板、變速箱、電池模組等都會用上NOR Flash,尤其當儀表板轉換成電子式之後,整體需求量更是有所提升。旺宏在150、110、75及55奈米等成熟製程的NOR Flash上皆取得了AEC Q100(可視為打入一級車電大廠供應鏈門票)的認證,而安全性Armorflash 已通過車規認證並進入量產階段,產品也已漸漸打入一線車廠,預計營收占比將提升,21Q2車用NOR佔比來到整體NOR的13%,QoQ +14%,YoY+51%,中長期來看,車用供應鏈較封閉,成為供應商有望維持較穩定的出貨,樂觀看待旺宏利基地位將更加穩固,管理層亦預計21年底將成為車用NOR Flash第一大廠。,點此觀看完整研究報告→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281338,*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徒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華邦電 (2344) 二大產品報價看增,今明年營運有風
結論:,華邦電二大產品報價看增,2021、2022年營運有風:記憶體進入上升循環,報價走勢強勁,由於新增產能有限,需求端車用、電腦、通訊DRAM供需吃緊情況有機會延續到2022年,且NOR Flash、Nand Flash 供給今年沒有新增產能, 但需求的部分,5G、AI、雲端、車用電子、物聯網、車載、TWS等等需求爆發,對記憶體用量與規格要求大增,21Q2 DRAM、NOR Flash、Nand Flash等價格走升,預估記憶體供需吃緊的態勢將達2022年。,以2021年報價趨勢來看華邦電二大主力產品DRAM、NOR Flash報價將有望延續逐季走升,並緩升至2022年,漲價效應推升華邦電獲利,預估2021年營收1000.87億元,YoY+64.93%,EPS 2.69元。2022年營收將再成長至1080.35億元,YoY+7.94%,EPS 3.36元。,華邦電股本為398.00億元。已連續6年發放現金股利,2020年現金股利為0.20元,屬低殖利率個股(3%以下)。21Q1每股淨值17.12元,股價淨值比相較於歷史處於高。預估2021年EPS為 2.69元,本益比(PER)相較於歷史處於低。,股價面來看,國內疫情緊張,華邦電一度隨系統性風險增加而拉回到半年線以下,在投信與融資的連續買進下,日前又回到5/11起跌點以上的水位,雖短線漲多後,或有修正技術指標過熱的機會,然而目前走勢已逐漸回到多頭排列,加以記憶體市況看好,有助2021、2022年獲利,建議可偏多操作,預計後續股價有望於PBR 1.7-2.3倍間震盪。,【華邦電是全球前二大NOR Flash與第5大DRAM供應商】,華邦電是全球前二大NOR Flash(利基型記憶體與編碼型快閃記憶體)廠與全球第5大DRAM供應商,由華新麗華(1605)集團轉投資成立,為國內少數擁有晶圓廠之積體電路設計公司。核心產品包含編碼型快閃記憶體(Code Storage Flash Memory)、TrustME® 安全快閃記憶體、利基型記憶體(Specialty DRAM)及行動記憶體(Mobile DRAM),是台灣唯一同時擁有DRAM和Flash自有開發技術的廠商。2020年營收606.83億元,YoY+24.42%,稅後淨利13.04億元,YoY +3.79%,其中來自業外的收益18,511.70萬,稅後EPS 0.33元。,2020年營收比重:NOR Flash佔49 %、利基型DRAM 34%、Mobile DRAM 9%、Nand Flash 8%。以應用別來看,消費性電子佔27%、通訊電子33%、電腦相關21%、車用及工業用相關19%。,資料來源:華邦電,2020年華邦占整體DRAM市場規模之市占率接近1%、Serial Flash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3成,在NOR Flash 全球市占率約25-30%,而主機板Super I/O、筆電EC以及TPM之市占率位居全球前三位,主要客戶包含知名電腦品牌大廠及代工大廠。主要競爭對手包括美光、Spansion、三星、Microchip、旺宏(2337)等。,【漲價效應,華邦電21Q1賺贏2020全年】,受惠利基型DRAM、NOR Flash等產品需求強勁、產品漲價效益,與子公司新唐(4919)併入NTCJ整合進程快於預期,21Q1營收213.25億元,QoQ+4.80%,YoY+84.65%,毛利率37.56% 營業淨利22.96億元,OPM10.77%,其中來自業外的損失10,222.30萬,稅後淨利15.86億元,QoQ+352.66%、YoY由虧轉盈,稅後EPS為0.40元,21Q1賺贏2020全年。,【記憶體漲不停,供需失衡將一路到2022年】,韓廠轉移DRAM產能至CMOS影像感測器,供給大量減少:全球市場主要仍由三大DRAM國際大廠所寡占,而車用電子、手機多鏡頭需求起飛,CMOS影像感測器(CIS)傳出供給吃緊,由於DRAM與CIS製程相近,近年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南韓記憶體廠為搶攻CIS市占率,加快舊有DRAM產能移轉生產CIS元件的腳步,造成DRAM產能大減。,DRAM產能減少,記憶體市場供不應求,讓DRAM報價持續調漲,目前DRAM現貨已漲6成以上,尤其DDR3漲幅已達7-8成的水準, 21Q2 NAND Flash合約價也出現明顯漲勢。,以供需來看,業界認為DRAM供給吃緊有機會直到年底。記憶體大廠南亞科(2408)先前法說會表示21Q2 DRAM各應用面需求都很不錯,市況供不應求,預估價格將持續上漲。美國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基於5G、AI、雲端、車用電子、物聯網等五大應用大開,對儲存與運算需求大增,看好DRAM將一路供不應求至2022年。日前集邦上修21Q2記憶體預估漲幅,推測進入21H2,預期PC與手機等產品出貨下,供不應求情況下,21Q3合約價將可續漲10-20%,高點約於21Q3末到21Q4之間,21Q4預估仍有個位數小漲。,2020年新冠疫情點燃WFH(遠距工作/教學)對NB相關需求,現階段熱度延續,而NB筆電新平台應用也搭配DRAM容量加倍提升,固態硬碟(SSD)需求量也大幅提升,筆電需求持續暢旺,由於NOR Flash及跟Nand Flash今年沒有大量的新增產能供給,預期價格將有續漲空間。預估Nand Flash 21Q2漲幅約在15-20%,21Q3隨著消費電子產品生產旺季到來,而出現供應較為吃緊的情況,故預測價格將會有近1成的漲幅。,NOR Flash憑藉著在晶片內執行的特性,在物聯網、智慧型手機OLED面板、新一代INTEL及AMD平台NB、內建ANC功能TWS(真無線藍芽耳機)耳機、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5G基地台等應用下,需求大增。全球第三大NOR Flash廠兆易創新(市占15-20%)因代工廠中芯產能受限,所能拿到的產能有限,市場供給減少,讓上半年NOR Flash價格逐季調漲,累計漲幅已達20~30%,加上兆易創新將大部份新增產能移轉生產高毛利的微控制器(MCU),且當前通路庫存水位極低(約只有一週庫存量),隨著下半年旺季即將到來,NOR Flash缺貨情況恐更為嚴重,旺宏預估2021、2022年NOR Flash都會持續供不應求。業界估計供給缺口恐達10%以上,預料21Q3價格漲幅擴大至10-20%,部分規格上看25%,21Q4還有續漲空間。,此外,美中貿易摩擦持續,為規避政治風險,廠商有將部分訂單轉向台廠的趨勢,華邦電的NOR Flash也有轉單效益顯現。,【產品報價續揚,華邦電21Q2漲價效益將更明顯】,NOR Flash市場供不應求,產品價格走揚,華邦電4月營收達83.05億元,MoM+4.24%,YoY+90.98%,連續2個月業績創歷史新高紀錄,累計1-4月營收296.30億元,YoY+86.38%。,華邦電NOR Flash 比重高於DRAM,NOR Flash的25nm(奈米)投片比已達㇐ 半, 良率也提升到業界水準,目產能滿載狀態,受惠報價上揚與DRAM 25 nm投片產出放量且NOR 訂單放大,漲價效應21Q2之後會更明顯預期供給吃緊的情況,將持續至下半年。,【華邦電二大產品報價看增,2021、2022年營運有風】,記憶體進入上升循環,報價走勢強勁,由於新增產能有限,需求端車用、電腦、通訊DRAM供需吃緊情況有機會延續到2022年,且NOR Flash、Nand Flash 供給今年沒有新增產能, 但需求的部分,5G、AI、雲端、車用電子、物聯網、車載、TWS等等需求爆發,對記憶體用量與規格要求大增,21Q2 DRAM、NOR Flash、Nand Flash等價格走升,預估記憶體供需吃緊的態勢將達2022年。,以2021年報價趨勢來看華邦電二大主力產品DRAM、NOR Flash報價將有望延續逐季走升,並緩升至2022年,漲價效應推升華邦電獲利,預估2021年營收1000.87億元,YoY+64.93%,EPS 2.69元。2022年營收將再成長至1080.35億元,YoY+7.94%,EPS 3.36元。,點此看完整報告 → 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268607,*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徒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研究報告】欣銓 (3264) 主要產品線皆正向成長,2021年獲利再拚新高
【公司簡介與重點】,公司簡介:,欣銓為半導體測試廠商,以晶圓測試業務為主,在晶圓測試方面名列台灣前三大,旺宏(2337)為主要法人股東,持股7.33%。,公司在台灣的3座生產工廠均位於新竹湖口,並於中國南京、韓國及新加坡設廠,看好5G通訊市場,公司更於2017/8完成無線射頻(RF)測試大廠全智科技收購案,提供更完整的RF測試服務,產品也由消費性IC等傳統PC相關客戶,增加到車用防撞、安控、電源、通訊IC等四大產業。,資料來源:欣銓,2020年產品營收比重分別為:晶圓測試(Wafer Probing)71.6%、成品測試(Final Test)27.8%。應用方面,比重分別為:通訊/連接 25.5%、 ATV/Security(車用/安控))16.8%、通用MCU(微處理器)15.8%、RF IC(射頻晶片)15.3%、Stortage(儲存)10.1%、Memory(記憶體)6.2%、PC 6.1%、Others 4.2%。,欣銓業務項目:,資料來源:欣銓,中型IC測試績優廠,前五大車用IC IDM場都是客戶:,IC測試位處半導體產業下游,是整個製程最後的守門員,可分兩階段:切割、封裝前的測試為IC晶圓測試,與封裝後的測試為IC成品測試,主要確認IC成品的功能及屬性,確保IC出貨前的品質。,資料來源:欣銓,IC測試廠商的規模大小及知名度會影響其的客戶結構,規模較大的IC設計廠都只願意和具有一定規模且知名的IC測試廠合作,且一但合作後就不輕易更變換,合作黏著度高。,欣銓為中型績優測試廠,最大客戶是TI(德州儀器),全球前五大車用IC的IDM大廠NXP(恩智浦)、Renesas(瑞薩)、Infineon(英飛凌)、TI與STMicro均為重要客戶,此外,也服務聯電(2330)、Global Fondries、旺宏、華邦電(2344)、聯發科(2454)、Marvell、Sandisk等。至於IC測試的同業則包括力成(6239)、久元(6261)、日月光(3711)、福懋科(8131)、京元電(2449)、矽格(6257)、南茂(8150)、華東(8110)、華泰(2329)、菱生(2369)、台星科(3265)等。,受益WFH、美中貿易衝突,2020年營收獲利創高:,受惠於半導體需求升溫,欣銓20Q4營收27.97億元,QoQ+10.80%,YoY+30.59%,毛利率37.49%,營業淨利6.95億元,OPM24.86%,其中來自業外的收益759.30萬,稅後淨利5.49億元,稅後EPS為1.16元。,受惠美中貿易戰帶動轉單效益,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帶動居家辦公(WFH)等遠距需求,推升NB相關銷售,5G及WiFi 6帶動聯網裝置的需求有利於子公司全智科,2020年營收96.75億元,YoY+20.18%,稅後淨利17.82億元,YoY +60.64%,其中來自業外的收益1,965.80萬,包含處分機台、子公司投資收益、國外政府補貼等,稅後EPS 3.78元(YOY+60.2%)。,半導體景氣續強,21H1逐季成長:,半導體景氣續強,受惠IDM廠訂單回流,欣銓1月營收9.19億元,雖呈現月減,仍維持2020年旺季水位,YoY+39.78%。目前各產品線包括手機、通訊、RF IC需求均佳且車用回溫,訂單能見度已至21Q2。,2020年欣銓資本支出47.65億元,其中鼎興廠二期預計將於21Q2底陸續完工,預計可增加總產能25%,而公司仍看好產業趨勢,維持2021年約50億元的高資本支出。,在測試需求續旺,隨著封測大廠調升上半年封測價格,後續欣銓可望跟進,預期21Q2隨新廠產能開出,21H1年營運可望逐季成長。,IDM大廠委外趨勢,車用封測訂單已至21Q3:,車用產品認證時間長,技術門檻也很高,因此車廠一旦決定供應商後就部會輕易更換,產品生命週期較一般消費性商品長。欣銓很早就切入車用電子測試領域,與車用電子IDM、Fabless大廠合作密切,近年更取得車用測試製程認證。,隨車輛智慧化程度提高,將驅動車用半導體的高度成長,20Q4起車用市場回溫,車用晶片需求轉強,國際IDM廠積極爭取晶圓代工及封測廠產能,受惠NXP、Infineon、TI等擴大委外代工及晶圓代工廠增加車用晶片產能,車用相關營收占比有明顯提升,目前接單暢旺,且這部分的訂單已見到21Q3。長線來看,隨著電動車及車用電子滲透率提高,欣銓車用電子測試占比可望提升,將可提供長線穩定營收來源。,主要產品線皆正向成長,2021年獲利再拚新高:,欣銓預期新冠肺炎疫情會繼續加速數位轉型,遠距商機尚在,5G與WiFi 6滲透率提升將帶動連網普及,數據流量提升帶動記憶體需求,車市回溫與電動車商機也促發車用晶片成長動能,對半導體測試需求更為殷切,且目前欣銓鼎興廠二期廠房工程已完工,預計於21Q2進入量產,總產能預期增加25%。新增的產能將可因應目前緊俏的供需狀態,為欣銓營運再添動力。,在主要產品線均可正向成長,搭配新廠效益下,21H1營運有望逐季成長,且全年稼動率維持高檔水準,預估2021年營收114.45億元,YoY+18.3%,稅後EPS為4.58元。,評價與結論:,欣銓股本為49.03億元,已連續17年發放現金股利。20Q4每股淨值26.34元,股價淨值比相較於歷史處於高。在主要產品線均可正向成長,搭配新廠效益下,21H1營運有望逐季成長,且全年稼動率維持高檔水準,預估2021年EPS為4.58元,2021年股價本益比(PER)處於中軸附近水位。2020年現金股利為2.00元,現金股利殖利率為4.55%,屬中殖利率個股(3%-4.5%)。,CMoney信用評等(CMoney Credit Rating, CMCR)就各面向評比,若以滿分為5分來看,公司在財務面分數0.34分,成長面0.71分,獲利面0.79分,技術面0.29分,籌碼面0.49分,綜合評比為2.61分,屬於中水準。,就股價面來看,半導體晶圓代工與封測供需吃緊,推升欣銓股價一度走高到2月,股價在農曆年後開紅盤日創高後便面臨外資與投信的連續賣壓,股價呈現明顯修正,並回防季線區。雖目前季線仍持續上揚,半導體市況佳,然而利多已預先反應於股價上,近期法人仍傾向減持。就當前籌碼狀態來看,股價仍有回測季線下的風險,但當拉回到殖利率高於5%之際,預期因殖利率考量的買盤將陸續進場,應可造成支撐,故建議逢回可於2021年PER 8.7倍時進場布局。,*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