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套房」低總價,
最適合新手入門?
高房價時代,低總價的「套房」是許多首購族,
或想置產收租的人,第一個想到的標的。
套房有許多優點,包含:低總價、好出租,
如果又在精華地段,甚至如果又有「明星學區」加持,
簡直是票房保證,轉手性高。
可是,聽說套房不好貸款,到底適不適合入手?
評估時應該注意哪些地方?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1. 「低總價」
往往代表「高單價」
一般來說,套房雖然有「低總價」的優點,
但「單價」往往略高於行情。
如果「單價」真的高太多,
偏離區域行情應有的價格區間,
除了未來出售沒有競爭力外,
在辦貸款時甚至可能因為銀行估價估不到,
而導致貸款成數降低。
所以在衡量價格時,記得
除了從「總價」來評估自己的預算外,
也要記得計算「每坪單價」,
並跟鄰近住家格局的物件行情做比較。
2. 「權狀坪數」與「室內坪數」
是銀行判斷是否為「套房」的關鍵
有些房子(尤其是樓地板有挑高的物件更常見)的格局
是 1 房 1 廳 1 衛浴,
甚至 2 房 1 廳1 衛浴,
跟一般刻板印象裡的「套房」格局不同,
等到簽完約要貸款時才發現它是「套房」,
銀行貸款成數低,才大吃一驚。
其實,銀行對於「套房」的定義
不是用室內的「格局」來定義
而是用「產權坪數」來判斷喔!
不同的銀行,對於
「套房」的「坪數」規定可能不同。
有些銀行是以
「建物」的「權狀坪數」大於 15 坪以上
才不算「套房」(「車位」坪數不算),
有些銀行更嚴格,
以「主建物坪數」+「附屬建物坪數」(如:陽台)
合計要大於 12 坪以上才不算「套房」。
如果你的房子的坪數
落在銀行規定的「套房」內,
有些銀行不予承作,
有些銀行則最高只能核貸 7 成,
甚至需要送到「總行」審核,
視貸款人的個人條件決定是否承作。
在出價之前,最好先確認它的詳細坪數,
如是透過仲介看屋,
最好先請仲介或代書詢過銀行,
確認貸款條件再出手。
3. 自備款比一比
「套房」、「兩房」可能差不多
許多人優先考慮「套房」的原因
是因為資金不足,卻忽略了
買「套房」和標準「兩房」物件的
「自備款」可能差不多。
舉個例子
A 物件權狀坪數 12 坪,
每坪單價 45 萬,總價 540 萬,
如果銀行只能貸款 7 成,
表示需要準備 162 萬頭期款。
B 物件權狀坪數 25.7 坪,
每坪單價 42 萬(一般物件的單價通常比套房便宜),總價 1080 萬,
許多銀行都可以申請 85 成的房貸(例如:華南),
如果銀行貸款 85 成,
表示也是需要準備 162 萬頭期款。
兩個物件的坪數不同、單價不同、
總價差一倍,頭期款卻相同。
雖然 B 物件的貸款較高,
但以空間的實用性,或出租的租金效益,
B 物件可能比 A 物件更適合。
4. 先想好你想賺什麼錢?
租金?增值?哪一個?
許多人想買套房來收租,
可是總價租金投報率
只有 2%-5% 不等(依區域而定),
扣掉貸款利息後所剩不多。
有些人想等房子增值獲利,
但是因為坪數小,就算一坪漲 5 萬,
權狀 10 坪賺 50 萬,扣掉稅費後划算嗎?
在進場前先拿出紙筆好好算一算,
也許你就有答案。
不過,「套房」也不是沒有優點,
許多人買套房有他的「階段性任務」,
例如:如果你目前自住
真的不需要太大的空間,有頭期款,
每個月付租金的費用遠高於貸款的利息,
那麼買一間自住的套房也許值得考慮。
或是,有些爸媽為了孩子的學區,
會先在理想的學區買一間套房,
方便孩子設籍就讀,
剛好明星學區的套房除了保值性高外,
也有增值的機會。這就是「階段性任務」 。
下一次再看到仲介
或代銷「套房」的廣告時,
別忘了審視上面四個點,
避免白忙一場。
(本文作者為 House123 執行長 邱愛莉,
「套房低總價,最適合新手入門?」作者 。)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買房撇步,推薦給你》
- 方先生用這招,買房省了 10 幾萬?! 房仲不會主動告訴你的 2 個「秘密條款」
- 1 坪 32 萬的預售屋用 23 萬買入!財經主持人陳斐娟:「結案」是你最好殺價的機會...
- 想靠房地產對抗通膨? 專家:先學會「評估這 3 樣」
- 【小資買房術】繳房租不如繳房貸,買房「先求有再求好」
- 房屋最少百萬,雙北千萬起跳,買完 變乞丐!買房之前必須問自己 4 個問題... (內附房貸利息算法)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