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資訊滿滿滿,可是有看沒有懂?
很多人在接收財經資訊時,
往往是一知半解、甚至是一廂情願;
因此,看報紙做股票卻虧錢,
到頭來怪罪財經資訊是騙人的。
真的是這樣嗎?
重新學會看報紙的財經新聞,
讓你不再因此而懵懵懂懂進出股市!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客觀看待財經新聞,
不輕易隨之起舞
面對財經新聞,
有沒有什麼撇步可以解讀呢?
我們在投資任何一種金融商品,
或者涉略投資工具時,
往往會發現「人算不如天算」,
也就是會突然地飛來幾隻黑天鵝,
或者受到某些財經事件而干擾盤勢。
面對這些財經新聞,
有沒有什麼「撇步」可以解讀呢?
讀者太過入戲,容易同仇敵愾
在這個資訊爆炸、行動網路當道的時代,
蒐集資訊只要一下指。
但說到要正確地「解讀」這篇資訊,
究竟是「偏多」還是「偏空」,可就不太容易。
主要原因是,
讀者太過入戲-特別是很容易「同仇敵愾」。
當我手中有某檔股票時,
遇到壞消息,立刻成為驚弓之鳥,
不分青紅皂白地,就把股票出脫了,
結果是籌碼被洗出來之後,
眼睜睜看著股價扶搖直上!
盡信書,不如無書
另一種情節是,我的手中沒有某檔股票,
可看到早報斗大的「營收創新高」標題,
不禁心癢難搔,擔心買不到股票,
一開盤,就用市價單(漲停價)搶著敲進數張,
結果之後股價不僅沒有上漲,還跌停;
更慘的是,還跌個不停!
因此,如果沒有辦法正確解讀資訊,
常常道聽塗說的話,
還不如先咀嚼這句古諺:
「盡信書,不如無書!」
只解讀標題字面上的意義,
就貿然買進賣出?
所以,我們在看財經新聞時,
不能只是解讀標題字面上的意義,就貿然買進賣出?
那有什麼要點可以掌握的嗎?
剛踏入投資領域的新手,
常常免不了會看報紙新聞,
特別是報紙標題來進出市場;
然而,常常會遇到結果與預期相反的情形,
心裡不免會有「報紙的資訊是真的嗎?」的疑慮。
1.資訊的「時間差」問題
其實在資訊爆炸、訊息充分流通的時代,
報紙的新聞多半不會是空穴來風,
只是要提醒讀者朋友注意的是,
這些資訊的「時間差」問題;
換句話說,你看到的新聞會是第幾手?
如果不是第一手的資訊,
那麼當這些新聞發布的時候,
會不會正好是「利多(空)出盡」的時候?
2.看到利多消息,為什麼有人要賣?
試想,當有好消息公布出來,
大家都想買(股票)、卻沒有人想賣,
你覺得股市會有成交量嗎?
那如果股市的成交又是爆大量,
那麼,會有誰想要在好消息頻傳的時候,
不買股票、卻想要賣股票,
而且又賣出大量的籌碼(因為股市成交爆大量)?
這些人是不是已經提早上車,
等著消息公布出來之後,
剛好讓看到消息的散戶們接手、而獲利了結!
所以,如果只看報紙標題就貿然進出,是很危險的!
難道消息提前外洩,
或內線交易嗎?
這倒是不盡然。因為,不管是大環境
總體經濟指標,或是個股財務報表
數據的變化,其實都是有脈絡可循,
很少會突如其來就來個大轉彎的!但是
要練就「火眼金睛」,洞悉市況,就必須
要掌握某些要領要訣、循序漸進的練習。
解讀財經資訊的基本原則
以下,我們先列出一些解讀財經資訊的
基本原則,提供給讀者朋友們參考,
嗣後再按照本書後面各章節「練功」、
搭配閱讀大量的案例,時日一久,
你一定可以洞悉新聞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再也不用人云亦云!
1.抓出事實、掌握數據
每個月10 號前,
上市櫃公司都有月營收的數字公布,
可以先說明一下,如何看待這些數字嗎?
首先,是面對著財報數字公布之後,
你必須要有的正確心態就是:不能照單全收!
如果你只是人云亦云的話,
那是很難有效利用財務資訊的!
客觀數據:
敘述某檔股票該公司的財務資訊,
通常有書面的數字的事實呈現。
一般報章雜誌上的財經資訊內容,
主要可以分成兩大段落:
有一大段,是在敘述該公司客觀的財務資訊,
例如,某公司某個月分的營收數字是多少?
相較於上個月成長或衰退多少百分比?
比起去年同期,是增加還是減少?
跟市場的同業相比,
業績數字是較高還是較低。
我們說,這是「客觀」的數據,也是事實的敘述。
主觀看法:
由分析師、理財專員或其他部落客,
針對趨勢所提出的個人觀點。
接下來,記者會去訪問某些專業人士的看法,
這些專業人士,
可能是分析師,也有可能是理財專員。
記者會告訴你,
這些受訪者基於上面那些數據,
因而看好或看淡這家公司未來的前(錢)景;
甚至於還會告訴你,
他們認為未來該公司的目標價
會上看或下修到多少元。
這一段,我們稱之為「主觀」的看法。
若都一致性想買,
股市能有成交量?
在我們閱讀這段落上的文字時,
得要知道,這是某個特定人的觀點而已,
可以先參考一下。
試想,如果每個讀者都接受了這個單一觀點
(不管是看多還是看空),
都一致性的想要買(跟著看多)、
或者都想要賣(跟著看空)的話,
那麼,股市能有成交量嗎?
2.法人、專家的說法,
你要解讀、也要「解毒」
市場上一定要有一部分的人看多去買股票、
一部分的人看空去賣股票,才會有成交。
一言堂的結果,一定會造成無量飆漲,
或者是無量下跌吧!
既然股市每天都有成交量,都在多空交戰,
代表同一份訊息出來,
一定是有人作正面解讀,有人作負面解讀吧!
某些人的觀點,可以參考,
但不可以誤以為是事實!
因此,看到法人、專家的說法,
你要「解讀」、也要「解毒」!
至於如何解讀這些客觀的數據(就是「事實」),
我們後面的篇章會有更進一步的解說;
而那些看好或看壞的目標價,是某些人的觀點,
我們可以參考,但不可以誤以為
這些數字就是未來會成真的「事實」!
更多財經好文,推薦給你
- 財經新聞,這 7 個標題根本沒意義.... 90%的人都解讀錯了,你看得懂嗎?
- 你一定要知道「股價」與「新聞」的特殊關係
- 年輕人追飆股,卻慘賠 1 百萬!80% 的投資人沒有想過「這問題」 賠光積蓄才後悔...
- 若有一檔股票從 10 元漲到 100 元,你會賣嗎?真相是..其實大部分的人都只能賺 2 元?!
- 績優股遲早會「加倍奉還」... 4 招克服恐懼,碰上股災 也能抱住定存股不亂賣
本文摘自:《3天搞懂財經資訊》
作者:梁亦鴻 出版社:寶鼎
本文由 寶鼎出版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侵權!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TSAI )
(圖/shutter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