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前段時間,
我得閒暇到鄭州參加了一場
主題為“理想與現實”的讀書會活動。
活動結束散場前,
在休息區大家進行了短暫地交流。
其中一個年紀約莫三十四五歲的大姐姐
一手拿著果盤,一邊說:
“仔細想想,這年頭,
理想跟夢想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也只有偶爾被用來消遣一下。
但凡一個頭腦理智的人,
都不會整天揣著理想過日子,
這年頭,人啊就得現實點,有錢才是正道!”
一邊另外一個女士顯然對這位大姐姐的發言深有共鳴,
搭話說:“你說得太對了,那些所謂的理想啊,
夢想啊,信念啊,遇到現實,
哪個不是當場就成了紙老虎?
理想重要還是工作重要?信念值錢還是房子值錢?
我當初就差點被作家夢給蒙住雙眼,
好在我務實,不然可就被耽誤慘了!”
兩個人你來我往,大有相見恨晚之意。
周圍的人也都默默聽著,
有人讚同,有人持疑,但鮮有人發表意見。
放棄理想,你也成不了有錢人
這時,不知誰接了一句:
“您那麼嫌棄理想,
就跟它擋著您發財致富了似的。
可關鍵是,您放棄了理想投奔到現實的懷抱裡,
也沒成百萬富翁啊。 ”
因為趕高鐵,後面的討論我沒有參與,
但是這句話我卻深深印在腦海之中。
因為他一針見血道出了一個很多人都沒弄明白的道理
就算放棄理想,你也照樣成不了有錢人。
在我的身邊,有太多這樣的人:
年輕的時候他們喜歡音樂,熱愛文學,
渴望旅行,崇尚愛情,
可一旦踏入社會,那些青春的種種美好,
就伴隨著現實世界的當頭一棒倉皇撤退。
然後,
他們心照不宣地
用現實世界裡學到的口吻告誡自己:
美好的東西只屬於少數人,
就算你努力上進也無濟於事
世界根本不會也不可能因為自己而改變。
於是,理想成了異教邪說,
夢想成了無稽之談,信念成了不切實際。
他們像鴕鳥一樣把頭扎進沙子裡,
把自己變成一個現實的,務實的,理智的人。
彷彿只有這樣,
才不至於讓自己的生活大難臨頭,
讓自己處在滅頂之災的前夕。
但,大多數情況下,
儘管很多人不願承認,但事實就是:
生活並沒有因為這樣而有什麼改變。
所謂的改變無非是:
別人結婚了,你也結婚了;
別人生二胎,你也生二胎,
別人付首付,你也付首付,
別人一個月領四千塊錢工資,
你也一個月領四千塊錢工資;
別人家長裡短,你也家長裡短。
你身邊的同齡人過什麼樣的生活,
複製黏貼,你就過什麼樣的生活;
父輩們的生活方式,延續下來,就是你的生活方式。
當初,你拼了命讓自己變得現實,
以為那樣就是安穩,就是美好。
可現實既不安穩,也不美好,
甚至也根本成不了百萬富翁。
它同時悄無聲息磨平了你心裡每一個棱角
有一天你明白過來,早已無力反抗。
“我真後悔,當初要是……”
這樣的話,我的爺爺、外公跟我說過,
我的叔叔、伯伯跟我說過,
我的朋友、同學也跟我說過。
他們都曾為了生活做出諸多妥協,
但這些妥協,除了換來平庸,
唯一留給他們的就是剩下的那些平淡如水的生活。
表姐當初在報考時選了中文專業,
她立志要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作家。
舅媽跟她說:
“女孩子,找一份安穩的工作,嫁個好人家,
平平安安過一輩子才是幸福。
不要有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
表姐反問:
“媽,您當初不也想成為一名作家嗎?
後來被姥姥說服,嫁過來,伺候公婆,服侍丈夫,
有了我和弟弟,又照顧我們,
在家裡您是最辛苦的,
但爺爺奶奶埋怨您,
爸爸覺得您不會掙錢,
就連我和弟弟都覺得您有時候嘮叨,
如果當初您堅持了那個不切實際的想法,
最壞又能壞到哪去呢?現在您幸福嗎?”
表姐這話是說在舅媽和舅舅離婚後不久。
哪一種生活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不管你是堅持夢想,還是選擇現實。
電影《小森林》中,
女主人公市子無法適應都市裡的生活,
她從都市搬到故鄉的小山村,
在大自然中過上了自給自足的生活,
將人生過程了一首簡單而雋永的散文詩。
有時候,你會發現,
真正的美好、雋永、寧靜不會因為遠離人群,
不會因為脫離了世俗的評價,
更不會因為和眾多價值觀的背道而馳
而消失甚至發生扭曲。
《小森林》中,
市子遠離了現實,獲得了真正的快樂。
《入殮師》中,
小林大悟因為丟掉了城市裡的工作,
回到鄉下當上一名入殮師後,
才逐漸領悟到人生的意義。
《肖申克的救贖》中,
讓瑞德明白人生的意義為何的不是高牆,
而是和同伴喝著啤酒
靜靜享受監獄房頂夕陽落山的美景……
堅持理想的意義就在於:
它讓你在行走的道路上不必左顧右盼,
也不必患得患失,
你的心靈始終都處在一種富饒且飽滿的狀態,
很多不必要的得失和取捨,
都變得不再那麼重要。
一次我去採訪一位攝影家,我問他:
“在當時拍紀實照片是很難賺到錢的,
您為什麼能堅持下來?”
“其實我一直感到很奇怪,
在中國我們的父母永遠都是這樣,
小時候渴望孩子多才多藝,
上學後,又連課外書都不讓他們看,
那些不能為高考加分的天賦被通通壓制,
在學校不許談戀愛,工作以後又催著他們結婚。
為什麼我們總是不能在對的時候最對的事情?
總是顧左右而言其他。
話又說回來,就算我不去拍紀實,我就能有錢了?
炒房,沒那個財力。炒股,沒那個腦子。
炒菜,沒那個手藝。
我只會拍這個,為什麼我就不能做我喜歡的事?
事實是,我咬著牙堅持下來,
到現在,多少還算有點名氣吧?”
至此,我明白:
理想和夢想並非是空洞無物。
相反,它們可能是這世界上難啃的硬骨頭,
是最需要涉嫌的急流,
也是最需要攀登的險峰。
寫到最後,忽然想起來曾經有個大學同學跟我說:
“小獅,你寫再好有什麼用,
每天累死累活的,還沒人看,
你瞧人家誰誰誰自從做了房產銷售顧問,
月薪上萬呢!”
“那我也去賣房子,
你也去,咱們班都去賣房子得了。
每個人要做的事都不同,自求多福,
何必管他人的好壞。”
假如我放棄寫作,她放棄音樂,他放棄畫畫
我去賣房子,她去開飯店,他去搞裝修
有一天你發現,
不寫作去賣房子的人
發現豪華別墅裡住的全是大作家,
不唱歌去開飯館的人
發現貴賓間坐的都是歌星,
不畫畫去搞裝修的人
發現畫廊裡擺的全是你熟悉的人的油畫。
有的人沒有放棄,
於是他們得到了自己追求的東西,
即便不得,他們的背後也已經足夠悲壯。
而你,只不過是從一種狀態的一無所有,
變成了另外一種狀態下的一無所有而已。
後者,真是乏善可陳的人生……
作者:獅小主,
《讀者》微信專欄作者、
“十點讀書”簽約作者。
92 年獅子座妹紙,法律系在讀研究生,
天生高傲的獅子只為美食和美景低頭。
微信公眾號“獅小主” (ID:shixiaozhu2017)
本文由 獅小主 授權 ,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Kae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