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有一類股票,
即使從高檔下跌,
對投資人來說仍是相對安全,
這種股票就是「老公司」。
許多老公司給人的印象
就是股價有一段波動不大、
很「牛皮」的走勢,
進場後股價可能幾個月都沒有明顯變化,
這樣的股票到底有什麼優勢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公司是老的好
禁得起考驗活得才久
用以下的故事來比喻,就能理解了:
有一個村莊,村民平均壽命只有 40 歲,
村中有一個 38 歲的男子,
請問他還剩下幾年可活呢?
如果你的答案是 2 年, 那你就錯了。
真相是,村民之所以平均壽命很短,
是因為村裡的醫療條件不佳,
導致大量新生兒在 1 ~ 2 歲時就過世,
拉低了全村村民的平均壽命,
但其他健康成長的人
大多都能活到 60 歲以上。
類似上述這個「短命村莊」的現象,
在許多行業裡也可以觀察得到,
比方說保險業務員
大多在從業的第 1、2 年就陣亡,
但是從激烈競爭中存活下來的業務員,
當中有許多人則能一直做到退休。
企業也是一樣的情形,公司存續時間越久,
越能證明禁得起考驗。
市場景氣
每 10 年會一次循環
一家公司要在市場上長期生存並不容易,
市場景氣至少每 10 年會經歷一次巨大循環,
大多表現不佳的企業,
在來不及成為老公司以前就陣亡了,
而能生存下來的企業,
本身一定具備強大的競爭優勢,
優勢可能來自多元化的業務來源,
或是擁有充足的現金。
上市櫃多久
才能稱得上「老公司」?
上市櫃多久的公司才能稱得上「老公司」呢?
我用大量相關數據回測,
觀察到公司股價抗跌能力與上市櫃時間呈正相關。
投資人可參考下述數據篩選出比較可靠的標的,
不需要真槍實彈地經歷 10 年投資,
也能對企業的生存能力有一些基礎概念:
觀察 1
上市櫃超過 15 年
抗跌能力較強
經過回測統計,2008 年金融海嘯時,
台股指數從年初的 8,491 點
跌到年底的 4,591 點, 下跌 45%,
全市場有超過 44% 個股的股價遭到腰斬,
而當年上市櫃超過 15 年的老企業裡,
僅有 19.3% 的老企業股價跌幅超過 50%。
近幾年另一次短暫的空頭回檔
是 2011 年的歐債危機,
台股大盤從年初 9,039 點
跌到年底的 7,072 點, 跌幅 21.7%。
上市櫃超過 15 年的老企業,
股價雖然大多也是下跌,
但其中跌幅達 50% 的個股占比僅 4.9%。
不過,這樣的數據是好是壞,
還要跟同期其他中小型股票比較
才能看得出來。
觀察 2
上市櫃不到 5 年
抗跌能力最弱
2008 年金融海嘯時,
全市場有 44% 的個股股價腰斬,
而上市不到 5 年的新公司,
股價腰斬比率竟高達 63% ;
2011 年歐債危機,
當年僅 15% 的個股股價腰斬,
但上市櫃不到 5 年的新公司中,
股價腰斬的比率卻高達 34%。
老公司充分展現
抗跌的能力
從統計數據來看,
市場空頭時會大跌的股票,
大多集中在上市櫃不久的公司,
老公司則充分展現抗跌的能力。
雖然從數據上可以得出老企業比較抗跌的結論,
但在台股接近萬點的時候,
只要選擇老企業就萬無一失嗎?
當然不是,雖然老股票相對安全,
但不代表完全沒有風險,
老企業也有可能股價大跌;
同樣的,許多公司雖然上市櫃未久,
但它們也許在上市櫃之前早已認真經營數十年,
投資這類企業,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安全。
投資一定有風險
大家要多加衡量喔!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替自己多加薪,穩穩理財的小撇步...
✶6 大指標 搶賺 17 % 配息基金
✶完勝中華電信,精選 8 檔除權息好股
千萬別錯過!MONEY 錢 7 月號 ( 118 期 ) 點此搶購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