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退休的夢想,
大部分人都沒辦法做到。
因此,趁年輕就應該做好理財規劃,
靠投資賺大錢,不是傳說。
只要好好認真研究,
買好股長期投資,
不工作就月領 10 萬,
其實很簡單....
近年很紅的華倫老師,
靠著基本面選股長抱好股收股息,
十年滾出 3000 萬身價。
究竟什麼是基本面分析?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銷貨數量、原料成本、產品售價的變動、
廠房水電費、甚至員工加班時數、
經濟景氣、產業供需狀況...等,
都在基本面分析的範圍內。
有些會記錄在財務報表 上、有些則無。
只分析財報數據是標準的基本面分析。
通常和技術分析相對,
技術分析在研究證券價值的趨勢時,
不使用到股價本身以外的因素
例如: K 線圖、量價關係...等來做預測。
通常包括國際和國內各項經濟指標,
如:GDP 成長率、通貨膨脹、
利率、匯率、生產力、失業率等,
目的是分析出 經濟景氣的好壞,
從而可以提前應對。
包括整體產業的銷售量、
指標產品價格變動、
產品效能的進步、進入產業的公司數...等,
最終目的是分析出產業的供需狀況,
從而可以提前應對。
包括其銷售量、價格、新產品、獲利...等,
所有 公司內部財務運作 都算是此類分析,
目的在找出公司的真實價值。
基本面分析,
即分析公司本業及業外投資的營運狀況,
配合總體政經環境與產業競爭的結果。
例如:
如果強調研究總體經濟狀況
對企業及產業的影響,
則 掌握未來經濟走向及產業趨勢,
並找出將在未來經濟環境中
表現最佳的產業及個股,
即為基本面分析選股。
總而言之,就是要透過基本分析
來找到股票未來的真實價值,
找出公司的真實價值後,
只要市價 < 真實價值,就可以買進;
市價 > 真實價值,就可以賣出。
投資人應專注在找出
目前價格<未來真實價值 的好股,
總體經濟的變動只是輔助進行決策。
專注程度:個別公司>產業>總體經濟。
若能選到前景良好、盈餘成長快速,
仍未被投資大眾所認知的公司,
買入並長期持有。
一旦投資人發現它被低估時,
股價便會急遽上升,
這就是基本分析者所要賺的利潤。
公司的獲利會隨著景氣的循環起伏,
股價通常也隨著獲利變化而漲跌。
經濟繁榮時,獲利增加,股價上漲。
經濟衰退時,獲利減少,股價下跌。
因此,在景氣剛轉向上時,買進股票;
在景氣剛轉向下時,賣出股票。
公司本身營運狀況
是決定基本面最基本的因素,
通常公司的營運狀況
和 公司股價的漲跌 成正比。
每月 10 日前,必須公告的營收,
就成為檢視公司營運狀況最快的途徑。
每季公告的財報,則是
每個基本分析的投資人必讀的資料。
因為......,有很多的理由,
最重要的理由是股神巴菲特,
就是用基本分析投資,
而賺到世界第二多的財富。
這樣你有興趣了嗎?
就請你繼續閱讀下去吧...